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guo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各方面都尚未成熟,因此要因势利导,在他们寻求知趣和欢乐的美术课中,把他们的知识定位在常性的感性上升到知识性的量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首先,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内容,触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其次,要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求我们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作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能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求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再次,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和不平衡性。对于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低年级以一些简单的实物为主,再加上一些学生喜欢的想象画;高年级则以图案的设计和造型的拼凑为基础,再加上学生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想象画。
  
  二、深层挖掘,适时点拨,促进创新
  
  要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它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和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使其结果。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践,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三、对学生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促进创新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以“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我们应该用“好不好”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因为“好不好”是指“创造”得如何。
  
  四、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
  
  当学生在课堂上不知如何入手、有时无法再画下去的时候,教师应抓住这一现象,及时动笔给予指点并做出讲解,帮助学生摆脱困境。
  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捕捉激励的时机。当学生取得成功时,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使自身人生价值得到教师及其他同学的承认,这是一个最高层的心理需要。面对这样的学生,就应恰如其分地对他的进步予以肯定和表扬。激励时机有时是显现的,有时却藏而不露,美术教师必须主动出击去寻找,发现最佳的激励时机,适时开展激励活动。
  美术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巧妙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美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课题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新课程的改革,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笔耕人生,可谓桃李芬芳。教书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可心中总觉得有什么没有完成。想来想去,原来是想把多年来的教学体验总结出来和大家共勉。    一、爱是联系师生情谊的红丝带    我不仅上高中的物理课,而且还任了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贯穿着爱的教育,特别是当我看了《魏书生当班主任》一书后,更觉得爱是联系师生的红丝带,可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爱在教育活动中是具有伟大力量的。它
期刊
【摘要】为了推进、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创新理论,《语文标准》对写作提出了新的基本理念:“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文对在此理念下如何开展作文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真实 个性 有创意    按照《语文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把口语交际与笔下生花(写作)相结合,使学生在表达自我认识的同时,也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更加清楚地认
期刊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大量物理事实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概括的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定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课程的基本理论之一:“注重科学探究,提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此,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教程中,学生兴趣培养和能力提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物理情景,教学生学会提高    提出问题前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
期刊
特拉弗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在教学中,讲究问题艺术,是各学科都要注意的问题,而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重问题的艺术。这是因为:  1、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历史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若是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问题,则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成长的总体脉络,多角度、深层次地考察、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揭示教材中隐
期刊
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课难学,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基本方法,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基本方法,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物理课不但有系统、严密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而且物理课与数学、语文课的知识联系也很密切。    一、学好语数,垫石辅路
期刊
一个好的班级,必须有一个好的带班理念。这种理念,既能集合人心、催人奋进,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带班理念,这就是:和谐发展,乐学成才。创设和谐的环境,必须以关心人、尊重人为前提,以爱心去和学生沟通。  作为一个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对学生的关心,不能出于某种功利,不能用短视的应付方式,而是要发自内心的情感。  在我所带的每届学生中,每一位学生的冷暖、忧乐
期刊
巴勒斯坦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面积2709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半郴州市的面积。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生活着近郴州市3倍的人口,即1300万,分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国和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国。两个国家、两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难免会有利害冲突。尖锐的利害冲突,使得这块土地从1948年5月14日至今,两国人民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因此,有人称巴勒斯坦是地球上的一块“溃疡
期刊
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大课题。而创造力的发展首先依赖于创造性思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一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下面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谈一下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应该充分利用实验给学生提供进行创新活动的机会
期刊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我们可以利用实物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这样做,消除了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当堂记熟所学内容,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