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我国最新颁布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与旧教材所有栏目中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占比居于最大的“思考·讨论”栏目入手,结合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从分子和细胞两个水平来分析“思考·讨论”栏目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关键词: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思考·讨论;结构与功能观
我国最新修订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原教材“思考·讨论”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充,但该栏目在实际的运用中使用频率并不高,教师只是偶尔使用“思考·讨论”栏目,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来学习这一栏目的内容,但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的依赖,不能自主学习这一栏目。因此,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栏目的分布以及对新课标要求的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来突出“思考·讨论”栏目的重要性。
1.“思考·讨论”栏目的分布
最新修订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中设有“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学科交叉”、“知识链接”、“思考·讨论”、“探究·实践”、“与社会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生物科学史话”、“思维训练”等17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分布在了教材中的不同章节,其中“思考·讨论”栏目在所有栏目中数量上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这也是和旧教材的一个不同之处。经统计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思考·讨论”栏目在第一章有2处,分别为第1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和“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第二章有5处,分别位于第1节“比较组成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元素及含量”,第2节“无机盐的作用”,第3节“脂肪的作用”,第4节“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怎样构成蛋白质”,第三章有3处,分别位于第1节“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第2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第3节“细胞核有什么功能”,第四章有2处,分别位于第1节“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原理”,第2节“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第五章有6处,分别位于第1节“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第3节“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特点”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第4节“叶绿体的功能”,“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4處,分别位于第1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2节“比较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和“细胞的全能性”,第3节“年龄因素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可以看出,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一共分布着22个“思考·讨论”栏目,每章都有该栏目的分布,而且有些节甚至还有2个或3个“思考·讨论”,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栏目的重要性以及新版教材的编写者对它的重视。
2.“思考·讨论”栏目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基于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笔者发现“思考·讨论”栏目在核心素养下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都有所渗透。本论文针对于其中生命观念下的结构与功能观进行分析。
2.1结构与功能观的含义
结构与功能观可以分为结构观、功能观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个方面。结构观是指生命系统的结构以物质为基础,它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结构与结构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生命系统中结构大多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功能观指的是功能与性质存在区别,功能作为部分结构对整体具有贡献,离开整体局部功能无从谈起。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如肌肉的功能是运动,运动也能反过来影响肌肉,因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由于本篇是针对于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这本书进行研究,因此,笔者从分子与细胞两个水平来分析“思考·讨论”栏目中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2.2“思考·讨论”栏目在分子水平上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分子水平包括细胞内的元素和化合物,例如,水、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集中体现在第2章的“思考·讨论”,如,教材16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列出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来体现细胞的组成部分中含有多种元素,突出生命系统的结构是以物质为基础这一结构观。教材22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对资料1和资料2的分析,得出组成结构的元素缺少会影响功能的发挥,以此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教材26页“思考·讨论”中,通过第1题和第3题,引导学生体会到脂肪作为细胞中的部分结构,对整体细胞的功能发挥着作用,以此突出功能作为部分结构对整体贡献的功能观。教材29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氨基酸以碳元素作为骨架,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是以物质为基础。
2.3“思考·讨论”栏目在细胞水平上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细胞水平包括细胞膜、细胞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分布在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思考·讨论”中,如,教材42页“思考·讨论”中,通过探究细胞膜成分的科学史,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系统的结构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结构观。教材51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多个细胞器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以此体会到生命系统中结构与结构之间具有联系的结构观,以及细胞器作为细胞的部分结构对整个细胞的功能发挥着贡献的功能观。教材114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对第1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发现一种物质染色体和染色质,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以此体现结构是动态变化的结构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思考·讨论”这一栏目,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以此才能更好的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包春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关键词:新版高中生物教材;思考·讨论;结构与功能观
我国最新修订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原教材“思考·讨论”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充,但该栏目在实际的运用中使用频率并不高,教师只是偶尔使用“思考·讨论”栏目,只能依靠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来学习这一栏目的内容,但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教师的依赖,不能自主学习这一栏目。因此,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栏目的分布以及对新课标要求的生命观念中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来突出“思考·讨论”栏目的重要性。
1.“思考·讨论”栏目的分布
最新修订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材中设有“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学科交叉”、“知识链接”、“思考·讨论”、“探究·实践”、“与社会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生物科学史话”、“思维训练”等17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分布在了教材中的不同章节,其中“思考·讨论”栏目在所有栏目中数量上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这也是和旧教材的一个不同之处。经统计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思考·讨论”栏目在第一章有2处,分别为第1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和“从细胞的视角看生命世界”,第二章有5处,分别位于第1节“比较组成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元素及含量”,第2节“无机盐的作用”,第3节“脂肪的作用”,第4节“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怎样构成蛋白质”,第三章有3处,分别位于第1节“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第2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第3节“细胞核有什么功能”,第四章有2处,分别位于第1节“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原理”,第2节“胞吞、胞吐过程的特点及意义”,第五章有6处,分别位于第1节“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第3节“有氧呼吸的能量利用特点”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第4节“叶绿体的功能”,“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4處,分别位于第1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2节“比较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和“细胞的全能性”,第3节“年龄因素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可以看出,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一共分布着22个“思考·讨论”栏目,每章都有该栏目的分布,而且有些节甚至还有2个或3个“思考·讨论”,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栏目的重要性以及新版教材的编写者对它的重视。
2.“思考·讨论”栏目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基于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笔者发现“思考·讨论”栏目在核心素养下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都有所渗透。本论文针对于其中生命观念下的结构与功能观进行分析。
2.1结构与功能观的含义
结构与功能观可以分为结构观、功能观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三个方面。结构观是指生命系统的结构以物质为基础,它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结构与结构之间存在着联系,并且生命系统中结构大多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功能观指的是功能与性质存在区别,功能作为部分结构对整体具有贡献,离开整体局部功能无从谈起。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如肌肉的功能是运动,运动也能反过来影响肌肉,因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由于本篇是针对于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这本书进行研究,因此,笔者从分子与细胞两个水平来分析“思考·讨论”栏目中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2.2“思考·讨论”栏目在分子水平上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分子水平包括细胞内的元素和化合物,例如,水、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集中体现在第2章的“思考·讨论”,如,教材16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列出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来体现细胞的组成部分中含有多种元素,突出生命系统的结构是以物质为基础这一结构观。教材22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对资料1和资料2的分析,得出组成结构的元素缺少会影响功能的发挥,以此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教材26页“思考·讨论”中,通过第1题和第3题,引导学生体会到脂肪作为细胞中的部分结构,对整体细胞的功能发挥着作用,以此突出功能作为部分结构对整体贡献的功能观。教材29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总结出氨基酸以碳元素作为骨架,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是以物质为基础。
2.3“思考·讨论”栏目在细胞水平上对结构与功能观的渗透
细胞水平包括细胞膜、细胞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分布在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的“思考·讨论”中,如,教材42页“思考·讨论”中,通过探究细胞膜成分的科学史,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系统的结构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结构观。教材51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多个细胞器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以此体会到生命系统中结构与结构之间具有联系的结构观,以及细胞器作为细胞的部分结构对整个细胞的功能发挥着贡献的功能观。教材114页“思考·讨论”中,通过对第1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发现一种物质染色体和染色质,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以此体现结构是动态变化的结构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思考·讨论”这一栏目,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以此才能更好的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分子与细胞》(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包春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