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10月份,对于中国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将是一个重要节点。就在当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在京召开,万众瞩目的“十三五”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即将在本次会议上揭开面纱。
答案令人期待;然而,时机却也有些微妙。中国经济减速尚未显露明显止跌迹象,结构调整以及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依然步履维艰。而值此转型阵痛之际,人民币贬值,尤其是今夏股市的狂泻,不仅更为加剧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甚至,中国会否为了保增速而重回粗放发展老路,会否为了保经济而延缓、暂停许多领域已然蓬勃展开的改革,也都成为外界疑虑、分歧的焦点。
可以说,中国改革又一次面临方向的重要抉择。人们对于经济现状以及前景的担忧,对于“十三五”规划的期待,都清楚表露了对如何抉择的焦灼和犹疑。此时,决策层面如果发出坚定改革的强音,无疑能够廓清纷争、统一认识,于人心不稳之时给全社会以令人振奋的信心;于转型剧烈阵痛之际,给改革注入必胜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动力。所幸,我们看到了这种明确的信号。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启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接受《华尔街日报》的书面采访全文发布。在谈及中国经济状况和改革时,他明确表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抉择已然做出,改革方向已明确。暂时的经济波动和困难,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决心,不会阻止各项改革的推进。
本期封面专题,我们延请数位学界精英纵论“十三五”,仔细审视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十三五”可能的改革发力点。
李佐军的《“十三五”规划的“为”与“不为”》极具针对性。作者指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产业规划和项目规划,而忽视改革规划。他不仅建议“十三五”期间应强化改革规划、转型规划、创新规划等;更建议要适当弱化GDP增长规划、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水平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
迟福林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节点》一文认为,“十三五”规划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出发,谋划好、把握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破题。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对未来经济转型的预测:“2015-2017年是一个小坎,这三年顺利过去,2018-2020年就会有较好的增长势头;2020年是一个大坎,越过这个坎,未来10年实现6%-7%的经济增长是有基础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期“经济学家”栏目《中国经济能避免硬着陆吗》一文,是本刊记者对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的专访。正可谓旁观者清,肯尼斯·罗格夫教授针对中国经济减速、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会否发生金融危机、人民币贬值存在的问题、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乃至中国近期的救市措施,都发表了尖锐直率但不无回味的看法。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期待中国改革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硕果累累。
答案令人期待;然而,时机却也有些微妙。中国经济减速尚未显露明显止跌迹象,结构调整以及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依然步履维艰。而值此转型阵痛之际,人民币贬值,尤其是今夏股市的狂泻,不仅更为加剧了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甚至,中国会否为了保增速而重回粗放发展老路,会否为了保经济而延缓、暂停许多领域已然蓬勃展开的改革,也都成为外界疑虑、分歧的焦点。
可以说,中国改革又一次面临方向的重要抉择。人们对于经济现状以及前景的担忧,对于“十三五”规划的期待,都清楚表露了对如何抉择的焦灼和犹疑。此时,决策层面如果发出坚定改革的强音,无疑能够廓清纷争、统一认识,于人心不稳之时给全社会以令人振奋的信心;于转型剧烈阵痛之际,给改革注入必胜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动力。所幸,我们看到了这种明确的信号。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启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接受《华尔街日报》的书面采访全文发布。在谈及中国经济状况和改革时,他明确表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抉择已然做出,改革方向已明确。暂时的经济波动和困难,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决心,不会阻止各项改革的推进。
本期封面专题,我们延请数位学界精英纵论“十三五”,仔细审视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十三五”可能的改革发力点。
李佐军的《“十三五”规划的“为”与“不为”》极具针对性。作者指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产业规划和项目规划,而忽视改革规划。他不仅建议“十三五”期间应强化改革规划、转型规划、创新规划等;更建议要适当弱化GDP增长规划、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化水平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
迟福林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节点》一文认为,“十三五”规划需要从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出发,谋划好、把握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实质性破题。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对未来经济转型的预测:“2015-2017年是一个小坎,这三年顺利过去,2018-2020年就会有较好的增长势头;2020年是一个大坎,越过这个坎,未来10年实现6%-7%的经济增长是有基础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期“经济学家”栏目《中国经济能避免硬着陆吗》一文,是本刊记者对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的专访。正可谓旁观者清,肯尼斯·罗格夫教授针对中国经济减速、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会否发生金融危机、人民币贬值存在的问题、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乃至中国近期的救市措施,都发表了尖锐直率但不无回味的看法。
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期待中国改革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