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分析道德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利用剧本式教学方法,并结合当下教学现状,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帮助教师挖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基础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构建生活课堂,不断渗透道德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剧本式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剧本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在新一代执政理念为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国家倡导建立法治社会,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法治观念这一基本素养。再加上法治观念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石,所以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从教学世界情况出发,坚持立德树人,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剧本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道德的高尚与法治的力量,从而具备正能量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剧本式教学的概述
剧本式教学方法是由吴志荣博士研发提出的,他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基础教育时期课堂授课的特点以及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真实反应,不仅从多个方面设计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指导语言,同时也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发了较为完整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开场、课间问答、总结等,教师只需要手抖剧本,按照流程就可以完成授课。当然,教师并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也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注入自己的即兴表达,但是要确保大体上不能脱离剧本教案。在利用剧本展开教学时,教师要深知课堂管理技巧,通过一些肢体动作和话术去为学生传授课堂的知识点。这其实就好比电影剧本,在遇见某个人物时,自身的情绪是由剧本已经写好的,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由演员的演技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通过大量经验的积累,按照剧本的走势,为学生们传达课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剧本具有明显的标准化特点,因为每一个教案都是由教育专家根据长年累月的教堂实践所设计出来的,能保证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质量。正是因为这一明显的特点,所以只要教师熟读剧本并反复练习课堂,效果也会比较明显。教师要通过说教,确保学生能够记住知识点,同时要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兴趣,自发的更深层次的去了解更多与此有关的内容,因此兴趣引导也是剧本式教学方法的重要元素[1]。
二、目前剧本式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在实行剧本式教学计划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教师已经预备好的答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躁,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部分教师会立即追问,但其实这种教学并没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对学生自由观点的表达也会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因为很多学生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然而教师并没有耐心去听完,反而是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们的对话。这正是因为教师受到了剧本式教案的束缚,所设计的教案是环环相扣的,什么时候该播放课件?什么时候该提问?学生该如何回答,都让教师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只能根据已经设计好的问题,一步一步的让学生按照脚印往下走。总而言之,剧本式教案设计并没有给予课堂发展的空间,毕竟预设永远无法达到顶峰,如果只是根据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三、利用剧本式在道德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们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格,与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道德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有所联系,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2]。在进行剧本教案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要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这节课之前,教师先为学生们设计一个观察类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家庭或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常见浪费现象,并且自主思考这些浪费现象,对社会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讲述完自己所见所感之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简单阐述自己对浪费这一现象的看法。教师务必要确保一节课内学生们的表述是完整的,不能急切的打断学生们的陈述。通过这样的剧本式教学,学生才能够更容易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且养成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利用剧本式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相对集中的注意力。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有效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好的开展剧本式教学。比如在教学“说话要算数”这一课是教师要基于教学目标,进行剧本教学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了解守信和失信的影响。如果在剧本式教案设计中,紧紧依靠教师口头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以可以通过情境教学,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可以根据情境的内容讨论守信和失信。这种剧本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说话不算话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3]。
结束语: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剧本式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注入其中,但这些并不是凭空想象获得的,而是以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实践为依据的,最终呈现出来的教学剧本,才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一笑.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措施[J]. 教育研究, 2020, 3(7).
[2]许晓凡.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路径[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7):126-127.
[3]张国红. 解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2):P.69-69,72.
关键词:剧本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在新一代执政理念为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国家倡导建立法治社会,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法治观念这一基本素养。再加上法治观念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石,所以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从教学世界情况出发,坚持立德树人,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剧本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道德的高尚与法治的力量,从而具备正能量意识,形成正确的三观。
一、剧本式教学的概述
剧本式教学方法是由吴志荣博士研发提出的,他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基础教育时期课堂授课的特点以及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真实反应,不仅从多个方面设计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指导语言,同时也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研发了较为完整的教案。教案内容包括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开场、课间问答、总结等,教师只需要手抖剧本,按照流程就可以完成授课。当然,教师并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也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注入自己的即兴表达,但是要确保大体上不能脱离剧本教案。在利用剧本展开教学时,教师要深知课堂管理技巧,通过一些肢体动作和话术去为学生传授课堂的知识点。这其实就好比电影剧本,在遇见某个人物时,自身的情绪是由剧本已经写好的,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由演员的演技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通过大量经验的积累,按照剧本的走势,为学生们传达课本所要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剧本具有明显的标准化特点,因为每一个教案都是由教育专家根据长年累月的教堂实践所设计出来的,能保证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质量。正是因为这一明显的特点,所以只要教师熟读剧本并反复练习课堂,效果也会比较明显。教师要通过说教,确保学生能够记住知识点,同时要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兴趣,自发的更深层次的去了解更多与此有关的内容,因此兴趣引导也是剧本式教学方法的重要元素[1]。
二、目前剧本式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在实行剧本式教学计划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教师已经预备好的答案,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躁,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观点之后,部分教师会立即追问,但其实这种教学并没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对学生自由观点的表达也会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因为很多学生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行的,然而教师并没有耐心去听完,反而是迫不及待的打断学生们的对话。这正是因为教师受到了剧本式教案的束缚,所设计的教案是环环相扣的,什么时候该播放课件?什么时候该提问?学生该如何回答,都让教师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只能根据已经设计好的问题,一步一步的让学生按照脚印往下走。总而言之,剧本式教案设计并没有给予课堂发展的空间,毕竟预设永远无法达到顶峰,如果只是根据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三、利用剧本式在道德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们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格,与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人和事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道德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有所联系,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2]。在进行剧本教案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要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这节课之前,教师先为学生们设计一个观察类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家庭或者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常见浪费现象,并且自主思考这些浪费现象,对社会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讲述完自己所见所感之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简单阐述自己对浪费这一现象的看法。教师务必要确保一节课内学生们的表述是完整的,不能急切的打断学生们的陈述。通过这样的剧本式教学,学生才能够更容易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且养成独立思考、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利用剧本式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相对集中的注意力。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熟悉的环境,有效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好的开展剧本式教学。比如在教学“说话要算数”这一课是教师要基于教学目标,进行剧本教学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说到做到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了解守信和失信的影响。如果在剧本式教案设计中,紧紧依靠教师口头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以可以通过情境教学,选择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可以根据情境的内容讨论守信和失信。这种剧本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的意识到说话不算话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3]。
结束语:
通過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剧本式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注入其中,但这些并不是凭空想象获得的,而是以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实践为依据的,最终呈现出来的教学剧本,才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一笑.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措施[J]. 教育研究, 2020, 3(7).
[2]许晓凡.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路径[J]. 考试周刊, 2020, 000(047):126-127.
[3]张国红. 解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 孩子天地, 2020, 000(002):P.69-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