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的中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所以对于他们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基于这一现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例,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来分析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独生子女 教育 德育
引言
我们班上95%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长的万般宠爱,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给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篇语文课文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德育素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于是对课文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可以对这些独生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裨益。
一、独生子女德育教育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他们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和自私任性的个性。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他们逆反心理较强,独立自主能力较差,缺乏集体意识,缺乏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同时由于家庭和学校对于独生子女的德育教育的缺位,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德育目标,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的教学理念。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渗透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而且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文章,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下面我们仅从渗透爱心教育、孝心教育和责任心教育这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分析。
1. 渗透爱心教育
独生子女享受着来自多方的关爱,因此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关心自己,爱护自己,长此以往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十分重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18课《她是我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争时期孤儿院被炸,有一位小姑娘受了伤,需要输血,一位叫阮恒的男孩在一番犹豫之后为小女孩献血。医生问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小男孩说了一句,“她是我的朋友”。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素材,它教育学生要关爱、帮助自己的朋友和身边的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朋友应该是他们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告诉小学生,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我们不能仅仅被爱,还要会爱,要学会在别人需要爱、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爱心。
2. 渗透孝心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陆绩怀橘,王郎卧冰,今有陈毅探母,田世国捐肾救母……这些故事都让我们为之震撼。然而现在独生子女享受到了太多的父爱、母爱,却忽略了对父母的回报,甚至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因此孝心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如,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七颗钻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讲在一个大旱之年,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由于她的孝心,水罐最后变成金的,从水罐里涌出清澈的水流,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孝心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教育学生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3. 渗透责任心教育
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的人格品质,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独生子女却由于父母的庇护而极度缺乏责任心。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心教育,教导学生对学习、对生活要有一颗责任心。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第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这个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可以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感受白求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工作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并告诉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要有一颗责任心。
四、结语
以上我们探讨了小学语文中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渗透。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它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渗透在每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故而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光辉. 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 基础教育参考,2007(09).
[2]李兴芬.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8).
[3]金生鈜. 为什么要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学校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的再道德化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独生子女 教育 德育
引言
我们班上95%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家长的万般宠爱,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这给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篇语文课文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德育素材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于是对课文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可以对这些独生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裨益。
一、独生子女德育教育现状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宠爱甚至溺爱,他们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和自私任性的个性。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他们逆反心理较强,独立自主能力较差,缺乏集体意识,缺乏爱心、孝心和责任心,同时由于家庭和学校对于独生子女的德育教育的缺位,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德育目标,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严格遵循的教学理念。
三、小学语文教学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渗透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而且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文章,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下面我们仅从渗透爱心教育、孝心教育和责任心教育这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分析。
1. 渗透爱心教育
独生子女享受着来自多方的关爱,因此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关心自己,爱护自己,长此以往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十分重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18课《她是我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争时期孤儿院被炸,有一位小姑娘受了伤,需要输血,一位叫阮恒的男孩在一番犹豫之后为小女孩献血。医生问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小男孩说了一句,“她是我的朋友”。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素材,它教育学生要关爱、帮助自己的朋友和身边的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朋友应该是他们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告诉小学生,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我们不能仅仅被爱,还要会爱,要学会在别人需要爱、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爱心。
2. 渗透孝心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陆绩怀橘,王郎卧冰,今有陈毅探母,田世国捐肾救母……这些故事都让我们为之震撼。然而现在独生子女享受到了太多的父爱、母爱,却忽略了对父母的回报,甚至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因此孝心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如,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七颗钻石》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讲在一个大旱之年,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由于她的孝心,水罐最后变成金的,从水罐里涌出清澈的水流,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孝心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教育学生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3. 渗透责任心教育
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的人格品质,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独生子女却由于父母的庇护而极度缺乏责任心。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责任心教育,教导学生对学习、对生活要有一颗责任心。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第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这个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可以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感受白求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工作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并告诉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要有一颗责任心。
四、结语
以上我们探讨了小学语文中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渗透。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对独生子女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它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渗透在每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故而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光辉. 教育应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尝试[J]. 基础教育参考,2007(09).
[2]李兴芬.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8).
[3]金生鈜. 为什么要塑造学校的道德文化——学校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的再道德化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