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思想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kafei4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漢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是一篇争议颇多又发人深思的历史性著作。每每翻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都会出现新的观点和想法,让人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促成汉斯立克这本小册子面世并引发激烈争议的原因,以及汉斯立克为何会支持形式-自律论观点,我们都会略知一二,但是究其缘由和深层次的隐性原因,笔者不得不进行更多地思考和研究探索。本文即从此出发,进行初步探索和归纳。
  [关键词]汉斯立克;音乐美学;形式;情感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1)08-0029-03
  爱德华·汉斯立克是公认的唯心主义音乐家,《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是其成名著作,后简称《论音乐的美》,这本书必然包含了他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既然汉斯立克是唯心主义音乐家,似乎应该更强调精神世界和情感活动,但他又是坚定的形式-自律论的拥护者——他强调音乐的美,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根据上下文,这种巧妙的组合就是“乐曲的音乐素质”,是“永恒不变、客观存在的事实”“美好的事物始终是美好的”,不以他人的意志情感为转移。既然强调了这种客观性,应该也可说音乐是客观的,毕竟按照汉斯立克自己的理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而“乐音的运动形式”就是乐音的组合关系。上面提到的“组合”是客观的,那么这里的“组合关系”按理来说也应该是客观的,但是在书中又明确指出“乐音形式与精神内涵是有着最密切的关系”“音乐是人类精神的表现”[1]。
  凡此种种看似颠倒反复的观点,但其实他是有着自己蕴含其中的逻辑,即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将作曲家和听众分开讨论。对于作曲家,汉斯立克强调充沛的精神与情感,他称之为“幻想力”,但是需要诉诸于客观的音乐素质和客观的“造型过程”,即作曲活动;对于听众,他则强调要用客观、持续、理性的状态去研究音乐独有的形式,被称为“有意识的纯粹观照”[2],且极度反对听众用主观的自我感受作为音乐审美的依据,因为这只是一种不唯一不稳定的神经兴奋或生理反应。
  汉斯立克在书中从作曲家和听众的角度做出了深刻讨论,但作为音乐艺术一大明显特色——演奏,却讨论得极少。从73到74页不到两页的篇幅,只占据了全文的1.9%。
  这些表象都有埋藏其中的深层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初步探索。
  一、作曲家与他的情感和客观作曲造型,听众与他们的刺激反应和纯粹形式审美观照
  汉斯立克开篇第一章标题就是“情感美学”,把他这本论著的目标定的很明确,就是要否定和反抗情感论。那么,汉斯立克为何要将矛头指向情感论而不是其他?
  了解西方音乐史的人们当然会说,因为情感论是19世纪以李斯特、瓦格纳为代表的,当时盛极音乐界的超级主流思想,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也膨胀到了极致,甚至到了情感无所不能的地步,所以便出现针对性的反抗声音。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情感论会一步步壮大至此?
  对于这个话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模仿论诞生时,情感论便开始萌芽,提出了音乐与人们情感生活的紧密联系:音乐可以模仿出人的品质和各式性情。到了中世纪,神学思想占据了文化、学术、艺术等领域中至高的统治地位,宗教音乐顺理成章的成为主流——音乐是上帝的美的显现,人们可以通过感受音乐的美向上帝表达敬慕与虔诚,而信仰和憧憬,也恰恰是当时宗教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神转向了人本身,音乐上回归古希腊。模仿论又浮出了水面,且折射出了不同的光彩——认为音乐能像语言一样表达人的内心。与此同时,音乐家们也在钻研技术手段,可以说情感与形式正处于共同进步阶段。至启蒙运动时期,卢梭与格鲁克分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促使情感论的形成,并18世纪中叶,在德国正式出现了情感论(Affektlehre)[3]一词,大多数音乐家都把直接表达人类感情的当作音乐的本质,甚至把各种旋律进行和特征等音乐要素都与某种情感进行对应,做出了“对照表”之类的东西[4]。1750年到19世纪初期便是音乐中情感与形式达到高度平衡的时期,这一时期受到称赞的音乐,几乎都是真挚的情感匹配着精致的形式,并在贝多芬的手中达到了巅峰。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情感已经上升成为音乐唯一真实的内容,各种情感都能在音乐中寻到,而音乐的形式已经沦为情感的附庸与容器,仿佛理解了其中情感就理解了一切。最后都知道,物极必反,汉斯立克的形式—他律论中的所有观点便应运而生。在很多音乐美学论著中,我们可以顺着发展的脉络找到以上种种缘由,综合力量推动促成了情感论大行其道。
  但是如上所述,为什么汉斯立克在大篇幅(见下表,占篇幅33.3%,虽然其中有很多引言和注释但基本比例偏差较小)对抗情感论后,提出形式论观点的同时,将欣赏者与作曲家分开而述,得出看似矛盾、截然不同的结论?我们不妨反着来,抛开这些复杂因素,先假设汉斯立克的观点完全成立,进行归纳梳理,再来逆推。
  我们在统计归纳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后,进行全文搜索,得出文中出现“作曲家”和“听众”的次数得出下表。当然,这种统计只是初步探索的方法,有其自身不够精密严谨之处,比如书中形容作曲家和听众这样的创作端和接受端的词并不止列出的这两词,但书中明确并列提出且涉及最多的即是这两词,较有代表性。我们可以看出“作曲家”一词集中在第三、四、六章,“听众”一词出现密集的地方在第四、五章,其中,两者皆出现频率较大之处在第四章,即将作曲家和听众分开讨论情感和形式如何作用的,不足为奇。但我们很快注意到,包括第一、二章抨击情感论的内容在内,第三、五、六章,甚至篇幅最短的第七章,“作曲家”和“听众”的出频次据仿佛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
  汉斯立克相信音乐作品的形式才是客观永恒的,其形式美才是音乐美的本质(第三章),主要针对音乐作品和作曲家,从作曲家一端出发,去提升形式的重要性。第五章时,从听众一端出发,降低了情感在审美过程中的实际价值,将这种好像由音乐音起的种种感情解释为兴奋和冲动,以及生理刺激,从而将理性稳定的纯粹音乐观照提升到审美高度,这种观照主是聆听思考音乐形式美的主要方式。第六章重点强调的是音乐的精神创造,汉斯立克在这里提出了音乐的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深层特点,可以理解为音乐在物质世界中无范本。经过这一番简要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汉斯立克的侧重点还是在“作曲家”一端,对于“听众”端的论述,也是围绕着作曲以及音乐本质和特点展开的。这时,逆推便可以开始了。   汉斯立克可以輕易地将论述焦点集中在作曲家一端,提出很多理论支撑下的音乐美学观点,是因为他本身学过四年的作曲(存留的音乐作品极少),且常年研究音乐理论。因此他能从作曲的角度去充分详实的提出自己的理论,从作曲的角度反对听众近乎狂热的情感享受,便是可以理解的事。假设汉斯立克从来没有学过作曲没有研究过音乐理论,只以听众的角度去说话,那么他应该跟瓦格纳狂热的信徒一般无二了。因为音乐带来的精神刺激真的太容易被感受到了,现在低俗音乐,甚至所谓“音乐鸦片”不正是“中庸之道”偏左(真正的“中庸之道”必须偏右一点[5])性格懒惰软弱的结果么?
  前文提到书中对演奏只有两页的论述,且过程中有存疑之处。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汉斯立克对演奏的体会不是很深。笔者专业是钢琴演奏方向,长期进行演奏实践的,对情感和形式,也有自己基于演奏角度的看法。书中说,演奏时“主观精神直接化为音乐,产生声响的效果,而不是默然地用乐音来塑造形式”[6]。其实演奏很难达到将内心的激情直接化成指尖音乐的境界,只有顶级演奏家才能随心所欲表达情感(又要符合原作精神,还是需要精心的安排),更多的时候是理性去控制乐音的形式。笔者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在想,音乐的四要素是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为何汉斯立克几乎没在书中提到音色的事儿?尤其是他还认为音乐美最佳的体现是纯器乐作品。熟悉器乐作品演奏的人应该都知道,音色对器乐作品演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演奏的细腻感和品质的高低。除了旋律和声涉及的音高、音长的要素,音强和音色以及呼吸等处理,更是细微之处见真章,更有理由算作音乐的形式美之中,但书中几乎没提。
  大家是不是已经有了答案——他的演奏水平必然不会很高,事实却是如此,他学过钢琴,但他大多是在观察,或者说是观照,带着他特有的冷静缜密的思考,极少进行演奏实践,可以肯定他的演奏水平并没有理论知识那样高深。疑点已经被解释,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只有高超的演奏家才能将内心的激情化为奏出的音乐。
  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前,甚至是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常常是演奏技巧高超的演奏家。他们常常举行激动人心的演奏会或沙龙,将内心的精神宣泄到自己创作的音乐中。所以在他们之中,情感的力量经过历史的发展壮大,占领了统治地位,也顺理成章。但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社会分工细化,作曲家开始逐渐从演奏家的身份脱离升华,情感的力量本应该逐渐削弱,但听众对音乐知识素养的水平并没有同步提高,还沉浸在因资本阶级崛起带来的个性解宣扬肆意绽放的阶段。所以汉斯立克要出书阐述自己的观点,来矫正这种“病态的”审美。
  以上就是为何汉斯立克会抓住作曲家和听众这两端,而提出看似矛盾的情感和形式关系的论述的另一种逆向推理解释。根据这种理解,在演奏的一端也应该会有类似的发展——确实,后来的20世纪音乐,出现了很多降低情感因素存在感的演奏表演,如十二音音乐、偶然音乐等。
  二、关于“形”与“情”之间联系模型的初步设想——简易恒星系模型
  经过对全书观点的归纳总结,既然音乐存在着一套特殊的独立的体系,与物质世界的语言系统互相平行发展,我们似乎也可以设想出精神世界的一套系统。
  笔者在研读这本书的时候时常画出两个两个相互吸引的球体,形式与情感的影响与观照成为了彼此间的引力。由于汉斯立克对演奏端的论述过少,在这里就先提出作曲与听众中间,“形”与“情”之间联系模型,如下图。设想后发现这个模型与宇宙的恒星系很像,不禁想到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即人的体内部存在由数的和谐原则统辖的“小宇宙”,那我们也有理由设想人类精神世界的宇宙模型。
  这个模型当然是初步的、简易的、不够完备的,但确能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汉斯立克的观点。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恒星系模型会越来越完整,即使遇到“星际迷航”的情况或跌入“黑洞”,也不枉这一番星际之旅。
  结 语
  虽然汉斯立克自己也承认书中的不足,我们读来也会有不解和质疑,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本小册子确实让我们更理智、严谨地去对待音乐这门独立的学科,尤其是当下网络时代,音乐作品(包括高质量的艺术作品,以及通俗作品和低俗音乐)泛滥到满溢状态的时代,清楚地认知最纯粹的高级美感为何物、了解如何达到这种审美情趣,让更多的人去直观地理解这一理念,是我们促进音乐更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关键词]理解力;歌剧观;科尔曼;作为戏剧的歌剧  “莫扎特那句‘诗歌必不折不扣地充当音乐顺从的女儿’的名言原来和格鲁克、瓦格纳‘音乐为戏剧服务’的观点并不矛盾。出错的不是大师,而是我们自己。”这是杨燕迪先生在为《作为戏剧的歌剧》进行翻译的过程里,于“译者序”中写下的一段话。是的,我们的误判往往导致我们深陷迷局,而关于歌剧作曲家的歌剧观问题,实质上就是围绕着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到底是戏剧引领音乐
期刊
[关键词]钢琴奏呜曲;贝多芬;作品分析  贝多芬作为世界知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一生创作了众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深受喜爱,无论是演奏还是单纯的欣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人类宝贵文化財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作者简介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最伟大的钢琴家、演奏家、作曲家之一。1770年贝多芬在德国波恩出生,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有着较好的音乐氛围和家庭环境,4岁就开始乐曲的学习,并在7
期刊
[关键词]西贝柳斯;民族主义;《芬兰颂》  19世纪是民族主义思想普遍涌动和欧洲大规模的民族建国的时代,民众开始将民族作为个人身份的界定标准,并在民族语境中思考问题。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在东欧和北欧的若干国家先后出现了一批作曲家,他们立志于发展本民族的音乐,分别在各自的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形式,反映了民族风情和民族精神,人们称这些作曲家为民族主义作曲家或民族乐派作曲家,称他们的音乐为
期刊
[关键词]琵琶;音乐音响;艺术内涵;现当代作品  在现当代有关音乐结构的理论中,指作品“曲式”的狭义的结构概念已被由音高、音色、节奏、力度、织体、音区等音乐元素建构而成的、具有内在聚合力以及某种逻辑关系的、全面的、广义上的结构取代。音乐结构是由节奏、音高、音色、力度等音乐诸元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音乐中音高、音色、响度、时值不仅作为音乐结构基本元素,同时也作为音乐音响基本元素存在,
期刊
[关键词]舞蹈;民族民间;当代价值  一、民间与庙堂的关系  我们日常所说的民族民间舞蹈存在于两个领域:民间与庙堂。前者是指民众百姓在原生态环境下、日常生活中所跳之舞,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后者是指专业舞者在课堂、剧场等艺术氛围中所跳之舞,是职业的内容。民间领域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从艺术形态发展水平来说属于粗糙的不成熟阶段:庙堂层面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体制性、精英性的特点,从艺术形态
期刊
[关键词]电贝司;形式;意识形态;秩序  作为电声乐队的主要成员.电贝司从20世纪上半叶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显的“标识”特征,这来源于乐器形制的属性.也附着了音乐类型的烙印——其出现和不断演进,一度象征着典型的、纯粹的电子音乐、爵士乐或其它流行音乐。随着电贝司音色与功能的开发、应用、实践,它走进了更多不同领域、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语境的乐队编制和音乐作品中。电贝司的种种“跨界”“混搭”越来越常见,已
期刊
[关键词]二胡;风格性技法;教学应用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在中华文明涓涓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千年的历史洗礼与沉淀,展现出了不凡的魅力。乐曲不仅旋律动听,涵括了鲜明的社会内容,而且演奏者根据对乐曲的分析对乐曲进行生动的演绎,灵活准确地运用风格性技法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即使根据谱例上标注的速度、情绪进行准确的演奏也会略显机械呆板.若加入了适宜的风格性技法则可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当今
期刊
[关键词]凤羽龙;龙舞;非遗舞蹈;苏南民间舞蹈;发展现状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它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具有极大的权力。人们出于对龙的崇拜,以及部分娱乐的需求,古时便产生“舞龙”这种民俗文化活动。虽舞龙文化在我国各地均有流传,但受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面貌、民俗地理等影响,不同地区的舞龙文化虽有同源,但也差别迥异。苏南地区洛社镇的“凤羽龙”是一种极富特点、别具一格的舞龙文化艺术
期刊
[关键词]音协工作;天津音协;引导和协调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提出了“推动文联基本职能由联络、协调、服务拓展为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使文联组织的联系范围和服务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对网络文艺和新文艺群体影响力显著扩大,行业建设主导作用显著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突出,吸引力、引导力、公信力不断提高,把文联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覆盖面大、凝聚力
期刊
[摘要]  红色歌谣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土地革命推行和中国革命的进程其内涵也而不断的丰富,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革命精神。本文着眼于新时期红色歌谣内涵的发展和精神的传承,提出红色歌谣是一个流动、发展的概念,首先从红色歌谣的性质、内容、时间三个方面对它内涵进行剖析,而后进一步对当代红色歌谣的经典代表作《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传播和时代意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红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