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感悟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cz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1. 丰富教材内容,实施愉悦教育。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教育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它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多媒体百科全书、各类专题学习网站等。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如教学《小露珠》一课时,我在网上找到有关小露珠的一段录像,结合课文进行欣赏。这种生动逼真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良好情绪,不仅对小露珠的形象有了印象,而且对于小露珠的形成,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被调动起来。
  这样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知识视野。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知识的传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开放性的认识,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
  2.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教学理念的核心,也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体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适用于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把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如教学《水上飞机》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屏幕上映示几幅飞机停在海面上的画面,同时播放飞机“轰轰”的声音。这时,学生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精彩视屏而兴趣盎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继而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此时,学生也提出了一些疑问:“飞机应该在天上飞啊,它们怎么在海面上飞呢?难道他们是船吗?”当学到水上飞机有很多兄弟时,就有学生建议:“能否组织我们上网搜集资料?”此时,教师顺势引导他们在“百度”的搜索网站中,键入“水上飞机”,短短的几秒钟后,搜索引擎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水上飞机的网页信息。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信息的筛选,认识各种各样的水上飞机,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3. 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平台,网络资源突破了知识来源的限制,改变了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容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局限于学习课本中的内容。
  《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本文以科学家们关于“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课前,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恐龙”录像。让学生的思维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两亿年前的恐龙世界。接着,教师提问:“你能猜测恐龙灭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有什么假设?”并根据学生的猜想和假设,把学生分成两组,各组先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寻找证据,然后,让学生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辩论。学生要根据获得的信息证实自己的猜想,还要根据获得的信息去反驳别人的猜想。这样,预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定论,因为,这样的辩论本身没有定论,但是,这样没有定论的争论,将会继续影响学生的后继学习,也许是今后一段时间,也许是一辈子,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敏锐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追求证据的科学态度。
  二、 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教学应注意的两个方面
  第一、要注意信息技术应用的“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要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特点合理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并不是输出的信息量越大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在采集、整理课堂教学信息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度,效果第一。同时,还要处理好信息的反馈和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第二、要明确信息技术对教学只是辅助作用。尽管信息技术对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不可能取代教师,因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道德、情感等诸方面的教育信息的交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课堂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机地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课堂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
  阳江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选景——给词中“景”一个独特的视角古人词中的景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甚至是自己情操的寄托,因此,进入词中的景都有其特别的韵致,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在这首短短的27字
写作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写作的过程既是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表达能力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写作目标中,都强调学生在写作时,要善于从自己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获得个性化的独特体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表达独特体验,提高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个性呢?  一、 从观察中积累个性素材  采用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通过观察,使学生积累多种多样
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指导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轻松起步、愉快习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 丰富想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的想象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强概括性与逻辑性,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而学生的想象活动又离不开语言的调节,并以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想象越丰富,其语言表达也越有情境。因此,习作教学要通过培养与丰富学生的想
儿童对于图画书有着出自本能的喜欢。绘本中精美的封面、生动的故事、鲜艳的画面、有趣的形象,无不契合了孩子对于美好世界的所有想象。在图文并茂的绘本中,孩子们找到了专属于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仅如此,绘本在吸引孩子们阅读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图画间预留的大量空白,让孩子们在尽情想象的同时,更希望用自己的语言将它填满;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结局……强烈的阅读感悟,
学生能够自改习作,并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对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十分重要。“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效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批改习作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修改文
书面语和口语作为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互为补充,实现着人们的交际需要。在信息时代,口语交际的社会实用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将之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一同列入学段目标,明确了其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一、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的编排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编排,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 在每个
一、探寻文本模式,熟悉话语体系  1.跨越语言信息障碍。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试问当下,真正“乐于”写作的学生又有多少?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学生不乐于写作往往跟我们的习作教学方式息息相
一、 活用信息技术,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既可由教师适时通过图、文、声、动画演示,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以多媒体的形式解决教学难点,化解抽象知识点。同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也能参与演示,参与交互,教师把握演示的时机,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情境渲染,有效激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将文字、声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感受幸福  “导入”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幸福课堂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可谓是课伊始,趣已生。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向我们展现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壮丽的景色,但是台湾的蝴蝶谷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蝴蝶谷景象的迷人,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