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主要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信息表达能力培养,很多学生只会拿起鼠标操作,但不能规范、准确地表述操作过程,不能自如地畅谈自己作品的设计与创意等,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比较薄弱。分析原因,多数学生是不敢表达或不愿意表达。娴熟自如的操作和准确清晰的表达是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表达能力。
一、搭建平台,创设学生的表达时机
学生的课堂表达,就犹如一个微型的个人展示。展示,让人联想到舞台,而课堂里如何提供学生舞台,就需要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设计一定的情境,搭建出既让学生愿意亮相展示,又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题平台。
比如,四年级有一课是关于自选图形的内容。我设计了用自选图形绘制天气图标,并安排了天气播报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来进行天气播报,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天气预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经常看到听到,通过扮演“小小天气预报员”,学生明显地比平时敢于表达,能够畅所欲言;联系实际提些生活小建议。有的学生说:“杭州是个大晴天,相信大家都想出去放松自己的好心情,不过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带几瓶饮料,预防口干。”有的学生说:“北京今天白天晴空万里,晚上可能会太干燥,建议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喝上一杯加了蜂蜜的温牛奶,这样有助于安神。”……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天气预报我来报”的展示平台,为同学们创设了表达的时机。
再如,在《标志设计》一课中,安排了“我的教室我设计”的作品自荐交流环节,让学生自我展示,充分表达。有的学生说:“我设计的音乐教室标志是一个麦克风,旁边还加上几条折线,表示声音的传递,意思是这里正在唱歌呢。”有的学生说:“我设计的是食堂的标志,图形是个大鸡腿,看到这个鸡腿标志,我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想吃的,那么吃东西的地方在学校里不就是食堂么!”几句稍加文字修饰装点的解释,俨然成了学生的作品设计理念。抓住时机好好说,把握机会大胆说,说得在理,说得有意,说得创意有个性!当下的学生有的是创意,少的只是表达的平台!
此后,在《宣传海报》、《画龙点睛写标题》等一系列课堂教学中,我都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表达时机,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调动情绪,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表达,需要一个“语点”,同时也需要一个“情绪点”。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学生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表达;在消极低落的情绪中,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消极的参与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对话等来铺设学生积极、高昂的情绪点。
在《美好难忘的回忆》这一课的导入环节,先出示一张学校运动会上全班同学一起加油的照片,教师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学生马上回答:“运动会!”教师追问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呀?”学生情绪更高了,齐声喊道:“是顾佳伟跑200米的时候,我们正在给他加油呢!”教师顺势说道:“现在我们就来还原一下运动会的现场吧。”接着,一张光线明亮、色彩鲜明、画面清晰、表情丰富的照片,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师生一起进入了图片处理的学习,整个过程中,学生表达的愿望也明显增强。
三、顺势启发,引导学生的表达方向
信息课堂上,教师会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组织相关话题,请学生思考、交流。在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知道说什么,并且有话可说。
这是一堂常态课《画龙点睛写标题》,整堂课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操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问题1:这是一份有关于西湖的宣传小报,你觉得怎样让它更吸引人?
问题2:你能给文章添加一个漂亮的标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给文章插入一个漂亮的“艺术字”标题。
问题3:在“菜单栏”里,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菜单来实现这个“插入”操作呢?
问题4:(展示一作品)你觉得这个艺术字标题放在这里合适么?可以怎样调整呢?
问题5:调整艺术字大小和环绕方式。思考:艺术字工具栏上其他按钮有什么作用?
问题6:想一想,在这篇宣传小报中,除了标题,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艺术字?
任务:美化全文(合理地使用艺术字)。
为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就可以“上”好一堂课?很显然,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着明确的提问中心,例如“艺术字工具栏上其他按钮有什么作用?”“小报里还有哪些地方适合用艺术字?”短短的问句,小小的切口,却给学生提供了探索、思考的方向,引导着学生主动展开思考、讨论、表达,逐步地明确操作的思路与方法。
信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可以是操作过程中的经验交流,也可以是作品设计前的畅谈创意,还可以是小试牛刀后的简单互评,亦或是课堂学习后的抒发感想。
四、充分鼓励,培养学生表达的成就感
课堂上,当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做出回答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回答给予及时的赞扬或者表示接受学生的观点。表扬是对学生回答的充分肯定,接受学生的观点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继续下一步的教学,这会使学生更愿意参与问答。
又如笔者所上的《标志设计》一课中,在教室标志构思交流这一环节,一个平时不太愿意举手的学生主动说完他的科学教室设计构思后,笔者很是诚恳、羡慕状地赞扬:“哇,你一定是个热爱科学的孩子,很喜欢做实验,同时你还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科学实验课上的小小细节,都被你捕捉住了,真厉害!”一阵肯定的夸赞后,课堂里也多了几条小声音“哇,真厉害哦”。此时,笔者看见这个刚回答完问题的学生立马胸膛挺挺,自信满满。在之后的学习中,这个同学越来越积极,表现也越来越好。一个小小的鼓励,让他在信息技术课上找回了自信,增强了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课堂表达,是学生主体在课堂上思想体验的外在呈现,它展现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信息技术课,追求的不仅仅掌握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还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在抓实“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表达:让学生有机会表达、有勇气表达、有内容表达、有乐趣表达,并努力让学生在多元表达间读懂信息、体验信息、展示信息、拓展信息,真正实现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提高。
一、搭建平台,创设学生的表达时机
学生的课堂表达,就犹如一个微型的个人展示。展示,让人联想到舞台,而课堂里如何提供学生舞台,就需要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设计一定的情境,搭建出既让学生愿意亮相展示,又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题平台。
比如,四年级有一课是关于自选图形的内容。我设计了用自选图形绘制天气图标,并安排了天气播报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来进行天气播报,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天气预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经常看到听到,通过扮演“小小天气预报员”,学生明显地比平时敢于表达,能够畅所欲言;联系实际提些生活小建议。有的学生说:“杭州是个大晴天,相信大家都想出去放松自己的好心情,不过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带几瓶饮料,预防口干。”有的学生说:“北京今天白天晴空万里,晚上可能会太干燥,建议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喝上一杯加了蜂蜜的温牛奶,这样有助于安神。”……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天气预报我来报”的展示平台,为同学们创设了表达的时机。
再如,在《标志设计》一课中,安排了“我的教室我设计”的作品自荐交流环节,让学生自我展示,充分表达。有的学生说:“我设计的音乐教室标志是一个麦克风,旁边还加上几条折线,表示声音的传递,意思是这里正在唱歌呢。”有的学生说:“我设计的是食堂的标志,图形是个大鸡腿,看到这个鸡腿标志,我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想吃的,那么吃东西的地方在学校里不就是食堂么!”几句稍加文字修饰装点的解释,俨然成了学生的作品设计理念。抓住时机好好说,把握机会大胆说,说得在理,说得有意,说得创意有个性!当下的学生有的是创意,少的只是表达的平台!
此后,在《宣传海报》、《画龙点睛写标题》等一系列课堂教学中,我都有意识地创设这样的表达时机,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调动情绪,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表达,需要一个“语点”,同时也需要一个“情绪点”。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学生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并表达;在消极低落的情绪中,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消极的参与者。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对话等来铺设学生积极、高昂的情绪点。
在《美好难忘的回忆》这一课的导入环节,先出示一张学校运动会上全班同学一起加油的照片,教师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学生马上回答:“运动会!”教师追问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呀?”学生情绪更高了,齐声喊道:“是顾佳伟跑200米的时候,我们正在给他加油呢!”教师顺势说道:“现在我们就来还原一下运动会的现场吧。”接着,一张光线明亮、色彩鲜明、画面清晰、表情丰富的照片,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师生一起进入了图片处理的学习,整个过程中,学生表达的愿望也明显增强。
三、顺势启发,引导学生的表达方向
信息课堂上,教师会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组织相关话题,请学生思考、交流。在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知道说什么,并且有话可说。
这是一堂常态课《画龙点睛写标题》,整堂课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操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问题1:这是一份有关于西湖的宣传小报,你觉得怎样让它更吸引人?
问题2:你能给文章添加一个漂亮的标题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给文章插入一个漂亮的“艺术字”标题。
问题3:在“菜单栏”里,我们应该选择哪个菜单来实现这个“插入”操作呢?
问题4:(展示一作品)你觉得这个艺术字标题放在这里合适么?可以怎样调整呢?
问题5:调整艺术字大小和环绕方式。思考:艺术字工具栏上其他按钮有什么作用?
问题6:想一想,在这篇宣传小报中,除了标题,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艺术字?
任务:美化全文(合理地使用艺术字)。
为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就可以“上”好一堂课?很显然,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着明确的提问中心,例如“艺术字工具栏上其他按钮有什么作用?”“小报里还有哪些地方适合用艺术字?”短短的问句,小小的切口,却给学生提供了探索、思考的方向,引导着学生主动展开思考、讨论、表达,逐步地明确操作的思路与方法。
信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环节设计,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可以是操作过程中的经验交流,也可以是作品设计前的畅谈创意,还可以是小试牛刀后的简单互评,亦或是课堂学习后的抒发感想。
四、充分鼓励,培养学生表达的成就感
课堂上,当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做出回答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回答给予及时的赞扬或者表示接受学生的观点。表扬是对学生回答的充分肯定,接受学生的观点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继续下一步的教学,这会使学生更愿意参与问答。
又如笔者所上的《标志设计》一课中,在教室标志构思交流这一环节,一个平时不太愿意举手的学生主动说完他的科学教室设计构思后,笔者很是诚恳、羡慕状地赞扬:“哇,你一定是个热爱科学的孩子,很喜欢做实验,同时你还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科学实验课上的小小细节,都被你捕捉住了,真厉害!”一阵肯定的夸赞后,课堂里也多了几条小声音“哇,真厉害哦”。此时,笔者看见这个刚回答完问题的学生立马胸膛挺挺,自信满满。在之后的学习中,这个同学越来越积极,表现也越来越好。一个小小的鼓励,让他在信息技术课上找回了自信,增强了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课堂表达,是学生主体在课堂上思想体验的外在呈现,它展现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信息技术课,追求的不仅仅掌握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还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在抓实“技能”的同时,更应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表达:让学生有机会表达、有勇气表达、有内容表达、有乐趣表达,并努力让学生在多元表达间读懂信息、体验信息、展示信息、拓展信息,真正实现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