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开展比较阅读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对开阔中学生的眼界、提升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文本的创作背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此,笔者就简要谈谈如何开展比较阅读教学。
  一、引导学生比较主题相同的文本
  面对同一种景物,由于个人爱好或是欣赏角度不同,作者笔下的景物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写“牡丹”,有的人写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句子,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有的人却认为“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认为牡丹花是华而不实的。同样是写“秋”,有的人写出了“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认为秋天是萧瑟的;有的人却写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其实,即便是同一作者,他在不同心境下对同一事物的情感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多篇主题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例如,同是写“劝谏”,《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疏》两篇文章却大不相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刻画了一个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邹忌设喻巧妙,规劝委婉,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的受蒙蔽,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可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却是直言不讳、开门见山的。邹忌和魏征使用的劝谏方法虽不相同,但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说话的艺术。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其他类似的文章,如《召公谏厉王止谤》《触龙说赵太后》《寡人之于国也》等。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懂得:在劝说别人时既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也要了解劝说的对象,剖析他们的心理,找到让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劝说。
  二、引导学生比较同一作者的作品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作品的艺术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作者的境遇、经历、情感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同一作者在不同時期创作的作品往往也不相同。比如,李清照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她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激情豪迈,作品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情调低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在讲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他的《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让他们更加了解陆游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很多学生都知道,陆游一生笔耕不辍,有很高的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实,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他的诗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存诗仅200首左右,比较注重形式,内容不够深刻。第二类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存诗2400余首。诗歌写了他从军南征的经历,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如《书愤》。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诗句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他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第三类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现存诗约近6500首,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感慨,如《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江南的春天,虚景实写,细腻优美,意韵十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加全面地了解陆游其人,欣赏到更多不同类型的作品。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尝试把多篇文章或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边阅读边思考,深入分析各个作品在句式、结构、内容、主题、情感等方面的不同,用心揣摩,仔细体会,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语文具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功能。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努力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时刻受到美的熏陶。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抓住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感受字词的美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美丽的建筑,那么字词就是这座建筑的砖块。砖块虽不起眼,但却是构成美的因子。有些字词甚至在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教学中
期刊
逻辑思维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它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一般来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不会差。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下面,笔者就介绍两种有效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提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要知道,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耐心地帮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拓宽教学的空间,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作用下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知识。那么,教师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古诗词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邁、柳永的深情……激发他们
期刊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数众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就单篇文章进行讲解,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系统地学习知识。对此,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适时开展单元教学,将同一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讲解。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单元教学并不是将多篇文章随意地组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而是将同一单元的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从文章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创作手法等多个角度感受文章的异同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有意识地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冷静思考,合理安排和利用各种资源,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谈具体的做法。  一、课前备课——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总是死抓教材和教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难免会出现内容过“全”的现象,仿佛给学生呈上了一桌“满汉全席”,无法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学的效率自然不高。对此,笔者
期刊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下面,笔者就介绍一下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方法,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启发。  一、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整本书阅读有别于传统的单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对象是整本书,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是对其阅读能力和耐力的一个挑战。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的计划,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能
期刊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互动,是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教师需精心设计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介绍几种引导学生互动的方法。  一、教师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几乎不与学生互动,导致语文课死板无趣。长此以往,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学习语文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
期刊
“课堂教学的成功,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所教文本的熟悉,二是找到破译文本的突破口。”其实,破译文本的突破口往往就是教学的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详细谈谈。  一、“舍末逐本”,快速抓住课文重点  一般而言,教师在一节课上不可能将一篇课文讲得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舍弃许多“细枝末节”,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引导他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地拓展和延伸,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常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不关注学情,盲目跟风,为拓展而拓展;或者偏离教学内容,随意拓展。这样的拓展延伸都是不成功的。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延伸。  一、关注教学内容,文本拓展要“切题”  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材料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主旋律。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人文类学科,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还应改进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今生今世的证据》为例,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  一、秉持“生本理念”,合理使用导入语  “生本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合理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