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新闻数字化过程中的底线与操守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1987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报纸媒体在应对数字化挑战的实践中,如何实现其新闻产品数字化的健康转型?本文以台湾《苹果日报》“动新闻”事件为例,试图对该问题作一粗浅剖析。
  关键词:报纸新闻 数字化 底线 操守
  
  随着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第四媒体”互联网、“第五媒体”移动网络,正在给传统报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强力挤压,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传统报业的转型再造,已经成为报界共识。虽然报业数字化涵盖了报纸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组织结构、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全方位的战略升级,但因新闻始终是报业的主体产品,是报业价值链的前端和基础环节,所以,新闻产品数字化成为报纸媒体在数字化过程中的先行实践。所谓报纸新闻数字化,是指纸质报纸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与互联网对接,通过打造新型的多媒体平台,改变报纸新闻传统的扁平呈现渠道,为读者提供可读、可视、可听、可选的立体化新闻产品(包括与读者的即时互动)。传统报纸新闻主要以文字和图片为其表现手段,任凭记者编辑妙笔生花,均以静态呈现,而一经“数字化”这根“魔杖”的“点化”,传统的静态新闻会在多媒体这个“万花筒”中更为鲜活、生动。在当前传媒界,数字化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所有纸媒都在面临更多的诱惑、选择与挑战。一些有良知、负责任的报纸将数字化视为行业再生的契机,严守底线,秉持操守,“手把红旗旗不湿”,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彰显媒体“社会公器”的尊严,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尊重;也有一些媒体,为抓取大众眼球,将数字化技术视为信息时代抢夺市场、无所不能的兴奋剂,在发行量与广告收入的操纵下,游走于道德和法律的边缘,真假新闻不辨,行业操守尽失。在这方面,台湾《苹果日报》“动新闻”事件给业界和学界提供了一个颇具警示意义的生动标本。
  《苹果日报》“动新闻”事件回顾
  2009年11月中旬,台湾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报纸《苹果日报》高调推出一组“动新闻”,以动漫模拟的形式巨细无遗地描述暴力、性侵害、凶杀案等社会事件,该组“动新闻”甫一刊出,迅即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台湾教育、新闻、妇女、少儿等社会团体,纷纷前往《苹果日报》总部前聚集抗议,号召岛内各界行动起来抵制“动新闻”和《苹果日报》,要求行管对壹传媒进行惩治和约束。台北市政当局对“动新闻”亦态度强硬,短短两天内便对壹传媒先后开出了总共100万元新台币的高额罚单,并禁止《苹果日报》在全岛校园发售。迫于舆论压力,《苹果日报》向公众致歉,并将其“动新闻”内容进行了分级,限制级内容以警语标明未满18周岁者不要观看。①
  什么是“动新闻”
  在传统报人眼中,“让新闻生动起来”一直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其实现手段也仅限于优秀的“采访+编辑”技能。能够声画兼备地阅听新闻,完全属于电视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的“专利”。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二维条形码技术使得纸质媒体的静态新闻延伸至动态阅听成为可能,读者只要将具有图形识别功能的手机对准印在报纸上的二维码方块进行扫描,就能立即进入对应网址,在手机上阅听相关新闻的视频音频文件,“动新闻”的概念由此而生。其实,“动新闻”并非此次《苹果日报》所独创,早在2006年6月26日,大陆《华晨商报》就对体育新闻运用了二维码技术,读者通过手机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可以欣赏当天的世界杯比赛花絮。该报为此刊发的消息在标题上也颇为抢眼:“报纸+手机=会动的新闻”。同年11月30日,《楚天都市报》体育新闻版上也刊载了二维码,内容是头一天中国篮球明星姚明所在的休斯敦火箭队进行的一场NBA比赛,读者通过手机扫描报纸上的二维码,可以在线观看比赛的精彩片断,声画俱全的效果让读者第一次感受到了“动新闻”的魅力,也前所未有地体验到了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震撼。
  《苹果日报》“动新闻”动了什么
  毫无疑问,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媒介对于新闻业的发展以至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谁也不会否认,新媒介的典型代表——手机,作为迅速普及的“第五媒体”,如今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须臾不可离身的信息传播工具。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更是毫不吝惜对媒介革命的赞美之辞,他所提出的“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等著名论断,即是对各个时代的新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针对数字时代的新闻业,美国新闻公司董事长默多克认为:“虽然一些报纸和新闻机构将无法适应数字化现实并以破产告终,但新闻业的未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美好。”②显然,这位传媒大亨对新媒介之于新闻业的贡献同样寄予了最乐观的期待。
  但是,数字化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时代,报纸媒体若持“剑”善舞,则如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曤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在报业数字化浪潮中,舞出令读者动容的优雅与精彩。但若以为一“剑”在手便再无旁人,无所顾忌,放“剑”乱舞、醉舞以至狂舞,则会伤己伤人。可以说,在报纸新闻数字化过程中,对新媒介技术如何运用与把持,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关系到报纸媒体的公信力与社会形象,甚至关系到报业自身的生存、改革与发展。
  《苹果日报》此次推出的所谓“动新闻”,投入资金可谓巨大,制作阵容可谓豪华,应用的数字化技术可谓先进,但为何会招来舆论声讨和行管重罚?原因很简单,《苹果日报》在运用数字化技术传播新闻的过程中,触犯了新闻传播最基本的底线与操守——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的伦理性,这是新闻业最基本的两个问题,前者关乎什么是新闻,后者关乎什么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底线: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划分新闻与非新闻的准绳;同时,真实性又是新闻实现其所有功能的基础,是整个新闻大厦的基石。失去了真实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新闻传播追求的理想也就失去了根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传播者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的职业理念和精神。在2009年11月9日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職业道德准则》中,把“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从1997年版中的第四条上调到第三条,仅次于第二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真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在《苹果日报》的“动新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新闻真实”:据央视新闻频道11月27日下午1:00《整点新闻》报道,《苹果日报》为制作“动新闻”,配备了上百人的动画制作团队和专业动作截取人员甚至演员,聘请了经过国外专业电影脚本训练的导演,采用电影制作手法,掌握分镜节奏,与一个要素齐备的“电影制作工厂”相比几无二致。《苹果日报》在报业数字化实践中的积极探索或许值得嘉许,但它所推出的“动新闻”却越过了新闻最为重要的底线——真实性。
  数码时代使信息传播进入到了空前的自由世界,同时也为一些媒体提供了在传统媒体上无法实现的“制造”新闻的广大空间。二维条形码本是传播技术的伟大革命,它使报纸真正变成了集平媒、电视、广播、互联网优势于一体的四维“全媒体”,是报纸媒体跻身数字化时代、实现自身蜕变的重要契机。而《苹果日报》却不惜“剑走偏锋”,运用二维码和动画模拟技术,对基本的新闻事实在表现形式上进行虚构、煽情、夸张和放大,在报纸实现跨媒介传递新闻的过程中,彻底模糊了新闻与非新闻的界限。我们姑且认为《苹果日报》的纸质新闻做到了基本真实,但由此演绎的动画新闻是否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则大可质疑。首先,它使记者的思维路径由“客观模式”转化到了“形象模式”,新闻从业者的思维模式一旦发生了这种转化,那么,若想在形象甚至抽象的范畴去寻找新闻真实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其次,所谓新闻真实,是指新闻与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之间的一致性。《苹果日报》在制作动画新闻时,由于融入了大量电影和动画艺术元素,记者的诉求目标也从追求“最简约的事实”转化为着力于氛围渲染和情节冲突,势必对基本的新闻事实进行“再度创作”,由此产生的“注水新闻”与其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显然不符,起码没有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这一原则。至此,新闻场域变为表演舞台,新闻亦变为戏剧。观看此种新闻,“动”则“动”矣,新闻的真实性丧失殆尽。
  更进一步看,在“动新闻”事件中,民众的抗议浪潮仅限于其内容的色情、暴力,要求壹传媒承诺“动新闻”不取材性侵害、性骚扰、虐待儿童及家庭暴力等四类新闻,仅有极少数传媒界人士对这种新闻的虚构形式提出质疑。而《苹果日报》在其致歉中也只承诺今后将对“动新闻”内容进行分级,并未对“演”新闻这种新闻呈现形式做任何反思。我们可以做一个并不大胆的设想:当公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手段与欣赏电影、戏剧无异,人人都生活在“记者编剧”给我们提供的“拟态信息环境”中,那么,这种“动新闻”伤害的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会对新闻的基本义理造成严重伤害。当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新闻大厦倒塌之时,也是传播理念倾覆、真伪信息难辨、社会秩序失范之日。
  操守:新闻的伦理性
  新闻的伦理性,亦称新闻职业道德,是指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其新闻报道内容应该恪守法律与社会道德,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这是任何国家的任何新闻机构和从业人员都不能背弃的基本操守。自从19世纪30年代以《纽约太阳报》为代表的廉价“便士报”登上历史舞台,有关新闻伦理性的争议便一直伴随着大众传播业的发展,但无论怎样发展,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恪尽媒体的社会责任,却始终是新闻传播界的主流价值。美国报业史上的“黄色新闻”潮虽然在20世纪初席卷全美报界,但因其以“性、星、腥”为主要卖点,日益引起公众的厌恶,“黄潮”高峰持续不到两年时间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英国《太阳报》虽然发行量巨大,但其内容腥膻、版式煽情的风格路线却屡遭诟病,历来为上流社会和以严肃新闻为重的高级报纸所不齿。在国际新闻界,有良知负责任的著名媒体都有其关于新闻伦理的自律条规,如《NHK国内节目标准》规定:“对于犯罪的手段和经过,不做必要限度以上的描写……不得对残虐行为和肉体的痛苦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夸大的暗示。”《独立电视委员会节目准则》规定:“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对于它的弱小成员特别注意。在一个如此敏感的领域(电视),我们遵循一条特别原则——如有疑惑,就剪掉。”③
  《苹果日报》由香港壹传媒管理,历来突出图片报道风格,对性、丑闻、灾害、犯罪等社会新闻常作过度报道以吸引读者。此次“动新闻”事件中,该报“更上层楼”,将其一贯风格“发扬光大”,运用二维码和动画模拟技术,以新闻的名义向读者逼真展示性侵害、家庭暴力、犯罪等内容,技术手段可谓新颖,而社会危害着实巨大。退一步看,即使《苹果日报》将其“动新闻”内容进行了分级,买报纸需要身份证,但只要家里或公共场所有《苹果日报》,18岁以下的青少年照样可以通过手机看到限制级的“动新闻”。审看当今新闻业界,为应对残酷的行业竞争,各路媒体可谓招数使尽,奉行“苹果路线”的媒体不在少数。为了增加发行量,提高收视(听)率,一味迎合受众低层次的感官需求,将自己“把关人”的角色抛至脑后,低俗之风盛吹,一切皆可娱乐,就连最为严肃的新闻领域也在“恶搞”、“调侃”之列。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及其与网络的功能融合,更为一些低俗媒体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媒体之所以是社会公器,在于它的公共性和公允性,在于它对社会道义有所担当,在于它“社会良心守望者”的角色,当媒体品质沉沦到“不是裸體就是尸体、不是拳头就是枕头”时,也就失去了其作为社会公器的基本操守、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一家只关注“注意力”而没有灵魂的报纸在时代大潮中能走多远,答案不言自明。
  结语
  当媒介科技发展到数码汇流时代,对媒体与社会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新媒介技术对报业的发展并不总是推动的、增益的、万能的,技术的进步只是给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工具与手段,它既可以使报纸媒体实现巨大飞跃,也可能使其迷失方向而堕落沉沦。数字化浪潮已不可避免,报纸媒体唯有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不越底线“雷池”、秉持行业操守、恪尽媒体责任,方能乘势而进,实现报纸新闻数字化的健康转型,进而在整体数字化进程中实现报业自身的凤凰涅槃。
  注 释:
  ①中国台湾网,2009年11月。
  ②《参考消息》,2009年12月3日。
  ③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0页。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级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众传媒迅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及新闻接受心理。广大受众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精神需求丰富多样,他们越来越不满足新闻停留于对事实信息的报道,更关注新闻的现场感、形象性、表现力,更看重新闻的审美价值。  从传统意义上看,新闻作为及时传播的新鲜重要的事实信息,它以实用
期刊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分量的女作家。本文以她的三部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分析对象,探索其小说所反映的孤独主题,以便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意义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孤独 仰的缺失 情的荒诞 情的无能    步入20世纪以来,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然而,在享受优越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们却不得不面对精神世界的忧虑与困惑。在美国,人
期刊
摘要:以《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5月13日~21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新闻报道的标题、事件、图片以及评论四个角度,来总结该媒体对外报道重大灾难事件时价值观导向的表现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外传播中价值观导向策略的认识。  关键词:价值观导向 新闻要素 策略 《人民日报(海外版)》 汶川地震    重大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破坏性和震撼性而引人关注,对灾难信息的公开和处理,显示出政府
期刊
在过去的15年里,从《达芬奇密码》剽窃案引起的指控到Yorkshire Ripper案中臭名远扬的欺骗,法庭上语言证据的运用和法庭审判中语言学家作为专家证人出庭的人数快速增长,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快速增长并引起了语言学专家的重视①。在此基础上,英美法律语言学研究迅速发展,著名语言学家、国际法律语言学会主席马尔科姆·库塔和他的助手艾莉森·约翰逊,于2007在泰勒和弗朗西斯集团的路特雷奇出版社出版了其
期刊
2009年10月16日,是新闻巨子范长江100周年诞辰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先驱者,范长江一直是记者心中的灯塔。品读他的著作,研习他的思想,感悟最多的只有一个字:真。  1937年2月14日,25岁的范长江从延安回到上海,第二天就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述评《动荡中的西北大局》,时值国民党三中全会,与会人员大为震撼。因为和蒋介石上午讲的完全不一样,蒋某大怒,把《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痛骂一顿。
期刊
摘要:早间新闻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清晨第一道美味的“新闻早餐”。在媒介时代,电视新闻制造的早间神话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国的早间新闻节目随着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本文以央视《朝闻天下》为案例,对于早间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进行透析,从而寻找到一条提升早间新闻节目传播影响力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收视率 满意度 传播影响力 舆论领袖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间新闻节目的直播正是传递新鲜气息的最好选择。1
期刊
刊登在《大众日报》2008年12月30日上的《寿光8万农民“寒冬”不失岗》一文,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经济新闻,也是一篇提振信心的独家经济报道。它发表在全球金融危机袭来的关键时刻,对社会舆论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从写作上来说,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  主题重大,指导性强  2008年末,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经济“寒冬”引发失业潮,弱势群体农民工首当其
期刊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决定农业、农村问题的最重要的因素。做好“三农”电视新闻就要抓住农民这个决定因素,多为农民服务,多为农民着想,多反映农民的呼声,多争取老百姓的参与,一句话,就是要做到心中有农民。  第一,新闻工作者在调查研究、确定选题时要做到“心中有农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模式,农村生活呈多元化发展,也为我们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挖掘不尽的素材。结构调整、
期刊
编者按:破解“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本刊已在四期(上)刊出了常法武同志的《念好“五字经”,力求新突破》一文。这一篇文章是作者关于版面创新的思考。以后本刊还将有关于如何破解“四难”的文章陆续刊出,敬请读者关注。    新闻宣传工作是常干常新的事业。今年2月11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讲话时就“破解新闻创新难”提出了具体要求:“破解新闻创新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两档电视名人访谈栏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两档栏目在内容与受众群体上的不同,在栏目理念与选题上的差异,通过对两位主持人个人经历及形象、主持风格和沟通技巧上的不同比较,分析阐述这两档谈话类栏目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电视 访谈栏目 杨澜 陈鲁豫 栏目理念 主持人风格    电视谈话类栏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历史,形式与风格都已经相当成熟。而20世纪90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