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人做邻居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klie198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到日本探亲看望女儿,住厚木市长谷地区381番地。我住的这几排二层复式楼,都是某公司的租赁房,几乎住的都是日本人。日本人在住房问题上和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有所不同,我们是为成家或为把房租出去或为未来增值,而拼命赚钱或拼命节约攒钱买房子,而日本人买房者不多,大都几辈人都是租房住,和西方国家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儿女们18岁以后都离开了父母,单枪匹马闯天下,工作后在外租房。因为工作压力大,夜里加班是常事,所以很少回来看父母,因此老人们普遍感到孤独。二是日本的房价基本上不怎么变,高也高不了多少,低也低不了多少,因此没有炒房的现象。日本人买房有两种情况,买成品房或买地皮叫建筑师按自己的设计建房。三是日本人大都重享受,有钱就花,一般都不存钱,存钱利息低得可怜,和不存差不了多少。有钱就吃好穿好玩好旅游好,拿几千万甚至更多钱买房子划不来。因为大家都是这个想法,所以日本房子难以卖出去。
  我还看到日本电视新闻报道,有些老人死去多年了,房子没人来认领,国家就“没收”了。我住房的附近,就有几栋别墅“荒芜”了,听说几年都没人住了。
  我隔壁是一家日本人,女主人没工作,在家搞家务,是全职太太。两家只是一墙之隔,前后院都是以低矮的栅栏为界,一出门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早上一见面,人家都是主动对我们说“噢哈哟,各抓一马丝”,意思是“你好”。下午见面,人家会说“可你几哇”,也是“你好”的意思,上午10时以后至晚上6时左右都是这个一样的“你好!”招呼。邻居晚上一般不出门,偶然出门碰到,人家会说“康巴哇”,这是“晚上好”的意思。
  他们家有四个小孩,小的2岁多,走路还不稳当,最大的刚上初中,四个孩子年龄相隔2岁左右。平时除上学和出外玩耍外,孩子们都待在家里很少出门,从未听到他们的吵闹声。孩子们偶尔同时出来玩,打球、跳绳等,从不打闹,说话声音大了一点,家长都会出来禁止或对我们说抱歉,说影响了我们。他们家养了一只狗,有时一天到晚都会叫,虽然声音不大,但还是能听到。主人对我们说,她家的狗老了,有12岁了,像人老了,啰唆唠叨,吵闹了我们,对不起我们,请我们原谅。
  在日本回收一般垃圾的日子是周一,一般垃圾包括厨房垃圾,如剩饭剩菜、摘削的菜根叶皮、蛋壳、食品袋盒等。有一天是周六,家里厨房的垃圾太多,虽然我用几个塑料袋装着,仍是异味重,因为日本的购物塑料袋,一是薄,二是可溶性强,有些可能是农作物的秸秆做成的。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后,我把几个垃圾袋放到前门外路边等周一回收,这样家里就没气味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我起来去散步,一打开门,糟糕了,垃圾袋都破了几个大洞,里面的垃圾散满一地,气味难闻。我来不及找手套戴上,赶快用手拾捡起垃圾,捧到两个新塑料袋里。正在这时,日本邻居可能是特意走出门来,给我说了一大堆话,边说边指手画脚,我一句也听不懂,我急她也急。后来她碰到我女儿,又说了一遍。女儿对我讲了大概的意思:邻居说不要把垃圾放在门外,影响环境,她今天早上看到流浪猫和乌鸦吃了我们家的垃圾,搞得好脏。如果一定要放垃圾在外面的话,要用牢固的塑料袋装好扎紧。女儿说,邻居和我们的关系好,是好心好意提醒我们,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到管理部门去“告发”我们了,麻烦就来了,说是中国人干的,多不好。女儿以前也跟我说过,不要把垃圾放在门外,有流浪的狗貓和乌鸦会偷食,我竟把这事给忘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莫名其妙,至今还是个谜。一天,我们坐在后门外的小院子里,闻到一股臭气,不知是哪里来的。我们和日本邻居只有栅栏相隔,邻居种了几株花,我还看到她买了肥料和土壤铺在花根上,一天晚上一家六口人还出来给花捉虫呢!他们家另一个隔壁是空房子,没人住,再隔壁是刚搬来不久的中国人。我住的另一边隔壁也是空房子,没人住。突然有一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来我家,手里拿着一张举报信,说有人投诉我家种的菜不知施了什么药,有股臭气影响了人家。我女儿作了解释,说我家没有买农药,我们也闻到了这股臭气,也不知是哪个家庭发出的。后来工作人员临走之前,还用手机拍照了我家的菜地,这事一直没有下文。是谁投诉的呢?我怀疑来怀疑去,不知是不是邻居?不会吧,邻居对我们很好。女儿再三不让我猜疑,说以后注意就行了。
  听女儿讲,日本人投诉举报是习惯,是平常事,也不是故意使什么坏心眼,基本上有事当面不说,“背后”找“组织”或找警察。如果投诉你居家的事情多了,管理所有权让你搬出这个地方。女儿天天唠叨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不要影响邻居家的生活。如,说话声音不能大,关门要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在家隔门窗盯视邻居家里,在外不要在人家门口张望,更不能进去看人家的小花园等;到夏天,还不能穿背心和短裤出门,在家换衣服要拉上窗帘,不能光着上身。我种了一棵南瓜,买了200多日元的绳子和网,让南瓜往楼上爬,后来刮台风,折断了一些小瓜和秧,怪可惜的。我说那边隔壁没人住,后院地面空荡荡的,让南瓜爬过去不就得了,女儿不同意,说“侵占”了人家的地盘不好,会影响房子租出去。我心想,现在女儿成了半个日本人了,处处为别人着想,但这种文明程度确实值得我惊叹和学习。
其他文献
《老友》专家门诊:  我今年75岁,2018年11月因突然晕倒入院治疗,确诊患腦梗死。我出院后,生活能自理,只是偶尔有头痛发作。去年上半年的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鼻子嗅觉失灵,不能分辨气味。副鼻窦CT平扫结果未见异常。医师怀疑嗅觉失灵是脑梗死导致的。请问:脑梗死致嗅觉失灵应如何调治,我的嗅觉还有希望恢复吗?  九江市肖××  肖××同志:  你于2018年11月被明确诊断脑梗死,2019年上半年的某
期刊
出汗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在许多传言里,出汗被赋予了不普通的使命,比如出汗能排毒、不同部位出汗能反映内脏问题……这些说法是真是假?  ▲出汗能排毒吗  首先,人真没这么多毒要排。其次,出汗也真没这个作用。汗里99%的成分都是水,剩下1%的成分包括钠、钾、钙、氯及尿素氮等,其中能和毒沾点儿边的大概就只有尿素氮了。而尿素氮主要通过小便排出人体,汗水里那一点点的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出汗其实只是人体调节体
期刊
灵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药材之一,上古时期就被称为“瑞草”,有益气血、安心神、健脾胃、滋补强壮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灵芝还有抗氧化、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着实是一味良药。然而,现实中很多商家打着一些旗号夸大灵芝的功效,以谋取更多的利润。本文介绍一些对灵芝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灵芝越老越好  民间传言,灵芝的“年纪”越大,功效越好。一旦灵芝被冠上“千年灵芝”的称号,价格就
期刊
我叔叔钟礼恩生于1929年10月2日,现在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腰板挺直,走起路来咚咚响。老友们都羡慕他的好身体,说他像七八十岁的样子。究其高寿之道,主要有三点。  劳动不停,筑就高寿基石  钟礼恩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随父亲种田、放牛、养猪、开山种油茶树。他10来岁时,大部分农活已经做得相当熟练,还经常想办法减轻家庭负担。冬天,大雪压断了许多树枝,他冒着寒冷,拖回家来当柴烧(做饭和烤火)
期刊
血压的变化可以使用表格来记录。长久坚持,在就诊时可以给医师参考,帮助准确判断病情。工具很简单,选用没用完的病历本或笔记本即可。在表头注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备注”,纵坐标是“日期”。这样,一张简单的血压监测表就做好啦。  自测血压的方法如下:  1.环境安静,室温最好保持在20℃左右,避免上臂衣物過厚过紧;  2.在测量前,受检者要放松,最好休息20~30分钟,排空膀胱,不饮酒、咖啡和浓
期刊
在江西省永丰县坑田镇坑田村老屋下自然村,有一位名叫刘世杰的抗战老兵。如今,已逾百岁的刘世杰仍然精神矍铄、说话爽朗、思维清晰。我慕名拜访,在刘世杰孙女的帮助下,总结出了他的一些养生经。  ●胸怀宽阔,豁达大度  刘世杰一生经历了许多苦难。他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没有家庭依靠。在“反右”运动中,他被错戴了帽子,直至“文革”结束后才获得平反,落实政策。但他对所遇的挫折和不公,都想得开、放得下,从不怨天尤人,
期刊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同时是排名前列的不可逆致盲眼病,且多发生于老年人,一旦失明,难以修复。青光眼是一种终身疾病,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诊断和治疗也比较复杂。  患者对青光眼认识不同。有些患者一旦得知患该病就特别紧张,感到恐惧;而有些患者因症状不明显,也就无所谓,直到视力慢慢下降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才后悔莫及。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在就诊过程中,对该病存有大量困惑和疑虑,特别是信心不足,不知所措
期刊
皮影戏是一项集表演、歌唱、繪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  ◎皮影戏的历史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由说、唱和音乐相结合,通过光影展现“三位一体”的表演艺术。随着乐器伴奏和唱腔配合便可“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因此,皮影戏也被誉为“电影的鼻祖”“最
期刊
夏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于一年中的最低阶段,最贴近正常值。但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夏季气温较高,糖尿病患者易受病邪侵袭,尤其要做好防护工作。  ?不能随意减药  夏季血糖水平较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对抗寒冷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另外,天气闷热,人的食欲有所减退,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少,室外活动增多,对血糖的利用也随之增加。同时,夏季白昼时间较长,人的睡眠时间有所减少,体
期刊
如今,过快的生活節奏使得手机、电子阅读器成了很多人的“掌中书”。也有一些人坚持阅读纸质书,在油墨书香营造出的独特氛围中,让自己的心静下来。那书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古代,人们非常讲究图书的形式美,将书籍装帧作为一门高雅艺术。古代的读书人都非常爱惜书籍,而书籍在保存中有两大难题,一是防潮湿,一是防虫蛀。而蠹虫就是毁书的强大杀手,且极难防范。  不过,蠹虫也有天敌。那就是一种名为芸香的草本植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