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海外华人从春节期间就悬着一颗心,焦急地关注大洋彼岸的故国全民抗疫。现在,病毒已势不可当地在北美传播开来,美国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数已经超过中国,成为全世界感染最严重的国家。
隔岸关注了这么久,当病毒传播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我反而异常平静。
这段时间我的目标是维持“正常”的生活。我们一家三口身体都很健康,没有基础病,应该属于不易感染的人群,况且我们所在的地区确诊数量非常少,不需要恐慌。
只不过,市教育局在本地确诊第二例感染病例后立即宣布全市停课3周,全市中小学生都放假回家。接着,在4月2日,本州州长下达了“居家令”,又将中小学生的假期延长到4月底,并且号召企业界配合防疫工作,优先保障生活必需行业的运转,其他非必需行业尽量减少生产经营性人员聚集。于是,多数公司停止了员工出差计划,并开启远程办公模式。所有人都尽量避免外出,我们的正常生活也因此被打乱。
同一天,我的邻居们纷纷开始在社交媒体的群组里交流远程办公经验。有一位摄影师邻居告诉大家,她所处的行业不是生活必需行业,疫情一来,她3月份的订单取消的取消,推迟的推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愿意为邻居免费拍一组隔离在家的照片。
于是,另一户邻居响应她的号召,为她做起了模特。这家的爸爸在机场的安检部门工作,妈妈在医院工作,还有5个小孩。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工作都成了高危工作。拍摄时,他们特意穿上工作时的职业装,而5个穿睡衣的孩子则环绕在父母身边。
被拍的另一家,大人在IT行业工作,全家都穿睡衣睡裤,大人抱着笔记本电脑,电脑桌上摞着几筒卫生纸,小孩子们捧着iPad吃薯片。
摄影师为他们拍下隔离时期的“全家福”。他们将照片发到社交群组中,逗得邻居一笑。摄影师虽说并非是防疫期间的生活必需行业,但她在非常时期为沉闷的隔离生活增加了色彩。
二
哪些行业是我们这里认定的生活必需行业?食药零售、医疗保健和儿童照顾等。幼儿园安排多数幼儿回家,优先满足医务工作者和零售業从业人员的儿童照顾需求。其余的商业机构基本都停止运营,沃尔玛超市成了城市里最热闹的地方。我们全家人都尽量待在家里,只是迫不得已需要采购生活必需品时,才派我独自前去沃尔玛采购。
平常日子里,公路上的液晶屏会显示一些劝人系好安全带、不要超速驾驶之类的标语。这段时间,液晶屏的内容变成了“我们为你们坚守工作岗位,你们为我们待在家里(we stay here for you,you stay home for us)”。市长专门开通网络直播,每天跟市民汇报政务,尤其劝告大家尽量不要外出。市级政府没有下令封城的权限,所以全凭市民自觉。市长还特意强调,警务、垃圾处理、自来水、电力、互联网服务在此时都是必需的,相关行业的工作一定会正常进行。
看到这些,我也感到一丝安心。虽说大家的生活常态被疫情打乱了,但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机构依然在照常运转。
走进沃尔玛,拥挤的人潮和公路上稀疏的车辆形成鲜明对比。工作日早上的顾客密度比周末都高,好像全市的人都出来采购生活物资了。沃尔玛工作人员的数量也比平常多了不少。门口收银处专门有员工擦拭自助收银台的扫码枪和信用卡机,还有员工用消毒纸巾逐个擦拭冰箱门把手。
疫情刚在美国暴发的时候,我就在社交网站上看到美国人囤货的消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国人囤积卫生纸。走到卫生纸陈列区,货架全部空荡荡的。两名沃尔玛的工作人员站在通道口,告诉顾客:“不能推购物车进去,只能用手抱出来一包。”
我抱着一大包卫生纸走在超市里,才略微感到安心。
这时候偶遇了我在健身房常见的美国朋友保罗。保罗是一名退休中学老师,正常情况下,他每天午间去健身。运动后,大家坐在体育馆的咖啡室里随意聊天,保罗经常跟我谈论国际新闻。现在健身房关闭,我们在沃尔玛偶遇,觉得特别亲切。我们两人正打算握手,突然反应过来这是非常时期,于是只互相碰了碰胳膊肘致意,同时又后退一步说话,谨遵疾病控制中心的社交距离建议。
保罗已经60多岁,从来没见过沃尔玛的货架空成这样。可能大家看到别人囤货,怕自己买不到食物,所以一窝蜂地都去囤。美国人过去几十年过得太安逸了,安逸到不知道如何面对危机。他瞄了一眼我购物车里的卫生纸,笑着说:“新冠肺炎是呼吸道疾病,又不是消化道疾病,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囤卫生纸。”
店里多出很多携带扫码枪的工作人员,他们扫描缺货商品的条码,扫描信息会上传到物流中心的数据库,作为补货的依据。工作人员一边扫码一边对我说:“我们在亲历历史。”
三
全民宅在家里增加了家庭烹饪的工作量,同时失去了去餐厅吃饭的机会。平常日子里,美国人在餐厅吃饭花的钱超过了买菜钱。现在因为疫情大家都尽量避免外出,餐饮行业成为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而且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多为“手停口停”的阶层,他们如果在疫情中失业,生活会变得格外艰难。州长出台限制令,餐厅不能堂食,但外卖还可以继续。于是,有人设立了众筹网页,号召有能力的人支持餐厅生意,大家捐钱从餐厅订外卖,捐给医院的工作人员。这样既能支持餐厅在特殊时期继续运营,又可以为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出一把力。
我的邻居马修在陪孩子散步的时候遇到我,马上询问我们的工作是否受到疫情影响。听说我们都安好,他也很欣慰。在他看来,疫情总会过去,但是可能会对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马修从事IT行业,其公司专门做网络广告生意,现在公司还在努力争取因为疫情而推动的线上销售产品的广告。他担心如果疫情持续时间太长,损伤消费能力,那广告生意也没法继续了。
马修乐观豁达,得知我们的生活没大碍之后,就继续带着孩子在小区的路面上用粉笔涂鸦。马修画的都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图画。他说这段时间孩子实在太闷了,而涂鸦不仅自己觉得好玩,也能给其他散步的小孩子增加一点儿乐趣。
因为教育局建议孩子们在隔离期间不要串门玩,所以平时经常聚在一起玩的孩子们也不得不各自闷在家里。孩子们除了捧着iPad不停刷视频之外,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散步。每天,年轻的父母像遛狗一样带着小朋友在小区里走来走去,但也挡不住小孩子烦躁情绪的累积。
有邻居在社交网络群组中发帖说:“最近小区里的孩子们因为隔离都很沉闷,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设计个‘寻找泰迪熊’的游戏。我们都在自家的窗台上摆一个毛绒玩具熊,这样小孩子散步的时候可以玩找熊游戏。”
这个主意源于一本广为流传的英文儿童绘本《我们去猎熊》。绘本中,爸爸妈妈带着家里的宝宝去郊游,走过草原,蹚过溪流,穿过森林,最后遇到了一头熊。
可现在,连放着滑梯、秋千的公园都关闭了,小孩子们困在家里,虽然拥有平常梦寐以求的“无限iPad时间”,却比任何时候都向往户外活动。
邻居们纷纷响应号召,装饰自家窗台,每家每户朝向马路的窗台上都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具。
两个小时之后,一位有两个男孩的妈妈就在社交群组里汇报:“我们今天找到了17只!其中有一只是皮卡丘!感谢邻里为小朋友创造出小区里的‘动物园’。”
之后的每天,小区里每家每户都在更换毛绒玩具,想尽量给隔离期的小孩子增添一点儿新鲜元素。
遇到危机,社区邻里间的联系的互动突然频繁起来。我在散步时遇到好几个曾经只是点头之交的邻居,他们见到我都会停下来问:“你们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你们在中国的家人呢?”
我告诉他们:“我的家人身体都好,就是焦虑地过了几个星期,而现在又要继续为我焦虑。”
他们笑着说:“全世界人都一起焦虑。”
从3月10日学校停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前还常有霜冻天气,今天,我家门口的桃花已经盛开了。无论人们在经历什么,自然界的生命依然蓬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