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举办“中国古代书画真迹仿旧作品展”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黄公望《水阁清幽图》《富春大岭图》、倪瓒《丛篁古木图》,明代周臣《柴门送客图》、沈周《溪山秋色图》、文征明《万壑争流图》,清代八在山人《游鱼图》、石涛《清凉台图》,近现代吴昌硕《荷花图》、虚谷《花鸟、水族图册》……这些都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古画。7月15日,在南博举办的“中国古代书画真迹仿旧作品展”上,这些历代名家真迹都冒出了“孪生兄弟”,每一幅原作的边上,都有一幅“克隆品”,一左一右地挂在一起,无论是色彩、着墨、笔力都几乎一模一样。展厅内,专家和普通观众,每一个人都睁大了眼睛,比对着画作的每一个细部,啧啧称奇,试图分辨出哪一幅是真,哪一幅是假。
  同日,由南京博物院、东莞新扬古画仿真有限公司、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的以“保护民族珍贵遗产,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古代书画真迹仿旧作品展”及相关捐赠活动、专家学者座谈会在南博举行。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东莞新扬古画仿真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达扬及有关艺术院校的专家学者,南京、镇江、扬州、常熟、浙江省等地博物馆领导、书画界专家参加活动。太仓市广电总局、江阴市博物馆、张家港市博物馆代表接受了南博仿旧作品捐赠。
  
  120幅历代名画被“克隆”
  
  南京博物院典藏了历代书画作品38000余件,以宋元字画弥足珍贵,明清字画最具特色、最成体系,既有名家大师的代表力作,又有地方流派的名家典型之作。为真实再现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风貌神韵和传世魅力,连接起中国传统书画经典与当今中国书画研究者、学习者、收藏者之间的桥梁;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更大程度上科学保护珍贵文物,更有力地推动古代书画艺术的研究与普及,拓展文物合理利用的新空间,南京博物院与东莞新扬古画仿真有限公司、中国文物报社合作,对南博珍藏的部分古代书画精品进行仿制。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记者,这次从馆藏作品中挑选出120幅作品,每幅复制100幅。挑选这120幅作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既有“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倪瓒,又有“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还有清“四王”“四僧”“扬州八怪”等人的作品。
  著名美术史学者、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周积寅观看完展览说,展览仿真书画的质量可以和日本二玄社的仿真书画媲美。文征明的《万壑争流图》,我在美术学院做学生时,曾在南京博物院临摹了一个星期,临摹总是不可能和原作一样,而现在通过高科技的印刷,总体上可以乱真。只有专家细看,才能从纸质上稍稍区分。
  新扬仿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复制这些古画用的都是高科技,并不是像古代那样,找一个有绘画功底的人来临摹。先把原作拍照,做成胶片后再通过专业的技术将图像喷绘到宣纸上。这些克隆品和原件相似度达到96%。第一批刚刚克隆成的40幅花了两年才完成。让更多公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博物馆收藏的古代珍贵书画,对光线、温度、湿度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古代书画作品是不适宜长期展示在紫外线直射和不具备恒温恒湿的条件下的。真迹仿旧作品对展示环境及条件要求不高,且与真迹在艺术享受方面几乎没有差别,观众完全可以充分领略到珍贵书画文物的独特魅力。
  其次,就国内现状来说,珍贵的古代书画藏品大多集中收藏在少数国家级和省级博物馆内,很多新建的博物馆,特别是市县级博物馆收藏较少,往往无法形成有体系的古代书画专题陈列。基层博物馆可以利用真迹仿旧作品填补在专题展览中珍贵书画不足的短板。
  再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但书画真迹难得一见,影响了公众欣赏中国古代书画的文化需求。真迹仿旧作品不仅为书画研究者提供了现实研究对象,也为诸如艺术院校师生提供了能够反映古代书画艺术风貌的临摹范本。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认为,从美术教学的角度看,复制真迹大量传播,对提高美术院校的教学和鉴赏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江苏省美术馆原馆长马鸿增说,二玄社以前复制的只有故宫的书画,这次拿出来的是南博的绘画。从总体上看可以以假乱真。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收藏之风大盛。在门类众多的收藏品中,古典家具备受青睐,尤其是明清古家具,年升值率在20%左右,未来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因而得到极高的重视。但是,受经济实力和收藏条件所限,众多明清家具收藏家,大多以收藏中小件家具为主,极少有人涉猎家具中的重器、大器——床。安徽省马鞍山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收藏协会理事、马鞍山金龙公司董事长刘维就是这极少数人中的一位。  刘维从19
期刊
越窑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秘色瓷”制作精美,釉色纯正,更是越窑青瓷中的瑰宝,是越窑自东汉创烧以来,在长达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不仅得到唐宋统治者的青睐,成为贡品,更被当时的文人墨客所赞颂。因此,“秘色瓷”成为越窑青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秘色瓷”,最早记录于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此后历代都有记载,然众说纷纭,致使秘色瓷长久以来跟它的名字一样神秘。
期刊
衣着随便,为人朴实,谈吐随和,走在大街上就像随处可见的心宽体胖的火师傅,绝想不到他是鼎鼎有名的收藏家、文物鉴赏家。这就是京城大玩家王世襄。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不经意问“玩”出了一片新天地。  6年前,王世襄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作为荷兰享有极高声望的文化奖项,克劳斯亲王奖每年颁发一次,其中最高荣
期刊
结识赵卫,读他的画作,已有多年了。临到写他时,我才找到那个维系着他人生与艺术的结,这就是冷峻。  这里的冷,不是冷清,而是冷静,是一种行为类型与情感、情绪的表达方式;这里的峻,不是险峻,而是严峻,是一种思维类型与理性的组织手段。  冷峻是赵卫人生的主要支点。  冷峻是赵卫艺术的基本格调。  赵卫和他的艺术不等于冷峻,但得之冷峻。  1957年,赵卫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母都是学理工的。一个艺
期刊
天才引导的进程    “一部好书能影响几代人”,这话在中国传统家具界具有现实意义。  “进入家具收藏界研读的书主要是王世襄先生的著作。”从事矿产和地产投资的吴文辉,困玉结识天津商学院教授赵世杰,2006年受命托管了赵世杰30多年收集的350余件明清家具,从爱玉人变为传统家具发烧友,其知识储备主要来源于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等著作。东方四美居的邬涛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
期刊
据目前统计,元青花完整器在全球的存世量仅有400多件。海外以传世品为主,主要收藏于土耳其、伊朗、美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约有200余件;国内以大陆出土品为主,大多收藏于博物馆、考古所、文物管理委员会或文物保护中心,涉及全国20多个省、30多个城市的60多家单位,总计起来亦有200来件;除大陆外,中国香港葛氏天民楼、香港金氏静乐轩、台湾鸿禧美术馆和台北国立故宫等也收藏了近40件。但其中以土耳其托普卡
期刊
在清代就被誉为“画圣”的王翚(1632-1717),属于“集古人之大成”类型的杰出画家,为清初“四王”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江南春色图》轴为王翚晚年所绘设色山水真迹,纵127厘米,横44厘米。麦黄色绢本质地。清乾隆时期宣和装原裱,青花缠枝莲纹瓷轴头。此图绘巍峨远山,上有佛塔耸立,下有古寺掩映其间。中景云雾缭绕,村郭落落,农舍毗邻,大地回春,绿草萋萋,运河横贯其间,行行归燕,草
期刊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现藏有一批珍贵的古籍善本,其中有上世纪80年代征集入藏的邑人毕际有撰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淄乘征》一卷一册。高24.2厘米,宽16厘米,版心高18.9厘米,宽27.6厘米。白口,单鱼尾。版心上口刻书名,下口刻页码数。正文30版,每版界行22行,满行21字。正文前刊有高珩、唐梦赉、孙蕙序,陈琰诗。书页为竹纸,边缘略有破损。封面、封底、扉页佚失,其余尚全。  《淄乘征》的
期刊
6月26日下午,清代画家朱耷的巨幅山水画《仿倪山水》立轴,在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创下了8400万元的天价,一举打破了中国书画拍卖史上的数项纪录——创八大山人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创中国山水画拍卖的最高纪录,创清代书画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打破了中国历代书画拍卖的最高成交价格。此前中国书画历年成交价最高纪录的保持者是明代画家仇英的《赤壁图》手卷,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时以7952万元拍出。  《仿
期刊
香港苏富比将于2009年10月3日至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秋季拍卖会,呈献逾2300件珍品,包括当代及现代中国及东南亚艺术、传统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珠宝、腕表及洋酒,总估价逾7.8亿港币,部分拍品将于8月至9月在亚洲各地及纽约巡回展览,并于10月3日至7日在香港公开展出。  此次秋拍将推出一批极其出色的私人珍藏,包括两个重要的窖藏佳酿、一个清乾隆御制工艺品珍藏,以及非常难得的中国书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