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德育之我见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总认为:农村的家长素质较低,精力有限,而社会力量又难以调动,与其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动员家庭或社会力量来共同配合做好教育工作,不如在校内多开展一些活动来弥补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不足。然而,也有资料显示,我们学校大量的正面教育不如社会上微小的反面教育。这种事倍功半的德育弊端,极大地困扰着我们一线的德育工作者。结合主观与客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家长教育表现为表面上的重视与实质上的忽视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父母只生养一个孩子,因此,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与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年幼时,只要孩子想要什么,家长们尽量去满足他们,不管是否必要。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尤其关注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经常来校或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然而,有些情况却令人深思。我们的大部分家长最重视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得个高分是理所当然,考试不及格或是名次不理想,回家后或打或骂是少不了的。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原因,或给孩子以鼓励的却是少数。这种“考分至上”的教育观与我们学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家长改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家庭教育十分薄弱,主要体现在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不足
  
  在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从商,把孩子撂在家让老一辈带,成为 “留守儿童”。而这些老人则是早出晚归地干农活,一大早把孩子送入学校就算完事儿,至于学业以及品德教育方面,都成了老师的事。这种放任式的家庭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对某种行为的认识不能得到巩固,导致认识与行为的严重脱节,使学校教育成了理论的“空架子”。还有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会使孩子过于“老实”,不利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
  
  三、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负面影响
  
  一些家长“封建家长制”的意识仍然十分严重,他们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而不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道理。或有知道此理的,却不愿为了教育孩子,而摒除自身的一些对孩子影响不好的不良习惯。家长们的这种种思想意识显然严重阻碍了家校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四、社会文化垃圾对学生成长的危害
  近年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的现状是越来越不乐观。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太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视中的外国卡通片泛滥,它们充满凶杀打斗,渲染血腥暴力和魔鬼神怪,渗入许多低级的趣味,不但在精神上,而且在科学方面误导了孩子们;
  2、许多的电视节目为“老板”、“大款”、“明星”们歌功颂德,宣扬物质至上,侵蚀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3、家庭赌博现象愈演愈烈,使许多家长成为孩子们的负面榜样;
  4、黄色和暴力倾向的录像(影碟片)像魔鬼一样吞噬着孩子们的灵魂。
  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就是在这广阔的社会空间,而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深入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中的,去保护他们的思想不受侵害,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网络,才能保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现在,这一思想虽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多方协调,促成配合,在农村中构建德育网络,还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就此,我结合学校近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见解,希望能为广大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一、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家长是重点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学校要不断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
  近年来,我校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定期做好家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向广大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动态,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此外,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我们充分地利用板报的窗口作用,及时、准确地把校内的新事物、新见闻及时地传达给家长。学校和全体教师都从中吸收了不少科学的、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充分发挥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
  
  二、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社会是难点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健康成长起来。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协调与配合应在党委、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积极协调宣传、科教、文化、公安、体育、卫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切实保证学生有—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
  在农村,适合于小学生的公共教育场所可以说是没有。没有少年宫,没有博物馆,没有公园……那要靠什么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多采、形式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把群众动员起来。为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从村两委领导班子为突破口,根据村两委领导是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深得群众信任的特点,积极与他们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请他们协助学校做好周围商店店主的思想工作,不要销售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商品,共同教育家长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禁止家庭赌博……从而努力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
  
  三、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教师是关键
  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有效地协调与配合,而教师是三方协调与配合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协同与配合意识的渗透、宣传,不时地组织适当的学习,传授必要的方法。并且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工作,学校在这一工作中起的是主要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三者之间如果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同向、同力的德育网络.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110509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方家中心校)
其他文献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七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小学生非常缺乏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乃至亲戚朋友帮照管,而他们对孩子非常溺爱,任其孩子随心所欲现象已很普遍。。另一方面,有的家庭虽然父母都在,但是本身没有文化,对孩子的学习一窍不通,也无法在家中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由于以上原因,使学生养成了懒惰,对学习感到厌恶。
期刊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但实践说明,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生活动能力低下,有待不断地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实践活动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背景下对改变单纯接受教师在校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快问题的能力,培养
期刊
【摘要】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简笔画在语文目标教学中能起到激趣、解难、画龙点睛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简笔画    小学生认识是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
期刊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意象”包含“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意”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物象一进入作品中,就会蒙上作者的主观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此意。故“意象”就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  “意境”则是作者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对此,叶圣陶先生精辟地回答:“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简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教材为例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语言的训练,把对语言的感知、揣摩、体味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不足为怪的。这样说,并非否定语文教学的其它功效和作用,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无疑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
期刊
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时代要求,着眼于未来竞争,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发现和发挥每一位的学生的长处与潜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学习在这里,成长在这里,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全面改革班级管理。当了几年班主任,悟出了“爱、严、细、恒”这样几个字,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爱 
期刊
学困生,是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干劲不足、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不容置疑,在我们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往往存在一些不良习惯,诸如:学习不认真,做人不诚实,违反组织纪律,行为习惯差,等等。这类学生常让老师头疼不已,“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尊重是转化学困生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尊重“学困生”的心灵    “学困生”最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在
期刊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教育事业则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教师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未来。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极高的赞誉。是的,教师应该用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文化、正确的思想去净化学生的灵魂,武装学生的头脑。有人说,教师是园丁,这也是对教师工作的充分肯定。教师应该通过辛勤的劳动,让人才的幼苗迅速长成大树,绽开出绚丽的花朵。有人说,教师是船工,他把
期刊
说课是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说课能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材、增强课堂驾驭能力,提升教师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有效地解决“教”与“研”脱节的问题。说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育思维的结晶。当教师的理性思考到了一个平台时,说一说课,思路更广,往往有所顿悟。说课可以检查教学重点、难点,使之了然于心;说课可以检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明确、适当;说课可以集思广益,互相交流,把最精华的知识展示给学生,提高课堂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最前沿的一项工作,也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感受不少,收获也不少。对此,笔者有如下浅见:  首先,班主任要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应先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品德端正,秉公办事,对人以诚相待、胸怀坦荡、爱生如子。有自知之明,能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发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传统美德,努力塑造好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