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金融专业自成立以来就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但学生一直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畏难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在最能检验计量经济学教学成果的毕业论文环节,普遍存在建模缺乏理论支持、模型变量选取与所研究问题脱节、数据分析不规范等计量经分析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对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错误也视而不见。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一、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数学基础差
计量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但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比较薄弱,金融专业又是理科生和文科生兼收,文科生的数学基础更差。独立学院的商科学生普遍对数学类课程不感兴趣,许多学生以为进了商学院就不需要再和数学打交道,大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得更不扎实。往往是学生一拿到计量经济学教材看到满纸的复杂公式,还没有开始上课就产生了畏难厌学情绪。
2.授课方式枯燥乏味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侧重理论讲解,采用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收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且授课内容以数学推导为主,课堂上充斥着复杂的数学公式。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加上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无法提高。这种偏重理论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学生有效接受知识,更培养不了学生学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工具分析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
3.不利于理论运用能力培养
对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来说,让学生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远较熟悉大量的数学推导过程重要。虽然计量经济学也开设了实验课,但实验课时很少,而且实验环节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使用EVIEWS等工具软件实现计量经济学分析,训练的是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实验课与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的结合不够密切,既没有指导学生如何结合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操作工具软件,也没有将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经济问题联系起来。
4.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应用型大学计量经济学教学考核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考试的重点是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反映学生的计量工具软件操作技能,更反映不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也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报告和专题报告来考核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平时成绩评定的严肃性无法和期末考试相提并论。陈旧的考核模式误导学生把精力化在计量经济学的数据基础的学习上,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探索
1.加强案例教学
我们探索了把计量经济理论与实际专业问題结合起来的案例教学方法。在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之前,精心准备一个金融专业的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及在计量经济分析中可能出现技术问题的处理等。简化理论讲解和消数学推导过程,重点放在讲清楚计量经济分析的思路。更多的教学时间用于结合案例讲解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金融专业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术细节。案例分析之后,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工具在金融专业领域有哪些应用及如何应用等。
2.加强实验课程
我们对计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原来的教学计划是每周3课时,根据需要教师安排若干次上机实验课。后来增加了实验课比重,改为每周4课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一半的“2+2”课程模式。实验课主要任务是两个。一是强化学生软件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模拟教材上的重要案例,以及教师补充的金融领域实际案例开展计量经济分析,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的技术细节。二是安排2-3次大作业,要求学生自行选择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计量模型设计、数据查找、软件分析和调查分析报告撰写等的能力。
3.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我们扩大了课程考核范围。除了期末的考试仍然以理论知识为考核重点外,将平时的课堂发言或演讲、实验报告、大作业完成情况等都列为与期末考试同等重要的考核环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软件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强化平时考核机制,我们加强了过程控制。我们为平时成绩的评定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例如,实验报告的评分分解为上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的检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三方面,每一部分都细化了成绩评定规则并公之于众。努力做到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核一样客观公正,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平时作业的积极性。
4.着手编写新教材
目前高水平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并不少见,但很少有适合独立学院金融专业使用的教材。我们试图改变计量经济学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开始着手编写适合金融专业特点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简化数学推导过程,加强软件操作指导,强化计量建模学习。为提高教材的趣味性,收集和编写了大量现实世界的计量经济学阅读案例和计量建模案例。为密切计量经济学理论与金融实践的结合,布置了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型构建、数据收集、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的大型综合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分析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一、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数学基础差
计量经济学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但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比较薄弱,金融专业又是理科生和文科生兼收,文科生的数学基础更差。独立学院的商科学生普遍对数学类课程不感兴趣,许多学生以为进了商学院就不需要再和数学打交道,大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得更不扎实。往往是学生一拿到计量经济学教材看到满纸的复杂公式,还没有开始上课就产生了畏难厌学情绪。
2.授课方式枯燥乏味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侧重理论讲解,采用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收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且授课内容以数学推导为主,课堂上充斥着复杂的数学公式。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加上灌输式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无法提高。这种偏重理论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学生有效接受知识,更培养不了学生学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工具分析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
3.不利于理论运用能力培养
对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来说,让学生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远较熟悉大量的数学推导过程重要。虽然计量经济学也开设了实验课,但实验课时很少,而且实验环节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使用EVIEWS等工具软件实现计量经济学分析,训练的是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实验课与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的结合不够密切,既没有指导学生如何结合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操作工具软件,也没有将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经济问题联系起来。
4.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应用型大学计量经济学教学考核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考试的重点是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反映学生的计量工具软件操作技能,更反映不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也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报告和专题报告来考核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平时成绩评定的严肃性无法和期末考试相提并论。陈旧的考核模式误导学生把精力化在计量经济学的数据基础的学习上,忽视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改革探索
1.加强案例教学
我们探索了把计量经济理论与实际专业问題结合起来的案例教学方法。在讲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之前,精心准备一个金融专业的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及在计量经济分析中可能出现技术问题的处理等。简化理论讲解和消数学推导过程,重点放在讲清楚计量经济分析的思路。更多的教学时间用于结合案例讲解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金融专业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术细节。案例分析之后,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工具在金融专业领域有哪些应用及如何应用等。
2.加强实验课程
我们对计量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原来的教学计划是每周3课时,根据需要教师安排若干次上机实验课。后来增加了实验课比重,改为每周4课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一半的“2+2”课程模式。实验课主要任务是两个。一是强化学生软件操作技能。要求学生模拟教材上的重要案例,以及教师补充的金融领域实际案例开展计量经济分析,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的技术细节。二是安排2-3次大作业,要求学生自行选择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计量模型设计、数据查找、软件分析和调查分析报告撰写等的能力。
3.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我们扩大了课程考核范围。除了期末的考试仍然以理论知识为考核重点外,将平时的课堂发言或演讲、实验报告、大作业完成情况等都列为与期末考试同等重要的考核环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软件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强化平时考核机制,我们加强了过程控制。我们为平时成绩的评定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例如,实验报告的评分分解为上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的检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三方面,每一部分都细化了成绩评定规则并公之于众。努力做到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核一样客观公正,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平时作业的积极性。
4.着手编写新教材
目前高水平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并不少见,但很少有适合独立学院金融专业使用的教材。我们试图改变计量经济学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开始着手编写适合金融专业特点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简化数学推导过程,加强软件操作指导,强化计量建模学习。为提高教材的趣味性,收集和编写了大量现实世界的计量经济学阅读案例和计量建模案例。为密切计量经济学理论与金融实践的结合,布置了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模型构建、数据收集、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的大型综合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分析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