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国的过分迷恋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cafe_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T.S.艾略特之所以能超越同时代的作家而成为大师,很大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他能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但作为一个过渡性人物,艾略特观念封闭、崇尚等级制度,再加上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混乱局面,最终使得他过分迷恋和鼓吹宗教,从而让宗教在他的世界里成为逃避社会现实的一个天国,并没有起到他所说的拯救作用。
  【关键词】现代与传统;神话和典故;历史意识;非个人化;客观对应物;拯救与逃避
  
  一、沟通现代与传统的桥梁
  
  英国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到来给固有的文学规律、表现方法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不少作家力图摆脱传统束缚热衷于表现形式的探索和试验甚至走向极端,他们对传统采取了反对态度,认为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已无法表达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甚至认为正是传统阻碍了文学对现在这个世界的表达。但现代主义大师T.S.艾略特却反其道而行,主张继承传统,并认为传统不是轻易就被抛弃的:“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他的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中,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不朽的地方。我并非指易接受影响的青年时期,乃指完全成熟的时期。”[1]
  但是,文学创作总是要反映时代的内容的,总不能一味地因袭前人,“如果传统的方式仅限于追随前一代,或仅限于盲目的或胆怯的墨守前一代成功的方法,传统自然就不足称道了。我们见过许多这样单纯的潮流很快便消失在沙里了;新颖总比重复好。”[2]因此艾略特强调的传统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对传统采取了辨证的态度:“诗人必须深刻地感觉到主要的潮流,而主要的潮流却未必都经过那些声名最著的作家。他必须深知这个明显的事实:艺术从不会进步,而艺术的题材也从不会完全一样。他必须明了欧洲的心灵,本国的心灵——他到时候自会知道这比他自己私人的心灵更重要几倍的——是一种会变化的心灵,而这种变化,是一种发展,这种发展决不会在路上抛弃什么东西,也不会把莎士比亚、荷马或马格达林时期的作画人的石画,都变成老朽。”[3]在这段文字里,艾略特强调诗人要仅仅抓住时代的潮流,因为时代的潮流比个人的东西更为重要,但是,又不能为了抓住时代潮流而把流传下来的传统给丢了。
  于是,矛盾便出来了,既不愿放弃传统,又要表现新时代的内容,对此,艾略特他自己又是怎么使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的呢?或者说如何借传统来表达现代内容呢?
  1、用神话和典故象征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
  艾略特的长诗《荒原》有433行,却包含了37本书的典故,里面不仅有《圣经》、莎士比亚、维吉尔、奥维德的作品,还穿插有波德莱尔和韦伯斯特的诗作,如“这曾是他眼睛的珍珠,看!”(莎士比亚)、“飘渺的城”(波德莱尔)、“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但丁)、“火的布道”(佛教典故)等等;而且在语言方面,不仅有英、法、德、意大利语,还有希腊文、拉丁文和梵文。虽然这种做法使《荒原》结构松散、叙述不连贯、在时空上前后跳跃,但是它在情感上却获得了极大的统一性,它在情感上的价值就远比它在逻辑上的价值更为清晰和丰富。在艾略特刻意用这些极其丰富性和深邃性的神话、典故和语言,目的正是在于“反映了战后西方世界整整一代人的幻灭和绝望,旧日的文明和传统的价值的衰落;它的成就正是捕捉住了一片荒原般的时代精神”[4]。
  2、对“历史意识”的重视。
  兰色姆在《新批评》里称“艾略特是个历史学批评家,我认为这种说法完全成立,正如我们在提到某些从事文学研究的大学学者时说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其道理完全一样”[5],这是对艾略特在诗论中体现出来的重视传统的一种赞赏。而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里面也表示出了对历史意识的重视,认为具有历史意识是获得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它对一个诗人的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他含有历史的意识,我们可以说这对于任何人想在二十五岁以上还想继续作诗人的差不多是不可缺少的,历史的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这个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也是对于永久和暂时的合起来的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6]并且,“在圣公会里,他参加了英国天主教运动,这恰恰是因为他认为这一运动是传统的继续。英国天主教运动强调教会信徒的使命,强调圣社崇拜的重要性,(为那些希望追寻的人)提供了那种历史与仪式的延续,这对艾略特来说正是宗教信仰的核心。”[7]
  3、提出“非个人化”原则。
  1917年,艾略特在他的诗论《传统与个人才能》里提出了他著名的“非个人化”原则,认为“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8]。艾略特为此而打了一个有意味的比喻(把一根白金丝放进一个混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瓶子里去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反映),旨在说明诗人的心灵就好象那根白金丝,只是起催化作用而已,而那两种气体(即情绪和感觉)却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而这个新的化合物便是伟大的艺术,并且强调,艺术家越是完美,这个感受的人与创造的心灵在他的身上分离得越是彻底;心灵越能完善地消化和点化那些它作为材料的激情。因为对于艾略特来说,诗歌只有做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能说达到了科学的地步,而且,艺术家要进步,还要“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9]。
  4、采用“客观对应物”。
  为做到“非个人化”,艾略特又在《哈姆雷特》一文里提出了“客观对应物”这一概念,认为要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情感,就应该寻找与各种情感相对应的意象。“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外部的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10]如果不采用“客观对应物”,便不能达到“视觉想像力”的效果。“视觉想象力”也是艾略特看重的一个概念,认为“视觉想象力”能传达一种地点、时间上的具体感。艾略特以此为评判原则,高度赞扬了但丁的《神曲》,也严肃指责了密尔顿,认为密尔顿在任何一阶段的诗都没有突出地表现过视觉想象力,因此是“他(密尔顿——引者注)使英国语言受到了破坏——一种特殊性质的败坏”[11]。可以说,不管艾略特是不是针对浪漫主义的主观作风、抒情风格和自我抬高的一种反动,他对于诗人的非个性和客观性的强调,他的诗人像“铂丝(白金丝)”的看法,可以视为新古典主义原理的一种更生,给英美批评界以重大的和深远的影响。
  艾略特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用传统来表达现代内容的这种做法是成功的。沃伦、韦勒克在《现代批评史》里称赞道:“艾略特是20世纪英语世界至今最重要的批评家,他对他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他比任何别人都作了更大努力来促进感受的转变,从而脱离‘乔治王朝时代诗人’的情趣,来重新估价英国诗歌史的主要时期和人物”[12]。
  
  二、皈依宗教,是拯救还是逃避?
  
  艾略特在其论文集《为朗斯洛·安德鲁斯而作》的前言中,自称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党,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艾略特在1927年加入了英国天主教并改入英国籍,这时候正值现代主义衰落期。也许是艾略特看到了现代主义已经日薄西山,再也无法挽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信仰缺失、精神贫乏、理想失落的荒原状况,加上此时又没有一个更好的潮流或表现形式接替现代主义,因而开始走向天国,希望能通过宗教来拯救这一荒原,使它处处充满甘露。在《基督教与文化》里,艾略特毫不讳言,“我的论点是,我们今天的文化大部分是消极的,不过,只要有积极的文化存在,这种文化就仍然是基督教文化”[13]。而且对基督教的拯救作用确信不疑:“对于那些具有想象力因而对这种前景颇为反感的人,可以肯定地说,对此唯一的控制和平衡,只能是宗教的控制和平衡;一个可以使文明艺术的创造活动得以繁荣和延续的社会,其唯一有希望的发展趋势,只能是变成基督教社会。那种前景至少包括受约束、行动不自由和心情不舒畅。但是,从今以后,为了不至于沦入地狱,唯一的选择便是进入炼狱。”[14]艾略特不仅在《基督教与文化》里畅想了他理想中的“‘基督教社会’的性质——这个社会将建立一个制定国家政治、法律的机构,它应认识到基督教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一机构中还要设立‘基督教社团’,由一些杰出的普通人和僧侣共同组成,去影响普通公民的价值观;他还提出了建立像‘教区’这样的单位的重要性,这种单位既处理宗教事物,也处理社会事物”[15]。——这正如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面所说的那样:“统一教会之所以具有存在的理由是因为:在一种人类文明崩溃和另一种文明产生以前的这一危险的间歇时期,它保存了宝贵的生命胚胎,因而使或者的文明的种籽继续递嬗下去。”[16]
  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艾略特的拯救,而是他的逃避。艾略特的成长历程并不顺利,生活的重压和第一次婚姻的不幸常常使得他不知所措,而且按照艾略特的性情,他很少能经受住个人痛苦的严重打击,但他学会了逃避,学会了如何看待自己的焦虑与痛苦,并且处世异常地小心谨慎。另外,在艾略特的一生之中,他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令艾略特深深感到这个世界是混乱的、分崩离析的。他喜欢在伦敦的教堂里寻找宁静,“因为在那里‘孤独的来访者’(显然不是崇拜者)可以逃避尘世的喧嚣与污秽”[17],安宁、平静和逃遁,这可以说是艾略特对宗教生活认识的主要特征。而且,他的好友庞德曾给他起过一个诨名,叫“老负鼠”,用来形容他日常生活中逃避与谨慎的心计(负鼠是一种为逃脱其它动物的捕食而装死的动物)。艾略特提倡并践行宗教信仰,并且达到了为压制肉体的要求而禁欲的自戕地步,还鼓动大家一起与他参与,但这只能说是艾略特在一厢情愿地要求大家和他一起走向天国,以和他一起逃避混乱的社会现实。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艾略特对社会现实产生的悲观、失望心情日益严重,因而对宗教的依赖也逐步加强。在成功地完成从现代主义诗人向宗教诗人过渡后,他还在一系列论文和讲演中宣扬了自己的宗教救世观点,在这些文章和讲演中,艾略特继续了早在《荒原》中就已经鼓吹过的宗教万能、宗教拯救人类的思想。此时,他已经明显暴露了保守的倾向。他总是以权威认识的姿态进行宗教说教,让人们去效仿他本人,以在宗教的天国里求得起身之地。[18]虽然艾略特总喜欢在他的诗歌中指出宗教才是拯救人类脱离苦海的最终选择,但这只是他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方式,因为他自己设立的“基督教社会”都是“以一种探索的、假设的形式出现,他并不关心怎样去创造这样一个社会,而只是描述了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换句话说,实现他的基督教社会并不容易,因为他仅仅提供了一个更美好、更文明的理想模式”[19]。既然是这样,那么艾略特所说的宗教拯救社会现实的作用也就难免沦为了宗教逃避社会现实的作用。(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说宗教没有拯救社会现实的作用,而是说艾略特之所以鼓吹宗教,是因为他的灵魂此时急需一个避难所。)艾略特逝世后,他的骨灰遵照他的遗嘱被送到了东库克的圣米恰尔教堂。东库克是艾略特的祖先诞生的一个地方,因此艾略特的墓志铭上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这是他最后一个戏剧性的、但颇能说明问题的姿态”[20],这个姿态也许是艾略特想向世人说明他已经成功远离了现代社会的混乱和分崩离析而走向了天国,这个天国充满了安宁、平静,当然,还有一个逃遁。
  
  参考文献:
  [1][2][3][6]T.S.艾略特.个人与传统才能[A].艾略特诗学文集[C].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
  [4]裘小龙.艾略特试论[A].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8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47.
  [5][美]约翰·克罗•兰色姆.新批评[M].王蜡宝,张哲,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91.
  [7][英]彼得•阿克罗伊德.艾略特传[M].刘长缨,张筱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51.
  [8]T.S.艾略特.个人与传统才能[A].艾略特诗学文集[C].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8.
  [9]T.S.艾略特.个人与传统才能[A].艾略特诗学文集[C].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4.
  [10]T.S.艾略特.哈姆雷特[A].艾略特诗学文集[C].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3.
  [11]T.S.艾略特.密尔顿I[A].艾略特诗学文集[C].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39.
  [12][美]雷内·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M].章安祺,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55.
  [13]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
  [14]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7.
  [15][英]彼得•阿克罗伊德.艾略特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41.
  [16][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下)[M].曹末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98.
  [17][英]彼得•阿克罗伊德.艾略特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129.
  [18]叶廷芳,黄卓越,主编.从颠覆到经典——现代主义文学大家群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9.
  [19][英]彼得•阿克罗伊德.艾略特传[M].刘长缨,张筱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41.
  [20][英]彼得•阿克罗伊德.艾略特传[M]刘长缨,张筱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323.
  
  作者简介:
  陈旺(1984—),男,广西贵港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刘玉昭(1984—),女,广西南宁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学评价应具有要多样、激励性、全面性、全员性、发展性和实效性。“评价”切实“促”教学,“评价”不当“扰”教学。  【关键词】教学;评价;激励;发展;实效    现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应侧重于“导”。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当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淡化传统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以强化改进与激励功能,实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在应对社会性突发事件中面临决策的“困徒困境”,个别官员的个人理性导致政府决策的集体非理性,提出深化政治改革,完善科学决策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加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管理,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组织,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等破解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应对措施,对地方政府面对社会突发性事件决策具有到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突发事件;决策;困境    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
期刊
【摘要】在《理想国》第六卷开端,苏格拉底和众人已经探寻出了哲学家“爱智”这一大特点,接下来,他还慢慢带领众人引出了一个观点,认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必须具备“良好的记忆、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这些天赋。但是,除了以上的这些天赋,苏格拉底还提示和暗含一个真正的哲学家还要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柏拉图的多篇对话录中被苏格拉底看重或者多次提及,而且也是苏格
期刊
【摘要】泰州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农民的劳动文化也很有特色,且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如泰州的劳动号子就特别受人关注。泰州的劳动号子种类很多,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打豆号子、放牛号子,以及窑工抬顷、做砖、装窑、窨水、出窑等各种号子。泰州号子音乐感很强,也很动听,被看着是一种特殊民间文化艺术,所以有的号子被收进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材和省小学音乐教材
期刊
【摘要】我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迅速,赢利模式多样,数字出版产业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公安期刊应顺应期刊网络化的潮流,积极借鉴他人的成功之道,探索和加强公安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加强期刊内容建设是我国公安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人才是我国公安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关键,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是我国公安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公安期刊;期刊出版;期刊数字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日益提高,
期刊
【摘要】消费本身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具有伦理意义。信用卡消费作为消费中的一种特殊类型,虽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正面效应,但在伦理道德上却存在着严重的负面效应。本文着重从信用卡消费的种种后果进行探析,对其进行伦理解读,并提出解决其负面效应的道德路径。  【关键词】消费;信用;伦理    由于信用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消费文化对我们生活的渗透,信用卡消费成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在社会中受到追捧。“花明天的钱,圆
期刊
【摘要】在任何社会,利益本来就是分化的。即使是在平均主义鼎盛的时期,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多寡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一般的利益差别并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利益分化。所以,本文所讨论的利益分化的趋势,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的结构性变革而使得一种既定的利益关系发生重组并进而使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转型期;利益分化;趋势    第一、利益主体呈现多样化,既定的利益关系被打破。在传统经济条件
期刊
【摘要】汪辉祖在长期的作幕与仕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也形成了调处息讼、减少讼累,详慎推求、毕得其实,矜恤两造、慎重民命,律以养人、礼顺人情等宝贵的法制思想,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都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汪辉祖;法律;思想    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晚号归庐,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清代“自督抚以下,司、道、府、州、县,衙门虽自不同,俱各延有幕宾。”而汪辉祖自乾隆十七年至五十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和内在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对这能动性进行理性思考,对于我们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增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推进建设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建设;能动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
期刊
【摘要】选择合适的词典对外语学习者非常重要。英语词典种类繁多、功能不同,学习者应了解词典的分类及其特点,熟悉其功能和编辑体例,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和运用。  【关键词】词典;分类;选择    在外语学习中,词典的选择和运用常常被忽视。而实际上,对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词典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词典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外语自学能力,尤其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英语学习者应该具备关于词典的知识,从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