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591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给他们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
  
  一、在特色日记中起步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我认为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地创作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1.采访日记
  学生与别人的日常交往,实则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这本是学生练笔的材料。然而学生对于这样的素材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他们觉得从这样的小处着笔,似乎没什么可促使自己情动而辞发。为此我让学生采访自己妈妈的童年。妈妈的童年:即了解妈妈小时候的生活状况,了解妈妈童年时玩什么游戏,了解妈妈儿时的趣事等等,然后再指导学生在日记中写一写“妈妈的童年”,学生写日记时热情高涨,接着便有了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切的日记。“以前妈妈常常教我要节约,我都不以为然,那天听妈妈说她小时候最期盼的便是新年的到来。因为过新年她可以吃到许多平时吃不到的糖果、花生米之类的东西。我知道了什么叫幸福……”有个孩子这样写道:“听完了妈妈的叙述,我有些羡慕的感觉。虽然那个年代的人生活水平低,但他们却是快乐的、幸福的。我只有一个愿望:如果有来世,我愿意回到妈妈的那个年代,去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独有的快乐;体验一下那个年代独有的幸福。”因此,采访日记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是增进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之间交流的好机会。
  2.插图日记
  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在许多时候,孩子们已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象,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所以,作文就必然会有词不迭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等现象。对低段学生而言插图日记尤为适合,孩子情感之丰富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这时可让他们在日记中配上一幅画,促使他们充分地展示精彩的内心世界。一篇生动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这些都能激起小作者们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如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在回家路上,他看到一位叔叔蹲在路边大声叫卖青蛙,当看到青蛙被宰杀时痛苦的样子。他想到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他记下他上前经过几番劝阻而未遂的事。最后他在日记的插图中画的一块牌子上面写道:保护青蛙,人人有责。虽说是一幅简简单单的插图,但之中却折射出孩子纯真善良的情感,以及对这个社会的一种思考。作文与插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读写结合日记
  读写结合日记,可以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再度对话和交流,在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共鸣之下进行再创作,学生兴趣盎然,感到“胸中已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自然轻松”。因此我经常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把书籍作为日记的‘跳板’练习”。如在学习完《海底世界》后,我这样引导:如果你去海底“浏览”,回来后会怎样向伙伴们介绍呢?让学生以《海底归来》为题写日记,第二天课堂上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当孩子们阅读了《燕子过海》,深深地被燕子那种坚强、执著的信念所感动时,我让学生在日记中给经常伤害益鸟的人写封信。孩子们说:“没有想到燕子那么勇敢,竟然以生命作为代价,来谱写这个伟大的目标。”“当你捡起石子投向那群可爱的小精灵时,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
  
  二、在课外延伸中扎根
  经内容空洞无物,不具体、不生动,是目前小学生作文的通病。古人有这么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开放式的作文素材库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1.开启“词句百宝箱”
  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因此笔者让学生准备了“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词句“储存”起来。随手翻看其内容真是丰富多彩,如有的孩子摘录的诗歌:
  鸡冠花——你是鸡吗?没有翅膀,也没有嘴巴;不会走路,也不会生蛋;太阳升得老高啦,弟弟还在睡懒觉,也没听你叫一下。
  小蘑菇——小蘑菇,你真傻!太阳,没晒。大雨,没下。你老撑着小伞,干啥?
  有的“百宝箱”里藏着的小卡片上面写着些有意思的歇后语:
  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 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一各显神通;各显其能
  有些孩子干脆直接从报纸上剪材料,粘贴在日记上面:
  大气层为什么能保护地球?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等等
  平时我又让孩子们经常聚在一块交流、诵读,这样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也能在作文时活学活用,使作文锦上添花。
  2.定格“生活小镜头”
  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们随手记录下来,也许就是往后作文时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会过眼云烟,等到作文时,哪怕搜遍记忆的角落,也许想不起任何一点有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个记录本就孕育而生了,把生活中发生的值得记录的事情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不听话的小手》:妈妈把梳子放在桌子上,我好奇心大发,一手拿梳子,一手拿剪刀,咔嚓咔嚓一根一根地剪了下去。后来,我每次梳头发时……《捕鼠之后》:过了一会儿,当我走到桶的旁边,只见水桶里起着泡泡,拿起鼠笼一看,里面的老鼠一动也不动,嘴里还吐着水,老鼠被淹死了。我真希望老鼠以后不要再做坏事了。《骑狗》:我看见小狗正津津有味地啃着肉骨头,就拿了一根枝条小心翼翼地走近小狗,然后一跃而上骑到了小狗的背上,用枝条抽打着它的屁股。看,多么充满童趣的精彩瞬间故事。
  这样“生活小镜头”便成了同学们作文内容的源头和活水。
  3.漫步“生活的家园”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激发习作兴趣,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带学生走出课堂,去观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攀登峰峦雄伟的泰山,浏览红叶似火的香山;去观察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细雨缠绵,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赞美叶落归根的悲壮、皑皑白雪的纯洁无瑕。一个孩子听到秋雨的洒落后写道:“沙沙沙……沙沙沙……秋雨落在枯黄的叶子上,和落叶一起飘下来,好似一对要好的舞伴。秋雨落在凋谢的花瓣上和花瓣一起落下来,真美呀!”一次秋游后,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着:岳林广场最惹人注意的就是音乐喷泉。它见我们这么多的小客人来到广场上,就射出了细细的水柱,在半空稍稍停留,又轻轻地落下,如烟,如雾,如尘。微风徐徐吹来,水沫 拂在我的脸上,顿时让我感到一丝丝清凉。
  有了如此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学生的习作怎么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呢?
  
  三、在引领中走出象牙塔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我买了许多礼物。我吃了两碗饭,我希望天天都是六一儿童节。”那是一位学生在六一儿童节回来时交给老师的日记。
  面对这样的日记,我们在评价时常常写上这么四个大字:不够具体!那是因为我们站在成人高度俯视这样的幼稚,而我们似乎也习惯了用这样一种尺度来丈量孩子的幼稚。要其如何开头,如何去引人入胜,人们往往全然不顾孩子的真情实感。
  这让我想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好比一个模具,学生的作文都是从这个模具印制出来的。老师在写作方法指导上给学生不少条条框框,什么类型的作文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思想上灌输些“完美概念”绝对不会有“错”的观念,结果学生作文倒是“会”写了,然而写出来的东西从思想到语言,从结构到情节,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作文是写出来了,却消了作文里面的“人”,散了可贵的“个性”,消散了蓬勃的生命力。
  所以,一旦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删改孩子的作品,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他原来要表达的思想,而是强加了成人的观点。他们词不迭意的文字表达,是他们所猜测的成人性的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抛弃或者改换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换取教师的欢心,这是最糟糕的事情,这也是一些少年老成、写四平八稳文章的原因。
  在上面的作文中写“儿童节”与“吃两碗饭”这件事,在我们看来似乎毫不相干的话题,但如果我们蹲下来与孩子真诚面对,走进他们的世界,就不难从这些幼稚的话语中感受到孩子那份难能可贵的天真无邪。那份毫无掩饰的自然可爱。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着孩子的话,更多地体会到的是孩子那快乐纯真的心。透过寥寥数语,我仿佛看到孩子正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喜滋滋地看着孩子,幸福和满足荡漾在全家人的脸上……
  我想正因为孩子的幼稚,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心中,那“雪,融化了变成春天”“月亮喜欢晚上”这样晶莹剔透富有张力的句子;正因为孩子的幼稚,才会有许多奇思妙想的假设、异想天开的分析。面对孩子的幼稚,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换种眼光去看待呢?让我们的评价多一把尺子,让孩子的作文能敞开心扉,自由表述。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少一点条条框框,少一点否定,也许我们就能看到一些久违的令我们感动的灵性、悟性……
其他文献
[前不久,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杭州举行。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作家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窦老师以诗人的气质和激情,引领学生徜徉于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有挥洒自如的洒脱,有纵横驰骋、汪洋恣肆的大气。课堂上,窦老师始终以热烈而深沉的情感震撼着孩子们以及听课者的心灵,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生命体验的旅程。下面是笔者整理的部分教学过程,以资共享,所感仅供参考。]  
期刊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介母“广和韵母“an”,再和声母组成音节时,如:bion、jian等,学生很难将这些音节的音发准。比如bian,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参的教学建议,bian应分解成b-i-an,用“声短介快韵母响”的三拼法拼读。可是,当学生用三拼法拼读这些音时,要么将“bian”读成了“ban”,要么将“jian”读成了“jiang”,发音很难一次到位。
期刊
语文考试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文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淡化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语文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当前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依托文本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一节课下来,学生活动是丰富了,但却完全游离于阅读文本之外,书没读,字没
期刊
编者按:又到一年的盘点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师正加入到“争鸣”这个大家庭来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不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同样需要不断地、积极地培养内在的探索意识、科研精神。因此,本刊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的平台,营造争鸣的氛围。许多话题引起了众多教师的热烈反响。也许我们的争鸣不一定有泾渭分明的结果,但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得不
期刊
最近,笔者拜读了宝应县实验小学杨一杏老师发表在贵刊(2005.7—8期)上的一篇文章《给“小鹰”一点自信》,对杨老师的观点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杨老师认为老鹰是教育的失败者,它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小鹰的自信心一点一点地消磨掉。尤其在小鹰飞行本领一次超过一次的情况下,因为老鹰的否定,小鹰完全没有了自信。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老鹰是一位教育的智者,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引领小鹰搏击长空、自强不息,成为
期刊
本期“争鸣”答疑专家简介  沈祥和教授,广西教育学院语言研究室主任,广西教育学院语委副主任,中国修辞学会理事,广西出版局出版物语言文字规范仲裁委员会委员。  科研方向为语言文字运用,主要是语言教学、修辞学、语言文字规范研究。出版的论著、教材有《中学语文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教程》、《形式逻辑基础教程》、《语言学教程》等。  对于“全班同学的作业都交了,只有陈华一个人还没交”,认定不是病句的
期刊
看了韩剧《大长今》韩尚宫与长今能魔术般把几种食材变成一盘盘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笔者感慨万千。身为语文老师,在对《大长今》回味的同时,不禁在心底追问:语文复习迎考的过程有味吗?  一学期下来,学校总要通过考试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检测。试卷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理想的检测方式,复习也就理所当然成了考前必不可少的过程。  复习实际上是催化、加速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的过程,是一种站在更高层面上的温
期刊
拼音与汉字不同,拼音最多只能算是“帮助识字,学好普通话”的一种工具。既是工具,当然越简单越便利也就越受欢迎。而一直以来的拼音教学如何呢?确如南宁赵老师所言,老师、学生(应该还有家长)都在费劲地教、记、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曾就教材上拼音部分的内容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1.可以肯定地说,现行的拼音教学内容偏难、学生负担重。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不仅要知道
期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7-8期刊登了董新玉老师的《“mò”“méi”怎能随便读》和王贵忠老师的《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音去读”》两篇文章。两位老师对笔者在《精彩的“mò”“méi”之争》(《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第四期)一文中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了质疑,都认为“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可爱的草塘》)一句中“没”字,只能读“mò”,而读成“méi”,是错误的。  笔者就此与多位同行进行
期刊
游戏小仅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愉悦的世界,而且也能够成为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形式。因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有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勇敢、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启发思维,发展语言。在小学作文中,写活动写游戏,占有很大的比例,把游戏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玩了写,写了玩,玩玩写写,写写玩玩,实际上是把欢乐和童趣带进了学生作文的天地。这里,笔者结合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