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已于2018年3月31日圆满结束,这个三月,香港迎来了它的艺术月。两大艺术展会“巴塞尔香港(Art Basel HK)”、“ArtCentral”接连开展,同时,号称“直立式艺术空间”的H Queen's大履也在同期开幕。赶着这股春风的不止艺术展,香港本土美术馆、各大拍卖行,纷纷在这时祭出法宝,增加曝光率,全球顶级收藏家和艺术家也云集在此。
自2013年举办第一届香港巴塞尔艺术(Art Basel HongKong)展起,围绕这个博览会的褒贬之声从未停止。不可否认的是,香港作为艺术热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很快在国际上获得较高声誉。此次巴塞尔筹划五大展区:“艺廊荟萃”(Galleries)、“艺聚空间”(Encounters)、“策展角落”(Kabinett)、“亚洲视野”(Insight)及“艺术探新”(Discoveries),堪称下足功夫,来访人数亦达到令人瞠目的八万人之巨。更让人称道的是,除了画廊与私人藏家,也有教育、研究界参与其中,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加坡国立美术馆、沙迦艺术基金会、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东京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国际重要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均派出代表。这一切都显示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热烈与多元化,用“回嗳”显然已经不太恰当。
走在巴塞尔香港博览会所在的湾仔会展中心,两层楼的展厅布置了成千上万件艺术品,展厅挤满了人,有焦虑的经纪商,也有举起手机在场内悠闲自拍的观者。如斯情境,不少人都对其产生一种锚置感。博览会规模之大,艺术品种类之丰富,让人限花缭乱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紧迫与压力。VIP开展仅两小时,威廉·德·库宁(Willem da Kooning)之《无题XII》就以3500万美金成交。大师的作品被放在小小的画廊展台里,作为美术馆教育级艺术品,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无疑给普通观众提供一个无与伦比的欣赏、学习的机会,但是艺术博览会讲究“快、好、高”的节奏与氛围,抹杀了几乎所有人的耐心。香港某艺评人新作《我爱Art Basel》,书籍封面以自拍设计,讽刺去艺术展最重要的是打卡这一行为,其实毫无必要。艺术博览会的本质就是商品交易,在这个展览上,“打知名度”“多卖作品”是最重要的两个目的,一场看尽所有艺术品,也是收藏家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和推动所谓公众欣赏,直自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市民能够欣赏、打卡他们认可的艺术品,何尝不是一种正向推动。若是衬底只是一块软绵绵的烂布,相信也不会吸引好工匠来穿针引线,谈何欣赏。
说到商业活动本身,无可置疑,仅仅以商业交易量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一届的巴塞尔香港博览会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交易活动背后所展现的现象与问题,也同样值得讨论与注意。
中国买家的地位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最新《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艺术市场,而中国则略微赶超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占据全球销售额的21%。2017年,中国买家占了全球经销商销售额的10%,与2016年的4%相比,跳了6个百分点。参与到这场交易活动中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但是逐渐回归冷静。对于巴塞尔香港這样体量庞大、云集高中端价格艺术品的一级市场,购买艺术品以投资或避税并不常见,中国藏家冷静地构建着自己的收藏体系,而80后的中国年轻买家已经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有趣的是,因为年轻买家的存在,美国艺术交易网络平台Artsy的微信公众号也在这个时候宣布启动。“开公号是个很自然的选择,当你想去接触中国受众时,很难想到别的。”总裁Cwilich说,“中国受众的日常生活都跟微信密切相关的,从叫外卖、叫出租,买衣服,现在可能再加上逛艺术品。”
确实,巴塞尔香港在吸引和“照顾”买家口味的方面几乎做到了“无微不至”,甚至在艺术品和画廊的挑选上。2018年的巴塞尔香港,在现场听到最多的评论是“我看得得懂这个”,或是“我知道这个画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对于像巴寒尔香港这样强势的平台,做出的选择仍然是完全顺从买方市场。在两层的展会现场,和去年相比,抽象艺术或是观念过于超前的艺术品比例大幅减少,而宗教、人性、动物、性、环境等话题相对更宣观的艺术品,占据了极大的体量。有人批评现代艺术虽然能脱离传统的美学、技术和形式,但却不敢脱离市场,巴塞尔香港从五年前落户的第一天起,就从未停止过它对于市场的追逐。今年甚至可以用“更胜一筹”来形容:前来香港巴塞尔的藏家也同样寻求所谓的“亚洲元素”的艺术品劲头越来越猛,今年香港巴塞尔,亚洲元素和亚洲口味举足轻重——用“看人上菜”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一举动是好或是坏,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判断。但无疑的是,这个举动压榨了中间段画廊,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画廊、艺术品的多样性与新晋藏家的收藏权利。
对于实力强劲的“超级画廊”或“跨国画廊”,巴塞尔香港的扶持与大力宣传,无疑是旺火添柴。这个过程非常类似于扑克游戏中的“筹码优势”,最后的结果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博览会本身因为其造就和推动了所谓“国际当代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就备受诟病,通过审核、评委制度,非中心区域的艺术被过滤,多层级逐渐转向单一层级,丰富性被大大简化,再转向单一口味,简直是雪上加霜。表面上繁荣的交易量背后,艺术品的单一与枯燥,不会因为博览会多单元的设置而缓解,本质即为本质。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对于“亚洲元素”的追求,中国买家与中国艺术家同时进行着“国际化”的蜕变。中国艺术家被国际一流画廊代理,这是非常好的趋势,但是画廊角逐的过程中,“亚洲元素”最终会走向何方,没有人能够回答。对于香港本地艺术和艺术家来说,回答是非常残酷的。2011年,Art Basel的母公司MCH集团购买入由2008年开始举办之香港国际艺术节(Art HK) 60%的股份,两年后,Art Basal正式登陆香港。2008年与2013年,是香港本地艺术发展史极具标志的年份,Art HK-度是城中盛事,现在却因为巴塞尔香港明显式微。而同时因为巴搴尔艺术博览会的登陆,进一步推动和打开了香港艺术品交易的全球化,外国画廊随之在香港纷纷设立分支代理,同时本地亦有众多小型画廊开张。乐观的评论是巴塞尔香港不仅培养了优秀的新藏家,对于本地艺术教育、艺术家培养也有积极意义,但几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本土文化被抹去,大体量的博览会将“本地”吸入“全球化格式”之中。特点变得同质化,也被大家广泛消费,但留下的多少是“被大家所期吩”,多少是“真正的本土艺术表达”?
其实,对于现在的艺术市场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二维加减分数问题,多维度的存在总会有多维度的利弊。对于画廊与艺博会本身来说,身处显而易见的其乐融融的气氛,没有必要逆流而动,或是跳出来指出盛世背后的暗潮涌动。金钱流水的另一端,众多画廊、艺术媒体、收藏家甚至美术馆长,就算知道这是一棵有病的树,也仍然可以期盼过眼之后的万木开花。
自2013年举办第一届香港巴塞尔艺术(Art Basel HongKong)展起,围绕这个博览会的褒贬之声从未停止。不可否认的是,香港作为艺术热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很快在国际上获得较高声誉。此次巴塞尔筹划五大展区:“艺廊荟萃”(Galleries)、“艺聚空间”(Encounters)、“策展角落”(Kabinett)、“亚洲视野”(Insight)及“艺术探新”(Discoveries),堪称下足功夫,来访人数亦达到令人瞠目的八万人之巨。更让人称道的是,除了画廊与私人藏家,也有教育、研究界参与其中,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新加坡国立美术馆、沙迦艺术基金会、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东京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国际重要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均派出代表。这一切都显示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热烈与多元化,用“回嗳”显然已经不太恰当。
走在巴塞尔香港博览会所在的湾仔会展中心,两层楼的展厅布置了成千上万件艺术品,展厅挤满了人,有焦虑的经纪商,也有举起手机在场内悠闲自拍的观者。如斯情境,不少人都对其产生一种锚置感。博览会规模之大,艺术品种类之丰富,让人限花缭乱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紧迫与压力。VIP开展仅两小时,威廉·德·库宁(Willem da Kooning)之《无题XII》就以3500万美金成交。大师的作品被放在小小的画廊展台里,作为美术馆教育级艺术品,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无疑给普通观众提供一个无与伦比的欣赏、学习的机会,但是艺术博览会讲究“快、好、高”的节奏与氛围,抹杀了几乎所有人的耐心。香港某艺评人新作《我爱Art Basel》,书籍封面以自拍设计,讽刺去艺术展最重要的是打卡这一行为,其实毫无必要。艺术博览会的本质就是商品交易,在这个展览上,“打知名度”“多卖作品”是最重要的两个目的,一场看尽所有艺术品,也是收藏家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和推动所谓公众欣赏,直自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市民能够欣赏、打卡他们认可的艺术品,何尝不是一种正向推动。若是衬底只是一块软绵绵的烂布,相信也不会吸引好工匠来穿针引线,谈何欣赏。
说到商业活动本身,无可置疑,仅仅以商业交易量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一届的巴塞尔香港博览会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交易活动背后所展现的现象与问题,也同样值得讨论与注意。
中国买家的地位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最新《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艺术市场,而中国则略微赶超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占据全球销售额的21%。2017年,中国买家占了全球经销商销售额的10%,与2016年的4%相比,跳了6个百分点。参与到这场交易活动中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但是逐渐回归冷静。对于巴塞尔香港這样体量庞大、云集高中端价格艺术品的一级市场,购买艺术品以投资或避税并不常见,中国藏家冷静地构建着自己的收藏体系,而80后的中国年轻买家已经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有趣的是,因为年轻买家的存在,美国艺术交易网络平台Artsy的微信公众号也在这个时候宣布启动。“开公号是个很自然的选择,当你想去接触中国受众时,很难想到别的。”总裁Cwilich说,“中国受众的日常生活都跟微信密切相关的,从叫外卖、叫出租,买衣服,现在可能再加上逛艺术品。”
确实,巴塞尔香港在吸引和“照顾”买家口味的方面几乎做到了“无微不至”,甚至在艺术品和画廊的挑选上。2018年的巴塞尔香港,在现场听到最多的评论是“我看得得懂这个”,或是“我知道这个画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对于像巴寒尔香港这样强势的平台,做出的选择仍然是完全顺从买方市场。在两层的展会现场,和去年相比,抽象艺术或是观念过于超前的艺术品比例大幅减少,而宗教、人性、动物、性、环境等话题相对更宣观的艺术品,占据了极大的体量。有人批评现代艺术虽然能脱离传统的美学、技术和形式,但却不敢脱离市场,巴塞尔香港从五年前落户的第一天起,就从未停止过它对于市场的追逐。今年甚至可以用“更胜一筹”来形容:前来香港巴塞尔的藏家也同样寻求所谓的“亚洲元素”的艺术品劲头越来越猛,今年香港巴塞尔,亚洲元素和亚洲口味举足轻重——用“看人上菜”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这一举动是好或是坏,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判断。但无疑的是,这个举动压榨了中间段画廊,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画廊、艺术品的多样性与新晋藏家的收藏权利。
对于实力强劲的“超级画廊”或“跨国画廊”,巴塞尔香港的扶持与大力宣传,无疑是旺火添柴。这个过程非常类似于扑克游戏中的“筹码优势”,最后的结果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博览会本身因为其造就和推动了所谓“国际当代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就备受诟病,通过审核、评委制度,非中心区域的艺术被过滤,多层级逐渐转向单一层级,丰富性被大大简化,再转向单一口味,简直是雪上加霜。表面上繁荣的交易量背后,艺术品的单一与枯燥,不会因为博览会多单元的设置而缓解,本质即为本质。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因为对于“亚洲元素”的追求,中国买家与中国艺术家同时进行着“国际化”的蜕变。中国艺术家被国际一流画廊代理,这是非常好的趋势,但是画廊角逐的过程中,“亚洲元素”最终会走向何方,没有人能够回答。对于香港本地艺术和艺术家来说,回答是非常残酷的。2011年,Art Basel的母公司MCH集团购买入由2008年开始举办之香港国际艺术节(Art HK) 60%的股份,两年后,Art Basal正式登陆香港。2008年与2013年,是香港本地艺术发展史极具标志的年份,Art HK-度是城中盛事,现在却因为巴塞尔香港明显式微。而同时因为巴搴尔艺术博览会的登陆,进一步推动和打开了香港艺术品交易的全球化,外国画廊随之在香港纷纷设立分支代理,同时本地亦有众多小型画廊开张。乐观的评论是巴塞尔香港不仅培养了优秀的新藏家,对于本地艺术教育、艺术家培养也有积极意义,但几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本土文化被抹去,大体量的博览会将“本地”吸入“全球化格式”之中。特点变得同质化,也被大家广泛消费,但留下的多少是“被大家所期吩”,多少是“真正的本土艺术表达”?
其实,对于现在的艺术市场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二维加减分数问题,多维度的存在总会有多维度的利弊。对于画廊与艺博会本身来说,身处显而易见的其乐融融的气氛,没有必要逆流而动,或是跳出来指出盛世背后的暗潮涌动。金钱流水的另一端,众多画廊、艺术媒体、收藏家甚至美术馆长,就算知道这是一棵有病的树,也仍然可以期盼过眼之后的万木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