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课水平的提升:问题、要点与策略

来源 :考试·理论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担任过初中语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的评委,对教师在说课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就教师如何提升说课水平谈一些个人的思考。
  一、教师说课活动中的现状和问题
  对于说课,很多老师的表现出乎我们评委的预料。在前不久的一次县市区的说课选拔赛中,参赛的11名语文老师只有两位老师好像是在说课,另外的几名要么是读教案,要么是读课,要么是上课。他们对说课的理解以及在赛场上展示出来的说课技能和水平让在座的评委“深深震撼”。
  1.把说课理解为读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记录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教什么”“怎么教”。说课强调把备课过程的内在思维活动表达出来,是动态地反映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高屋建瓴的设计,比静止的教案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教案只写出教什么、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为什么这么教”,这需要教师有对课本、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因此,说课要说“深”说“透”课程标准,使听者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把说课变为读课。说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来照抄照搬地读,说课重在“说”,既要脱稿,又不能死记硬背,成为“背诵”,还要准备充分、胸有成竹,始终将眼神关注到在座的老师或者评委等。
  3.将说课变为上课。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说课重理性和思维,上课重感性和实践,说课的重点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说清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而上课在于教和学的具体操作。
  4.搞错听课对象。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说课的对象是本专业教师、工作单位的同事、领导或参加比赛的评委等,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表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本解读能力,让听者知晓怎样教?为何这样教?千万不能把听课对象当作没有知识储备的学生去说。
  二、提升教师说课能力的基本要点
  说课其实是教师讲解具体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其目的是向听者阐明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其侧重点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教材分析、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教师说课能力的提升,需要重视以下几个要点。
  1.突出教学理念。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了分量。从说课表达形式看,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
  2.体现教学能力。从说课过程看,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理念的阐发,能够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观,反思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
  3.展现教学境界。教学具有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4.展示演讲才华。从说课技能上看,它具有演讲特点。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让听者明白你将要上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
  三、提升教师说课水平的几点策略
  结合王老师对《敬畏自然》的说课案例,就教材理解、学情分析、过程设计等内容提几点策略。
  1.研透教材——夯实说课根基。说教材主要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理解;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以这次说课比赛的课文《敬畏自然》为例,我们一般可以这样说:本文出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本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环境这一主题,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树立人文关怀意识,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等。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由引论到本论到结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
  王老师对本课的教材理解:本文是初中教材中的一篇高难度的课文。它的“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文体的陌生。《敬畏自然》既像议论文,又像散文,教参上把它命名为“议论性散文”。初中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对如此文体“杂糅”的课文该如何定位如何教,教师必须慎重。二是文字的艰深。《敬畏自然》的说理抒情都相当抽象,特别是课文后半部分,涉及很多非常前沿的生物学乃至于哲学理论,初二学生如果要深入理解还有相当困难。所以,教材内容如何取舍也非常关键。三是观点的新颖。新颖自然是好的。但是新颖的东西也往往更具争议性。这使教学深度值的确定难度加大了。
  2.分析学情——把握说课基点。学情分析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分析。即已有什么,缺少什么,喜欢什么,困惑什么等。
  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他们对文章思辨性、哲理性的语言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的文章,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文句、思想,是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这篇散文,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关照,使其获得一定的现代意识。学生对“与天斗”“与自然斗”“人定胜天”的历史不甚熟悉。学生还没有进行过宇宙宏观的思考,对于大自然是有智慧的这个论断,比较难以接受。
  王老师对本课的学情分析:
  《敬畏自然》的阅读姿态。假如我们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教给他们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首先要把学生当成普通读者中的一员,揣摩:读者阅读这篇文章的姿态(或方式)是什么?在阅读上,他们需要什么?   教材说明把《敬畏自然》当成“议论性散文”,我更愿意把它简单地定性为“劝说文”。因为作者的目的是针对某些错误的做法(文章开头就是批评),阐述事理,以说服读者“应该敬畏自然”。如果我们同意该文带着强烈的价值吁请色彩——请敬畏自然、应该要敬畏自然、必须敬畏自然,那么,阅读该文,读者所采取的阅读姿态应该是:做出自己的立场选择。他可以说:“我赞成,因为我被说服了。”他也可以说:“我不赞成,你的理由说服不了我。”这就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在阅读劝说文时所采取的姿态:在了解作者的企图及理由后做出或赞成或反对的选择。
  学生学习《敬畏自然》的实际需要。学生学习《敬畏自然》之类的劝说文,他们可能需要什么?初二的学生对于课文所涉及的生态伦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定然存在相当的“知识贫困”,因此,他们需要相关知识援助;此外,学生还需要合适的阅读策略,以帮助他们做出深思熟虑的立场选择。
  《敬畏自然》的阅读教学策略。就拓展的知识和策略的具体细节而言,本堂课还有一些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阅读劝说类文章的第一步,是要了解作者主张什么、为什么主张、怎么主张,而要了解读者是否真正理解,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用自己的话”说出与作者相似的意思。
  劝说文的目的是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主张。理想的阅读者是能够在深思熟虑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意”或“反对”,并交代理由。
  3.创新设计——凸显说课亮点。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说课的重点,而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是说课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成功的教学设计往往围绕一个主题来创新。就本次说课而言,可以采用这样的主题:构建探究课堂,突出能力培养——《敬畏自然》说课稿;追求课堂训练设计的有效性——关于《敬畏自然》一课教学的思考;拓展思维,涵养精神——关于《敬畏自然》教学设想;将文本学习引向思维开发的深度——《敬畏自然》教学思考等。
  王老师对本课的流程设计:
  导入。
  以上个世纪的一些关于征服自然的名言引入。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引出作者观点“敬畏自然”。
  共鸣。
  分小组提取2—10自然段中心句关键词,在教师帮助下整理作者的观点思路。
  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以诗歌朗诵的方式体会语言点一。以进入情境对比关键词的方式体会语言点二。以仿句和激情朗诵的方式体会语言点三。
  小结:作者之理和作者之情。
  争鸣。
  展示相悖的观点。朗读本单元中其他课文中的相关段落。看自己制作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视频。朗读展示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名句。
  四、总结
  在朗读末段总结句中结束全课。
  理念渗透——显示说课素养。说课的“内核”在于说清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和意图,对“为什么这样教学”能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显示出作者较高的理论素养。
  说课的主要特征是强调说“理”,即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个“为什么教”就是教育理念。主要讲清以下内容:教学内容是什么-→我对教材的解读;教法是什么-→我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教法;学法是什么-→我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学法;教学程序怎样-→我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程序;板书怎样设计-→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板书。
  王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为中心理念,在具体教学中渗透了情景激励法、资料交流法、辩论法、品味法等理念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精心设计导语,先让学生看《人与自然》的片段,看后让学生谈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对课文的学习,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一是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参照自己对待自然的态度、严春友与何祚庥的观点作一番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思辨、质疑。二是品味作者的语言,课文中的许多句子有着丰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他采用独立圈点品味、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加以理解。另外,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在授课过程中,他倡导学以致用,设计让学生拟写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为主题的宣传标语活动,意在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生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黄姑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人生添彩。  [关键词]自主学习 探究 合作 创新  随着数学新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离不开学生的自身体验
期刊
【摘 要】学生作文须有自主性,一是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二是保持写作空间的自由。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此基础上保持对写作的激情,进而形成热爱写作的良好班级氛围。建立一套对学生作文的多元评价标准,并给以充分而良好的展示平台,使其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与成功,从而真正喜欢上作文。   【关键词】自主作文 激情 分享成功 多元评价    语文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受: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
期刊
随着深化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线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践者,不仅在组织上、形式上接受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改变,更要真正的进入角色,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教学设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五个基本理念是:提高信息素养,
期刊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明,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养使人善辩。”从著名哲学家弗兰·培根的观点看,读书能使人丰富智慧,懂事明理,修身养性。漫步经典,能使我们人生升华。  2013年教师专业素养书目中我拜读了赵希斌的《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受益匪浅。该书全文以四项核心素质为主体,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者认为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技术,还包括正确
期刊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家经济的繁荣,促成了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中国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自豪;作为江苏的一名教师,我感到荣欣。我能够来加拿大学习,充分说明了江苏省教育厅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随着政治经济日益全球化,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国瞄准了时代契机,把教育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所以,中国政府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  下面我将
期刊
前几天,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到了小杨,她是今年哥大教育学院刚刚录取的百位来自中国的硕士研究生之一。跟几个月前她给我的感觉不同,这次她看起来很紧张,表情里甚至带有几分痛苦。我关切地问她这三个多月的学习和生活进展如何。她说:“嗯,怎么说呢,我很喜欢统计、编程、教育经济学之类的课,因为课上老师讲得很多,我也感觉很适应。但是,那些以课堂讨论、口头报告、小组辩论为主的课程简直要把我逼疯了。我一到星期二晚上就
期刊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善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找寻开启文本的钥匙  新教材许多课文的篇幅都比较长,如果每一篇都精心细致、面面俱到地教,教学任务显然是完不成的。选择能够最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文本,是整个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抓住好的教学切入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期刊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音乐界中刮起了以儿童为中心的“钢琴风”,数百万的学生都在学习钢琴,为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在钢琴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而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容易将学生引入误区,不利于健康成长。  一、钢琴普及教育的思考  钢琴普及教育,即对适龄儿童实施钢琴基础知识和钢琴艺术教育。钢琴普及教育使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开发出音乐
期刊
滕州市书院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10年课改又给这所老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走进校园,你会感受到浓烈的教研氛围,在办公室你会听到老师们为了某一个问题或设计而争论的声音,在课堂你会看到听课老师边听课边在表格中记录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场景,在学校的网页上你随时可以看到老师们评课后撰写教学反思……这就是学校建立的以问题为起点,以课例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研、讲、
期刊
1.每天张格嫣予6点多钟就起床了,当她怕影响我们休息,轻轻把我的房门掩上那一刻,其实我已经醒了。上初中之后,除了节假日她每天很少能睡上8个小时。一个儿童普遍睡眠不足的民族,是相当不幸的。  2.每天当她把我的房门掩上那一刻,我几乎都要在心底诅咒一遍:这万恶的应试教育。  3.每次到学校参加家长会,都让我厌烦之极,有时还自卑不已,校长、副校长、年段长、班主任、科任教师所说的,无非就是:考试、成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