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新课程体现了新的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程理念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因此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地理教学中。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
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法不仅只是一种教学技能、技巧,或者说一系列教学步骤的运用,而且在这其中,方法所依赖的内容——教学材料,也需有所
区别,它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此外,这种方法不单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学在内,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
也可以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且,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自己日后的教育和教学有用的结论来。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它实际上是为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场景所作的准备,学生及有机会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
由此,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
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進行探讨。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
(2)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
(3)借助于案例,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4) 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5)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三、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及能力目标
1.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
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外实习,或者是开展做实验、制作学具等室内操作,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练习、验证、搜寻、思索、判断、分析……这样既可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课堂实践
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以系统地理原理为主要内容。但教学中为了真正掌握原理,必须有区域案例做依托,这些案例可以不求区域的大小一致,但求特征的典型,以能充分反映原理为准绳。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一方面体现出是一些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正是别人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充分展示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是原理与案例有机结合的典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程中的典型案例。
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直观化,把它们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学生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地理原理分析,探究新原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会恰当地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仅对课文相关内容起到诠释、证实、应用等作用,重视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有的放矢地对灾害的成因、分布、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注重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加工、发布、交流等能力,达到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标。
然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案例虽然典型但毕竟有限,而且有些案例离我们学生周围的地理环境很远,没有一种熟悉感,使到案例教学的效度就未能很好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自己编写一些学生熟悉的案例。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对于知识连贯性强、基本概念的灌输等方面的知识,案例教学就无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必修一的自然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相对比较少。课堂教学中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追求,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的最高的达成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新课程体现了新的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程理念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因此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地理教学中。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和作用
1.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在教育学界特别是师资培训中得到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
与其他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法不仅只是一种教学技能、技巧,或者说一系列教学步骤的运用,而且在这其中,方法所依赖的内容——教学材料,也需有所
区别,它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此外,这种方法不单单指向于教,而且也涵盖学在内,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
也可以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且,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自己日后的教育和教学有用的结论来。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它实际上是为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场景所作的准备,学生及有机会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可以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
由此,案例教学是以教学案例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
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它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進行探讨。
2.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
(2)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整合教育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
(3)借助于案例,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4) 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5)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三、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及能力目标
1.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
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是开展野外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室外实习,或者是开展做实验、制作学具等室内操作,都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练习、验证、搜寻、思索、判断、分析……这样既可提高地理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课堂实践
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以系统地理原理为主要内容。但教学中为了真正掌握原理,必须有区域案例做依托,这些案例可以不求区域的大小一致,但求特征的典型,以能充分反映原理为准绳。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一方面体现出是一些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正是别人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充分展示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是原理与案例有机结合的典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程中的典型案例。
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直观化,把它们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之中,学生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地理原理分析,探究新原理的形成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会恰当地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仅对课文相关内容起到诠释、证实、应用等作用,重视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有的放矢地对灾害的成因、分布、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注重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加工、发布、交流等能力,达到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标。
然而,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案例虽然典型但毕竟有限,而且有些案例离我们学生周围的地理环境很远,没有一种熟悉感,使到案例教学的效度就未能很好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自己编写一些学生熟悉的案例。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对于知识连贯性强、基本概念的灌输等方面的知识,案例教学就无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必修一的自然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相对比较少。课堂教学中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追求,力求做到教学目标的最高的达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