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 那里 纳木那尼峰首滑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漂亮,但是难搞
  纳木那尼,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海拔7694米,北面是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两座山峰之间隔着圣湖(玛旁雍错)和鬼湖(拉昂错 ),纳木那尼和两个湖泊呈一个品字形,从卫星地图上看,像极了一张人的脸。从湖边观看纳木那尼,白色雪山连绵,如同一个侧卧沉静的女孩,在蓝天骄阳下,顶着云彩成就的白色纱衣,分外妖娆。当地人把纳木那尼称为“喜马拉雅的女儿”—的确,在十多天的攀登之后,留给我深深印象的是,这座山和年轻的姑娘一样—“漂亮,但是难搞!”
  选择纳木那尼是有原因的,2011年,在我和同伴杨波完成慕士塔格峰(7564米)两日登山加滑雪的跨越路线之后,一直在寻找其他适合登山滑雪的7000米级山峰。而纳木那尼是我们登山滑雪者魂牵梦萦的目标之一,我曾很多次在google earth上查看当地的卫星地图,在网上寻找先行者攀登的蛛丝马迹。
  从卫星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西山脊有一条绵延但是平缓的冰川,像极了慕士塔格峰的路线,我们笃定地认为,这是一条适合登山滑雪的优质路线,没有人涉足只是因为它的低调和远离。实际上当我们站在山脚远眺时,山形的确如从卡湖观察慕士塔格峰般外观类似,这样的坡度,对于登山者来说可能是无聊冗长的,但对于使用雪板上升的我们——登山滑雪者,却是优良舒适的路线。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这样的坡度都近乎完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纳木那尼当做心仪的“下一座”。虽然最终,这些被证实都是远观的假象,当然,姑娘们不也是一样吗?
  攀登方面,可以知晓的是80年代,中日联合登山队曾经登顶过这座山峰,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们却基本不可能找到他们的攀登资料,即便找到,30年的冰川变化也是天翻地覆的,这一张手绘的地图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作品。
  根据纳木那尼的英文名称(Gurla Mandhata),通过google wiki,我们找到2006年有一队美国人从尼泊尔方向进入西藏,9月底的时候登顶了这座山峰。而登山滑雪方面,则完全没有记录,因为外国资料无法知晓全部,所以暂时把我们这次滑行记录为中国人纳木那尼首次登山滑雪。
  从网络有限的文字和图片中,我们了解到,2006年美国队从尼泊尔雇请了一比一的夏尔巴向导,使用了全套8000米级装备,“围攻”了这座山峰。而我和同伴阿苏却希望通过类似阿尔卑斯的方式,只依靠两个人的力量去尝试攀登并滑行这座山峰。
  辛苦上攀
  普兰县城是距离纳木那尼最近的城镇,这里的物价基本惊讶到了我,从宾馆到超市、饭店,各种贵,而且品质绝对不要想太多,能有就算不错了。比如气罐,北京10~15元一个,普兰68元,运费使然吧。倒是看起来一般的尼泊尔边贸市场里面,还有些特色的东西比较好玩。没办法,我们依旧采购了补给物资,将重量精简到了最低限。当地藏民的生活还算可以,所以找到背夫也是不易,还好中科院冰川研究所在当地驻扎有研究人员,熟悉当地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才找到两个愿意上山的藏族哥们儿,马匹就完全没有,只有依靠人力,后来发现那条到达冰川末端的山坡,也不太适合马匹上升。
  由于没有太多资料和沟通的关系,第一次轻装适应,中科院的朋友把我们带着去了他们的研究点,也就是冰川的末端,但却是“北面”,登山者肯定知道,如果那条路线完成,我们就可以去申请金冰镐了。回到县城,阿苏专门包车沿着公路,把可能的沟口拍了一遍,再回来对比卫星图,最终找到了正确的入口。
  又过了一天,约好两个藏族背夫,我们四个人一起把装备和补给运至5600米附近的大本营,之后的攀登就只是我和阿苏两个人的事了。虽然没有什么植被,但是一路风景还挺有趣,有冰封的瀑布、有被水流腐蚀为黑色的河道,在接近冰川末端还有20分钟路程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可能是六年前美国队的大本营,有明显的营地痕迹,修建好的厕所和舍弃的热水瓶。但是我们把大本营建在了冰川末端,这里也有大片的平整沙土地和水源,条件不错。
  我和阿苏都没有高原反应,但整个阿里地区海拔几乎都在4500米以上,而且登山滑雪者要背负更多的物资,稳妥起见,我们把攀登分为适应和冲顶两个部分。
  适应阶段,我们把帐篷、食品、雪铲、冰锥等首批物资运至6100米左右—预计中的一号营地,然后回到大本营休整。从大本营到一号营地,需要先沿着冰川侧面的碎石坡上升到5900米左右,十分毁鞋,而且不稳定的碎石有的重达百斤,有一次我被两块移动的石头卡住了小腿,动弹不得。第一次的适应,体力和身体上没有太多状况,但雪况却让我们略微沮丧,阿里地区的降水量很小,我们预估的路线都是大片硬雪和亮冰的混合,雪板滑在其中,感觉非常不踏实。通过卫星观察预设的路线,到了眼前,却发现多条宽大的裂缝分布其上,绕行困难。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放弃西山脊,沿着西偏北的路线直上。这条路线更短,不足之处是无法使用雪板上升,全程我们都背负雪板进行攀登,体力消耗很大,并且因为坡度较陡,我们俩一直需要冰锥、雪锥保护上升,也减缓了行进的速度。
  放弃登顶
  另外一个大的困难是冷,真的很冷,即便我们全程没有碰到太恶劣的天气,但每天早上从睡袋里面爬出来,都感觉自己处在冰窖中,帐篷内壁、睡袋上面、睡垫,到处都是冰霜,不是感觉,是真的,我们就是睡在冰粒上面,感觉不到狂风下的寒颤,但是阿里的那种冷,是一点点默默地侵入到你的神经、你的骨髓中。打开帐篷门,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远处的冈仁波齐、圣湖和鬼湖,风景壮阔华美,和我们的心情形成了强烈对比。
  冲顶阶段,一共持续了四天,第一天状态不错天气也给力,我们从大本营出发,到了前一次放置装备的地点,又向上多推进了100米,将一号营地建在了6200米附近。第二天,我们原计划能够把二号营地建设到6800米左右,以便于最后的冲顶,但攀登至6600米时,因为路线上不断出现的裂缝,需要绕行,我的身体极度疲惫,就地扎营。第三天继续向上,发现雪坡的连贯性越来越差,也越来越陡,接近6800米时,一条横贯的大裂缝挡在面前,虽然我们能看到远处可以绕行的雪桥,但综合当时的情况,当天冲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安全起见我们决定放弃攀登,下撤到二号营地休整。   惊心滑坠
  攀登是辛苦的,但滑雪下行,就是快乐的事情了,这次攀登的收获之一就是:只要我能够攀爬上行的路线,即便需要冰锥的保护,不管多陡,都能顺利滑下。陡坡跳转、横滑降等等技术在不同的坡度上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仅存的“敌人”是多变的雪况,登山滑雪和一般雪场、甚至普通野雪都不同,高海拔冰川雪况变化太快,前一个弯还是舒适有底的薄薄粉雪,下一个弯可能就是危险的亮冰,在从二号营地下撤回一号营地的过程中,我发生了一次严重滑坠,当时阿苏在下面帮我摄像,我很得瑟地在陡坡上做连续跳转的动作,第一次跳转漂亮地落地,然后紧接着我打算做第二次跳转,结果落在了一块冰面上,瞬间倒地,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就已经开始失控向下滑行。等我能够用雪板去尝试制动的时候,速度和冰面已经让我无法停下,直直地从阿苏面前滑过,当时的他已经惊呆了。慌乱中我模糊记得平转了三圈,还好不是翻滚,一直向下滑行了大概百米,直到砸在一个有雪的相对缓坡上,才停住,不远处十多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小悬崖,一旦掉下去,虽然不至于致命,但受伤骨折是肯定避免不了了。我们都知道在6000米骨折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万幸这次滑坠我没有受伤,只损失了一根雪杖,还有被击垮的心理。雪板的钢丝拴板绳都被雪板砍断了,雪鞋扣也断了一只,无法再发力前压,加上只剩了一根雪杖,后续的下撤我缓慢到了极致,已经不敢做任何转弯,只求能够安全横滑降到冰川边缘。
  到了能够徒步的地方,悬着的心才放下,开始慢慢回到大本营,然后拔营下撤。提前约好的背夫也准时赶到,帮我们下撤,不过对于藏族同胞的松散性,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上山的时候,我们用不流畅的普通话约定,他们会开着拖拉机来接我们,并把我们送到普兰。但当我们在天黑之后终于走出沟口,他们还在电话聊天,在寒冷的旷野中又走了半小时,最后停下来,比画着说,他们不知道拖拉机停在哪儿了,要知道这是海拔4500米的旷野啊。我们只好停下来原地休息,他们拿着我们的头灯去找。站在没有光亮的地方,看远处两个头灯乱跑,这心情,难以言状,当时已经夜里12点了。终于拖拉机找到了,也开回来了,当我们兴奋地把大包一股脑扔到拖拉机的后斗里面,准备回城的时候。两个家伙哭丧着脸说,启动的扳手找不到了,找不到了,找不到了……我也刚知道,拖拉机原来是没有钥匙的。找拖拉机我还是有信心的,但黑夜中找一根30厘米的扳手,无疑是大海捞针啊。又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回来,没有找到,我实在受不了了,让他们把拖拉机整个翻了一遍,居然从一个仪器箱子的最底层找出来一根备用的。一切都结束了?真的没有,在拖拉机后斗中,我们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才能回县城,时速40公里的敞篷感觉。
  这次艰苦的阿里远征,以没有登顶和一次危险的滑坠结束,惊险但是收获颇多,在我的高山滑雪经验上,增加了一次不可多得的经验,一次人生不同的经历,或许这就是我们还在坚持这项运动的动力。
  户外探险提示
  1. 阿里机场已经投入使用,只有一趟航班,且并非每天都有航班。
  2. 最郁闷的是,我们可以在国内任何一地买到拉萨飞阿里的行程,但是从阿里出来,只能在狮泉河购买,拉萨都不能买到。
  3. 阿里机场没有大巴,每趟航班一般出售半个机舱位置,所以,一定要提前约好接机。
  4. 拉萨到阿里的公路状况相当好了,限速的情况下,一天一夜多一些时间就能完成,全程轿车即可,无需越野了,真的今非昔比。
其他文献
本奖项所指向的探险活动是对未知地带和无人涉足的地区,进行有目的的考察和探索并包含一定科学成分的民间探险活动。  长江源沱沱河至通天河漂流  亚洲人首次北极冰潜  易贡藏布上游山峰考察  提名:长江源沱沱河至通天河漂流  提名理由:  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上海拔六千多米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奔腾盘旋六千多公里,跃过高原,劈开山脉,漫过沼泽,气势磅礴,跨越11个省,最后从上海
OUTDOOR:听说你第一次接触滑雪就不可救药地上瘾了,还能记得那时候的情景吗?  赖刚:至今仍对第一次滑雪记忆深刻。2000年冬天,我在TOM网站主管体育频道,其中有位同事胡卫(如今的南山滑雪场副总)是从亚布力滑雪场出来的,他提议我们搭建一个滑雪频道,于是我和他来到当时最好的滑雪场亚布力,了解这项在中国非常年轻的运动。我滑的是双板,踏上雪板的那一刻起就欲罢不能,一直滑到雪场要关门了才恋恋不舍得收
2003年 金海湖  那一年是在京东的金海湖,第一次见到郭川,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对我们来说,这种活动无疑是为了新鲜空气、啤酒和各种闲聊兼吹牛。郭川,是个结实而寡言的人,应酬了一会儿大家就消失了。片刻后再次出现则是在湖面的帆板上。  风不大,从并不完美的操帆动作中看得出郭川还在深度学习中。在我看来,在中国,帆板是个职业运动员的项目。而看起来三十多岁,实际也确实年近四十岁的他,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热爱
人生就像超马赛,在长时间的比赛里,很自然会有状况佳和不佳的时候。状况不佳时,格外能显示那个人的人生观:他在遇到困境时是坚忍地咬紧牙根,还是在绝望里翻不了身就直接放弃?还是选择苦中作乐、勇敢面对? —关家良一  2013年TNF100北京国际越野挑战赛在门头沟举行,国内的越野跑爱好者云集于此,包括我们熟知的运艳桥和邢如伶,他们在历届TNF100中都是角逐冠军的大咖,他们要挑战的是100公里的路线距离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 “古今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我可不敢说自己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只是回顾自己几年来的攀爬历程,在面对攀岩难度数字时心态竟也是经历这样三重境界。诚如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云,“参
真实的生活里总是有着看似巧合却又顺其自然的规则。同行的摄影师梁子一直在跟拍一位生活在印度几十年的意大利人阿德里亚诺,我们在背后称他为老阿。老阿已全然是印度人的样子,每天赤脚行走,吃饭习惯用手而非刀叉。二十多年前,意大利人阿德里亚诺离开故乡到印度旅行,不过是因为旅行本身。也是老阿带着我们来到了阿仲在乡间的家,和这位前军官一起过了几天的田园生活,是我们这次旅行最浪漫而深刻的记忆。  元旦期间正是当地节
关于成长,一双不断向前迈进的双脚能解释一切。生命是一场有终点的游戏。脚下的道路却不会,或许这就是行走令许多人痴迷的理由。而这也是HiNature经过多年中国市场征程之后,再度上路的理由吧。  2009年2月,HiNature胸怀梦想再出发——全国经销商恳谈会在北京举行,并同时发布了2009新款产品。新款产品在延续一贯风格的基础上,坚持了“最佳性价比”的设计和生产原则。同时追求可靠的品质,继续采用新
世界上有很多酷爱雪花摄影的人,当然,远没有拍摄鸟类、拍摄昆虫植物的爱好者多。毕竟拍摄雪花是一件门槛很高的技术。19世纪初,照相术发明不久,显微照相术更是刚刚起步,一个美国农民本特利居然开始用这种方法来拍摄雪花。如今当我再看当年本特利的工作,依然有一种泰山仰止的感觉。黄铜镀金的显微摄影镜头,大画幅相机,拍出的黑白照片丝毫毕现。据说他用一辈子时间拍摄了几千枚雪花,最后死在雪地之中。而他的作品集即使在今
骑行让人上瘾。往往是一次旅行刚画上句号,我就开始计划下一次的行程。很多时候旅行都是自己一人上路,感受到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独。偶尔能遇上个骑友,但最多也就是一个礼拜之后就分道扬镳,所以我的新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最后确定了两位一起旅行的朋友:姜盐和杨铠,一个是大学毕业,一个是休学一年,他们对于骑行的激情让我有种“后生可畏”的感觉。具体的目的地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世界上绝大
李波,自然之友总干事。  祖籍云南大理,白族。1998年至2001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与生命学院自然资源系资源管理硕士学位。2006~2008年在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院-曼谷亚洲办公室任湄公河可持续发展项目兼职研究员,国际保护联盟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委员会执委委员及权利、公平和治理议题的项目协调人。    我的童年是在水电站千军万马的大会战中度过的。爸妈是水电工人,在云南的山水间转战南北,“征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