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公众健康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自我防护意识逐渐增强,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各类职业风险也日渐暴露,为提高供应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减少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就对医院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及防范措施作一综述。
关键词 :护理;供应室;风险;措施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流程当中,这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风险。供应室护理工作隐含着诸多风险因素,对护士自身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强化供应室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现结合实际情况将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及对应防范措施讨论如下。
1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风险分析
1.1管理风险
部分医院管理阶级对消毒供应室重视程度不够,只为供应室配备工作时间短、供应室护理工作经验欠缺的护士,使得供应室人才发展相对滞后,致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偏高;同时供应室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监管力度不严格等因素也是供应室工作中的管理风险所在。
1.2人员风险
(1)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当前还有部分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认为供应室护理工作不接触患者,故不存在医疗纠纷,这种错误的观念体现出其对医疗法律法规认识的缺乏,是很危险的。一旦在清洗及消毒灭菌方面出现严重的纰漏,其最终后果就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就在所难免。
(2) 专业知识不够
部分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虽然毕业于卫生相关专业,但在器械消毒灭菌方面尚缺乏更为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及操作经验,例如在灭菌过程中出现物品摆放方式、摆放位置、摆放空间的不规范,导致灭菌不够彻底,甚至灭菌失败,由此增加院内感染风险,一旦因此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职业防护意识缺乏
王旭[1]等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4.9%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认为周围传染病患者少,不会感染上疾病,认为有必要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学习的占91.3%。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供应室护理人员标准防护认识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对传染性疾病发生及传播途径的模糊认识等因素均有可能增加供应室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风险。
1.3工作流程各环节中的风险
(1) 下发下收
该环节护理人员需要与未经处理的医疗器具发生直接接触,因此该环节最大的隐患既是下发和回收均由同一护士完成,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混放集于一车内,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另外无菌车在运送过程中没有封闭或敞盖运送均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2]。
(2) 清洗、包装、灭菌、存放
传统人工清洗的方式不能够较好地调配消毒液、清洁剂、润滑剂等的使用浓度,同时物品浸泡及刷洗时间也容易受人为主观意志的影响,最终导致清洗不彻底及灭菌失败,引发医院感染[3-4];物品包装过程中漏装器械或包有异物或手术敷料包内漏放化学指示卡等不良事件均能够对医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灭菌过程如出现密封不严、有孔容器未开筛孔等不良事件均可能造成灭菌不良,同时未认真填写灭菌器械的使用日志也可能在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提供可靠证据;无菌物品的储存环境清洁不够或储存环境中存放过期物品或非无菌物品均可能造成无菌物品污染。
2针对性防范措施
2.1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建设
医院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所提及的职责、制度、要求、管理、技术流程、培训等内容全面建设供应室,规范供应室内各规章制度,肯定其在院内各科室中的地位,明确发展方向,改善供应室工作环境,严格区分供应室各功能区域,并投入必要资金用于引进设备、技术,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2加强法律法规及供应室护理风险教育
坚持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疗法制教育,增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5],提升对供应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组织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本院及外院与供应室工作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从中吸取教训,并针对本科工作中的护理缺陷进行整改。
2.3加强专科理论及操作培训
有针对性地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与供应室职业暴露有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供应室护理工作各流程的理论及操作培训,熟悉和规范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各项操作流程,并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2.4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加强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包括:常见血液病传播疾病流行及传播途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及职业感染途径,普及预防的概念及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洗手,防护用具的选用,污染、锐器及医疗垃圾的处理等),做到知识培训与素质教育并重,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求所有供应室工作人员务必时刻书写好各种工作日志,并将之妥善保存,一旦有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到护理供应室环节,这些材料即可作为重要证据,因此强化证据意识也是维护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旭,柴文琳. 风险管理在中心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 全科护理,2010,33:3073-3074.
[2]王海燕,杨佳. 供应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做法和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2012,04:101-102.
[3]缪珩华. 风险管理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1:148-149.
[4]杨芳.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防范措施探讨[J]. 中国护理管理,2006,08:54-55.
[5]尚军霞. 浅谈供应室的风险管理[J]. 青海医药杂志,2013,05:40-41.
关键词 :护理;供应室;风险;措施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各流程当中,这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风险。供应室护理工作隐含着诸多风险因素,对护士自身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强化供应室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现结合实际情况将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及对应防范措施讨论如下。
1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风险分析
1.1管理风险
部分医院管理阶级对消毒供应室重视程度不够,只为供应室配备工作时间短、供应室护理工作经验欠缺的护士,使得供应室人才发展相对滞后,致使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偏高;同时供应室自身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监管力度不严格等因素也是供应室工作中的管理风险所在。
1.2人员风险
(1)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当前还有部分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认为供应室护理工作不接触患者,故不存在医疗纠纷,这种错误的观念体现出其对医疗法律法规认识的缺乏,是很危险的。一旦在清洗及消毒灭菌方面出现严重的纰漏,其最终后果就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就在所难免。
(2) 专业知识不够
部分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虽然毕业于卫生相关专业,但在器械消毒灭菌方面尚缺乏更为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及操作经验,例如在灭菌过程中出现物品摆放方式、摆放位置、摆放空间的不规范,导致灭菌不够彻底,甚至灭菌失败,由此增加院内感染风险,一旦因此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职业防护意识缺乏
王旭[1]等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4.9%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认为周围传染病患者少,不会感染上疾病,认为有必要加强自我防护知识学习的占91.3%。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供应室护理人员标准防护认识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对传染性疾病发生及传播途径的模糊认识等因素均有可能增加供应室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风险。
1.3工作流程各环节中的风险
(1) 下发下收
该环节护理人员需要与未经处理的医疗器具发生直接接触,因此该环节最大的隐患既是下发和回收均由同一护士完成,污染物品和无菌物品混放集于一车内,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另外无菌车在运送过程中没有封闭或敞盖运送均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2]。
(2) 清洗、包装、灭菌、存放
传统人工清洗的方式不能够较好地调配消毒液、清洁剂、润滑剂等的使用浓度,同时物品浸泡及刷洗时间也容易受人为主观意志的影响,最终导致清洗不彻底及灭菌失败,引发医院感染[3-4];物品包装过程中漏装器械或包有异物或手术敷料包内漏放化学指示卡等不良事件均能够对医疗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灭菌过程如出现密封不严、有孔容器未开筛孔等不良事件均可能造成灭菌不良,同时未认真填写灭菌器械的使用日志也可能在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提供可靠证据;无菌物品的储存环境清洁不够或储存环境中存放过期物品或非无菌物品均可能造成无菌物品污染。
2针对性防范措施
2.1加强对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建设
医院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所提及的职责、制度、要求、管理、技术流程、培训等内容全面建设供应室,规范供应室内各规章制度,肯定其在院内各科室中的地位,明确发展方向,改善供应室工作环境,严格区分供应室各功能区域,并投入必要资金用于引进设备、技术,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2加强法律法规及供应室护理风险教育
坚持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医疗法制教育,增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5],提升对供应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组织供应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本院及外院与供应室工作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从中吸取教训,并针对本科工作中的护理缺陷进行整改。
2.3加强专科理论及操作培训
有针对性地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与供应室职业暴露有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开展供应室护理工作各流程的理论及操作培训,熟悉和规范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各项操作流程,并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2.4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加强供应室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包括:常见血液病传播疾病流行及传播途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及职业感染途径,普及预防的概念及措施(如接种乙肝疫苗,洗手,防护用具的选用,污染、锐器及医疗垃圾的处理等),做到知识培训与素质教育并重,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求所有供应室工作人员务必时刻书写好各种工作日志,并将之妥善保存,一旦有医疗纠纷案件涉及到护理供应室环节,这些材料即可作为重要证据,因此强化证据意识也是维护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旭,柴文琳. 风险管理在中心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 全科护理,2010,33:3073-3074.
[2]王海燕,杨佳. 供应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做法和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2012,04:101-102.
[3]缪珩华. 风险管理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1:148-149.
[4]杨芳. 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损伤防范措施探讨[J]. 中国护理管理,2006,08:54-55.
[5]尚军霞. 浅谈供应室的风险管理[J]. 青海医药杂志,2013,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