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用论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代初,部分中小学生无法升学。官方解释说,不读书也可大有作为,文化技术固然重要,但“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劳动态度。”这为日后的第一次“读书无用论”的出笼,或多或少起到了铺垫作用。
  毛主席让我们的孩子念书,你们为什么不让?
  政府说要扫盲,我的孩子正想上学,政府又不许了。
  为什么盖那么多办公室、宿舍、礼堂,不盖教室?
  过去说大学毕业就失业,现在可好,高小毕业就失业了!
  这是1953年,北京家长们写给市教育局的部分信件内容。
  1953年8月12日北京市初中招生发榜,一些学生、家长当场哭起来,有的竟至晕倒,有的要寻死。此后五天,有4536人到市教育局提意见,市委市政府收到群众信件555封。
  那年北京初中招生名额1.7万,报名3.8万,包括北京九千和外地赴京投考的1.2万高小毕业生未被录取。不仅如此,当年北京还有约1.1万适龄儿童未能入读小学,五千名初小毕业生未能升入高小。
  常年战乱破坏造成的客观条件加上重工业轻文教的主观意志,读书求学难成为全国性的突出问题。
  当年8月21日,北京市委就该问题及建议向中央请示报告。
  两天后,中央将该报告转发各地参考,批示:“国家当前还要用最大力量从事工业建设,因而要求全部学龄儿童都能入学,全部小学毕业生都能升中学,在目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事实上是很难办到的。”
  于是,对群众的宣传说服工作成为缓和矛盾的办法之一。
  宣传
  1953年招生期间,北京市委宣传部召集工厂、企业、机关和各区党委宣传部以及青年团、学联干部开会,组织向群众宣传解释。同时,市教育局选了20多个能力较强的干部组成问事处,专门负责对群众进行解释。
  8月份升学矛盾激化后,北京市委在提交的报告中“检讨”说,虽然进行了很多解释工作,群众仍然十分不满,造成政治上的严重影响。
  1957年,以初中为例,北京市计划招生4.93万人,报考人数九万,近半数人无学可上,宣传说服工作任务艰巨。
  7月16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发布《关于本市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就业问题向群众进行普遍宣传的意见》,提出7月下旬(考试结束)开始全市范围的宣传工作,宣传对象不局限于家长本人,要尽量做到人人尽知、家喻户晓。
  意见要求机关(包括中央机关在内)、厂矿、各级学校等单位,由党委负责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并由各主管部门负责检查和督促。各区委除督促和帮助基层党组织宣传外,还要抽调区级机关、中小学水平较高的干部和教师充任报告员,对市民进行宣传。
  市委宣传部还召集《北京日报》、新华社北京分社、北京广播电台、《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机构开会、研究配合宣传的问题。
  以《北京日报》为例,根据《中国周刊》记者统计,当年7、8、9三个月共计发表相关文章约64篇,其中8月份发了52篇,且有四次头版头条。内容上,多为自采稿件,也有刊发新华社稿,有社论也有短评,有市领导报告,也有学生和家长来信,有诗歌也有小说,还有图片报道。
  所有稿件的关键词均是中小学毕业升不了学,就去农村,从事农业,做有文化的新式农民,安心生产,愉快劳动。
  解释
  1957年7月25日,《北京日报》刊登了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在市人民委员会所作的《关于教育、卫生、文化工作的报告》。
  在教育方面,吴晗首先说明“解放以后本市中小学教育发展很快”的现状并对“右派分子”的观点进行了抨击。吴晗其次谈到“文化教育事业是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它的发展必须取决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及其所提供的可能条件”,“部分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而去参加劳动生产,这是今后长时期内存在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现象”,“对国家,对人民都是好事情”。
  类似这样的解释在1955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不能升学怎么办—和初中高小毕业生谈心事》一书中有更详细的阐述。该书共53页,3.3万字,印数7.2万。
  对于既然国家需要大量人才,却不能全部升学的问题,该书解释说“新中国教育的任务,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劳动生产率,这首先就是教育人民要具有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把劳动看成光荣的事业,把劳动看成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天赋……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除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一部分新生外,就是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政治水平,为国家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只能有一部分人继续升学,是正常现象,也符合国家要求、符合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对于为什么不能多办些学校,让更多人升学的疑问,该书解释说“国家刚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首先需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奠定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国家就必须集中更多的物力、人力来建设重工业,以更多的钱来办工厂、开矿山;而文教事业,只能依照国家计划,按一定的比例来发展……因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有关六亿人民共同的最高、最根本的利益的问题。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出路
  1957年7月20~25日,北京市先后进行了初高中入学考试。在此之前的17日,北京市教育局和团市委召集中学校长、团干部和各区文教科长开会,要求各校长动员考不上学的、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家在城市的自谋职业或自学。
  随后的8月,整整一个月,相似的标题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北京日报》上:
  海淀区大钟寺乡开会欢迎中小学毕业生回乡生产
  各地成千上万中小学毕业生决心做新一代有文化的农民
  不升学就愉快地参加农业生产
  别听落后话,坚决回农村
  考不上学校就安心生产或自学不要被坏分子利用
  感谢党和政府指明了方向—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两封来信
  除了新闻宣传,《北京日报》还分六期连载了一篇名为《农家父女》的小说。小说的内容是:49岁的农民田老头,把闺女送到小学读书,决心供她读完中学,期望她跳出农门,不再吃苦;结果女儿却临阵变卦,放弃考试直接报名参加生产劳动。父女二人由此产生隔阂,但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吴晗也在其报告中批评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剥削阶级思想残余”。
  而《不能升学怎么办》一书,则对读书、劳动与前途的问题做了如此解释:“并不在于能不能升学、升大学,并不在于文化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是在于他能否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本岗位的工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当然,文化技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有不少作用,但是我们说,在根本方面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劳动态度。”
其他文献
“表面上看来,这是动物保护者的一次护狗行动。从行为艺术到网络谩骂,双方争得死去活来。在虐杀、道德沦丧等血淋淋的词语下,爱心软暴力一再赢得眼球。盲从欢呼者似乎没有意识到,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才是现代法治社会必要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2013年,广西玉林狗肉节时,《华声晨报》应时应景的一篇报道里的一句话。对,它是广西的一份报纸。  在这份报纸里,虐杀、道德沦丧这些词语变成了血淋淋。  在这份报纸里,
期刊
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  众所周知,这是于坚名篇《尚义街六号》的开头。白衣飘飘的年代,让老吴一举成名,现代诗歌的版图上,从此有了一点细小的标识:尚义街六号。在中国,在云南,在昆明。  可尚义街六号的屋主老吴本人,却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总在路上。  最近正重温2001年上海文艺版的《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作者吴文光。其实里面的文字,大都在《书城》杂志
期刊
几百年前的墨西哥阿兹特克王朝,祭司们喜欢一种叫做Theobroma的饮料,由辣椒、番椒、香料、树汁和可可豆混合制作。这种带有强烈的巫药色彩的饮料具有提神醒脑强心催情等多种神奇的功效,被称为“众神的饮料”。  不需要巫师级别的草药知识,具备基本常识的现代人看到辣椒、香料、可可这个成分表,就能猜到“众神的饮料”的效力,以及让人敬畏的口感。1528年,这种饮料被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带回欧洲,其远古文明的
期刊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参加完同学聚会,回到家,陆苒哭了一场。  “吃饭时,环境乱糟糟的,没有那么伤感。回到家,安静下来,打开微信,看张宁哭得稀里哗啦的,我的眼泪也开始哗哗地流。”  比她哭得更早,她最好的朋友孙青在开车前往聚会地点的路上,打开微信,“听到这一段,然后就不行了。”  那是一场11人在北京的聚会,最后成为千山万水之外48人的微信直播聚会。  那一天,包括陆苒、孙青在内的北京同学打算聚会,石
期刊
《中国周刊》:在民族文化采风的路上,您已经走了17年,有人称您是“中国走访56个民族第一人”,您怎么看这一定位,您给自己的定位又是怎样的?  施晓亮:“第一人”这样的称谓过誉了,我不希望被刻意拔高。我觉得我只是在扮演一个“唤醒者”的角色。  中国发展到今天,经济实力上去了,不差钱,也不缺少商业模式,但是缺少对自己家底的认知,缺少底气,缺少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其实我们的民族文化何其丰富、灿烂,值
期刊
电影《白日焰火》上映后,有人提到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回想起来,似乎确有几分相似,倒也可以细数一二。不过我经常认为,书评也罢,影评也罢,说到底是对作者和作品的臆测,我们了解作品的程度,或许只如盲人摸象。  两部作品都是以推理为线索推动情节,一个执着于谜底的侦探贯穿始终。从角色上看,都有一个冷艳隐忍的女人,且明显与身处的环境有出离感。  《白夜行》中雪穗美丽动人、修养出众,“低头抬眼的表情蕴
期刊
听过一些来旅游的朋友如此抱怨:“云南人咋这么懒哦?进店买个东西,她理都不理你。”我笑,不理就对了,不理才是云南人。  来了云南,我第一次见识上午9点才开始扫街的清洁工,第一次知道农贸市场中午要休息。小区附近的菜市,12点以后进去,菜摊上统一盖着白色塑料布,摊主或不知所踪,或歪在椅子上微张着嘴打呼噜。那种惬意自在,买不到菜的人非但生不起气,还有点抱歉——原来是下班时间啊?对不起,打扰了!  我家门外
期刊
寇建平:毋庸置疑,在燕郊的北京人基本都有“燕郊式艰辛”,但是住燕郊的人都有一股精气神,就是我要奋斗。每天这样跑,心理上有一种在路上的奋斗感,这种艰辛,你们如何看?  谭桥英:我觉得我在北京应该算是咱们这里头最辛苦的,做电商本来就很辛苦,加班到十一点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十一点的时候没有拼车也打不到出租车,会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然后比如说在打雷又下雨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同志来说这种
期刊
光明茶馆在拉萨,意味着响当当的老字号。可青年旅舍多人间里一声响亮的吆喝,“去老光明喝茶”,却内有乾坤:因为有两个光明茶馆,藏医院路上的“光明港琼”和钦古巷里的“光明商店餐馆”。我们所谓的“老光明”,特指后者。  得容许时间和经验累积些许傲慢、刁难或炫耀,总之分出泾渭:我是老资格,你是新来的。具体到“老光明”,手握攻略和指南的新来者大抵被马路边上显眼的“光明港琼”迅速招安,老资格们却不紧不慢走到藏医
期刊
最近几年,由于高三学生高考比率下降、考上大学后弃学者的出现、农村子弟考上重点大学人数减少、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等种种现象,“读书无用论”第三次登场。  现代社会,还有“读书无用”的论调发出,实为文明的耻辱。  可谬论显形前,往往以真理的面目出现,且也经历过实践的检验。  第一次“读书无用论”发生在“文革”时期,但1950年代之后,就已经开始造势。那个时代,政治正确排位第一,知识不但奉陪末座,反而可能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