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PBL模式中的问题探讨

来源 :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揭示了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基于问题式学习在创业教育中的运用情况,并根据创业教育的内容,着重探讨了创业教育PBL模式中问题的实质、来源和设计原则。
  [关键词]基于问题学习(PBL)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3—0060—03
  [作者简介]黎赔肆,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湖南衡阳 421001);丁栋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一、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作为一个学科,跟其他任何学科内容一样是可以被学习的(Drucker,1985)。创业教育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的一个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到2005年为止,美国共有1600多个学院开设了2200门关于创业的课程,成立了100多个有关的研究中心,44本学术性期刊和主流管理期刊就与创业相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Kuratko,D.F.,2005),从而形成了一个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创业教育体系。而国内高校的商学院,主要是拥有MBA和EMBA招生权的商学院及管理学院也基本上开设了与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本科层次的创业教育也已启动。
  尽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创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1)创业教育内容与传统的商学院及管理学院提供的商业与管理知识教育的区别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尽管开设了很多冠以“创业”字样的课程,如创业财务(entrepreneurial finance)、创业管理(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和创业营销(entrepreneurialmarketing)等,而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创业教育的关联性受到了质疑(Kuratko,D.F.,2005)。(2)虽然关于创业的概念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但创业内涵却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从初次创业到内部创业,从个体创业到团队创业、组织层面的创业,相应的教学内容应该从培育个体创业的创业意识扩展到包括内部创业、创业管理和团队合作方面的教育。而现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体系显然没有作出有效的回应。(3)一些主要商学院都试图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一种好的倾向。但是,这种保持特色的固化模式在大多情况下并不具有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特点,因而可能降低其教育的意义。因为,创业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和个案性,而不同于数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教学。(4)在教育方法上,与商学院传统教育方法并无多大创新,当前主要教育方法有设计商业计划书、创业者讲座、案例分析、课程演讲、文献探讨、课程项目、课程研讨会、课程实习和固定教材学习等,这些方法对于培育创业意识与知识是可行的,但对于培育解决创业中实践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性就显得不足。
  
  二、PBL的含义及其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在医学教学中开始盛行,现在已经应用于各个层次和很多学科的教学中。中国从1990年开始大量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并尝试探索如何将PBL引入到我国的教学实践之中。但是,对于基于问题式学习的含义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学者张玲在分析了大量学者的观点后,认为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她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主要有三个特征:(1)PBL的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材料,而不是以传统教材为中心;(2)角色转换,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提供引导与支持,而学生则由被动者转变为主角,主动获取知识;(3)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单个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在PBL模式下,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团队互动方式进行学习。
  PBL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取得的效果,为创业教育者所关注。米切尔森(Michaelsen.2001)指出,PBL为课堂材料注入了更多的意义、实用性和与相关性,而这些有利于开发创业所需要的重要的分析技能。在实践方面,堡林根州立大学商业管理学院于2004年成功地开发了基于PBL的在线(on—line)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导论(Intro,duction to Entrepreneurship),并于同年春季进行了试运行,于秋季再次推行。该大学的罗非·汉克(Ralph hanke,2005)和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另外两名学者通过对比实验对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1)那些接受该课程教育的学生反映出更能处理存在于商业创业和组织培育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可能更有能力对不断变化的创业环境作出更快和更有效的反应,也更有可能管理好组织内的变化和更能胜任在组织成长过程中开发商业模式。(2)接受该课程教育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如预期的那样没有显著性变化(一般自我效能是个体一个相当稳定的特质),而创业的自我效能则有显著性增加,而大量的创业文献表明,高创业自我效能导致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上述情况表明,PBL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依然存在着局限性:(1)虽然教学内容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而且问题也可能由教师取材于以前他人的创业实践,但问题是由教员设计出来的,而且不是学员自己的“真问题”,对学员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真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2)这种教育模式主要适用于培训学员的创业意识、识别机会的能力等,而对创业实践的能力的培养作用有限;(3)上述检验结果仅仅是理论上的检验,并没有得到实践上的验证。因此,仍需进一步研究PBL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三、创业教育PBL模式中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的有效实行既要充分发挥模式本身的特点,又要紧扣其应用对象。同样,PBL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既要突出PBL的核心特色,又要结合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只有将二者的特点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核心是问题,其他一切是围绕问题而进行的。创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践导向,虽然也要教授创业的基本知识,但重在培育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创业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创业教育也是问题导向的。因此,PBL和创业教育最佳结合点就是问题。
  
  1、正确理解PBL模式中“问题”的实质
  国内一些探讨PBL在中国教育中应用的论述通常忽视提问与问题的区别。如有篇论文是这样来理解“问题”的:一位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反映生态破坏的图片,然后问学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生态破坏,这个提问就是老师为学生设计的 问题。而事实上,生态破坏才是这里的真正的问题,教师设计这个问题后,要求学生向自己提问并寻求解决方法。如学生会问:除了图片展示现象外,生态破坏还会造成哪些后果,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能有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问题是面对困惑和困境时需要解决的对象。在解决这个problem时需要很多questions,questions的产生是在一个合理设计下诱发的,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多阶段和多步骤的,它事实上就是收集和分析信息、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问题本身并不像国内一些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是多阶段和多步骤的,在使用PBL时只有一个问题。
  以创业中融资为例,创立企业本身是一个大问题,它由很多问题组成,而融资又是这个大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显然,我们不可能把创立企业这一个大问题通过一门课程来解决,但可以通过应用PBL教学模式来解决融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作为学员的创业者在进行学习时就会问自己:应该采取哪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劣如何?融资的过程程序是怎样的?怎样跟别人沟通?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促使学员自己寻找知识和资料,或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2、恰当选择创业教育PBL模式中的“问题”来源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核心是问题,它有两个来源:一是教员提出的问题;二是学员自己的问题。一般将其理解为,教师的问题是第一层次的,学员的问题是在教师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的,是第二层次的。按照这种思想实施PBL模式,对于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各种能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正是由于这种思路,国内现有的基于PBL的教育模式中的问题一般是由教育者提供的,学员只是被动地围绕这些事先设计好了的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问题的真实性和现实性难以保证。我们认为,如果不说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话,至少应该承认它与教师的问题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创业教育中尤其如此。
  创业教育PBL模式中的问题无论是教育者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都不能离开创业教育内容本身。创业教育的内容非常宽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即创业知识的教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育、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因此。基于PBL的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应该是围绕这三大块内容而提出的。我们认为,对创业知识的教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育,应由教师设置问题为主导;对于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宜以接受教育的创业者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主导。
  创业知识包括创业经济学和创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教师比学生更熟悉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由教师就某一特定知识的传授来组织问题更合理。这就如同一个人感觉头痛,而到底因什么引起头痛的原因却不知道,只好求助于医生。因为医生比患者更了解引起头痛的各种原因,并会针对不同原因开出不同的处方。同理,一个创业者担心在创业过程中碰到法律问题,他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就可以为他设计一个复杂的问题,尽可能地将会碰到的法律问题组织进来。稍有不同的是,教师可以将具有相同要求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学生之间可以围绕同一问题展开讨论。对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的认识,有心理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比学生有更强的优势,因此更应该由教师来组织问题。
  对于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作为PBL中问题设计的核心。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实际问题,或者创业者准备创业,需要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将问题的详细情况提供给教育机构,向教育机构订制(下订单)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案,教师则根据问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准备培训方案和相关材料,以对创业者进行问题解决式教育。在这种情形下,问题是由学生主动提出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理论上来说教育效果会最好。虽然“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但教师还是要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去组织教育资源和材料。仍以头痛看病为例,不过患者这次知道感冒是因发高烧引起的,去看医生,要求医生为他开点特效药就行,因为他不知道各种药的疗效。
  与问题的两种来源相比较,来自教师的问题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因为医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虽然开出的药是治头痛的,但不是专治求医者头痛的药。从另一方面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更有针对性。
  
  3、合理依据创业教育PBL模式中问题的设计原则
  PBL学习模式围绕问题的设计并没完全一致的固定程序,但可以归纳一些主要基本原则。
  第一,关于问题呈现。问题应该是真实的,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或将来在其职业生涯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相似(Christopher,A.S.,etc.,1995),也就是说,问题必须是镶嵌在一定的情境当中的。为了有利于突出对问题的情景性要求,问题最好不要以提问开始,而是通过案例阅读、情景视频、多媒体等形式给出。例如,对学生进行创业伦理的教育,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因企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的课件让学生观看(灰蒙蒙的天空、乌黑的河水、枯黄的草木等),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问题的设计应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有利于学员学习基本知识,二是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应该设计得复杂些,能够不断激起学生的question。在一系列的questions的提出与回答中,学生必须学会查找相关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前面的融资例子就是这样的一种设计。
  第三,小组学习和讨论是PBL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问题设计应该能激励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起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掌握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创业活动是由创业团队发起的。如果问题是由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励小组讨论。
  第四,问题的设计最好不要来源于教材,因为很多教材都带有倾向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循着教材的思路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此外,问题也不要取材于其他带有答案的材料,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中也不要暗示什么标准答案。问题的设计最好来源于实际,或教师的原创。在创业实践能力培训中·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
  
  四、结束语
  
  创业教育是一个比较新的教育领域,需要开发和借鉴其他学科中适合的教育方法。在国外,PBL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在其他学科领域教育中取得的成功吸引了众多的创业教育研究者,并被逐渐用于实践。而在国内,这种尝试尚未得到研究,也未曾见到用于实践。本文只是比较宏观地探讨了这种模式在创业教育中运用时对问题的理解、选择和设计的一些基本观点。将PBL模式更多、更为具体地用于创业问题教育,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的方案。
  
  责任编辑 向 欣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子政务与网络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网上形象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密切与世界经济交往的大势所趋。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电子政务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功能,并特别阐述了我国发展电子政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政府管
期刊
摘 要:介绍了目前连续混炼设备的发展,简单分析了一些连续混炼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混炼特点,指出连续混炼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受到密炼机厂家的重视。  关键词:连续混炼;转子构型    1、 概述    随着橡塑工业及其他高分子材料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各种高分子加工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工厂主要使用的混炼设备是间歇式密炼机,但由于一定因素的影响间歇混炼所得到的混炼胶质量不均匀,性能差异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化与文化生产力的异同,提出是“积极的、先进的文化才是文化生产力”的论断,进而论述了可持续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文化生产力;文化创新    胡锦涛同志在17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生产力”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继承发展,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深刻理解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探索可持续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指导意义。
期刊
摘 要:企业发展要靠忠诚于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企业员工的流失,特别是优秀员工、核心员工的流失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后果不堪设想。本文针对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分析了员工流失对企业的影响,剖析了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企业员工流失率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对策研究    人员流动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及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通过员工的流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东西部研究生教育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并提出提高西部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必须根据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合西部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新措施。  关键词:西部;研究生;创新教育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成败的关键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创新教育日益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核
期刊
摘 要: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全新的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地忘掉过去,超越自我,“永远视今天为落后”,个人才能进步,企业才能发展。我们将这种思想观念和危机意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  关键词:竞争力;企业文化;决策力;创新力;联动力;凝聚力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国有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日益凸显
期刊
摘 要:案例研究是管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首先,哈佛的案例教学引发了我们对案例研究的思考,并试图说明案例选取的技巧,应该选取什么样的典型案例。接下来,说明了案例研究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最后,我们对个案研究与组合案例研究进行了对比,并给出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个案    一、引言——由哈佛案例教学想到的    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
期刊
[摘要]中美研究生工程教育都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兴起、壮大的,但美国研究生工程教育较中国更早、更成熟。本文结合对美国三所著名大学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比较中美两国研究生工程教育中多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在国际可比性、质量保障机制、培养基地建设、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 中美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
期刊
[摘要]2003年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正式颁布了《职业型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并从当年4月1日起实行。此举,在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本文分析了这一文件出台的国际、国内大背景,分析了建立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必要性,介绍了这一文件的革新点,并预测了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日本 高等教育 战略选择职业型研究生院  [中图分类号]G64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大学官僚化是大陆高校出现的新现象,其表征可以概括为管理行政化、行政职权化和教学科研人员边缘化。机构浮胀、学术弱化、官僚腐败则是大学官僚化的产物。台湾的大学解决大学中官员充斥和非教学科研人员臃肿的问题,与其依靠有效的实体法《大学法》来规范高等学校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法学的角度看,用具有实体法性质的大学法来规范高校管理队伍和管理行为,应该有利于根治大陆大学官僚化现象。  [关键词]大学 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