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开放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知识、技能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是无法学习你所教学科的知识的。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的做法是:
  1、故事激趣法。2、悬念激趣法。
  3、活动激趣法。4、奖励激趣法。
  
  二、开放教学目标
  
  以往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定的,或者是教师从教学用书上抄的,是以教学、教师为中心,上课起来肯定枯燥无味了。如果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由发挥,结果肯定不同凡响,就拿我所教的《穷人》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来说吧,在教学《穷人》这课时,我先制定了几道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互相讨论回答。可结果却没达到预期目的,课堂一片沉寂,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学生不积极参与其中。但再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在板书课题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的,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的思想立即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这篇课文写了鲁迅先生哪些事?作者和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及时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来作为教学目标,接着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分组解决)。顿时学生学习自觉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去看书,去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一直受用非浅。
  
  三、开放教学过程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主体地位。因此,我积极改革课堂发言常规,告诉学生当课堂上老师制定的某一位同学发言后,不够完整需要补充或说得不够正确需要纠正时,可以不用举手,不经老师许可或说得不够正确需要纠正时,可以不用举手,不经老师许可就站起来发言,或者坐着回答都可以。
  这样做,既节省时间,又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增强了课堂活力,又培养了他们友爱互助的优良品质。这种做法,几乎贯穿在每堂课中,学生受益匪浅,乐此不疲。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师应给予学生展示能力、潜能全面成长的空间。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并尽可能地为学生地全面成长创造条件。 总之,开发教学过程,学生得到展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能力、情感,价值观也得到提高和加深。
  
  四、开放教学内容
  
  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课改理念提倡运用校本课程,乡土教材,这样学生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浓厚,而且知识得到拓展。如学习《五彩池》和《七月的天山》这两课后,我就让学生去搜集我省名山大湖的资料,不到几天功夫,学生就搜集到白洋淀、衡水湖、太行山、狼牙山、抱犊寨等文字资料或图片,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向全班同学介绍我省名山大湖的具体情况。这样学生的知识内容就更广泛了。总之,课本不是唯一的教材,我们教师应大胆放手去教,放手去做。
  
  五、开放地组织教学
  
  开放地组织教学,就是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校外延伸,不局限于课堂。如教学《燕子》一文时,因为这是一篇描写燕子和春景地文章,我就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学校附近的田野边观察春天美丽的田野,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观察记录的情况,说一说把自己的内容展现给大家。特别是象教学作文这类乏味的东西,开放地组织教学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曾在教学生写“热闹的……”习作时,我就把学生又组织地带领到市场边某个宽阔地角落,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热闹的氛围。这样学生就不觉得乏味,反而饶有兴趣,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大开眼界,增长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洗礼下,如何教好语文这门学科,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究之中,我相信,在新课程的引领下,语文教学将会取得跨跃式的成绩。同时,我非常希望我的同行们能够把你们的教学心得体会、经验感触展现出来,我们共同学习探索。最后,衷心祝愿我们海南的教育事业越走越辉煌。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开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所谓语文课堂的开放式教学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统一模式,打破固定的格局,老师少设一些限制,多给一些自由,使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尽可能大的空间内,发挥人的潜质,获得成功与满足。    一、学习内容的开放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老师不再提出问题,学生也不再只等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老
期刊
作文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尽管每次作文课老师都花很大精力批改,但都是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没什么提高。仔细想来,教师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究竟对学生起到了多少指导作用呢?  作文能力是人作为社会存在所必需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
期刊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扎扎实实地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着力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期刊
农村学生作文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共同探讨的一个课题。相对于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农村的生活显得是如此的单调,所以学生作文时总是言之无物,这都是与城市生活比较所造成的,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我们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要想让学生作文丰富起来,以我的教学经验,可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多留意乡村生活的独特之处,观察并发现乡村之美    我们都有这种生活经验:最熟悉的东西反而最容易被忽视,甚至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孩子们识字是一项主要任务。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从汉字的规律出发,要激发孩子潜在的动机,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孩子爱学。    一、环境识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学中,让儿童更多地直接接触环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使
期刊
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法学习小说。《孔乙己》一文,我们可以这样学习。  一、分析人物活动环境,把握人物悲剧发生的背景  《孔乙己》一——三段,叙述了三种现象,揭示了孔乙己生活环境。(一)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二)“我”的职务变换,说明社会冷酷势利。(.三)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好声气,表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
期刊
心理学研究证明,德商(MQ)、智商(IQ)、情商(EQ)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情商是关键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好情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实施课堂教学,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创新型教师懂得情感维护兴趣,没有情感的培养,便没有兴趣的存在,缺乏兴趣,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失去了锻炼意志品质的可能及
期刊
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语文素质化教育首要的就是敢于创新教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素质化教育和创新教学,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愿与大家探讨:    一、提高教师素质 增强创新源泉    教师的素质主
期刊
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导读要求真    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转化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懂真意,与作者创新思想对接;动真情,与作品创新思维对话;说真话,与教师教学创新思路对应。“求真”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方法、内容和评价的导向上以突出学生学习需要为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人文关爱。  1、从封闭式的读背导向开放的心读与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