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积极学习之源,促主动参与之实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23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具有质疑精神的孩子,其学习心理是积极的,学习结果是深刻的. 引导孩子在“是这样吗”的审视中确定结果;在“这样是什么”的追问中洞察本质;在“为什么是这样”的探求中追溯由来;在“可以不是这样吗”的深究中发散创新. 让孩子在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关键词】 质疑;积极;参与
  一、关于质疑
  为学患无疑,疑问是一种有怀疑,有不解的心理状态.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宋学者陆九渊如是说. 仅是要求孩子毕恭毕敬专心听讲产生不了疑问,其学习心理实则是消极的、被动的. 一味解题也产生不了疑问,孩子们从例题到习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但那些问题是课本上的、老师提出的,是别人的,没有一个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如果没有了给出的问题,孩子们又能干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解题机器,不是“服从、顺从、听从”,而是“质疑、挑战、求证” !
  关于质疑,一个广为流传、引人入胜的例证是:美国铁路轨道的宽度是4.85英尺(约1.48米),为什么是这么宽?因为美国的铁路是英国铁路设计师设计的,英国的铁路就是这么宽. 为什么英国的铁路是这么宽?因为英国铁路是由设计有轨电车铁轨的人设计的,英国有轨电车的车轨就是4.85英尺. 为什么有轨电车的车轨是4.85英尺?因为设计有轨电车的人原来是造马车的,这个尺寸与马车的车轮距离一样宽. 为什么马车的车轮距离是这么宽?因为古罗马战车由两匹马拉动,而两匹马屁股间的宽度就是4.85英尺. 继续追问下去就会发现,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在两千多年前便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
  牛顿质疑苹果为什么向下落,发现了万有引力;哥白尼质疑“地心说”,发现了“日心说”……怀疑把我们引向研究,研究使我们认识世界. 我们要培养孩子寻根究底的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因疑而问,问而求解,引发一系列的探索求证过程.
  二、如何设疑
  人,生而有疑. 只重“做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教育,导致孩子们的质疑意识普遍缺失,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疑,逐步培养质疑意识.
  (一)是这样吗?——在由表及里的审视中确定结果
  孩子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探究得出学习的结果,但这样的结果是正确的吗?需要对学习结果本身的正确性进行审视.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质疑结果,激发积极主动的求证欲望.
  【片断1】刘德武《你的头发有多少根》
  (孩子们通过估计—实践—计算求出了自己的头发有多少根)
  师:今天研究有没有成就感?真了不起!一个人的头发真是这么多吗?很遗憾,我查了资料,一个健康人的头发有10万根左右,有的能达到12.5万根左右,和我们的计算有很大的差距呢!
  (生惊讶)
  师:那你相信哪一个?
  生:相信我们自己.
  师:自信是好的,但不能盲目自信,我查的资料是很多人研究的结果,比我们的研究更可靠. 回头看看,基本思路是否正确?
  生:正确.
  师:头皮的面积有没有错?
  生:没有.
  师:每平方米头发的根数对不对?
  生:对.
  师:(笑)那就没有问题了. (生大笑)
  师:想想可能哪个方面问题比较大?
  生:每平方米有多少根.
  ……
  师:今天我们花了这么多精力,结果还是得出了一个与实际相差甚远的结论,那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知道头发有多少根?这节课上了还有什么用呢?
  生:头发有多少根只是一个例子,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方法,如果遇到更复杂的问题,那也可以解决. (听课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经历“猜测—实践—计算”得出了头发根数,解决了本节课的问题,却被老师一句“是这样吗?”打破,孩子们莫名惊讶!“你们的结论是不准确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的质疑与否定,激活了大家的思维,纷纷质疑发问,学习进入高潮,问题频现,悬念迭起. 在质疑反思中,不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更激发出“头发有多少根只是一个例子,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方法,如果遇到更复杂的问题,那也可以解决. ”的科学精神.
  要培养孩子自疑“是这样吗”的精神,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 检验其实是对学习结果的一种质疑,一种验证. 这样一种自觉验证的意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二)这样是什么?——在由浅及深的追问中洞察本质
  【片断2】笔者《式与方程》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式与方程”中一道习题:
  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 = 2a - 10. (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根据关系填写表格.
  学生练习并明确方程和算术法的适用性.
  师:“b = 2a - 10”具体指什么?
  生:鞋子码数和厘米数的换算关系呀!
  学生对自己的鞋子进行测量计算,结果全傻眼了:没有一个符合书中的关系式!
  对于“b = 2a - 10”,孩子们所理解的意思是教材中所表达的含义吗?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所理解的. 带着疑问比较后发现厘米数的计算结果都小于实际测量的结果,有学生灵机一动,测量鞋垫的长度,居然符合了!这时学生才明白:生活中鞋码是指鞋子的内长.
  教学中,要让孩子带着怀疑的眼光,多问问“这样是为什么?”,说说对学习材料的认识,解释每步算式的含义,阐述问题解决的思路,说明得出的结论、结果. 让孩子在熟知的、有着自己充分认识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数学,使心中所想与现实契合,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真义.   (三)为什么是这样?——在由近及远的探求中追溯由来
  【片断3】笔者《称牌游戏》
  方程学习后,和孩子们玩“如来神掌”(称扑克牌 )的游戏. 询问用什么称东西,而今天老师要用左手称出一叠扑克牌的张数(特别强调左手,其实用脚也行). 介绍规则:生任取一叠牌(超过10张);取出这叠牌的点数(例如取出23张,即23点,取出两张含有“人”的牌和3张数字牌);将剩下的牌交给老师称. 生按规则操作后,师用左手掂了掂剩余的扑克,笑着告诉学生:“9张. ”,并一张一张和学生数,生惊呼!第二次,师称出18张,又对了,生惊呼之余开始疑惑……
  已是下课时间,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剩下张数是9或18” “剩下张数是9、18或36” ……
  到了下午,几个孩子兴奋地跑过来说:“剩下张数是9的倍数!”随即又充满困惑地自言自语:“为什么会是9的倍数呢?”……
  第一次老师称出扑克的张数,孩子们一片惊呼(感到很神奇,又不太相信);第二次称对后,一部分人开始疑惑(不可能两次都这么准,肯定有奥秘!),对神秘未知强烈的探索欲油然而生,孩子们在自己的动手实验中发现“剩下张数是9的倍数!”. 旧惑得解,新惑又生——“为什么是这样?”其实,这个看似杂乱无章的游戏中蕴含着一道数学方程式,孩子们完全可以自己推理出来:“设拿出的张数为m,并设a、b分别为m的十位数和个位数,m = 10a b = 9a (a b)”,则m - (a b) = 9a. 合情推理“是这样”,与演绎推理“为什么是这样”,在疑窦丛生的积极状态中达到良好的统一和发展.
  (四)可以不是这样吗?——在由此及彼的深究中发散创新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在某种意义上,探求结果、追溯原由,是为了提出更多问题、引发更多思考,从而在问题解决方法、途径和结果上获得新的突破,这就需要在更积极的层面引导学生质疑.
  五年级时,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常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S = ah ÷ 2.
  孩子们在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中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但推导方法“可以不是这样吗”,在这样的疑问下,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出现了不一样的方法:
  在“可以不是这样吗”的质疑下,孩子们发现了多种新途径,更全面地沟通了形体间的联系.
  如果非要质疑结论S = “ah ÷ 2” 可以不是这样吗?在不同的学段深究下去,就会发现:
  (1)三角函数求法:S = ■absinC = ■acsinB = ■bcsinA(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
  (2)海伦公式:S = ■(p为半周长)
  (3)外接圆求法:S = abc/(4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还有内切圆求法、坐标系求法……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质疑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积极学习心理,没有人能比一个充满质疑精神的孩子更有创造力,由质疑引发的学习心理一定比功利性的心理更持久且更有力量. 基于儿童的本性,培养儿童质疑意识,激发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促进儿童深刻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美]希尔伯曼.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M]. 陆怡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余文森.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激趣艺术[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1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素质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来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钱学森教授指出:“教
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撼动学生的那棵树,那朵云,那一个灵魂……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环——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也不例外. 但在当下,部分农村数学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作业,以批、讲、订为一线的作业评改方式显得机械而低效. 怎样才能遵循新课改理念,对传统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模式进行变革
【摘要】本研究使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出有关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初中数学教材中一次函数内容的教学进行案例和策略研究,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做了大量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实践研究;一次函数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从数学基本事实出发,在数学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十个核心词,其中再次提到“推理能力”,“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合情推理通常用于发现、探索结论的过程中,演绎推理通常用于结论的证明上.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借助推理的思想方法辅助数学教学,为教学的完成、为孩子的思维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中合情推理更适合于启动、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景、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其中之义,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力和兴趣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文化涵养.本文以“直线与圆的位置
【摘要】 数学是一门灵活,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循序渐进,以引导探究为主. 实践表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贴合学生特点,能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探索,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应大力运用. 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利用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呢?  【关键词】 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运用途径;探索欲望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探究活
【摘 要】 小组合作模式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学会如何协同学习,实现共同成长. 反观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出现了低效现象,因此,如何挖掘问题根源,积极研究改进对策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一定原则为基础,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不同分工互相进行辅助学习
【摘要】 课前预习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教师设计好合适的数学预习“任务资源包”,让学生有目的地围绕它来进行预习,预习活动才会主动、深入,学生才会深思真学. 好的预习“任务资源包”可以激发学生课前的学习真正发生,从而更有力地引起课堂学习的真正发生.  【关键词】 预习;任务资源包;数学学习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
【摘要】高中数学思想不仅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问题的学习与解决的过程之中,而且其还是一种高端的思维方法,可以逐步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培养高中生数学思想的有效途径,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想;途径  引 言  事实上,数学思想不仅活跃与存在于整个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而且分布于整个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学科体系内,同时,还体现与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这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唤. 每一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潜力,但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或者说自身发展的特性. 教育只有根据每一名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性施教才能收到促进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在自己的课堂上应该怎样去寻找应对每一名学生发展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怎样解决因材施教与班级授课制的矛盾?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 转变传统的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