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11”中国航海日当天,以“船舶,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中国船舶馆举办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5周年暨未来概念船创意设计方案征集颁奖仪式等庆祝活动。场馆规模位居世博浦西园区首位的中国船舶馆,客流量已突破200万人次,日均客流2万人次以上。当天开馆前,内庭广场排队游客已接长龙。浦江上吹来清风,高敞的内庭飘扬纵横高挂的船舶“满旗”。占地5000平方米的船舶馆,脱胎于具有145年历史、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江南造船厂的装焊车间,两排紧密的巨大弧形钢架围拢着庞大建筑两侧,仿佛巨轮的船身龙骨,与中国馆、日本馆、世博演艺中心等浦东园区的主要景致隔江相望,凸现“龙之脊,景之最”的设计理念。装焊车间保存的巨大钢梁结构,是中国船舶馆的“骨架”。场馆内外,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跨越式的船舶科技演变、科幻般的未来航船概念……无处不在时空转换,无处不在新旧对比,无处不在畅想未来,无处不在张扬精神。站立在上海乃至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源地,放眼世博,去感慨历史的支撑,向往未来的美好,那是怎样一种心境和胸怀!更何况今天是航海人的节日、造船人的节日,更是中国人的节日。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揭开了十五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古船模型见证辉煌远洋船长志愿“摆谱”
中国船舶馆肉庭“船史大道”上一字排开的六艘古船模型熠熠生辉,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代表作。引领记者进门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沈毅敏和在仪式上获得收藏证书的船摸制作专家如数家珍。
首选当数距今有1400年以上历史的沙船,沙船贸易促进了上海的商业,奠定了上海的繁荣,在上海市市标的正中央正是一艘扬帆起航的五桅沙船图案。沙船发源于崇明岛,是一种船体扁浅宽大、方头方梢的平底船,航行起来轻捷平稳,不怕搁浅。郑和宝船的尺度尚存争议,但其船型为福船趋于共识。实践证明,福船是中国最具远洋能力的帆船,其艏艉上翘,船底尖削,龙骨突出,甲板梁拱大,船首平板状,艉封马蹄形内凹,半平衡舵板呈弯刀型。这里展出的是南方优秀船型代表一福建丹阳船模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客船”是依靠竹篙和拉纤来航行的内河船舶,这里陈列的1:12的模型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客船形象复原制作的。“稽英”号船摸显示了上海世博会与伦敦首届世博会的历史渊源。“稽英”号是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成的往来于广州和南洋之间贩运茶叶的远洋木帆商船,全长近50米,排水量约800吨,主帆重9吨,船体用柚木制造。1846年12月6日,“稽英”号从香港起航,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驶抵纽约,引起轰动,每日参观者数千人。1846年2月7日起,用21天横渡大西洋进入英国泰晤士河,比当时美国纽约至利物浦的定期客船还要迅速。停靠伦敦时,维多利亚女王亲临环球航行到达欧美的第一艘中国木帆船。1851年,伦敦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稽英”号载运中国文物和手工艺品入展,同船的中国绅士希生老爷身穿清朝官服,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参加了博览会开幕式。历史场景被英国画家亨利的油画和《纪事晨报》记录。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制造完成的第一艘木壳蒸汽动力明轮——“黄鹄”号,标志着中国机动轮船时代的开始。“黄鹄”号船模是根据《字林西报》的报道,采用1:12的比例制作的,蒸汽机和锅炉都采用黄铜材料制作。第六艘船摸“惠吉”号的原型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1868年建成的中国第一艘木壳蒸汽动力的明轮军舰。曾国藩曾兴奋地说:“中国自强之道或基于此。”六艘古船模玻璃橱窗的基座上,还装饰有“水陆攻占图”、“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和“铜鼓船纹”等内容的铜版蚀刻图。自然,船史大道是内庭闪光灯聚焦之地。
同样被闪光灯包围的还有一位身着远洋船长制服的健硕男子。看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很多是他的“粉丝”,有青春少女争着和他合影的,有身高刚及他腰部的小哥俩拉着手围着他拍照的,他面带笑容,一一满足游客的要求,还主动为大家讲解古船模。游客络绎不绝,记者还插不上话。今天自然是船员的节日,他喜气洋洋,一脸豪情。他就是船舶馆的“红人”,航海界网络人气明星“衣羊船长”——中海集运高级船长胡月祥。胡月祥曾驾船远航五大洲三大洋,是我国大型远洋集装箱船领域最为资深的高级船长之一。5月22日起,他在中国船舶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他以专业精彩的讲解、生动风趣的语言,受到了游客的青睐。说来也有渊源,胡月祥是《航海》杂志的忠实读者和老作者。远洋见闻是他的拿手戏,现在他的网络博客风生水起。
在船舶馆交通港展区,853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新亚洲”号船模,让他魂牵梦绕。他曾是“新亚洲”轮的船长。难怪他当天豪情满怀地对记者和大家说,他见证了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史。他还在仪式上代表中国海员发言,鼓励年轻人投身航海事业:“今年是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海员年,我希望更多的民众通过今天的航海日的活动,理解船舶、航海文化,并希望民众给予海员体面的工作环境。我也希望有志气的青年人成为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艰苦创业,具有远大胸怀、有作为的航海者。”他郑重地从船舶馆副馆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龚汉明手中接过“荣誉馆员”证书。
传承郑和航海精神 谱写民族造船史诗
仪式现场,中国船舶馆副馆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龚汉明,全国政协委员、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等一行就坐在记者前排。他们还向古船模制作专家颁发收藏证书,向未来概念船创意设计方案获奖者颁奖。
闲聊中,从世博的角度,了解到馆中重要篇章——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跨世纪发展轨迹。其前身是1865年月3日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一个集军事工业、科技研究和造船为一体的大型民族企业。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江南造船厂改制成立的,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2008年,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乔迁长兴岛,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军民结合、水上水下并进的我国第一造船大厂。与此同时,江南造船厂原址上的世博工地开工。从江南制造总局的第一个船坞,到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诞生的飞机库;从民国年代的海军司令部,到原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大班的办公楼,“世纪老厂”的遗迹犹在。船舶馆地面上的斑驳印记是历史的印痕,这里原来是船厂的装焊车间。新船在这里进行最后的装焊,再穿过这个装焊车间,通过黄浦江的一个闸门,直接下水。
展馆中,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东风”号货轮等世界先进的高仿真船模、反映中国造船史的近百张历史老照片和近300米铜版印刻,江南厂原址全景的大型青铜沙盘……穿过船舱造型的展馆,游客仿佛徜徉于中 国造船工业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廊。
世博会后的中国船舶馆则将被改建成上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将被长久保留。类似的老建筑构架,在世博园浦西片区中共保留了8个,它们见证了江南造船厂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船舶制造业乃至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史。
仪式上,龚汉明表示,在中国船舶馆举行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船舶馆的主题是“船舶,让城市更美好”。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就是“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一个缩影。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中国的陶瓷、丝绸、钱币纷纷流向东南亚各国乃至西方的城市,各国的香料、染料等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流入中国,船舶促进了城市和城市之问的商业和贸易;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传播到各国,而西洋现代化的科技学术也随之流入中国。因此,船舶又促进了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繁荣了城市的精神文明。郑和的航海精神,在中国船舶馆的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同时,作为一个由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中船集团公司主办的企业馆,中国船舶馆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举措,也是对中国辉煌造船史的追忆和缅怀。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用舟船运货。在纪元以来两千年的历史中,有一千五百年左右我国造船业领先世界。中国古代的舵、橹、水密舱壁、车轮舟和航海指南针等造船领域的发明,推动了中国和全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活动,对世界造船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造船技术在明代达到鼎盛,为郑和七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中国古代造船业创立的功业是伟大的。
命名未来概念船 激发创新进取心
世博会试图告诉人们:人类的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中国船舶馆对于人类“到海上去生活”的设想既大胆又合理,未来概念船的展出科学新颖: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积的71%被水所覆盖,如果能够把这片广袤的空间利用起来,人类未来千年的发展大计就能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帮助人类向前迈进一大步。
仪式上,龚汉明宣布了对未来概念船的命名,一批设计获奖者代表在现场大银幕上演绎了未来概念船的设计理念、船型、功能、用途等,设计者中不乏70后,观众席上坐满的游客被引领着畅想海上美好生活。
中船“世博未来”号——海上航行城市,是足有数公里长的海上巨无霸,就像一个小岛,是可以容纳数万人的“方舟之城”。船上拥有商业楼宇、学校、医院、机场、码头、天文台、气象中心等陆域城市所拥有的各种齐全的功能。这座浮动的城市,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环境监测能力,航行在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海域,躲避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构成的威胁。船舶尾部甲板区域巨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中船“世博未来”号打破了船舶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的传统观念,使之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载体,造福人类。
在船舶馆的展品中,一艘甲板种满植物的巨轮模型非常引人注目。它就是漂移农场船,被命名为中船“世博绿洲”号,这艘船长330米,有60米宽,大小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它是海上城市和航行城市的主要食品生产、供给基地。它由能源系统、水系统、温室生产区、养殖场、食品加工区和中央控制塔等组成,集海水淡化、蔬菜水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以及食物生产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船,保证居民身处海上,也能吃到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她使用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等获得绿色能源。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温室蒸发水回收技术、废水过滤净化装置,来实现用水供应及循环平衡。根据植株高低、对于阳光的需求等,温室采取分层种植的方式。所有的作物均为无土种植。养殖场、食品加工区和淡水生产区位于甲板下。中央控制室对于农场船进行各项调控。设计这种船型为人类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旦人类从“陆地时代”向“海洋时代”发展,漂移农场船也将成为人类“海上食物供应站”和名副其实“海上绿洲”。
中船“世博梦幻”号——海上游乐船,是一艘被誉为“海上迪斯尼”的大型游乐船。船上有豪华的七星级酒店、游乐场、摩天轮、歌剧院、影视城、人造沙滩、空中观光平台以及各种游乐设施,营造出一个移动的海上欢乐天地。船上还配有能够上天观光的飞艇和下潜入海的潜艇,使它“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船舶的动力系统选用了喷水推进系统加辅助的电力推进吊舱混合组合,兼具灵活机动性和可靠性。
中船“世博希望”号——风帆客船最大的亮点是它的环保性。船舶的推进和燃料采用高效率的PQD形式的电力推进,电力供应采用模块式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内燃机发电,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氢燃料电池采用标准集装箱式封装便于运输和储存、堆放;辅助动力根据实际需要,可配置4至6具可折叠收存式风帆作为辅助动力,风帆的帆面由复合材料制成,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帆的方向,配以低速运转的POD推进系统可达到5节航速;船舶还配置了太阳能天幕,作为内部空调的辅助电能源。
此外,船舶馆还将海上休闲船命名为中船“世博畅想”号,两栖观光船命名为中船“世博辉煌”号,三体客船命名为中船“世博曙光”号,水上列车命名为中船“世博和谐”号。这些未来概念船绘就了“人类海上生活”蓝图。为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未来概念船的认识,中船集团公司还举办了“中船理想杯”未来船舶创意大赛,将于10月12日揭晓结果。
对于船舶馆展出的两个亮点“海上农场”与“海上城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认为,实现这两种畅想已不存在技术问题,而制约它们成为现实的,除了建造和使用成本,主要是现在还没有到考虑“移民海上”的问题。
历史见证,2010年中国航海日,世人在世博中国船舶馆,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原址,追忆和缅怀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其所代表的中国灿烂悠久的船舶和航海历史,畅想未来船舶及其将给人类带来的美好生活。
古船模型见证辉煌远洋船长志愿“摆谱”
中国船舶馆肉庭“船史大道”上一字排开的六艘古船模型熠熠生辉,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代表作。引领记者进门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沈毅敏和在仪式上获得收藏证书的船摸制作专家如数家珍。
首选当数距今有1400年以上历史的沙船,沙船贸易促进了上海的商业,奠定了上海的繁荣,在上海市市标的正中央正是一艘扬帆起航的五桅沙船图案。沙船发源于崇明岛,是一种船体扁浅宽大、方头方梢的平底船,航行起来轻捷平稳,不怕搁浅。郑和宝船的尺度尚存争议,但其船型为福船趋于共识。实践证明,福船是中国最具远洋能力的帆船,其艏艉上翘,船底尖削,龙骨突出,甲板梁拱大,船首平板状,艉封马蹄形内凹,半平衡舵板呈弯刀型。这里展出的是南方优秀船型代表一福建丹阳船模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客船”是依靠竹篙和拉纤来航行的内河船舶,这里陈列的1:12的模型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客船形象复原制作的。“稽英”号船摸显示了上海世博会与伦敦首届世博会的历史渊源。“稽英”号是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建成的往来于广州和南洋之间贩运茶叶的远洋木帆商船,全长近50米,排水量约800吨,主帆重9吨,船体用柚木制造。1846年12月6日,“稽英”号从香港起航,绕过好望角,横渡大西洋,驶抵纽约,引起轰动,每日参观者数千人。1846年2月7日起,用21天横渡大西洋进入英国泰晤士河,比当时美国纽约至利物浦的定期客船还要迅速。停靠伦敦时,维多利亚女王亲临环球航行到达欧美的第一艘中国木帆船。1851年,伦敦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稽英”号载运中国文物和手工艺品入展,同船的中国绅士希生老爷身穿清朝官服,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参加了博览会开幕式。历史场景被英国画家亨利的油画和《纪事晨报》记录。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制造完成的第一艘木壳蒸汽动力明轮——“黄鹄”号,标志着中国机动轮船时代的开始。“黄鹄”号船模是根据《字林西报》的报道,采用1:12的比例制作的,蒸汽机和锅炉都采用黄铜材料制作。第六艘船摸“惠吉”号的原型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1868年建成的中国第一艘木壳蒸汽动力的明轮军舰。曾国藩曾兴奋地说:“中国自强之道或基于此。”六艘古船模玻璃橱窗的基座上,还装饰有“水陆攻占图”、“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和“铜鼓船纹”等内容的铜版蚀刻图。自然,船史大道是内庭闪光灯聚焦之地。
同样被闪光灯包围的还有一位身着远洋船长制服的健硕男子。看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很多是他的“粉丝”,有青春少女争着和他合影的,有身高刚及他腰部的小哥俩拉着手围着他拍照的,他面带笑容,一一满足游客的要求,还主动为大家讲解古船模。游客络绎不绝,记者还插不上话。今天自然是船员的节日,他喜气洋洋,一脸豪情。他就是船舶馆的“红人”,航海界网络人气明星“衣羊船长”——中海集运高级船长胡月祥。胡月祥曾驾船远航五大洲三大洋,是我国大型远洋集装箱船领域最为资深的高级船长之一。5月22日起,他在中国船舶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他以专业精彩的讲解、生动风趣的语言,受到了游客的青睐。说来也有渊源,胡月祥是《航海》杂志的忠实读者和老作者。远洋见闻是他的拿手戏,现在他的网络博客风生水起。
在船舶馆交通港展区,853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新亚洲”号船模,让他魂牵梦绕。他曾是“新亚洲”轮的船长。难怪他当天豪情满怀地对记者和大家说,他见证了中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历史。他还在仪式上代表中国海员发言,鼓励年轻人投身航海事业:“今年是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海员年,我希望更多的民众通过今天的航海日的活动,理解船舶、航海文化,并希望民众给予海员体面的工作环境。我也希望有志气的青年人成为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艰苦创业,具有远大胸怀、有作为的航海者。”他郑重地从船舶馆副馆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龚汉明手中接过“荣誉馆员”证书。
传承郑和航海精神 谱写民族造船史诗
仪式现场,中国船舶馆副馆长、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龚汉明,全国政协委员、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等一行就坐在记者前排。他们还向古船模制作专家颁发收藏证书,向未来概念船创意设计方案获奖者颁奖。
闲聊中,从世博的角度,了解到馆中重要篇章——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先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跨世纪发展轨迹。其前身是1865年月3日清朝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诞生的一个集军事工业、科技研究和造船为一体的大型民族企业。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江南造船厂改制成立的,为全国500强企业之一。2008年,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体乔迁长兴岛,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军民结合、水上水下并进的我国第一造船大厂。与此同时,江南造船厂原址上的世博工地开工。从江南制造总局的第一个船坞,到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诞生的飞机库;从民国年代的海军司令部,到原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大班的办公楼,“世纪老厂”的遗迹犹在。船舶馆地面上的斑驳印记是历史的印痕,这里原来是船厂的装焊车间。新船在这里进行最后的装焊,再穿过这个装焊车间,通过黄浦江的一个闸门,直接下水。
展馆中,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东风”号货轮等世界先进的高仿真船模、反映中国造船史的近百张历史老照片和近300米铜版印刻,江南厂原址全景的大型青铜沙盘……穿过船舱造型的展馆,游客仿佛徜徉于中 国造船工业沧桑巨变的历史长廊。
世博会后的中国船舶馆则将被改建成上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将被长久保留。类似的老建筑构架,在世博园浦西片区中共保留了8个,它们见证了江南造船厂的历史,也见证了中国船舶制造业乃至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史。
仪式上,龚汉明表示,在中国船舶馆举行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国船舶馆的主题是“船舶,让城市更美好”。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就是“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一个缩影。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中国的陶瓷、丝绸、钱币纷纷流向东南亚各国乃至西方的城市,各国的香料、染料等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流入中国,船舶促进了城市和城市之问的商业和贸易;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传播到各国,而西洋现代化的科技学术也随之流入中国。因此,船舶又促进了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文化的沟通和交流,繁荣了城市的精神文明。郑和的航海精神,在中国船舶馆的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同时,作为一个由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中船集团公司主办的企业馆,中国船舶馆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举措,也是对中国辉煌造船史的追忆和缅怀。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用舟船运货。在纪元以来两千年的历史中,有一千五百年左右我国造船业领先世界。中国古代的舵、橹、水密舱壁、车轮舟和航海指南针等造船领域的发明,推动了中国和全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活动,对世界造船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造船技术在明代达到鼎盛,为郑和七下西洋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中国古代造船业创立的功业是伟大的。
命名未来概念船 激发创新进取心
世博会试图告诉人们:人类的未来究竟将走向何方?中国船舶馆对于人类“到海上去生活”的设想既大胆又合理,未来概念船的展出科学新颖: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积的71%被水所覆盖,如果能够把这片广袤的空间利用起来,人类未来千年的发展大计就能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帮助人类向前迈进一大步。
仪式上,龚汉明宣布了对未来概念船的命名,一批设计获奖者代表在现场大银幕上演绎了未来概念船的设计理念、船型、功能、用途等,设计者中不乏70后,观众席上坐满的游客被引领着畅想海上美好生活。
中船“世博未来”号——海上航行城市,是足有数公里长的海上巨无霸,就像一个小岛,是可以容纳数万人的“方舟之城”。船上拥有商业楼宇、学校、医院、机场、码头、天文台、气象中心等陆域城市所拥有的各种齐全的功能。这座浮动的城市,可以依靠自身强大的环境监测能力,航行在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海域,躲避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构成的威胁。船舶尾部甲板区域巨大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站,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中船“世博未来”号打破了船舶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的传统观念,使之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载体,造福人类。
在船舶馆的展品中,一艘甲板种满植物的巨轮模型非常引人注目。它就是漂移农场船,被命名为中船“世博绿洲”号,这艘船长330米,有60米宽,大小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它是海上城市和航行城市的主要食品生产、供给基地。它由能源系统、水系统、温室生产区、养殖场、食品加工区和中央控制塔等组成,集海水淡化、蔬菜水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以及食物生产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船,保证居民身处海上,也能吃到新鲜丰富的绿色食品。她使用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等获得绿色能源。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温室蒸发水回收技术、废水过滤净化装置,来实现用水供应及循环平衡。根据植株高低、对于阳光的需求等,温室采取分层种植的方式。所有的作物均为无土种植。养殖场、食品加工区和淡水生产区位于甲板下。中央控制室对于农场船进行各项调控。设计这种船型为人类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一旦人类从“陆地时代”向“海洋时代”发展,漂移农场船也将成为人类“海上食物供应站”和名副其实“海上绿洲”。
中船“世博梦幻”号——海上游乐船,是一艘被誉为“海上迪斯尼”的大型游乐船。船上有豪华的七星级酒店、游乐场、摩天轮、歌剧院、影视城、人造沙滩、空中观光平台以及各种游乐设施,营造出一个移动的海上欢乐天地。船上还配有能够上天观光的飞艇和下潜入海的潜艇,使它“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船舶的动力系统选用了喷水推进系统加辅助的电力推进吊舱混合组合,兼具灵活机动性和可靠性。
中船“世博希望”号——风帆客船最大的亮点是它的环保性。船舶的推进和燃料采用高效率的PQD形式的电力推进,电力供应采用模块式氢燃料电池或氢燃料内燃机发电,真正实现了零排放。氢燃料电池采用标准集装箱式封装便于运输和储存、堆放;辅助动力根据实际需要,可配置4至6具可折叠收存式风帆作为辅助动力,风帆的帆面由复合材料制成,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帆的方向,配以低速运转的POD推进系统可达到5节航速;船舶还配置了太阳能天幕,作为内部空调的辅助电能源。
此外,船舶馆还将海上休闲船命名为中船“世博畅想”号,两栖观光船命名为中船“世博辉煌”号,三体客船命名为中船“世博曙光”号,水上列车命名为中船“世博和谐”号。这些未来概念船绘就了“人类海上生活”蓝图。为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未来概念船的认识,中船集团公司还举办了“中船理想杯”未来船舶创意大赛,将于10月12日揭晓结果。
对于船舶馆展出的两个亮点“海上农场”与“海上城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认为,实现这两种畅想已不存在技术问题,而制约它们成为现实的,除了建造和使用成本,主要是现在还没有到考虑“移民海上”的问题。
历史见证,2010年中国航海日,世人在世博中国船舶馆,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原址,追忆和缅怀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其所代表的中国灿烂悠久的船舶和航海历史,畅想未来船舶及其将给人类带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