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我们看了无数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董存瑞》,每个电影都有一个英雄。那个时候的爱国电影走的是学模范的路子,为你树立一个光辉灿烂的榜样,你就照着学吧。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对爱国英雄心向往之,却总是遥不可及。
如今电影中的爱国形象不像过去的那么简单直接,他总是借由一些情感上的原因或事件带出来, 脱离了“为什么而奋斗终身”的模板后,我们那根有点儿麻木的爱国神经反而被触动了。
这些爱国形象不再是单纯为了爱国而存在,这种爱国已经和某种情感混合在一起,或者与某种身份缠绕在一起,甚至有时候它干脆走到了对立面,像一种潜伏的抗体,无声无息,外来的刺激让它蓬勃伸展开来。
“为爱走天涯”、“亲情无限大”、“内心的召唤”、“职业使命感”、“换种方式更爱国”,这里选取了5 种最容易触动爱国神经的催化剂,看看它们催生的10 个爱国形象。
催化剂之一:“为爱走天涯”
威廉·华莱士
——《勇敢的心》
英王的残暴统治让苏格兰人身陷水火,华莱士与少女梅伦私定终身,本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无奈新婚妻子惨遭英军毒手,华莱士一怒之下揭竿而起,开始了为苏格兰自由而战的征途。
这是最容易让人想起的一部国外爱国英雄电影。我们不用去揣测华莱士起义的动机,片中王妃的侍女已经为我们点破,“他为了自己的爱人起义”,因为这个理由,王妃对这个未曾谋面的英雄已然倾心。失去爱人前,华莱士的爱国精神是对家园的眷恋; 失去爱人才让华莱士明白,自由之不存,爱之焉附? 爱情与自由画上了等号,从爱情到爱国顺理成章。
在被斩首前,华莱士恍惚看到妻子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他手握代表无限爱意的花手帕,高呼“Freedom”,爱就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爱。
雷夫
——《珍珠港》
雷夫与丹尼两人一起加入了美国空军。受训期间,雷夫与军中护士——伊弗琳坠入爱河。雷夫自告奋勇前往欧洲作战,将伊弗琳托付给丹尼照顾,之后生死未卜。伊弗琳与丹尼得知噩耗,只能彼此安慰,而爱情也在这个时候悄悄萌芽。1941 年12 月7 日,雷夫突然出现在伊弗琳与丹尼驻扎的珍珠港。日军偷袭让三个人无暇面对此时的尴尬局面,雷夫与丹尼,这对曾经的好友、现在的情敌,把儿女私情抛在一边,并肩为自由、正义而战。
《珍珠港》基本上是一部炫技的电影,而恰恰是在我们容易轻视的人物环节,一段三人纠葛的爱情成就了主人公的爱国大义。
友情、爱情、敌情,主人公登上战机时心情不可能不忐忑。并肩杀敌,默契还在,情谊还在,爱情中的郁闷在爱国行为中找到了共同的宣泄对象。
催化剂之二:“亲情无限大”
本杰明·马丁
——《爱国者》
本杰明·马丁是位战斗英雄,婚后生了七个小孩,宣布不再参与战争,因为美洲大陆的主权问题,英国和美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本杰明的长子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不顾父亲的反对,执意从军。英军大举入侵,威胁到本杰明的家园,甚至杀死他的二儿子,他不得不与长子一同对抗来势汹汹的敌人。他发现唯一能保护家园和家人的方式,就是捍卫人民的自由。当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除了决一死战实在没得选。没有人能够坐视家园遭人践踏、家人遭人屠戮。家国天下本来就是一体,爱家是爱国最朴素的出发点,亲情是爱家最核心的情感纽带。
我们看电影时经常遭遇一个大俗套,大英雄总是孑然一身,家人无不殒命。之所以变成俗套,因为它百试不爽,它证明了亲情对英雄的催化作用,更何况爱国英雄。
振泰
——《太极旗飘扬》
为了全家人的生计,振泰每天为人擦皮鞋,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只要一想到步入大学校园的弟弟振锡、即将结婚的恋人英信,生活就充满希望和幸福。战争爆发的消息改变了一切。振泰带着一家人和英信的弟妹们一起加入逃难的行列。振泰和振锡两兄弟被稀里糊涂地推上了军用列车,被强行征兵奔赴前线。振泰和振锡被拉到了每天吞噬数千数万人生命的战场,振泰的唯一心愿,就是宁死也要让弟弟振锡活着回家。于是,振泰怀着只要自己在战场上立功获勋章即可让弟弟活着回家的希望,不顾一切地投身到无法预知的战争中。
作战、立功、授奖,标本式的爱国形象,在爱国行动之后却是换取一个弟弟生还机会的愿望。振泰是位爱国英雄,但是比爱国英雄更高大的形象是大哥。
催化剂之三:“内心的召唤”
老左
——《老港正传》
老左是香港爱国戏院的电影放映员,一个提前四十年回归的人,一个在金钱至上的香港社会特立独行的人。他唱的是《歌唱祖国》、《智取威虎山》,他看的是《左传》、《毛泽东选集》。老左一生追求他的爱国理想,经历了六七十年代英政府的打击、八九十年代“向钱看”的冲击、香港回归、SARS,老左爱国之心不改,最大的梦想就是回祖国看看天安门、看看祖国美好的河山。
老左用一辈子诠释自己爱国的理想。他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打造爱国英雄的战争舞台,他用放映爱国电影、唱爱国歌曲、恪守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维系自己的爱国事业。他的爱国事业不能速成,只能养成,他的爱国只能远远照耀着他,而不能如英雄般拥抱他。
爱国对于老左是一种理想,它证明了理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大的影响力、推动力。
乘客
——《93号航班》
影片根据“9·1”真实事件改编。2001 年9月11 日,4 架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飞向他们早已预定的目标,包括世贸中心⋯⋯只有93 号航班上的乘客在最后时刻,用尽全力与恐怖分子斗争,最终飞机坠毁在无人区,劫机者的阴谋没有得逞。
在飞机被劫持的时候,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乘客无不表现出对生的渴望、对家人的思念。在飞机飞往目标的过程中,他们有相当的时间去体会这种恐惧和绝望。他们对劫机者的阴谋知道得不多,他们只是从家人的电话中了解先后有飞机撞上大楼。在对自己也将死于非命的猜测后,他们还是奋起反抗。对于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有人说,“美国是由一群不爱国的人组成,但他们都爱美国”。93 号航班是个混合了不同爱国情操的载体,不论祖国是哪里,这些乘客在命悬一线的时刻都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奉献给了美国。有一个国家可以爱也是一种理想。
催化剂之四:“职业使命感”
戈德·维斯勒
——《窃听风暴》
1984年,100万名史塔西秘密警察控制着全东德百姓,他们的目地就是要知道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细节,戈德· 维斯勒( 代号HGWXX/7)就是秘密警察中最敬业的一个。维斯勒受命调查进步作家德莱曼,在其公寓里安装了窃听器,意外的是维斯勒开始被德莱曼的生活吸引。
维斯勒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报告,并开始为作家们做起了掩护。他还偷偷拿走了作为重要物证的 打字机。对作家的调查因没有证据,而以失败告终。后来,柏林墙被推翻。再后来,两德统一。作家才发现他自以为安全的家其实被严密地监控着。作家去开始寻找自己没有被发现的原因。他在档案资料里发现了监听他的“HGWXX/7”,当找到他人的时候,作家却止步了。两年后,作家出版了名为《一个好人的奏鸣曲》的书,献给“HGWXX/7”。
什么东西跟责任绑在一起就会有难为的尴尬和被冲击的危机,对于维斯勒就是这样。
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
一位母亲把四个儿子送上了二战前线,三个阵亡,只剩下老幺瑞恩。一个八人搜救小队奉命在被打散的部队里找到瑞恩,把他带回后方。瑞恩不愿意抛下战友独自离开,于是八人小队也参加到了对德军的狙击战中,全部阵亡。多年后,年迈的瑞恩来到当年战友的墓前,说出了感人肺腑的话:“我没有让大家失望。”
这是一部经典得让人忍不住想抄袭的战争电影。我们在惊叹真实的战争场景的同时,更要感叹早在二战时期美军就有香火存续的人性化条例。瑞恩如果当时离开了阵地,我们也就只能感叹条例而已,庆幸的是他留下来完成了自己军人的使命。人性化的条例反而唤起人更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让每一个走上前线的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这是国家的责任; 让每一个把孩子送上前线的母亲得到和平与安宁,这是士兵的责任。
催化剂之五:“换种方式更爱国”
朗·柯维克
——《生于7 月4 日》
朗·柯维克幼时就喜欢与伙伴们在树林中冲冲杀杀,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长大后,朗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来到越南战场,朗中弹负伤,他被告知腰部以下瘫痪,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在一次酒吧冲突后,朗终于认清了战争谎言背后的残酷现实。为了制止战争与屠杀,朗终于觉醒并投入反战运动。
参战是爱国,反战也是爱国。参战务虚,反战务实。
参战是对国家权威、尊严的热爱,反战是对普通家庭、普通个人的关怀。面对战争,谁都想要走开,但总会有人留下来; 面对无端的战争,没有人应该留下来。现在全世界依然战火、冲突不断,反对无端的战争、为自己的国家、为世界争取和平友好的生存环境应该是爱国的主旋律。
卡尔·伯恩斯坦
——《水门事件》
四名空贼潜入水门大厦遭到逮捕,这原是一件毫不起眼的小刑案,却引起美国总统关切。影片围绕两名《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卡尔· 伯恩斯坦和鲍勃· 伍德沃德联手调查并揭发水门事件展开。两名记者历经艰辛挫折,最后终于揭发了震惊全球的尼克松总统水门案丑闻。
“水门事件”是美国政治史上一宗重大丑闻。时至今日,它的重要性从它对词汇学的贡献中仍然可以感受得到,诸如“拉链门”、“艳照门”等等。
把家丑搅得世人尽知,两位记者算不算爱国者? 当然算。他们冒着危险、顶住压力,用自己手中的一支笔捍卫了国家的民主制度,捍卫了宪法的尊严。尼克松的以身试法、两位记者的舍身护法,为后来者标示出了一个不可跨越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