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因改版而精彩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tma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兴媒体的强势出击下,纸质媒体顺应报业市场发展大势需要,毫无懈怠地在求新求变上下足功夫。从2013年开始,《锡林郭勒日报》进行全面改版,就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通过改版让报纸出彩。
  一是改进文风,展现新气象。在新闻报道内容上改进,特别是破解党报多年来在一些报道领域上的难题顽疾。首先改进政务活动报道,倾力打造要闻版。基本定位就是,让要闻版在保持重、厚、实的基础上,活起来,靓起来。《锡林郭勒日报》是锡盟盟委的机关报,要闻版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此,一定要让其厚重起来,即把重要新闻做到位,把重大主题报道做大做强。例如:2014年元月末,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锡林郭勒盟是新闻主场之一。为此,《锡林郭勒日报》从1月末至3月初,集中人力、集中版面、集中各子报,组织开展战役性宣传,在刊登好规定动作新闻宣传外,随后推出5篇通讯,详细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锡盟考察的细节和干部群众的感受,从而使总书记讲话更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还推出5篇本报评论员文章,阐述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结合锡盟实际贯彻落实的指导性意见。随后又开辟专栏,持续报道了全盟各地干部群众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动态新闻。这次宣传时间长、力度强、声势大,内容和形式都有创新,受到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月评》的表扬。
  让要闻版厚重起来,还得注重言论。重要活动、重大新闻都配发评论员文章,对一些反映新鲜事、好经验好做法的稿件都配发编辑点评。2014年全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锡林郭勒日报》在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共刊发评论员文章35篇。
  在新闻报道内容上的改进还体现在:对领导活动安排位置得当,更注意把控字数。如对政务活动的报道严格控制字数,对超过一定字数的稿件,一律转版;对一般性的会议报道,在字数上、标题制作上、所占版面都应有明确要求,严禁公文化的语言,工作动态、工作总结式的稿件见报。这也是改进文风、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八不准”的具体措施之一。围绕盟委、行署中心工作,做大、做强、做深、做透本地新闻,打造精品专栏,让盟委、行署满意。在此前提下,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需求,将报纸办成综合性的政经大报。
  其次是下大力气改进文风。党报长久以来形成的“新闻腔”文风,如果固化不改,势必阻碍党报的生存发展。改进文风,重在创新表达,力避“长空假”,践行“短实新”。少讲官话、套话、空话,不讲不着边际、无所指向的话,杜绝空洞的概括、不知所云的描述,慎用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表达方式。具体讲,新闻标题制作要准确、生动、简短。“让新闻上标题”,对政务活动和会议报道,突出新闻化处理,尽量减少概念式、口号式标题。一般情况下,主要稿件主标题不要超过15个字,短稿件一般只用一行题,而且严禁“×××召开”、“×××取得实效”等标题。新闻导语中,严禁使用“为了……,为了……”、“在……高度重视下,在……的正确领导下,在……的共同努力下”等句型句式出现。新闻主体中,要用平实通俗、来源于生活的新语言,言简意赅表达内容,突出主题。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是整合资源,推出多个版面版块,让报道内容在更多层面,更多维度拓展延伸。将原有版面按照既全面、又有重点和特点的原则很好地做了一个定位,优化组合,择优选择确定专刊专版。其中新闻版块以“严肃、公信力”为主调,副刊版块以“轻松、跳跃性”为个性,专刊版块以“专业、服务性”为特质。进一步改革时政报道,更加突出新闻性;加大对国内国际重大新闻、热点新闻的关注度;进一步做好民生新闻,提高党报的贴近性和亲和力;加大信息的梳理、整合工作,给读者提供更多可读、实用的新闻。改版后的《锡林郭勒日报》推出了《经济周刊》《生态周刊》《民生周刊》三大周刊及文化博览、健康养生、关注服务、社会与法、新农村新牧区、锡林河等专、副刊,报纸的可读性得到极大地提升。
  三是对版型版式进行美容、瘦身。在报型上,采用国际上流行的720型报纸,即所谓的“瘦报”,体现简约时尚。在版式设计上借鉴都市报的风格,采用鲜活多姿的表现形式。让版面工作从粗放的“组版”阶段进入到更加专业化的版面设计阶段,规范版面元素运用,增加图表、漫画、插画的设计,强调留白,简约用色,规范用线。强化版式的美观和图片的视觉冲击,在形式上脱胎换骨。特别加强了美编力量,成立了版式美编组。充分发挥视觉中心的作用,在党报的图片使用上有了一个大的突破。以往党报的图片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形式上图片总是用来配文,单独发新闻图片的时候相对少,近年来新闻图片有所增加,但大量的图片政治味道浓,构图呆板,内容单一。改版后的《锡林郭勒日报》图文并茂、图文并举,在“形”和“内”上大胆使用图片,图片运用发挥了“一图胜千言”的表现力。另外,在头版设置固定格式的导读专栏,不仅使其成为各版重要新闻的提示,而且通过精心设计还成为版面的亮点。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日报社)
  编辑:白 洁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3个环节:一是办好报,使党报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得到群众的喜欢,真正使党报根植于群众之中;二是印好报,使用当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使党报成为平面媒体中的技术领先者;三是发好报,不断扩大党报的覆盖面,提高党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包头日报社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抓住党报发行这一生命线工程,引进民营资本合资组建发行公司,走出
期刊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记者以及通讯员、撰稿人用以认识实际和反映实际的专业技术手段,是新闻工作者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近年来,特别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当下,一些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淡化采访。除了会议采访以外,大多数采访都通过电话、相关材料或者依赖互联网,在电脑上把材料一拼凑,加上个本报讯,一篇消息就这样出炉了。没有经过到第一现场进行深入调查采访而写成的新闻,既违背新闻
期刊
这篇人物通讯发表在《内蒙古日报》2014年3月25日第六版,署名本报记者邓玉霞。  通讯从杜小平脚上那双污垢的大头鞋入笔,经过记者的直接观察、间接釆访、面对面沟通三部分,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平平凡凡、辛辛苦苦、坦坦然然的环卫工呈现给读者。整篇通讯都是记者的亲见、亲闻与被采访者的亲诉,没有材料“二传手”的痕迹,将被釆访者写得生动形象、亲切感人。  通讯虽然没有明确分几个部分,也无小标题,但在行文中思
期刊
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已进入百姓的生活,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使现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流媒体的统一声音逐渐变弱,人们更多的是被多媒体信息所包围,真伪难辨,对社会舆论形成很大的影响。  一、重点新闻网站在多媒体时代肩负的职责  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有些媒体和网站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吸引眼球,不惜转载发布虚假新闻、虚假广告,甚至制造假新闻
期刊
一、概述   文风关系到党风、政风,关系到媒体的公信力,文风的背后其实是媒体的新闻观、价值观问题。  谁都知道,观众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新闻报道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信息服务的。既然如此,媒体的表达方式对于信息传达的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对文风上的沉疴痼疾下猛药,任它泛滥成灾,到头来,媒体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必然会大打折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改文风”是新闻媒体改革创新的需要,是遵循和把握新
期刊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代新闻传播事业已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资讯齐头并进的全媒体时代。但对偏远牧区来说,谈起全媒体为时尚早。就笔者所工作的锡林郭勒草原来说,牧区信息闭塞、获取新闻渠道单一的状况仍未得以解决。  当城里用微信传递信息、用微薄获取一手新闻的拇指一族日趋增多的时候,偏远牧区里仍有很多人守着一台破旧收音机,依靠每天几十分钟的新闻节目来了解大千世界。差异来自哪
期刊
一、距离精品还差“一公里”  2014年2月21日,《内蒙古日报》一版刊发了一篇题为《列车上的温情3小时》的通讯。此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稿的内容刊发,并且排在头条位置,应该说是一篇分量较重的。但是,在素材的采集、写作的构思等方面的一步之差,未能成就一篇精品稿,在“最后一公里”处与好稿失之交臂。  评点:  生动、鲜活、自然,文字也比较简洁。一个平凡人,一件平常事,展示一个不平凡
期刊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通过独特的声画符号系统建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表述方式,显示了强大的传播效果。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形象化”来达成的。本文主要探讨广播电视媒介如何发挥自己独特的传播特色能动运用新闻评论这一体裁发挥其评论功能的问题。  一、运用好声音元素  首先,用好同期声。同期声是指新闻现场的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它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和现场氛围,在还原现场气氛
期刊
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第五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今天在空气新鲜、气候宜人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市开幕了。我谨代表研究委员会向来自大江南北、长江内外的各位兄弟院校与新闻出版单位的与会代表,以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是中国新闻史学会所属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也是全国第一个由国
期刊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近年来,传媒界和理论界对新闻媒体影响力的关注,从最初的挖掘受众“注意力”,到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进而转向现在的全面打造媒体的“传播力”上。那么何为传播力?清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