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美育核心 提升校外美育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k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言: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把美育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由此,校外美育教育迎来了新的时机,成为美育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国家推进美育,社会力量共同支持美育,全民重视美育。校外美育教育正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在艺术大众化的大环境中,校外美育教育整合社会资源,融入公众生活,为提高全民审美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校外教育是国家文化繁荣建设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强美育是强文化的基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有着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的文化是灿烂而厚实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美育精神。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加强美育教育是重中之重,美育能让人们能够在美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中提升素养、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激发创造力,也能让人们在体验美学内涵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成为有创新内涵的时代新人,形成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激发出深刻持久的文化力量,从而促进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二、校外教育是美育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9日 12 版)中曾谈到:中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大教育,其实质是全民的终身教育,即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以终身教育和終身学习为基础,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化为模式的教育。在这样的趋势下,实现全民美育的重要途径是让学校美术教育、校外美术教育、博物馆美术教育、网络美术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建构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完善的、成熟的中国美育体系。
  这说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校外美育也是美育的主体。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曾提出“生态系统理论”,他把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视为一系列的相近结构,这其中包括儿童的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模型将环境分为宏观系统、外在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这里的外在系统就是影响儿童经历的社会组织,即校外美育机构等。
  作为美育主体之一的校外美育,紧随时代的发展,对学习并传承民族文化,扩充知识开阔全球视野,学习技能助力未来创造,起到了加强作用。校外美育教育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社区美术活动等公共美术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引领作用,新时代人才必定是具备高度的审美感受力、形象思维力、创造表现力的,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助力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三、校外美育是美育专项特长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构建“基础知识、核心素养、专项特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身边很多事物产生审美需要,很多家长也希望自己子女的审美水平得到提高,校外美育教育可以对那些热爱美术且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进行专业美术教育,挖掘他们的专项特长。校外美育社会资源丰富,不但补充了校内美术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更能发挥自身灵活度大的优势,融合社会公共资源,提升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人文修养和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培养出学识渊博的杰出的艺术专业型人才。
  四、校外美育是美育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6年9月,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了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校外美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核心素养”理念从注重“学科发展”转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理念带动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校外美术教育。校外美术教育具有专业化、艺术化、社会化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在艺术实践中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校外美术教育注重引导人们体验、感受,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校外美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塑造民族文化品格、培养社会创新能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校外美育对于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对于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  厉坚芳)
其他文献
摘 要:民国时期,近现代美术教育萌芽发端,王一亭是积极的倡导者、赞助者,并身体力行参与美术教育,对近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记载,对王一亭在近现代美术教育中所发挥作用进行了集录,以期从王一亭之于民国美术教育之影响,窥见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之一角。  关键词:近现代 美术教育 王一亭 学校 社团  中国近现代,尤其是民国时期,美术社团和美术教育蓬勃兴起。上海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外来
期刊
摘 要: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传统文化中提取民族复兴的精神之钙,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青少年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作为宁海美术教师,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美术课程创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立德树人实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课程创生 十里红妆  课程创生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创生的。
期刊
曾 翔  曾翔,号一夫、木木堂、曲堂。祖籍湖北随州,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北京印社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等全国十六所大学特聘教授。  曾翔是当代书法版图上的一个特殊范例。
期刊
滕柯明轩  我是杭州文澜未来科技城学校402班學生,今年10岁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喜欢弹弹吉他,打打羽毛球,当然最喜欢的还是能让我静心的书法。在陈耘文老师的指导下,我参加了2019年举办的第六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并在现场书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感谢陈老师的指导,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会继续努力。
期刊
摘 要:当今中学美术课本涉及到的美术门类中,美术作品都是根据课本上的内容,以课堂赏析与课堂实践为主要模式。这样的模式是普及美术知识点、打开学生美术眼界的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是审美通过艺术作品的输出不能完全局限在课堂上,由于课本的固定性与间接性,学生看不到原作,也感受不到当下艺术审美的脉搏。因此,美的传播,课堂是数据的输入,而美术馆作为课堂的延伸,是对数据的转化与升华。  关键词:美术馆的特点 教学辅
期刊
蒲华(1832-1911),原名蒲成,字作英,初字竹英,号胥山野史,早期海上画派杰出代表画家,浙江嘉兴人。清末咸丰三年时入庠为秀才。蒲华一生穷困潦倒,擅长书画,尤其擅长画墨竹,书法以碑入行草,有奇气,擅写意花卉兼作山水,水墨淋漓,大气磅礴。在晚清海上画坛,他是比吴昌硕更早向陈旧画法提出大胆挑战的人,开一代新画风。  朱熊是海上画派中最早的画家,然后是张熊、王礼、任熊和蒲华。他们开创了与之前不同的绘
期刊
摘 要: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的书法教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尤其重要。多媒体的出现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利用图、文、声和动画等特殊功能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它又将如何应用于传统的书法教学,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个“规范性策略”,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智慧引领,突破难点;及时反馈,优化评价。只有规范运用,才能实现书法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 规范 书
期刊
释文: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北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
期刊
饶宗颐 《苦读千年史 笑吟万家诗》  释文: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詩。  ——饶宗颐
期刊
摘 要: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书法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规定和设想。在书法教学实践中,教学设计的目标表述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目标表述抓不住重点;三是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本文试图以教学设计案列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重点表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书法课程 教学目标 重点表述  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书法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规定和设想。书法教学活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