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教学的一点小思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xiao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算律的教学是数概念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比较高层次的认识。数学教学应努力使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不同层次认识水平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规律探索由数内部的规律与运算律两大部分组成。
  关键字:运算律  层次  探索  认识
  一、运算律的知识结构分析
  小学数学中的数运算主要是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规律有下面的结构关系:首先,这些运算规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这些运算内部的不变规律;另一类是这些运算内部的共变规律。这也是函数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早期渗透。四年級上学期主要学习了三位数乘除法,各自内部有不变的规律,以及运算律的内部规律。加法与乘法的运算规律真有类比关系,减法与除法的运算规律也具有类比关系。由于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因此,乘法具有与加法可类比的运算规律存在,除法具有与减法可类比的运算规律存在。在不变规律中:有加法交换律,也有乘法交换律;有加法结合律,也有乘法结合律。减法有差不变性质,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减法有连减性质,除法有连除性质。从中可以看出数运算规律之间具有类比关系,反映了数运算规律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结构。
  二、运算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偏“点状”,导致教学的育人资源贫乏。我发现本学期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知识,都是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立场出发来选择编排教材的,这样的内容选择使原本具有很强结构联系的知识链发生了断裂,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只看见表面孤立的“点状”知识,而看不见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整体,自然也就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加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而不学习减法的运算律?难道是减法运算没有规律存在吗?既然乘法对加法有分配律存在,那么乘法对减法有没有分配律存在?诸如如此类的问题不仅由不得学生去思考,而且也不容学生去质疑和探究。由此可见,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还缺乏教育学的立场,导致运算律教学育人资源的贫乏。
  (2)教师忠实于教材的教学,导致教学的育人价值狭窄。目前教师缺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后天不足。作为教师,我也像大部分教师一样,对教材持一种盲目遵从的态度,导致了在教学中既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运算律存在的前提,也不注意引导学生去了解运算律发展的来龙去脉,更不注意让学生经历运算律从发现到形成的全过程。我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是为学这些知识而存在的,带来的是运算律教学的育人价值的“狭窄化”现象。由此可见,目前教师普遍存在缺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缺乏育人的能力。
  (3)教师局限于知识点的教学,导致教学割裂与学生思维的被动。由于教师缺乏知识整体背景的思考,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围绕某个知识点就事论事的现象。以这学期我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为例,许多教师不注意分析和思考乘法分配律存在的前提,习惯采取比赛的方式引入教学,一组学生计算“先加再乘”的算式,另一组学生计算“先乘再加”的算式,比赛结果自然是“先乘后加”算式的这组学生赢了,然后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赢得比赛的原因,发现这些算式的特点和计算结果由于两组学生的计算结果相等就用等号连接两个算式,如25×(40+4)=25×40+25×4,125×(10+8)=125×10+125×8,接着就让学生仅仅凭借这两个等式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最后就是各种形式的巩固练习。由于学生不知道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是以两种运算组合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当我出示25×20×4=?的练习题时,就立马有学生上当,掉入教师设计的陷阱,出现了25×20×4=25×20+25×4=1060现象,而且这种状况并非是个别的偶然现象,已然成为乘法分配律教学中学生的常见错误,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混淆。这种状况的多次出现,让我思考到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学生粗心审题不够仔细,但根本的原因却是由于我局限于教材知识点教学的缘故。导致学生既不注意各种数运算规律存在前提的思考和判断,也不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种围绕一个个知识点的“点状”教学,不仅容易割裂知识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容易割裂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来龙法脉,更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被动和无意义的记忆与操练。所以后面的复习我加强了对运算律使用的辨别。
  三、运算律教学的育人价值与核心任务
  运算律固然需要学生去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教学,其更重要的教育价值是要承载起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的任务,承载起促进学生主动成长和发展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所有“结构化”的规律都可以成为育人的载体和丰富的资源。通过运算律探索的教学,使学生从偶然的现象或特殊的问题出发,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和概括,抽象出一般的数学结论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以及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载体,它不但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反思的机会,而且有利于学生整体地认识和结构化地把握这些数运算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
  四、学生学习困难分析及运算律教学的过程结构
  为了在教学中体现上述育人价值和完成上述核心任务,我们还要分析学生在数运算规律学习过程中可能的因难与障碍,以便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学习困难和障碍。关于运算律教学的过程结构。在运算律教学的“教学结构”阶段,主要的目标是既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又要着力于让学生了解探究规律从发现猜想、验证猜想到概括结论所要经历的一般过程,从而总结提炼出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结构。通过教师在课内的引导,使学生在认识数运算规律内在关系的基础上知道怎样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这些内在关系,促进学生实现认知的结构化。
  教育,教与育要同时进行,所有的教学都要基于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和创造,通过学生课内的交流和课外的整理,实现知识结构化的认识和多元化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刘坚、孔启平、张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2014.5
  [2]吴亚萍.数学教学指导纲要.2017.3
  [3]吴亚萍.中小学数学课型研究.2014.10
  [4]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向城区涌入,农村高中学校大量撤并,城市学校大班額情况普遍存在,导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和教育质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班级内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大班额环境下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从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探讨高中大班额环境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希望对于高中大班额环境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有一定的帮助。  在大班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寄托着人们美好梦想的世纪,她既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挑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一大批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这就需要课堂上做到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学习中的困惑,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上、观念上转变,坚持以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
期刊
就我所教班级而言,汉译英五个题,10%的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故把做此题的时问用于其它题型;30%的学生纯粹是汉语式的翻译,毫无句子结构的呈现;余下60%的学生也存在“缺胳膊少腿”情况。总之,此题满分10分的平均得分率一般4分左右,丟分现象很严重。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划分英语句子成份和写作两大题,而这两题总分为30分。三个题的分值占了第二卷总分值的70%左右,这将极大影响学生的总得分率。  如何更好地提高
期刊
背景情况: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
期刊
参与式教学法是目前应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的核心是鼓励、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与延伸,非常符合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需求。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它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知识的探索与积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性  (1)重要性分析。首先,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有效
期刊
党的十八大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和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产生了社会反响,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使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越来越富强,政治建设上越来越民主,文化建设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建设上越来
期刊
思维导图以图像的形式更有效地表达思维,我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较多使用文字式思维导图,发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改进措施。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1)思维导图可以使得写作更有条理。笔者曾经在教学中布置了以“感恩”为题的写作,学生在确定“感恩”为中心后,就开始了拓展性思维,有学生选择了纯文字的形式,也有学生边画变写,在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对内容稍加整理,就形成了完整的写作大
期刊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无形之中对教育教学产生着变革。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成为了教师需要攻破的难题。现如今,教育实行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 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性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对现在的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做到“乐”“好”呢?我想它的关键应该在于“知”。习总书记也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幸福”的情感体验呢?我想它的关键在于“奋斗”。也就是说,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幸福的情感体验。  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去“知”,去“奋斗”,以致获取“幸福”呢?尤其是对于刚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们,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界的泰斗,作为一个教育人,又怎么能不去了解学习他的作品呢?捧起这位在世界享有盛誉的教育家的《给教师的建议》,初读目录即勾起了浓厚兴趣。一百条建议,条分缕析,直击心中的困惑点。翻开品读,可谓传道、授业、解惑。  好的教育是没有国界,没有时代隔阂的,作为苏联当代的一个完美结合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思想大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很多教育观点历久弥新。  由开篇的“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