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从文本审读、图表分析、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等多方面、多途径加以培养提升,以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及高考的要求。
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素养;高考试题;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37-2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过程中,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其中对信息素养的要求具体明确:“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如何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其关键是信息加工能力。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吃透课标程准和教材编写理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变革教法学法,提高学生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科学素养,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策略。本文结合2013年江苏省化学高考试题,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谈一点教学思考。
一、指导阅读教材文本,培养信息审读能力
学生在解读教材和交流研讨中学会筛选、捕捉信息,不仅会获得“直接”的信息,还能重组获得“间接”信息,使化学信息得到拓展和补充,提高学科信息获得的准确度和完整性。如教材中的不同栏目:“你知道吗”、“信息提示”、“交流与讨论”等,以特有的化学语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信息,思考中构建化学观念。高考试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有大量的文本信息,有的甚至直接来自课本。
化学教学中围绕课本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学生重视文本审读,分析信息,思考归纳,能有效掌握化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化学的基础性问题。
二、引导分析化学图表,培养信息发现能力
无论是宏观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还是微观的结构多样性;无论是生活中的化学应用,还是化学的前沿发展,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通过图表呈现,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不同的素材,引发学生挖掘不同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发现提出问题,促进思考解决问题。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14题: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 、Ca2 、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pM=-lgc(M),p(CO2-3)=-lgc(C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 )=c(CO2-3)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 )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 ) 本题考查点是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图线变化隐含pH的实质。理解图中隐含信息是关键。答案BD。
上述题目是高考中常见的解题信息隐藏在图表中的代表性考题。通过文本信息、图表信息,考查学生创造性发现、分析、交换、吸收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不仅具备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应获得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
三、指导观察化学实验,培养信息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的仔细观察并能准确地描述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化学实验内容广泛,因而从实验中获取信息量大且多样,必须重视从实验中获取知识、技能及方法等信息,不仅关注目标性信息,还要重视实验中过程性信息,从而增加信息的加工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高考中,化学实验与化工生产方面的素材情境强调时代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3江苏高考化学16题: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2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 C800℃2MgO 2SO2↑ CO2↑
MgSO4 C800℃MgO SO2↑ CO↑
MgSO4 3C800℃MgO S↑ 3CO↑
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填字母)。
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稀硝酸d.KMnO4溶液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式:。
教学中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不仅用感官来感知实验现象,而且要善于透过现象呈现的信息,尽可能地捕捉更多的信息,分析思考出化学的真相,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动力。
四、关注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提升综合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报告的完成,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不仅获得探究过程的体验,而且能强化获取、应用信息的意识。
高考中同样有研究性问题的考查。2013江苏高考19题第(5)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铁。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FeSO4溶液,,得到FeSO4·7H2O晶体。
本题设置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图中60℃拐点,低温有利于结晶,都是重要的信息。这既需要学生的图表信息分析能力,又要求学生有完备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信息处理表达能力。
教学中,通过常态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共享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知识信息无处不在,一个善于捕捉信息的人,一个信息素养健全的人,才会是一个易于成功的人。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展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信息素养;高考试题;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37-2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过程中,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其中对信息素养的要求具体明确:“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如何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其关键是信息加工能力。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吃透课标程准和教材编写理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变革教法学法,提高学生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科学素养,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的命题策略。本文结合2013年江苏省化学高考试题,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谈一点教学思考。
一、指导阅读教材文本,培养信息审读能力
学生在解读教材和交流研讨中学会筛选、捕捉信息,不仅会获得“直接”的信息,还能重组获得“间接”信息,使化学信息得到拓展和补充,提高学科信息获得的准确度和完整性。如教材中的不同栏目:“你知道吗”、“信息提示”、“交流与讨论”等,以特有的化学语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信息,思考中构建化学观念。高考试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有大量的文本信息,有的甚至直接来自课本。
化学教学中围绕课本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学生重视文本审读,分析信息,思考归纳,能有效掌握化学的基本方法,解决化学的基础性问题。
二、引导分析化学图表,培养信息发现能力
无论是宏观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还是微观的结构多样性;无论是生活中的化学应用,还是化学的前沿发展,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通过图表呈现,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不同的素材,引发学生挖掘不同信息、构建知识体系、发现提出问题,促进思考解决问题。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14题: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 、Ca2 、Mn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pM=-lgc(M),p(CO2-3)=-lgc(CO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 )=c(CO2-3)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 )
上述题目是高考中常见的解题信息隐藏在图表中的代表性考题。通过文本信息、图表信息,考查学生创造性发现、分析、交换、吸收信息的能力,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不仅具备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还应获得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
三、指导观察化学实验,培养信息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实验的仔细观察并能准确地描述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化学实验内容广泛,因而从实验中获取信息量大且多样,必须重视从实验中获取知识、技能及方法等信息,不仅关注目标性信息,还要重视实验中过程性信息,从而增加信息的加工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近年高考中,化学实验与化工生产方面的素材情境强调时代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3江苏高考化学16题: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2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 C800℃2MgO 2SO2↑ CO2↑
MgSO4 C800℃MgO SO2↑ CO↑
MgSO4 3C800℃MgO S↑ 3CO↑
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填字母)。
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稀硝酸d.KMnO4溶液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式:。
教学中应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带动学生不仅用感官来感知实验现象,而且要善于透过现象呈现的信息,尽可能地捕捉更多的信息,分析思考出化学的真相,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动力。
四、关注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提升综合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报告的完成,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不仅获得探究过程的体验,而且能强化获取、应用信息的意识。
高考中同样有研究性问题的考查。2013江苏高考19题第(5)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铁。请结合右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FeSO4溶液,,得到FeSO4·7H2O晶体。
本题设置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图中60℃拐点,低温有利于结晶,都是重要的信息。这既需要学生的图表信息分析能力,又要求学生有完备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信息处理表达能力。
教学中,通过常态化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共享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知识信息无处不在,一个善于捕捉信息的人,一个信息素养健全的人,才会是一个易于成功的人。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展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