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静:通感与灵光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加的华人女艺术家闫晓静在苏州博物馆带来了她国内的第一个个展:“祥瑞”。此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主办,加拿大艺术协会、安大略省艺术协会赞助,它既是一个艺术家的精神还乡,也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城市及其文化地标对于当代艺术的又一次张开怀抱。
  闫晓静是现居多伦多的职业艺术家,以表现自然与文化交集的复杂雕塑装置艺术而出名。她的作品往往倾向于用源于自然的轻巧之物,用强调手工性,仿佛带有体温的方式去完成制作。甚至于在放置于户外的公共作品中,闫晓静也会尝试运用天然的、有时是易损的材料,让自然环境与时间剥蚀也参与到作品的完成中去。而此次苏州博物馆针对其创作的特性,也特意没有将她的展览安排在贝聿铭设计的,内部极具现代感的展厅,而是选择了现代建筑与忠王府相连接处的古建筑楠木厅及其通廊作为展场,让观众能够在古代与现代的空间转换过程中,穿越一组自然之物的人造景观,感受一次传统意蕴的当代转化。而闰晓静,也特意在展厅间的天井里露天陈列了一件装置作品《灵芝女孩》,让生长着的灵芝与春雨其生,于乡土同朽。
  在闫晓静的装置作品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往往会选择自然界中也存在的生物材料作为创作素材,比如松针、灵芝、蝉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材料往往在东方的文化体系当中都具有一些象征意义,比如灵芝、珍珠、松针,都具有某些灵性的色彩。而这些材料在西方人的观念体系中却更多只是一种自然的造物,他们不具有太多文化上的象征意义。更有趣的是,这些具有东方象征性的自然之物,又是在艺术家居住、生活的加拿大广袤的自然世界中原本存在的造物,于是,文化基因与肉身经验就在这些物件中相与为一,成为艺术家钟情的不二之选。也正因为这样,对于同一件作品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观看者往往会导出不一样的解读。而此时闰晓静的作品便提供了至少两种观看方法:其一即是从这两种不同的解读出发,考察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所遭遇和产生的误读;其二是去考察这两种不同解读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即展现不同文化间相通约的普适部分。无论是强调前者抑或是搜寻后者,都是处于跨文化语境中的海外华人艺术家所曾经使用过的典型方法。闫晓静则用一种轻巧同时又不乏智慧的方法,把这两个角度有机地融合起来。
  闫晓静创作中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则是装置作品中时间元素的加入,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即是她对于灵芝的运用。闫晓静往往会根据意图需要设计一些女孩或者其他人性的模子,并用适合培养灵芝的材料比如木屑去填充它制成胚胎,进而把自己在培养皿中培植的灵芝菌丝植入到这些模子中去,于是根据造型的不同,灵芝会在不同的部位随机地生长,这时的灵芝会根据展览时间的长短、环境温度、湿度、空气的差异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生长状态,用来预示一种不可控的无常的生命状态,时间也就成了完成作品的动态元素。而在另—件作品《蝉之歌》中,闰晓静则使用了传统中药里的一味药材——蝉蜕作为她创作的主要视觉元素。我们知道蝉在地下是虫和蛹的状态,当它钻出土壤化为蝶之后,其遗留的躯壳便是蝉蜕,因此蝉蜕具有一种向死而生的象征意义。闫晓静将这些蝉蜕收集起来染成金色,用极细的半透明状的渔线把它们悬挂起来,几十枚上百枚蝉蜕组成一级台阶,几千上万枚蝉蜕组成的数十级台阶便组成了一组“天梯”。在这件作品里,艺术家以静置的方式来展示时间的存在,暗示着一种生与死,跨越生命长度的历程和体验。而灵芝的不断生长与蝉蜕的凝结死亡,从动与静的两个层面展现了时间这一因素在闰晓静作品中的特殊价值。运用时间、展示时间,不仅延展了闫晓静作品的阐释维度,也使得其作品的“如此呈现”具有了某種必要性,从而可以减弱一些仔细阅读其作品的深究者对于其中弥漫的唯美趣味的某种质疑。
  最后,关于这个展览的名称“祥瑞”,其出现可能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所存在的一系列视觉元素,比如松针、蝉蜕、灵芝,尤其是后者往往会给人一种与道家文化相关联的联想,而在道家语境中,吉祥美好的征兆便是“祥瑞”;其次,更大的可能在于,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付晓东女士个人的学术趣味与宗教偏好,以及由其所带来的对于闰晓静作品的倾向性解读。这种解读也许可以有效地构建起闫晓静作品阐释的一个维度,但是却不能涵盖她所试图表现的跨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中间立场与试图构建的不同语意穿插的开放解读。事实上,“祥瑞”这个展览名称,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今年上海双年展新确定的主题:禹步。只不过如果说“禹步”更多还只是从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出发,不是纠结于其道教的文化本源,而是通过这种进两步退一步的表现行为去暗示当代艺术的行为策略,进而寻找一个名词之外的关联性和开放性的话,那么这里的“祥瑞”,则无疑是把一个开放性的概念重新扯回了传统概念,甚至于宗教阐释的泥沼中了。当然,“祥瑞”的本尊,大多出自历史上不同政权为了制造执政合法性的人为炮制,因此从文化批判的角度上讲,我们倒不妨将那些符号化、机械化、策略性地在西方语境中展示“东方性”的艺术作品称为“祥瑞”,但是如此,艺术家闫晓静怕更是敬谢不敏了。
其他文献
关于这个题为“疆域:地缘的拓扑”的展览,策展人鲁明军曾言,“这个展览是非常政治化的”。诡吊的是纯粹政治化展览是以冷战意识形态作为先决来对应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的展览,而此次展览学究气十足,涉及和探讨范畴之广,反倒削弱了策展人的态度,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切都是发生时,它有关于中国历史变迁和后全球化语境对当下我们每个公民所遇到的非常具体叉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展览也许我们可以回馈的只是应急机制下的反应,这
期刊
英国艺术史家爱德华·路希·史密斯曾写道:“余友涵是最早把国际风格化为自己艺术语言的画家之一,正因这点,他很可能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余友涵是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和政治波普风格的重要开创者,早在1993年和1994年,他就代表中国首次参加了威尼斯和圣保罗双年展。2018年3月17日开始在龙美术馆(重庆馆)举办的余友涵“具象·抽象”个展是一次重要的回顾展,参屣作品包含了其五十年创作历程中各个时期、
期刊
2008年4月1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国人期待已久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正式启动商用试运行。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秦皇岛、厦门和深圳等八地成为本次商用试运行的首批网络开通城市,首批放号为157号段。对于经历了十年艰辛准备才迎来收获的TD-SCDMA而言,尽管到今天仍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但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就是其光明前景的美好开端。  每一个中国人对于TD-
期刊
2018年3月10日,梁铨的最新个展“坐看云起:梁铨创作风格与流变”在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作为蜂巢代理的重要艺术家,梁铨先后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发布了“烟色轻染:粱铨个展”(2013)、“蓄素守中:梁铨三十年绘画作品展”(2015)、“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2017)、“蜂巢香港巴塞尔:梁铨个展”(2017)等重要展览。此次个展将推出梁铨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作品
期刊
2018年3月3日,CGK昆明当代美术馆正式开馆,“地缘笔记”作为开馆展预示藿一个新的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地标在昆明诞生。通常,提到“地缘”这个概念,大都会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这些方面去分析研究,从地区辐射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历史的状况。在艺术界,随着阿布扎比罗浮宫的开馆,大家都在讨论在今天“地缘政治”的格局下,美术馆对大众参观访问,馆藏艺术对艺术市场的影响,讨论如何在文化输入中避
期刊
内容摘要:自从“八五新潮”美术在国内打响了当代艺术的第一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火苗便蔓延开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家与他们的作品,因为自身独特的政治文化身份而备受西方艺术界的青睐。尤其是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从本土走向国际舞台的开端。也是从那时起,文化资本开始逐渐渗透中国的当代艺术领域。在这种跨文化语境之中,许多作品独有的“中国身份”表现形式成为东西方共同的焦点,诸
期刊
在中国,甚至在亚洲或全世界,珠江三角洲都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具有殖民经历的城市香港和澳门,在汇通中西经济文化中起重要作用的口岸城市广州,以及乘改革开放春风突飞猛进的特区深圳,它们扮演着贸易交流、体制创新和全球化的中国窗口等特殊性的角色,同时又仍然保留独特的地缘和文化基因。  实际上,珠三角作为全世界瞩目的“另类”现代化实验区域,已经被广为研究。1998年,建筑师库哈斯与他的哈佛
期刊
2018年3月17日,首届“宝龙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入围展”,在初春的上海拉开展览序幕。  “宝龙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入围展”由宝龙文化集团主办、宝龙艺术中心承办。“非由述作”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本届“宝龙艺术大奖”在举办之初,遵循“非由述作”的精神,以推广和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寻找有创造力的艺术语言;致力于发掘育才华、有思想的独立艺术家,为他们提供多元、专业展览空间以及交流平台。为保证征集
期刊
约翰·麦克林1939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父母是苏格兰后裔。1960年,还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就读的约翰-麦克林看到一本名为《情况》的画册,这是在伦敦举办的一个当代英国抽象艺术展览的画册,他被画册里的那些黑白的作品照片一一《情况》中的艺术家们深受渡洛克、罗斯科和纽曼等人的影响一一深深吸引住了。  虽然深受“抽象表现主义”以及米罗、马蒂斯等欧洲绘画大师的影响,但洋溢在约翰·麦克林绘画里的那股动人的生
期刊
随着春节的气息逐渐褪去,艺术界也迎来了又一轮生机。近日,以“膺·未来”为主题的T20+嘉善艺术峰会于嘉善新西塘越里盛大开幕。峰会由“中国当代艺术名家邀请展”与“2018全国重点美术院校学术论坛”两部分组成,这一些活动将嘉蔷这座新城推至全国的艺术视野。  正如活动的发起人之一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先生所言:“在今天这样一个艺术活动全国开花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方式做出特色,做出高度,来彰显一个地方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