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与返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1986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家新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在价值被抽空、人文品格缺失的90年代及当下诗歌现实,更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其精神形态具体呈现为“漂泊者”对严酷命运的承受和对生命荒诞存在的抵抗。面对语言的召唤,一个孤独的游历者陷入了一种无限循环的“漂泊”与“返乡”之间永远的紧张与相反相成的纠缠之中。自此,灵魂便永不退场。
  关键词:王家新诗歌 漂泊 承受 返乡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王家新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当历史即将进入众声喧哗、商业化、世俗化、物质化等多声部话语共时聒噪的90年代,承载人性重量的诗歌艺术被时代语境放逐到话语言说的边沿时,王家新诗歌的出现恰恰就在于对诗歌内部灵魂的激活与恢复。著名诗人、评论家陈超先生把王家新主要诗歌作品《回答》解读为“将个体遭际的沉痛经验一点点移入到更为广阔的时代语境中,使之既烛燃了个体生命最幽微最晦涩的角隅又折射出历史的症候”。陈先生的理解无疑切中肯綮。事实上,王家新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便协同他那对生存与历史命运的求证意志,赴难式地踏上了自身地理学空间和诗歌精神有机融合的探险征途,其诗歌自此也就进入到一种无限循环的“漂泊”与“返乡”之间永远的紧张与相反相成的纠缠之中。
  一 在漂泊中承受
  王家新生活空间的转换和诗歌精神的迁徙应该是共时同构的。“不幸”的家庭出身决定着他童年时遥望天空的忧郁姿态,故乡生活的灰色记忆蛰伏在他无意识心灵深处。但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诗歌充满着激扬的情绪和透明的音质,这与他自觉接受主流诗歌的牵引从而使主体被迫遮蔽内心景象有关。1985年,王家新到“诗刊社”任编辑(借调),从湖北家乡偏僻一隅来到喧嚣的大都市北京,临时“身份”的隐约不安与中国北方严酷与明亮的生存环境相遇,记忆中忧惧的精神内核随即被激活或拯救。“北方的气候、大自然景观和它的政治、文化、历史相互作用于我们,在我的写作中就开始了一种雪”。“雪”作为一种意象就开始频繁出现在王家新诗歌语言谱系中,并通过延异的心理过程不断形成对于其它语词意象的统摄力。“雪”的形质有寒冷、明亮、高洁、纯净等读解方式,但被主体沉郁的记忆和心灵同时照亮的“雪”转化为“困境”与“磨难”的隐喻和灵魂自我辨认后,“坚毅生存力”提升的见证。“蜡烛在燃烧/冬天里的诗人在写作,整个俄罗斯疲倦了/又一场暴风雪/止息于他的笔下,静静的夜/谁在此时醒着……”(《瓦雷金诺叙事曲》)。整个民族在受难。“雪”罗织的牢笼禁锢了所有的声音,只有写作,沉默以书写的方式承受了“雪”的压力。而“蜡烛在燃烧”,“冬天里的诗人”孤独地呼吸着民族的惨痛命运,是“雪”一次又一次地经历了生命个体精神意志的消耗与增长。诗人最后写到:“当语言无法分担事物的沉重,当我们永远也说不清/那一声凄厉的哀鸣/是来自屋外的雪野,还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这里,“分担”是“承担”、“坚持”、“抵抗”的同义语,是“承受”的另一种形式。可以说,诗人以诗歌的绝望承受并重构了生命的绝望。灵魂便从文本的罅隙中升起。
  在诗歌《瓦雷金诺叙事曲》中,王家新借助精神的漫游展开了一场写作者与自我的对话,诗中主人公帕斯捷尔纳克形象与诗人另一个自我对接,在互诘、互动、互融中完成了个体对历史苦难的承受。类似的“承担”在《帕斯捷尔纳克》中更为明显:“……这是你目光中的忧伤、探询和质问/钟声一样,压迫着我的灵魂/这是痛苦,是幸福,要说出它/需要以冰雪来充满我的一生。”王家新曾谈到创作这首诗歌的情景,一种共同的生活和命运,一种痛苦或者说幸福积聚在他的内心,快要迸发和呼喊。可以这样理解,王家新对生存现实的认知和承受正处于无法言说的时刻,焦虑着的灵魂迫使诗人不得不通过对“风雪”的穿越,在冲破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阻隔后,找到了异质语境下的帕斯捷尔纳克。这是自觉的诗学。诗人柏桦在一篇文章中认为是帕斯捷尔纳克对王家新的唤醒。我认为不如说对王家新诗歌的唤醒更为恰当。因为,是“流亡”(王家新语)的命运驱动着诗人的精神漂泊,在与帕斯捷尔纳克相遇后又催生了王家新的诗歌,帕斯捷尔纳克的精神生活重组了王家新诗歌生命的经验和灵魂。但下面的话无疑是切中要旨的。“王家新借《瓦雷金诺叙事曲》、《帕斯捷尔纳克》两首诗深入地介入了中国的现实”。
  如果说《瓦雷金诺叙事曲》和《帕斯捷尔纳克》是王家新通过想象的方式完成的一次精神流浪,那么1992年他赴西欧访学,地理位置的迁移所带来的惶惑、孤独与压迫感再一次点燃了他内心的沉重。在卡夫卡、里尔克、叶芝的故乡,异域的文化品格、语言形态和大师们承受世界的方式与诗人母语的力量发生了深刻的联系,“流浪似乎成为一种内心的驱策”,用诗人的话说,也就是“某种在词语中早已开始的‘流亡’,现在进入到它的现实空间,正是在这一转换中,一个诗人才有可能更深切地体悟到他自身存在的根本命运”。在异国与本土漂游的旅途中,诗人无法控制自己,于是,《布拉格》、《另一种风景》、《词语》和《游动悬崖》、《伦敦随笔》、《回答》、《孤堡札记》等诗歌文本以内在的视角、更加自省的精神和哲学沉思形态出现。《布拉格》(创作于比利时根特)的文化背景设定在一个城市的黄昏里,“谁在这时来到桥头伫望/谁就承担了一种命运/谁从深巷或书本中出来,谁就变为游魂”。以“伫望”的姿态楔入,诗人已真切地触摸到了“布拉格”此时此刻的品格:温暖、坚硬、明朗又深沉、凝重,承担意识再次浓烈起来。再看《布拉格》,“流亡的人把祖国带在身上/没有祖国,只有一个/从大地的伤口迸放出的黄昏……没有祖国/祖国已带着它的巨石升向空中/祖国仅为一瞬痛苦的闪耀/祖国在上,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压迫你的一生/我将离去,但我仍在那里/布拉格的黄昏会在另一个卡夫卡的/灵魂中展开……”诗中的“祖国”理解为与母语相关联的历史与现实,具象与抽象的事物。“祖国”已化为漂泊者内心刻骨的隐痛和无处不在的绝对信仰与宿命。
  二 在语言中“返乡”
  如果“漂泊”或“流亡”是诗人真正的命运,那灵魂的“家园”或“故乡”能否能够存在?《祖国》一诗首先作出了回答。“当我卷入流水/你是那黝黑的/承受日晒的石头/当我打开地图/你,升向天空/当我走到一个极限,几乎彻底走出/远远传来你的呼喊……”“卷入”一词暗示被动的行为,有命定的色彩。“流水”呈露出“漂泊”或“流亡”的具象形态。与“我”相对应的“你”是块“石头”。王家新诗歌的“石头”意象仅次于“雪”的地位存在,它坚硬、沉默、梗顽,似乎隐喻着对某种信仰的坚持,某种事物的形上沉思,或对某种坚韧品质和孤独精神的求证。“黝黑的石头”沉实滞重,附集着苍凉的悲剧意蕴,体验着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真实而独特的生命感知。显然,故乡一直存在着,只不过,它是以“承受日晒”的方式召引着漂泊者的灵魂。在柔软与坚硬之间的巨大差异中,“流水”和“石头”所冲积成的紧张语境彰显了“我”离家又渴望返乡的隐秘之痛。但家乡在哪里?在“几乎彻底走出”时,却“传来你的呼喊”。“故乡”既是个自明的存在又是个无法触摸的符号。返乡行为被证实为一种虚妄的假设,无法返回之乡恰恰无时不在地“呼喊”,于是,在此难以克服的窘境中,灵魂在受难。荒谬生成于“漂泊”与“返乡”这相反相成的两极的缠绕之中。
  那灵魂能否被拯救?王家新在回答普美子的诗学问题时表达了这样的困惑。事实上,王家新诗歌内部绝对精神的份量并没有缩减多少,转换的只是诗歌联系世界的方式及精神漫游的通道,灵魂通过语言的遮蔽巧妙地伪装了自己出游的形态。也就是说,不存在诗歌灵魂“定居”的问题,“返回”的只是诗人对语言与形式的关注,灵魂通过语言的“返乡”以更隐秘的方式“漂泊”,或者称其为在语言中“返乡”。
  语言中的“返乡”是另一种形式的探险。写于美国的《尤金,雪》宣言式地开始了这种转折:“一场雪仗也许会在你和儿子之间进行/然而,这一切都不会成为你写诗的理由/除了雪带来的寂静。”温馨的日常生活虽然进入了诗歌的视野,但还没有成为它的目标,诗人仍然追寻“雪带来的寂静”——生命与哲学境界的沉思。接着,诗人急切地陈述了“写诗的理由”,“一个在深夜写作的人/他必须在大雪充满世界之前/找到他的词根/他还必须在词中跋涉,以靠近/那扇惟一的永不封冻的窗户/然后是雪,雪,雪。”如果抽离出里面的几个关键词:深夜、词根(词)、跋涉、窗户、雪,再把它们串联为一句话:深夜的诗人通过词根的跋涉(或漫游)望见了窗户外的大雪。词代表着语言;诗人首先要寻找语言,因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语),只有语言才使“跋涉”成为可能。而“永不冰封的窗户”是精神出游的另种最温暖最具有诗意的通道。2004年,诗人创作的又一个丰收期。《简单的自传》、《晚年的帕斯》、《从城里回上苑村的路上》、《田园诗》等等都可以归纳到“返乡”这个主题精神内。《晚年的帕斯》中,晚年的帕斯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家园,也失去了他所有的精神负担,“他自由了”,但“巴黎的街头”成了他重新“流浪”的起点。诗歌也在缓慢的语言节奏里沉静下来,语言形式的变换,切除了原本紧张的争辩与尖锐的声音,指向了写作的另一种可能。对于诗歌《从城里回上苑村的路上》,王家新曾在一篇文章题为“诗的还乡之途”中作了精到的阐释。
  陈超先生曾特别撰文来论述“漂泊”与“定居”(返乡)互为表里的逻辑内涵。他把“定居”放在生命诗学的意义上进行考察,指出人类在自我解圣化后所展开的“生命内核的大迁徙”,认为是“一次根本的‘返回’——返回人本身”。这实际上涉及到了语言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学的审美现代性问题,文学的审美现代性被携裹在20世纪文学起伏动荡的夹缝中或隐或显。陈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种语言现象,他隐约地说:“我们通过诗歌的整体包容力量,在语言的现实中完整地呈现了漂泊/定居的生命。”在谈到“漂泊”与“返乡”的关系时,陈先生认为,“漂泊”与“定居”共时同在,彼此可逆,是“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在诗歌《简单的自传》中,王家新证实了陈超的观点并对自己诗歌的精神形态作出了总结。“我现在写诗/而我早年的乐趣是滚动铁环/一个人,在放学的路上/在金色的夕阳光中……他仍在无声地喊/他的背上已长出了翅膀/而我在写作中停了下来/也许,我在等待/那只闪闪发亮的铁环从山上/一路跌落到令人目眩的深谷里时/溅起的无穷回音/我在等待那一声最深的哭喊”。“滚动铁环”,本来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戏行为,但在此刻的语境下却凸现出深刻且荒诞的意蕴。“滚下来”,“往上推”;再“滚下来”,再“往上推”,生命就在这反复的行动中被无限期地延展。这类似于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吴刚伐桂”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话语中的“西绪福斯神话”所蕴涵的对人生形而上思考,生命的价值就存在于永不停息的无限循环的过程中。荒诞的生活需要“荒诞”的行动去穿透,“滚动铁环”再次诗意地印证了“漂泊”与“还乡”互为前提的逻辑内涵。“我在写作中停下来”是暂时的,这是语言自我调整的需要,暂时的“定居”为了更远的“漂泊”。因为,“我在等待……无穷的回音”抑或是“那一声最深的哭喊”,这是否就是“灵魂”在语言中对诗人下一次“漂泊”所作出的最深情的召唤?
  
   参考文献:
   [1] 陈超:《游荡者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 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柏桦:《心灵与背景:共同主题下的影响——论帕斯捷尔纳克对王家新的唤醒》,《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 杨小滨:《历史与修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邹晓英,女,1980—,江西宜丰人,江西农业大学200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朱山坡的小说《陪夜的女人》反映了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流失、沟通的贫乏、道德伦理的丧失、物质与精神的冲突,等等。《陪夜的女人》中人物的命运代表了中国整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命运,是对现代工业文明负面效应的反思与批判。  关键词:陪夜的女人 后现代主义 工业文明 农业文明 生存困境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 《陪夜的女人》折射文明变迁产生的负
期刊
摘要铁凝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纵观其探索转变期的文学创作过程,几乎贯穿于她的整个80年代的文学活动之中。本文主要讲述铁凝1982以前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从80年代早期的以《灶火的故事》、《那不是眉豆花》为代表的发轫期始,到以《没有纽扣的红衬衫》(82年)为代表的初创期,主要论述了这段时期铁凝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变化。  关键词:纯美 发掘 多角度 丰腴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
期刊
摘要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20世纪初的当代文坛迅速崛起,他们的出现弥补了当代青春文学的空白。这些年轻的作家个性十足:或叛逆或忧伤或青春或时尚,他们的风格明显不同,但在文学的总体特征上却有一些共性,本文就试图探讨这群年轻作者在文学创作上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个性 共性 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80后”的韩寒、郭敬明们成长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
期刊
摘要刘庆邦的《梅妞放羊》、《鞋》、《遍地白花》、《春天的仪式》等一系列乡村题材小说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个性化的语言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享有“短篇王”美誉的刘庆邦十分重视小说的语言,其语言个性主要表现为地方化、本色化、审美化三个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刘庆邦 语言 地方化 本色化 审美化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的过
期刊
摘要“大道低回,大味必淡”是孙犁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在承续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艺术追求。这种艺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真善美极致的执着追求;二是对平淡隽永、含蓄悠长韵味的艺术追求。本文主要以《荷花淀》为例探析孙犁小说创作的“大道低回,大味必淡”这一艺术追求。  关键词:孙犁 小说 《荷花淀》 艺术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孙犁是一位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以
期刊
摘要本文从叙事角度入手对孙惠芬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从乡土和女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创作特色,肯定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孙惠芬 女性视角 乡土叙事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纵观辽海文坛,孙惠芬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多年来她一直植根于辽南乡土,以她生活过的歇马山庄为素材,创作出众多优秀的乡土小说。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的创作绝不同于其他女性作家,而是拥有自己的叙事话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销,以职场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笔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职场小说热”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职场小说 读者需求 市场化操作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一 “职场小说热”现象概述  2008年,一部描写外企白领职业生涯的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在市场上大获成功,销售突破70万册,被多家图书销售网站评为
期刊
摘要鲍尔吉·原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较大成就的蒙古族散文作家。尽管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但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书写草原以及蒙古人的心灵世界,于原野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他郁结于心无法化解的一个情结。在长大了的作者的主观回望中,童年已成为时间进程的一部分,浸透了由时间构成的人生体验的内容,由此作家笔下的童年意象便生发出伤感、诗意、别离与无奈等等的艺术感受。  关键词:回家 家乡 童年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徐志摩是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他感情四外冲溢,在激情驱使下,就“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这些花雨内容斑驳陆离,思想复杂;语言浅显,多用口语,感情奔放;形式多变,追求艺术技巧。本文从诗歌的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解读《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浓烈深厚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 叙事 对比 想象 形式 用韵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第一次读到徐志
期刊
摘要刘延陵作为五四时期著名的白话诗人,不仅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月刊的编辑工作,还在新诗创作、诗歌评论、外国诗歌译介等方面有积极的贡献。本文对刘延陵在新诗坛的活动轨迹进行了梳理,着重探讨了他的新诗创作,再现了诗人诗歌创作的先驱者形象。  关键词:五四诗人 刘延陵 白话新诗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先驱,他是中国第一代白话诗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