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注重三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师生对话“平等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时,学习效率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极力为学生营造出平等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金子》一课时,在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收获?有学生说:“我明白了要想取得成功不能不劳而获而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有学生说:“我明白了,如果一个人有目标,那么他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不同的声音提了出来,有个学生说:“我觉得课文写得前后矛盾,你看课文的第三段描写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他又哪来的钱用来买花种养花?”这个学生的问题一提出,立马有许多学生反对,认为他在“挑事”,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质问他,而是用一种很自然的语气对他说:“你书读得很认真,能够发现其他学生所未发现的,了不起,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那么,大家想一下,彼得会如何解决钱的问题呢?”这个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说可以贷款,有的说可以和别人合作……学生众说纷纭,说法不一,与此同时,学生对彼得坚持不懈,终于取得成功的原因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化”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够真正深入文本,潜心阅读,进而发表自己独特的感悟体会,演绎出无法预约的教学精彩来。
   二、教学手段“入境化”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持久。因此,许多教师就爱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课件的运用并不能滥用,只有真正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烟台的海》一课时,对于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写景文章来说,只是让学生机械的读,对于许多没有到过烟台看过烟台的海的同学来说,要想使学生读入境,读出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如能巧借媒体向学生展示出烟台冬天、春天、夏天、秋天的画面,那么学生将很容易感受到烟台海冬的凝重,春的独特,轻盈;夏日的浪漫,以及秋天的忙碌、充实等。在学生直观感知画面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图文结合,读出感情,读出各个季节的特点,这样一来,由于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更容易读入境,读出情,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和课文内容相一致的画面的展示,很容易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幅烟台海春夏秋冬的画面,这样一来,这些平凡的语言文字就在学生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有了生命的色彩,因此,朗读更容易入境,入情。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生活的语文也就失去了立根的土壤。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活动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把阅读活动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在第一次抱母亲时没想到母亲竟然那么轻,使作者在内疚的同时回想起了在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憧憬和爱戴之情。在学完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对全天下母亲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从了解一位母亲到了解更多的母亲形象,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谈谈母爱的伟大之处。这样教学,有效的课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述说中,有一心为孩子的母亲;有坚强的母亲……在这些众多的母亲形象中,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所有母亲的共同点——对孩子无私的爱。在这里,通过连接生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有效拓展了文本内容,丰厚了语文教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只有体现“生活化”的特点,才能更接地气,学生在说的时候也才能有话可说,有据可依,体现出阅读教学的无限精彩。
   总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真正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注重师生对话“平等化”,教学手段“入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相信在这“三化”的倡导下,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会更强,阅读效果会更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才能真正的活起来。
   曹秋华,教师,现居江苏溧阳。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一旦跨越了作文这一门槛,语文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作文迈出一小步,语文就会跨越一大步。“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我们这样阐释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与写作,一点也不足为过。究其因,一言以蔽之,作文教学的兴趣使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学生对作文感到伤脑筋,谈文色变。这正是由于孩子们对单调枯燥的作文教学产生厌恶、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处处都潜藏着“隐形的翅膀”,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痴迷地寻找这“翅膀”。因为只有寻觅的过程,才让我们发现语文教学之美。而“小小的比喻句”,似乎是最为平常简单的教学点,难道也潜藏着“隐形的翅膀”吗?   关于比喻句教学,王荣生教授有过精彩的描述:“一个小小的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讲,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要讲,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许多教师陷入了效率低下的困境。对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一定要深入分析反思,查找自身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搞清楚困境难在哪里才能够实施有效突破,本文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   作文难是普遍现象,关键要找到难在何处。每一位教师要对作文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寻找到影响作文教学成效提升的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初中生作文学习
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心,表现在:其一,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张。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三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2009年8月1日《中
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未必一定就能取得教学的成功,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面存在着高低优劣之别。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努力追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科学性。高明的教师,常常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能够抓住“一根筋”,用这根筋串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给学生提供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有序、连缀、层进地“走一步,再走一步”,步步为营。泉眼找准了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让我感慨颇深。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更具备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资源。因此,语文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契机,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教学闪耀美德之光。  一.让语文教学闪耀爱国主义的光芒  爱国
笔者曾观摩过多次大型的语文竞赛活动,听了很多课,感慨颇深。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将自主、合作、探究纳入课堂教学,但是否真正地实现了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我觉得没有,而且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形式化越来越严重。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型课堂”,但专家们并没给自主一个明确的标准,也没有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   所谓模式:词典解释如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一是教学目标无时限性,一篇作文往往要二节课甚至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二是作文次数写得少,一个学期只是写几篇,最多不超过10篇;三是视角狭隘、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写出优质的文章。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费时、费力、低产、劣质”,严重地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创建新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优秀的语文教师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完美的课堂。  一.研究教师行为,捕捉教学细节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内心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确定那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教学《祝福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它以其独有的教学内容、训练方式和训练过程,集中地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写作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的情况,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内部其他部分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视作文为苦差,谈“文”色变,以致于作文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素材少,作文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