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闺雅玩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_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古文化,随处可以俯拾到各种带有娱乐性质的雅玩,能使人快从中来,乐而忘忧。之所以称其为“雅玩”,是因为它们总是以正、雅为标志,以玩为形式,以乐为目的,怡情悦性,强身健体。这些丰富多彩的古代“雅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雄建和柔美之分,益力和益智之别,较力和竞技之差,刚烈和恬适之异。特别是众多萧墙之内的兰闺雅玩,优雅别致,消闲娱乐性更强,为寂寞深闺增添无数乐趣,深为闺阁佳丽所乐道。跨越千年,众多曾风行于世的兰闺雅玩,已不为人知,其来龙去脉如何,存世的雅玩器具和图画又有多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此捡拾一二,以飨众人好奇之心。
  


  纤纤玉指拨千钧
  ----雍容的棋戏
  
  中国古代本有众多棋戏,经过历代佳人们的不断铸新淘旧,葆有的多为高雅娴静的种类。过为激烈的拼杀,如象棋类,则颇难进入兰闺。
  围棋 弈棋以斗智为其特点,历来为知识阶层所喜爱。传说尧设围棋,历史由来以早。汉代围棋已经普及,陕西榆林汉墓里发现过石围棋子(图一),分黑白两种,共274粒。似沙粒大小,和唐代诗人张籍《美人宫棋》中说的“海沙铺局”相合,数量也与汉代17道的围棋盘需289子接近。至唐代,棋盘变为19道,棋子361枚,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唐代石质围棋子(图二)和现在的围棋子已经相同。
  唐宫廷,弈棋列为宫女的修习课程之一,女子棋艺甚至高于男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弈棋仕女图”(图三)和张籍的诗“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两相映照,为我们描绘了唐代女弈的美好画面。
  《皮日休原弈》说出了围棋战法的精髓:“夫弈之为艺也,彼谋既失,我谋先之,我智既亏,彼智乘之,害也。欲利其内,必先攻外,欲取其远,必先攻近,诈也。胜之势,不城池而金汤焉,负之势,不兵甲而奔北焉。胜不让负,争也。存此免彼,存彼免此,如苏秦之合纵,陈轸之游说,伪也。若然者,不害则败,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乱,是弈之必然也。”所以弈棋是一种棋盘间的搏杀,美人纤纤玉指拨动的小小棋子代表的却是千军万马,正所谓人在兰闺志在疆场,弈棋的格调极为高雅。
  樗蒲、双陆、握槊、长行和波罗塞戏臭椿树的别名为樗树,这种树有一形态特征:小叶卵状,披针形,叶基两角各具1至2个圆形腺体,下缘、顶尖,与樗蒲子样子很像,故得名。明代周祁《名义考》:“按韵会,樗似椿,北人呼山椿,江东呼虎目,叶脱处有痕,如樗蒲子,故名樗。”樗蒲是种掷采行棋的游戏,它的流行要早于双陆,“樗蒲局戏即今双陆”(陈元龙《格致镜原》下“玩戏器物类”)。
   樗蒲的骰子呼为“五木”(图四),为杏核形,两头尖中扁平,只有黑白两面,共五只, 其组合变化有十种,称为“庐、白、雉、牛(犊)、开、塞、塔、秃、撅、捣”(唐李翱撰、元革注,明周履清校《五木经》)。每一名称代表所行的步数,最高的采“庐”,有的称“枭”,五子全黑,可行十六步,最差的采“捣”只行两步,五木的组合与规定增加了樗蒲戏的偶然性。
   这种掷彩的方式,源于六博的箸。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说:“六箸或谓之煢,以竹为之,长六分或用二箸博。”(图五)六博的箸也分两面,有一面涂以白色并刻以标识,所以才有“投之如白日之光”的说法。投煢从长形演变为扁圆形,数量从六只改为五只,但都是以两面色彩与标识来判别多寡,足以看出樗蒲与六博的直接联系。后来用于双陆、握槊、长行、波罗塞戏的骰子改变比较大,形状为四方形,每面刻的是1—6的点子。从形制上看,与“五木”有了根本的不同,其组合变化也大为增加,两只骰子的组合就会有三十六种,游戏的偶然性更大。
  


   樗蒲、双陆、握槊、长行、波罗塞戏常被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起源讲它们是相同的,均相传为三国时陈思王曹子建所创,又有来自“乌曹”一说;在掷采和行棋的玩法方面也类似,都是以骰子的点数多寡而决定行棋步数。但据存世的典籍记载,它们的博具是有较大差别的。双陆,之名取自“双六”的谐音,就是指棋盘中双方各有六梁,棋子各有六枚,有诗为证:“三个半升升半酒,两行双陆陆(六)双棋”(清孔继涵《长行经》)。双陆用四种博具:棋盘,分内、外盘,12道梁;黑白棋子,各六枚;两枚六面体的方形骰子;一只骰盘或杯。长行与其不同的是有黄、黑棋子各十五,共三十子;棋盘亦分内、外盘,有梁12路,局中设有两关,双方共有24道(横向),十条(纵向)的棋路(清孔继涵《长行经》)。它与西洋双陆则更为接近(图六)。西洋双陆也称十五子棋戏,大约就是所谓的波罗塞戏了。
   一般认为双陆、握槊、长行、波罗塞戏的骰子、骰杯相仿,唯从骰子的形状和使用方法上看,樗蒲的“五木”更为中国化一些。之所以能将它们混为一谈,就是因为它们的玩法即游戏规则较接近。以长行为例,首先设棋(棋子称为马):在四隅各异位设棋,最开始的一路并设二马,二隅各并设五马,近内关处各并设五马成梁,以便拒敌方的二马近关,外隔一道,各并设三马。长行设棋与上图所示的波罗塞戏的布棋相同。然后行棋,其方向是“对局东向西向,则北为归;南向北向,则西为归。”也就是说首先出发的棋子必须绕行270°,然后移出棋盘。再次是规则,棋子出发之后,双方的内盘易位。行棋,走到对方相连的两粒或两粒以上的棋子中间的话,棋子将被“褫”。棋盘中的梁,是放置被“褫”的棋子的,再次投掷到适当的点子,被“褫”的棋子才可以再次进入。被“褫”者不得行棋。骰子的点数是行棋的步数,但是两只骰子的点数可以分别运行两枚棋子。如果落点已被对方占据,就不能立马,不能立马,其余的棋子也不能再走。只有自己的棋子全部进入己方内盘,才可以“视所投而取棋”。也就是所投骰子的点数和某一马距离棋盘边界的步数相同,这一马就可以移出棋盘。所以说“进退乘除,视日星之运”(清孔继涵《长行经》)。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再看传为唐周昉作的《内人双陆图》(图七),究竟兰闺佳人们在玩哪种游戏,变成一个悬念。
   骰子 说过摴蒲,就不能不说骰子。骰子从六箸、五木发展而来,大约和双陆起始的时间相同,亦相传为魏曹植所造,后多以玉、石、象牙、骨、木为之,故又谓之明琼。成正方形,六面分刻一至六之數,有的为长方形,只有四面,少刻一和六。四涂以红色,其余皆黑。骰子都配有骰盆或盘,掷之于盆,视其转止,以所见之色为胜负,故亦称色子。
   唐时骨制的骰子中空(图八),为了使点子的颜色更明亮,将里面嵌以红豆。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骰子虽然最后落入赌博的行列,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总是和博雅之戏连在一起出现。
  打马打马是在樗蒲双陆逐步衰退后流行的一种掷采行棋的闺房棋戏。北宋末期的才女李清照撰有《打马图经》,又名《马戏图谱》,旨在提升打马游戏的品味。当时的李清照,奔波在南逃的路上,“尽散博具,”对于喜爱的棋戏“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当她稍许安定下来,便致力于将打马这种闺房雅玩用极具文采的语言进行记录编排,以求垂范后世。
  


  所谓打马,是指棋子为马。打马的棋子圆形,“如大钱样”,上面刻有名马的名字,参与者二到五人,每人20枚棋子,均以马的名字别之。此称的灵感可能来自于樗蒲、双陆戏,它们都将棋子呼为马,打马的一些规则也是从樗蒲、双陆里提炼演变而来。李清照认为打马这种闺房雅戏,有必要进行整理,提升其有益的内容,使它更具智慧和文采:“且长行、叶子、博塞、弹棋,世无传者。若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棋奕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尝恨采选丛繁,劳于检阅,故能通者少,难遇劲敌。打马简要,而无文采”(李清照《打马图经序》),所以她要致力于使打马这种游戏雅致起来,便选此戏中的一种“依经马”,说明其规则和赏罚,十分详细。
  经李氏编排后的依经马“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颇具智慧。李清照录写了三只骰子共五十六彩的样式、名称、相应的赏罚;棋盘有九十一路、设有十一个窝据险、还设有飞龙院、函谷关。有人认为打马棋盘与象棋棋盘的棋路十分接近,但打马棋盘、棋子具体样式没有发现过实物。李清照道出打马的奥妙:“运指麾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这种游戏玩得相当快活,“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庐;酾酒一呼,六子尽赤。”她为打马定义“实博弈之上流,乃深闺之雅戏”(李清照《打马赋》)。陆游也说:“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陆游 “乌夜啼”词),对这种兰闺雅玩排遣寂寥的作用大为肯定。
  


  红酥掌下弄清幽
  ----雅致的牌戏
  
  叶子 是种中国最早的纸牌游戏,发于中唐,得名说法颇多。一说,唐代湖广第一状元李郃(808—873),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达坐船江行,夜里消闲没有博具,就把骰子的点子写在纸上,制成骰子格,玩掷彩游戏,叶子因叶茂达得名,此说印证了叶子最初来自女性的创造。一说,唐太宗问一行法师李唐王朝的世数,一行遂呈上叶子格。“叶子”二字拆开是由“廿”、“世”、“木”“子”组成,意味李唐一朝共二十世。
  叶子当时士大夫宴享皆为之。唐苏鹗《杜阳杂编》下:“韦氏诸家,好为叶子戏。”韦氏指的是唐懿宗时文懿公主的驸马爷韦保衡一家。南唐李后主妃周氏喜爱玩用金箔制成的叶子,《宋史·艺文志》六载:“李煜妻周氏作《系蒙小叶子格》一卷、偏金叶子格一卷。”其后有柴氏格,赵氏格,红鹤格,花虫格等多种样式。宋代兵部职方员外郎曹谷撰有《旧欢新格》,说明了叶子的玩法:“用匾骰子六只(图九),犀牙师子十事,自盆帖而下,分十五门,门各有说。凡名彩二百二十七,逸彩二百四十七,总四百七十四彩。”可见后来的叶子戏又杂以骰子。
  叶子戏用以消夜,常为后宫佳丽们排遣寂寥。至明代叶子格逐步演变成纸牌,名目甚多,万历末叶子戏逐步变为市井俚戏斗纸牌,豪绅世家、市井小民,文人雅士,深闺士女乐此不疲。至清代纸牌有一百零八张,“以水浒人物分配者,盖延其式易其名耳”(赵翼《陔余丛考》三三“叶子戏”)。但再普通的游戏,古人也能从中找出雅趣,明末清初的文人黎遂球著有《运掌经》,大言纸牌的诸种好处:“凡纸牌,其思深于围棋,旨幽于射覆,义取于藏钩,乐匹于斗草,致恬于枭庐抛掷。”后来纸牌也称马吊牌,亦是闺房内的雅玩牌戏之一。
   牙牌 又称骨牌、牌九,游戏用具,亦作赌具。共三十二张,刻有等于两粒骰子的点色,即上下的点数都是少则一,多至六。一、四点色红,二、三、五、六点色绿。相传“宋宣和二年,有臣上疏设牙牌三十二扇,共计二百二十七点,以按星辰布列之位。譬(辟)天牌二扇二十四点,象天之二十四气节;地牌二扇四点,象地东西南北;人牌二扇十六点,象人之仁义礼智,发而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和牌二扇八点,象太和元气流行于八节之间;其它牌名,类皆合伦理庶物器用。表上,贮于御库,疑繁未行。至高宗时,始诏如式,颁行天下”(引自《诸事音考》陈元龙《格致镜原》“玩戏器物类”)。所以牙牌又称宣和牌,后人谓之骨牌。
   骨牌最初是用于行酒令的,于是便由诗牌令,演变出各种组合的诗词曲酒令,是饮酒、赌博、文字游戏三者的结合,为古代贵族豪门消遣作乐的方式之一,在深闺也十分流行。如明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第六十回:“于是韩道国道:‘头一句要天上飞禽,第二句要果名,第三句要骨牌名,第四句要一官名。’” 这就是一种行酒令方式。韩道国作的诗:“天上飞来一仙鹤,落在园中吃鲜桃,却被孤红拿住了,将去献与一提学。天上飞来一鹞鹰,落在园中吃朱樱,却被二姑拿住了,将去献与一公卿……”,每诗第三句的“孤红”、“二姑”,都是骨牌名。此种令称之为飞禽、果名贯骨牌、官名令。
   类似的酒令花样甚多,形成中国特殊的一种古代酒文化。特别是家中欢宴时,后庭妇女们更喜其文雅,视为助酒的绝好彩头。三张牙牌点色成套,就成“一副儿”,有一定的名称,需要熟记。行令时,宣令者说一张,受令者答一句,答者语言均引自诗词歌赋、成语俗话,句尾一字都要押上句的韵脚。说完三张,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是今留存文字资料中,显示牙牌令的较好例证。牙牌除作宣令使用,亦作游戏,就是后世的推牌九,渐为一种赌局。
  
  玉足出户闹寒食
  ----足下的健身游戏
  
   春分以后的寒食节是古代妇女玉足出户,相聚玩耍的日子,一个很女人的节日。在这一天,步出兰闺的盛装佳丽们在和煦的春风里,喧闹嬉戏,欢歌笑语。华夏传统节日中,没有哪个节日有寒食这样浓厚的运动色彩了。诗词歌赋里也常能见到她们在寒食节里的倩影。
  


   蹴鞠 为了适合妇女们玩乐,唐代蹴鞠改变了直接对抗的竞赛方式,宫中出现了蹴鞠的新形式“白打”,有双人对踢法和单人独踢法,很具表演意味。唐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一诗就描绘了寒食节妇女蹴鞠的习俗:“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寒食蹴鞠更为热闹,“鼓笛声中度彩球”成群结队的靓丽女子为蹴鞠助兴,扶风出土北宋妇女蹴鞠纹银带饰,不仅有蹴鞠人物还有助兴的人物(图十)。
   步打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以杖击球的一种运动,相当惊险、剧烈,是训练骑术和马上砍杀的极好手段,能培养人灵活机智、果敢顽强的性格,为唐代皇家所推崇。首先在宫廷和达官显贵中形成风尚,接着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马球比赛虽有女子参加,而且巾帼不让须眉,但毕竟太剧烈,不适于广大妇女。唐代宫中专为妇女发明了一种马下以杖击球的游戏,叫做“步打球”。唐代王建《宫词》里写到:“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步打球是寒食节女眷们的常设娱乐项目,玩时分两队,称“两棚”,队员持杖击球,球进入对方球门为胜,类似现代曲棍球。
  捶丸 步打球后来发展成“捶丸”(图十一)。捶丸,流行于宋元明三代。方法是:在旷地上画一球基,离球基数十步至百步,做一定数目的“家”(球窝),旁树彩旗,用下端弯曲的木棍从球基击球入“家”,三棒击入者得一筹。比赛按人数多寡分大会、中会和小会,分别以先得二十筹、十五筹、十筹者为胜。元代无名氏著有《丸经》二卷,详细地说明了捶丸活动的规则、场地、器具与技巧。捶丸与现代高尔夫的竞技规则近似,故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高尔夫。这项活动也是春日里妇女们玩乐项目之一。
  秋千 是春秋时期齐桓公伐北戎,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荆楚岁时记》云:“秋千本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 寒食节妇女荡秋千十分普遍,所以又被称为“秋千节”。杜甫《清明》诗:“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有传说,秋千是汉武帝时后宫佳丽们玩的绳戏,为讨皇帝欢心叫它“千秋”,但不巧,祝寿词里语讹,说成了“秋千”。《天宝遗事》说,唐天宝时宫中到寒食节,竞筑秋千,供嫔妃们嬉笑玩耍,玄宗常呼秋千为“半仙之戏”。诗人笔下的少女荡秋千则更浪漫:“阳春女儿笑语喧,绿杨影里荡秋千。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图十二)玩秋千成了飘飘欲仙的妇女娱乐项目。
其他文献
寿昌桥(又名上渚桥)位于浙江省德清县三合乡二都村境内,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寿昌桥高大、雄伟,犹如一条长虹横贯南北,是历史上武康通往杭州驿道跨越上渚河的交通桥。全桥用当地自产的武康石建成,是目前我国江南地区单孔薄拱跨度最大的石拱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选图3)   据明嘉靖《武康县志》记载,“寿昌桥,一名上渚桥,在县(武康县)东南十八里。宋咸淳间邑人姚智建。”因建桥题记
期刊
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北方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50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現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为5500—5000年。  对于红山文化及其出土玉器的介绍,笔者不想在此多有赘述。自从笔者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来,处于北方这一大环境之下,常常能感到这里的玉器研究者及爱好者对红山文化玉器的偏爱。相比于南方良渚文化玉器上细腻繁缛
期刊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由中国美术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及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合作主办的《灵动的风景:穿越德意志艺术时空》于2008年5月15日至7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北京奥组委和中国文化部的支持下,此展被列为奥运重要文化项目,体现了“人文奥运”的宗旨。  “灵动的风景”展示了过去两百多年德国风景画的发展历程。“人物与风景”的主题贯穿了从浪漫主义,到表
期刊
沈铨(1682-1762后)字衡之,号南蘋,浙江德清人,是清代中叶颇负盛名的画家。工写花卉翎毛,设色妍丽,画人物得不传之秘。  沈铨年少时因家境贫困,随父学扎纸花、纸冥屋等手工艺。后在平湖拜花鸟画家胡湄(字飞涛,号晚山,又号秋雪,浙江平湖人)为师,为其入室弟子。至20岁左右,专事绘艺,并以此为生。清初至乾隆年间,花鸟画风格多样,有以八大山人和石涛为代表的水墨写意派、以恽寿平为代表的常州恽派、以高其
期刊
其实,蛮多复杂的事情呢,它又蛮简单;但是蛮多简单的事情后面呢,又蛮复杂。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团长操着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把这个简单又复杂的真理告诉木头疙瘩一样的士兵许三多。  这确实是个真理,无处不在,在庞杂的中国古陶瓷收藏界亦同样适用。颜色釉瓷器正是其中最简单却又最复杂的一个类别。    颜色釉,港台地区更习惯叫做“一色釉”或“一道釉”。与五彩斑斓的青花和彩瓷相比,颜色釉瓷的魅力全靠单一而美丽的
期刊
旬前接友人周君来电,说从中国嘉德春拍竞得吾乡先生明程嘉燧(1565—1663)扇面一件,语含欢喜之情;又言嘉德同时拍卖的还有乡先生明李流芳、娄坚之精品,唯惜其价格太高,无力竞拍了。周君说程氏此作虽精彩莫言,然犹可宝重者,其上又有乡先生明唐时升(1551-1636)的题跋。我闻之不禁失声:“真好东西也!何时可一睹芳容?”周君说现在沪上,改日回嘉,定当带归,到时可前来欣赏。    昨日接周君电,说扇面
期刊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杭嘉湖平原的西部。德清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县内羊尾巴山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渚文化遗址之一,县境周初属吴,春秋属越,越灭属楚,时吴时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德清成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    德清是原始瓷的故乡,德清县所在东苕溪流域是德清窑原始青瓷的主要产地,也是商周时期土墩墓和遗址的重要分布地区之一。原始瓷是土墩墓、商周遗址、
期刊
火烧山窑址位于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是一处西周末期至春秋时期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遗址。1984年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德清县文物工作者发现。2007年3月至5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成火烧山窑址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窑炉遗迹和大量的遗物,器形有碗、盘、罐、鼎、盂、簋、窑具等。纹饰装饰复杂,有云雷纹、勾连纹、水波纹、S形纹、倒U形绞索状绹耳等。采
期刊
这些半路出家的收藏者,对红山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并执着地探索远古之谜。实际上,红山文化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徐俊民:天上掉下个玉猪龙    五年前,徐俊民在内蒙古开了家古韵斋古玩店。10多年前,他便与红山玉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夏,徐俊民到乡下探亲。野外游玩时,在一座小山顶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东西。这件东西一半埋在泥土里,露在外面的部分呈半圆形。由于风吹雨蚀,表面呈现出一层白黄色的皮壳。
期刊
吴自牧著《梦梁录》,乃缅怀十三世纪杭州全盛时期之作。据书中所载,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有专为官府或私人举办宴会庆典的专职机构,有“排办局”之设,专为宴会场地布置家具,亦提供家具租赁,诸如桌椅、交椅、桌凳、几案等。这大概是中国典籍中有关类似二十世纪室内设计的最早记载。排办局主理宴会家具的布置,包括编排主家席与客席位置,提供宴会庆典所需一应座椅及装饰陈设等。官民庆典各有不同礼仪,得按规章筹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