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坍塌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了,能够让一代代创业者倾心学习的企业家偶像,还剩几个呢?
  
  一个中国创业者,假如在太空飞船上封闭了半年之后刚刚踏上中国大地,就听到最近半年来密集发生在商界大佬明星身上的丑闻与乱局,他该如何作想呢?会不会比在太空时还要失重和迷茫?
  ——蒙牛和乳业同行发生了恶性公关战。@刘春:本是牛根生,相挤何太急I⑨潘石屹这些就是所谓的“商战”?这就是他们做事的底线?这样的公司的奶还敢喝吗7
  ——美的与家电小家电同行之间,腾讯与360之间,同样也发生了惨烈的商战及公关战,甚至相互动用了暴力及司法工具。
  ——黄光裕和陈晓之间发生了国美控制权大战,随后爆出华为孙亚芳闹离职任正非欲传子的传闻。很多评论者指出了二者之间隐秘而可怕的关联:职业经理人危机,让中国第—创始人任正非也心寒了!
  ——阿里巴巴马云和美国大股东雅虎之间,发生了关于企业控制权的公开争吵,让人想起几年前发生在杭州另外一家著名企业娃哈哈与外资股东达能之间的控制权大战。
  这些丑闻乱局,牵涉到牛根生、马云、马化腾、黄光裕这几个在黄金十年里崛起的新明星,也牵涉到何享健、任正非这两位60多岁的第一代企业领袖。他们都是或曾经是创业者心目中的偶像,有的还是天天在电视上论坛上教导创业者如何做企业做人的导师;他们在传统的消费品、家电制造领域以及新兴的服务业、互联网领域,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模式创新、融资方式创新上,都创造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奇迹。假如在出事前让100个创业者选择心目中的最值得学习的前10个榜样,我敢肯定,这几个人会全部入选。
  问题的严重眭就在这里。30年了,能够让—代代创业者倾心学习的企业家偶像,还剩几个呢?问题的严重性还不止于此。这些在创业者心里已经坍塌的偶像,到底是倒在什么地方呢’倒下不要紧,老一辈总要退出江湖,但他们倒得实在毫无风度,击穿了商业的底线,甚至在击穿人性的底线。
  以欺骗、绑架和毒害消费者的方式,行你死我活的卑劣竞争一这就同时击穿了消费者伦理和同行竞争伦理的底线。
  作为创始人,在创业成功之后立即和创业期支持过自己的股东甚至大股东翻脸:在面临退休或无法管理企业时,又不能信任或取信职业经理人或子弟兵,退回到传子传妻传家人的宗族血亲时f弋一这就同时击穿了股东伦理与团队伦理的底线。
  几年前,我提出了个“商业五伦”的观察体系:看一个企业一国企业,可以从五个伦理端子入手创业者一股东一客户一竞争/合作者一政府/社会。一个创业者企业家,他在内心和行动上怎么看待自己与其他四个利益相关者的优先次序,怎么界定并处理自己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关系,决定着他的整个商业价值观或商业伦理。不同国度和文化的企业,价值观不一定相同,比如美式商业伦理是股东至上的华尔街哲学,欧式商业伦理更注重员工和社会,日本企业看重商业伙伴关系。我本来以为中国企业属于“温饱时期的大批量低需求型顾客至上的商业伦理”,价格战、激烈商战、不尊重股东、不重视团队职业化与交接班,这些问题在这个伦理下也属正常,而且会随着小康社会与小批量高附加值型经济的到来而改良进化;但是,冷酷的现实表明,他们其实连客户/消费者也没有真正放缶b里,他们在欺骗、绑架、毒害这些世界上最本分的消费者I
  于是,他们就击穿了人性的底线。尽管环境恶劣,尽管世风沦落,但人性依然应该是最后的底线。
  面对正在服务的千万创业者,面对我们那些渴望向导师学习的黑马,我还能举起谁的旗帜?
其他文献
在中国做成金融信息服务这门生意的,为什么不是高端的财经媒体精英,而是一群土生土长的草根民营公司
期刊
在中国,为什么做成金融信息服务这门生意的,不是高端的财经精英,而是一群土生土长的民营公司    2010年3月31日晚。在北京金融大街上的威斯汀酒店,东方财富网创业板上市庆功会酒会正在举行。公司创始人沈军说,这一天是他人生中第三次戴起领带。当天,东方财富网的股价最高达到86.90元,市值超过120亿元。前来道贺的,有不少知名的财经媒体人,比如创办了《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周刊》的何力,还有来自前
期刊
从甲肝、SARS、禽流感到甲流,一个草根技术创业者的疫苗人生    “我从今年4月26日起,脑子里全是甲流,调动所有资源做疫苗。但我们的工厂没有连轴加班,这件事只能踏踏实实地做。”  2009年11月20日下午14时,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部,尹卫东身穿一件紫色立领休闲毛衣,虽然略带倦容,但谈到兴起,眼里会露出逼人的目光。他看上去比实际的45岁年轻很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紧张、亢奋,相反,他平
期刊
iPad让灰暗的过去回光返照,TWitter则昭示出难以捉摸的真未来  甲方:lPad比IPhone更适合阅读,进入AppStore的纸媒比如《连线》们有了更多的订户,iPad看来会如默多克所说“拯救报纸出版业”?  乙方:不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主流纸媒从AppStore获利的确切数据。相反我倾向于另一种态度。引用一则微博,大意为:一夜间所有纸媒都视iPad为救主,但单凭iPad改变不了它们的命运
期刊
开个餐馆挺容易?  好像是,又不是  川渝,中国餐饮创业最活跃、夫妻档最密集、对国人的胃最具征服力  却多少年没走出一家上市公司  一个多月前.一对重庆夫妇开的餐饮企业登上纽交所  这段两业史由此改变  他们的企业不大牌  不是那些你熟悉的很精致、很诱惑、很可能最先上市的川菜公司  它十几年来只做快餐生意  招牌是酸菜米线、泡椒鸡饭  它活跃在西南  它有一个挺士气的名字——乡村基    重庆出了
期刊
有好的产品、有效的经营管理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三个要素,经营才有可能赢利    这是一个在白领阶层中尽人皆知的日本品牌——吉野家。大众熟悉它更多是因为牛肉饭的美味,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曾经闯过倒闭和主打产品衰退两次鬼门关的企业。它的掌门人安部修仁的经营理论在日本被称为“逆境经济学”,被众多的中小经营者奉为经典。本文节选自日本著名财经作者广田显司的《吉野家的逆境经营学》一书。  s  提价,牛肉饭从
期刊
重庆人懂吃,总结出了“吃菜吃味道、风味更重要”的十字真言。能把味道与风味的概念这么认真地区分开来,不愧是吃客中的明白人。但是如果你想更加深究什么是“风味”,直爽的重庆人会告诉你:风味就是味道好噻。  于是,在餐饮界有了“食在四川,味在重庆”的说法。重庆人笑谈,因为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大家都懒得出门,所以都窝在家里研究怎么做好饭。久而久之,也培养了重庆人对于味道的鉴赏和挑剔。受码头文化的影响,重庆人
期刊
他们带着理想、热情和盲目投身到创业潮中,有专业机构来支持与引导,这样的创业能成功吗?    林鹏飞名片上,印着“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几个字,而他其实还有另一重身份 一上海汇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位出生于1980年的青年,2010年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对工业锅炉进行改造,提高燃烧效率。  公司注册资金50万,他自己掏了7万块钱,向还在读博士的女朋友借了1万,跟家里要了7万,加起
期刊
PetSmart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这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宠物服务公司,它集网络食品、用具销售及线下宠物配套服务为一体。其在美国和加拿大合计开店1045家之多。它几起几落,在紧要关头调整策略,保持了企业战斗力,目前占有美国10%~12%市场份额,加拿大约8%份额。  PetSmart成立于1987年。本身是家族企业,最早做上游,是产品商。10多年之后积累了一定实力,开始涉足渠道。初期开设了
期刊
利用资本才能做大  文/广伟  中国的餐饮业有个怪现象,“市场大企业小”。今年全国餐饮营业额有望突破2万亿人民币,GDP贡献可达6%。但从企业的规模上看,我国有200万个餐饮企业,营业额10亿元以上的,2D09年仅有26家。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按照传统的方法做餐饮,开到20家店面就是个槛儿,一年四五个亿的营业规模,超过10个亿是很艰难的。麦当劳每年收入能做200多亿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