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贸易》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向社会输送能胜任工作的有理论、懂业务、会应用的实用性人才成为职业类院校急需思考的问题。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对国际贸易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国际贸易;案例教学法
  《国际贸易》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内容不仅涉及了国际贸易理论,还包括了进出口业务中生产、包装、运输、检验检疫、报关、保险、结算、索赔和仲裁等多个业务环节。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广,如经济、法律、外语、保险、金融、运输等各个方面,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以理论为中心,只注重强调知识点,而忽视实际操作,对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学习思维是很不利的。所以,在《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讲解以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和知识。
  一、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国际贸易教学中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更是一位引导者。目前,我国很多学校也将案例教学法列入了教改计划,但主要在法学、工商管理类学科得到了广泛运用,而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用不多
  国际贸易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一般都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但常常忽视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手段,也未将其列入教研教改的计划。
  (二)案例库源不足,质量欠佳
  课堂上,很多教师使用的还是多年前的案例,资料比较陈旧,观念落后,很多案例常常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知识。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两个极端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停留在两个极端。要么由于时间的限制,很多时候教师就自己将案例和相应的解决方法讲解一遍,没有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学生只能片面理解相关原理,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么就是放任学生全程讨论、分析,教师不给予任何提示,讨论结束也不归纳总结,这种做法虽然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但很有可能使他们误入歧途。
  (四)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如今,教师使用的绝大多数案例都仅限于片面解释相关的理论,而侧重于策略、思维习惯训练、知识整合的综合性案例比例很少,这与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五)使用无计划,随意性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说明某些新的原理,就会随堂使用一些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然而,案例使用这个环节却没有列入授课计划,也未要求学生作任何准备工作。这就会降低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成效。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教学效果的发挥,要解决这个问题,优化案例教学设计的流程十分重要。首先,教师要围绕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明确的目标。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应用性强的特点,要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其次,要围绕课程的重点,体现出相应的案例教学,就必须制定合理而详细的授课计划,控制讨论的时间。在案例的准备过程中,必须找与课程结合,能呈现课程重点,适合学生阅读程度,同时又具备复杂性,激发学生兴趣的案例。拓宽案例的来源,可以从报纸、电视广播或者直接从企业搜集案例,有时教师甚至可以自行编写案例。当然,我们在提倡案例教学法的同时,也不能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目的出发,综合各种方法,使之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共同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
  二、区分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解释某个专业术语、某项国际惯例的规定,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列举一些典型事例进行解说,从而引发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抽象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便是举例教学法。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将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混淆了,对案例教学法存在片面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简单地把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说明,教学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区分两者的不同。
  (一)教学功能不同。案例教学法,毫无疑问案例占据中心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借助案例研讨来实现的,是传授知识的深化。而举例在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是对传授问题的补充和说明,是传授知识的广化。
  (二)教学目的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自我学习,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而举例则是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体现的教学参与度不同。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法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比如从案例的选择、布置、组织讨论,以至最后的评价,都体现出教师的指导思路、教学智慧和个人的思想。而举例则是教师单方的教学行为。
  因此,举例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各有各的优势,只有将两者在课程教学中相互补充运用,才能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只有将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理解透彻后,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要熟练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而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际教学过程的运用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案例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准备案例,包括了两个方面:
  1.教师的准备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合适的案例,并认真备课,讲授并剖析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分析在学生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以提前查阅资料应对,做好任务的布置和时间的控制。为了引导学生的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列出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
  2.学生的准备 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发言讨论。
  (二)课堂分析讨论阶段
  1.教师推出案例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巧,既要选准切入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以及要达到的目标。
  2.学生分析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讨论中,教师应少讲多点,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如果学生的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如果学生的分析判断有误,可采取间接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觉加以修正。当然,在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是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教师要把讨论引回到正题上。授课教师应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
  (三)总结阶段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总结,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给予澄清。另外,教师还可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下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
  (四)撰写报告阶段
  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这可以使学生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也因对此案例报告给予评价,给学生打分,及时给予有效的鼓励。
  案例教学法的恰当运用,会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法可使学生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知识是如何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真正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运用好案例教学法,教师需要不断地开拓进取和创新求变,从而使教学效果越来越精彩,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跨国投资以及各种经济技术合作日益密切,企业聘用外经贸人才也呈现新的特点。因此,职业院校只有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培养人才,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所需的国际贸易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致坚.案例教学法研究[J].煤炭技术,2006(12):56-57.
  [2]谢宗云.浅论案例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3]林静.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院报,2007,6(24):100,102.
  [4]余红娟.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3):108-109.
其他文献
摘 要:村霸的存在是对农村民主法治的直接破坏,通过对77个村霸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村霸现象的时代特征和转变趋势,补充、细化村霸类型,揭示农村项目供给制下村霸的利益发生机制,探索村霸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与基层政权相结合的过程,对围绕土地资源和民生建设进行的各种谋利活动进行列举,通过农村社会灰色化、农村项目供给制“内卷化”、基础政权建设弱化、维权意识等方面阐述村霸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村霸治理的建议。 
期刊
摘 要:宪法惯例是实现协调国家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对接的重要桥梁。宪法惯例经过确认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制度效果,因此有必要厘清宪法惯例确认制度的内涵和功能。我国多年的宪法实践所呈现的成果与缺憾都表明建立宪法惯例确认制度的必要性。当前,引导宪法惯例确认制度在合理建构中逐步走向完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深入政治制度系统的内部,利用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思路并以微观具体措施的研究为基点。基于政治生态学中的“政治创新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科技的F1益发展,各种信息媒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作为受众面最为广泛、传播速度最为快速的媒介之一的电视,其地位依旧处于首要的位置。而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容忽视,其语言己经成为社会公共语言的主要引导者,不仅在主流媒体向公众传递电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对现代汉语的发展革新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与扩大。这就迫切需要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促进双方的沟通,因此,各高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法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唤起口语教学研究者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关注,从而推动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口语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模块式教学已经引入到高职教育中,也逐步受到大家重视,但大多运用在高职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中,在文化基础课与文化素养课程中运用较少,效果也不明显。笔者通过几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初步探索了“模块式教学”在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运用  一、“模块式教学”的内涵
期刊
【摘 要】对于中职生来说,中职一年级是他们职业教育的起步,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将影响他们整个中职学习生涯甚至整个职业生涯。本文将从初中教育与职业教学的区别入手,分析中职生适应性学习的特点,找出中职生适应性学习指导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会计专业;适应性学习  适应性学习是指学生自身根据内外学习条件的变化结合自己学校的需要,努力调整自身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使其与不断变化的学习条件和学校环境相协调,
期刊
摘 要:特殊科技英语(ESST)与普通科技英语(ECST)皆类属科技英语(EST),常以言据性为词汇语法手段,基于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目的表达不同的意义、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命题信息。选取“自下而上”(措辞→意义)视角,以60篇ESST和ECST语篇实例自建语料库,“不平衡——顺序混合式设计”为方法,UAM Corpus Tool 3.0为工具标注并挖掘数据,旨在依据言据性的体现形式、分布状况和高频词选择
期刊
摘 要:我国并没有对劳动者进行分层立法,劳动者并不因为其在企业中的职位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但是司法实务对这一点却大有突破,高管的身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结果,而学界赞同高管豁免适用或者区别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观点亦占主流。应当认为,高管地位的特殊性并不是其区别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充分理由,与其将高管剔除劳动合同法的主体范围,修改劳动合同法不合理制度设计的路径更为可取。  关键词:高级管理人员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热衷于采用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研究以故事化的电视新闻节目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学和叙事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电视新闻节目故事化倾向产生的必然性——国内社会转型期对新闻改革的迫切诉求。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新闻故事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许多问题和隐忧。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节目在运用讲故事的手段时,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头脑,把握好“适度”和“节制”原则
期刊
【摘 要】为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加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江苏省率先组织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我校与苏州市职业大学联合试点“中职3+3”分段培养项目。  【关键词】课程衔接设置;现状分析;对策  建设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