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遗珍:卢氏木版年画田野追踪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w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木版年画广泛分布在各地,风格迥异。豫东的商丘市、周口市,豫西的嵩县、卢氏县、灵宝市,豫南的正阳县、汝南县,豫北的新乡县、获嘉县、滑县、浚县都有印制。阿列克谢耶夫在《1907年中国纪行》中写道:“我们来到陕州,这是一个城墙整齐的城市……来到灵宝……在画店里,我买了一大堆钟馗画像。”1907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三年。阿列克谢耶夫笔下的陕州,实际上描写的是坐落在豫西边陲的卢氏。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翻译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曾把卢氏木版年画赠送给鲁迅先生,后被存入上海市博物馆。可猜想,曾几何时卢氏木版年画也有一番盛景。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尽管卢氏木版年画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学界对卢氏木版年画的研究甚少,对其现状也缺乏认识。2020年笔者前往卢氏,探寻卢氏木版年画的产生与流变。
  卢氏木版年画的历史源流
  卢氏县位豫、陕交界,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区县,跨越崤山、熊耳山。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薈萃。先秦时期,卢氏为古虢国莘地。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始置卢氏,沿袭至今。卢氏木版年画就在这样一片厚重的土地上诞生了。
  卢氏木版年画的作坊位于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河南村段家,保存木刻原版已祖传六辈。根据现在年画传承人保存的族谱推测,卢氏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末清初,康乾时期达到鼎盛,迄今约有400年的历史。相传,晋南木版年画祖师段洪福的后人段以成,带领家族从晋南迁徙至五里川河南村定居,延续传承祖业,成为卢氏木版年画的第一代传承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段氏家族逐渐壮大,木版年画的生意日渐兴隆。段氏家族为完善家族生意管理体系,产生了“卢邑”“中和恒”“中和老店”“中和局”等商行字号。
  在兴盛时期,段氏家族还请来老河口、洛阳乃至江苏的能工巧匠制版。据传承人介绍,兴盛时期卢氏木版年画的传播地域广,每到腊月,各地的商人就会到五里川批发年画,产品供不应求。印出的年画除本省销售外,还远销陕西、山西、湖北等地。为了便利销售,段氏家族扩建了在五里川的年画作坊,用骡子队把刻好的画版运到陕州、陕西等地,就地印画销售。
  康乾盛世,五里川商家云集,成为卢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段梦笔和段成德等人作为卢氏木版年画的传承人接过传承的担子苦心经营,使卢氏木版年画的生意达到鼎盛。此时,刻制木版已有5000余块,均为套色版。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化,除民俗信仰所需要的门神、灶神、天地全神等题材外,还涉及民间传说故事、历史典故等。在几代人不断的传承下,木版年画作坊也逐渐形成了生产规模:春天刻版,初冬印刷,待入冬时,驴驮马载向全国各地销售。
  伴随市场需求的增长,年画生意收入可观,卢氏木版年画第九代传承人段光华请来匠人,在五里川河南村兴建段家大院。因卢氏木版年画以大幅门神为代表,段家大院也被称为门神局,从此卢氏木版年画的刻印都在门神局里进行,门神局成了卢氏木版年画的标志,目睹了卢氏木版年画的沧桑巨变。
  民国时期,国衰民贫、盗匪猖獗。社会动荡不安导致卢氏木版年画事业危机重重。年画市场规模开始出现缩水,为了不让家传祖业停滞不前,段氏家族停止了刻版创作,只进行年画印刷销售。
  抗日战争时期,卢氏属于大后方,一些外地学校迁于卢氏,特别是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也迁于距五里川30里远的朱阳关。
  解放战争时期,卢氏木版年画遭受了空前的重击。据段氏第十二世孙段学符介绍,当时国民党军驻扎在段家大院,1000多块雕版被糟蹋破坏,甚至做成木凳、当作柴火。
  在“文革”时期,卢氏木版年画也被列入“四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卢氏木版年画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但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据张德琰回忆,1967年年初,自幼学习木刻的张德琰与段氏家族联姻,一次偶然的巧合,在段家大院阁楼的饲料桶内发现了残存的一定数目的老版。如获至宝的张德琰与段家人冒着被批斗的风险,把这些木版埋藏起来,残存的雕版得以流传。随着民间传统习俗的改变和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风靡一时的卢氏木版年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段氏家族成员也纷纷改行,自谋生路。唯有张德琰在岳父和家人的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风尚,创作出了不同的新作品,使卢氏木版年画一直延续到今天。自此,卢氏木版年画迎来了首位异姓传承人。
  近年来,在冯骥才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木版年画进行了地毯式普查,此举影响广泛。普查成果《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拾卷》中收录了卢氏4张墨线版,11块木版,为后世研究木版年画留下了可贵的图像资料。2007年,卢氏木版年画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自此,卢氏木版年画重新回到大众面前。
  卢氏木版年画的工艺流程
  时至今日,卢氏木版年画依然延续着传统制作技艺,使用“套色印刷”手法,制作工艺繁杂。主要包括选材、解版、画稿、刻版、拓印、着色六个工序。
  1.选材
  木版年画以木版刻印,木版的选材是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同其他产地一样,选择中间无斑迹、纹理细致、质地坚硬、平整好刻的木材,像杜梨木、白桃木等。
  2.解版
  将选好的木材打磨好,并在水中浸泡数日后取出晒晾烘干。早期,段氏家族为了防止因卢氏天然环境的湿度、温度等原因导致的木版变形,往往把一整块木版依照等同的体积解成3—4块。将等体积的木块开榫、对缝并用木钉拼合,随后用铁爪钉进行二次连接巩固,继而进行刨平、擦光处理。这样一套程序便是卢氏木版年画的木版百年不变形的诀窍。
  3.画稿
  艺人起稿前通常以当地的民俗为表现题材,结合当地人的审美趣味,在脑海中进行反复推敲,把表现主题进行反复的构思与设计,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柔软透明的宣纸上用铅笔构图,定稿后再用毛笔墨线描成。卢氏木版年画是从原版起样,也称拓稿起样。在定稿之前,需要画出一个正稿,再用另一张纸描一个线稿,作为底样。   4.刻版
  卢氏木版年画刻版的主要工具有斜刀(单刃刀)、大小圆口刀、圆口凿、大小平刀、三角刀等各种刻刀和锯、铲、刨、刷子等工具。刻版前,把墨线稿反贴在涂抹糨糊的木版上,待干透后,涂上卢氏盛产的核桃油,一是渗油的木版更好刻画,二是使墨线更加清晰。刻版一般采用顺纹刻、顺刀刻的方法,由重到轻、由内向外、自上而下,讲究“刀头具眼,指节灵活”。刻完后,用湿布把木版的纸搓掉,显露出刻版后的线条,进行多次检查、补空、试印、修改后才能完成。
  5.拓印
  拓印工具除了桌案,还有棕坨、棕刷、皮滚、夹子、底板扛子等,大部分就地取材,适时而造。据张德琰介绍,拓印的纸张多使用竹纸,研墨使用山泉水。拓印时,以经验定位,端放纸张,蘸墨平刷,一气呵成。
  6.着色
  卢氏木版年画也分单色和套色。着色使用的颜料从本地丰富的矿物、植物中提取。多使用藤黄、靛蓝、朱砂、洋红等颜色,用水稀释后直接使用。根据着色的浓淡区别画面的主次,套色和染色同时进行。着色时,需要心平气和,手法稳健,使画面整洁和着色均匀。
  经过六道工序后,一幅完整的木版年画呈现在眼前。一幅幅制作完美的年画,不仅是手艺人的劳动成果,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由于中国地理不同,民俗不同,各地方都有自己“独家”的品种与样式。卢氏木版年画在原始工艺制作下,也形成了自身魅力。如果说年画是一种视觉形式的美,那么制作年画的过程无疑是一种充满行为艺术的美。
  卢氏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
  卢氏木版年画流传至今,除了当年曹靖华赠予鲁迅先生的2块外,现存的仅有16块。为了更好地保护老版,1982年,段氏家族和张德琰把14块木版年画捐赠给当地文化局妥善收藏。这14块木版多为“门神”版。卢氏木版年画因拥有全国现存尺幅最大的门神版画(武门神对画),使其在年画世界有一定的地位和知名度,发展至今已成为卢氏的一张名片。与其他产地相比,卢氏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诸多方面的限制影响着木版年画对外的传播。虽然卢氏木版年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仍在继续,但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尚处于抢救阶段。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卢氏木版年画迎来了希望,发展逐渐好转。
  目前,卢氏木版年画的发展传承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胶版印刷技术的冲击、工艺流程的复杂性以及对原材料的要求、收入支出的失衡、缺乏传承人、市场枯萎等。
  针对以上卢氏木版年画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普及,广泛宣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存在认识不足。笔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寻找门神局的过程中,多次询问河南村的村民,极少人知道卢氏木版年画作坊的位置,对卢氏木版年画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当地的文化机构和相关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内涵及相关知识的传播。
  2.走入集市,走进校园
  考察时间正值小年前夕,在传统的民间集市上,虽有年画大批销售,但均为胶版印刷,题材也多为灶神,传统的卢氏木版年画无踪可寻,也未曾见到卢氏木版年画艺人的身影。传承不应该只限于少数人,更应该走进集市。卢氏木版年画应多参与到民俗生活中去,与广大人民群众多见面。再者,对传统的发展保护应从娃娃抓起,卢氏木版年画应该在课堂设立讲座、展览。让传统回归大众视野进而大幅度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3.政府辅助,促进交流
  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卢氏木版年画保护中心,张德琰也多次与文化教育部门一起开办培训班。这些年,传承人言传身教培养了30多位学徒,为卢氏木版年画的传承带来希望。但传承和弘扬的文化意识仍需加强,倡导设立卢氏木版年画传习所,吸引更多年轻人去传承这门技艺,并组织学生和普通民众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在提供年画交流平台、促进年画创作和交流的同时,传承人应着重恢复过去作坊门神局的往日风采,复刻14块木版,沿袭技艺与记忆。
  4.结合旅游,打造品牌
  卢氏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随着经济发展,旅游业得到发展。卢氏木版年画应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在景区设立体验区、展示区、文化商品区等,争取把卢氏木版年画打造成名扬海外、口口相传的文化IP。
  结 语
  年画是中国基层广大农民的精神天地的呈现,是人间生活的理想国。它实际深藏著中国根基性的人文本质、民间哲学以及国民性。年画中体现出来的民俗意蕴,从时代性、民族性等方面都有其一定的局限,但它是特定时期、特定范围不自觉的群众意识和群体意识行为,具有巨大的内在力,形成了民族精神世界的内心凝聚力,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氏木版年画附载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和自身时代背景有关,同样与传统文化共同命运密不可分。反观当下,有关传统的一切,正逐渐处于被边缘化和失语化的境地,卢氏木版年画的商品价值和实用价值虽不如往昔,但从审美价值和民俗功能也反映出豫西地区民众和谐幸福的美好愿望。或许,卢氏木版年画的形式只是文化意蕴的载体,而卢氏木版年画真正的家传宝藏是先人们从古至今流传百年的“仁”“和”中庸之道。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精英艺术,与时俱变;民间文化,千古犹存。”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
其他文献
基于宗教是一种前科学世界观,自启蒙运动以来,诸多著名社会科学家纷纷预言: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宗教会逐渐消失,人类将进入世俗化社会.这一经典世俗化理论目前正在遭遇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挑战.宗教市场理论认为,对宗教的需求是永恒存在的;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回应,宗教机构与宗教活动也就不会消亡.现实情况是,尽管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宗教信仰日渐式微,从绝对人口看,当今世界持有明确宗教信仰者却反而比30年前更多.要解释世俗化面临的这种挑战,有两个关键的变量,一是生存安全感,二是代际人口更替.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和物质上的不安全
侃歌,是苗族歌谣之一。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苗乡侃歌是当地苗族群众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歌谣。这种歌谣在境内的大堡子、坳上、三锹等乡镇,以及周边的天柱、锦屏和会同县的广大地区经久流传,长盛不衰,受到这一地区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欢迎,是民族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苗、侗、汉各族群众交流沟通、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是苗乡侗寨智慧价值珍贵、传承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场,是苗侗地区群众进行对歌交流的场域
“震旦”(梵文Cīna-sthāna)与“支那”(梵文Cina)同为梵文舶来词,皆系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谓.梵文“Cina”本有“文物、思维、智巧”之意,而“sthāna”意为“地点、位置、
期刊
在黄河下游泰沂山系西南麓,分布着汶、泗两条河流.它们从泰沂山脉发源,沿途汇入多条支流,呈纵横状分别流向今东平湖和南四湖,其流域大致北不过泰山,南不过微山湖,西至京杭运
期刊
魏建功现存的印谱中,留下的印蜕约四百方,绝大部分为名章。印主为魏建功的师友蔡元培、蒋梦麟、钱玄同等学术界的知名人物。其中就有周树人、周作人。  魏建功在北大读书时,听过鲁迅和周作人的课,是周氏兄弟的及门弟子。  鲁迅与魏建功之间曾发生过一段小笔战,鲁迅称之“暂时的误解”。当时,因为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对北大剧社的批评,引起北大学生不满,魏建功曾有反批评,又招來鲁迅对魏的讥斥。但误解消除后相处友好。后
一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祖父杨春官至湖广提学佥事,父亲杨廷和是正德、嘉靖两朝的首辅。杨慎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作《古战场文》,祖父赞赏他为“吾家贾谊”。十四岁作《黄叶》诗,文坛领袖李东阳见而称他“非寻常子”,收为门下。二十岁乡试中举。二十四岁廷试第一,名满天下。任职翰林院时,读尽秘阁藏书,以博学闻于当世,与解缙、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是叶舒宪多年来玉文化研究的又一崭新学术创获。在回归中国本土、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学术研究主潮中,这一著作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从20世纪末国家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展至新时代以来的“早期中国”研究系列,国人自主发现和重建中国历史的努力正在结出丰硕果实。“早期中国”研究关涉中华文明的源头和基点,是新时代确立文化自信和文明创新的基础理论工作。
鲁西南地区民间戏曲资源十分丰富与特殊,这种丰富性体现在戏种的丰富与参与人数的众多,特殊性则体现在流传至今的诸多戏种多是鲁西南地区独有,或起源于鲁西南地区的,如二夹弦、柳子戏等。在鲁西南民间日常生活中,除戏曲演出之外,曲艺表演则是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的另一寄托。  与戏曲演出不同,曲艺表演中人数较少,舞台布置相对简易,艺人带妆者甚少,整个表演氛围的烘托全然依靠艺人的乐器伴奏与唱词表述。但同时,在农耕社会
期刊
《四库全书》与商务印书馆  1933年,作为故宫博物院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随首批南迁文物,由南京浦口火车站辗转运到上海。故宫文物到沪,先藏在仁济医院库房。第五批文物到来时,仁济医院库房已经没有空间再存放文物,故宫博物院于是租下公共租界(也称英租界)四川路(今四川中路)32号业广公司大楼二楼仓库(今元芳弄口北侧)存放。不久,原文献馆科科长欧阳道达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办事处主任,办事
期刊
任何人类社会群体,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标志社会分化的权力与财富的符号物。宝贝、珍宝一类脱离日常生活用品范围的高等奢侈物,开始成为整个群体之中最吸睛的东西,会得到普遍的艳羡、追求、谈论,成为全社会备受青睐的圣物。如果该社会群体发展到民族国家的规模,那么此类圣物就被称为“国宝”。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社会日渐发达,社会财富效应以惊人的数字在不断增长,国民对宝物和顶级奢侈品的关注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