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不断汲取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将自身塑造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能很好地服务社会而具备的道德素养和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传播民族文化知识、铸就学生远大的理想与信念,贯彻执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人文条件。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传承文化;开展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05-02
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道德是立国之本,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基。尤其对于思想意识尚不完善的小学生而言,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播道德法治观念,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崇尚自己的民族文化。教师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立足于教学实际,把德育教学要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融入到德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打造特色德育建设新格局,促进每一位学生阳光、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创新的意识和习惯”,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其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渊源而流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段光辉璀璨的篇章。在这些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遗产中,许多优秀传统美德都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经久不息、薪火相传,直到今天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中,经历五千年漫长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道家”“法家”等为辅助的道德文化体系,其倡导“仁”、“义”、“礼”、“德”、“智”“信”,几千年来,逐渐成为治理国家的战略方针,也是国家制定律法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成为人们相互遵从和效仿的道德标准。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部分比较腐朽的思想已经逐渐被淘汰,但是其主要精髓思想一直被代代传承和发扬,人们依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和加工改造,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不断丰富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快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学习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培养学生道德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能让我们体验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思想和璀璨的文化,内心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继而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力量。
2.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教师肩负着极其伟大的使命,不仅要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重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比较强烈,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比较强,正是培养正确道德观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有国才有家,国家与每个公民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一个家庭想要安居乐业、一个民族想要繁荣发展,都离不开背后强大昌盛的国家作支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无论面对自然灾害,还是帝国列强的侵略,我们的中华民族都展示出强大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一起用血和肉去捍卫我们的国家领土,去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支撑下,我们的国家才得以生存,在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我们的国家才得以迅速发展,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由此可见,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与光辉历史,了解中国百年惨遭荼炭的屈辱历史,去瞻仰那些为了人类解放而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的英勇壮举,帮助学生重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增强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突破技术的封锁和层层壁垒去抢占科技的巅峰,自主研发出属于我们拥有自主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世界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拥有世界最多专利的5G技术,自主研发的919國产大飞机,深海开发、宇宙探索……而这些伟大的创新、创造,是无数爱国科学家共同奋斗的智慧结晶。电影通过全方位视角的播放,让学生们看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对强大祖国的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积极实施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宣传道德风尚和道德标准,借助典型案例和模范事迹的感化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通过分析一些校园和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利用这些反面教材开展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文明礼仪意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在内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班小阳同学性格孤傲、自私自利,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长此以往,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此现象,关爱就是打开彼此心锁的一把钥匙,我始终带着一颗关爱的心去尊重和爱护这位学生,坦诚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多角度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以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彼此敞开心扉,用温情去触动他的心弦。久而久之,小阳同学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互敬互爱,在与同学交流和沟通中,感受到同学给他的帮助和带给他的快乐,进一步增强了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帮助小阳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资越来越充足和富裕,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逐渐泛滥,很多人只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一味索取而缺乏责任和付出,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逐渐迷失自我,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样的社会腐败思想侵蚀下,多数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在被毒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养成了依赖心理,对该属于自己的责任缺乏担当;有些同学缺乏进取心,不以学业为重,整天相互之间进行攀比,从小养成高消费、贪图坐享其成,学生心理逐渐被扭曲,不能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因此,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我们要积极开展道德教育,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去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开展道德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保障,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教师要通过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以史为鉴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课堂教学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了解道德文化和道德标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教师要积极通过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8)
[2]郭淑豪,程亮.从义务的道德到超义务的道德—重审学校德育的层次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传承文化;开展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05-02
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道德是立国之本,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根基。尤其对于思想意识尚不完善的小学生而言,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传播道德法治观念,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崇尚自己的民族文化。教师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立足于教学实际,把德育教学要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融入到德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打造特色德育建设新格局,促进每一位学生阳光、快乐、健康地成长。本文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从“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创新的意识和习惯”,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小学德育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其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渊源而流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段段光辉璀璨的篇章。在这些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遗产中,许多优秀传统美德都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深深地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经久不息、薪火相传,直到今天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中,经历五千年漫长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道家”“法家”等为辅助的道德文化体系,其倡导“仁”、“义”、“礼”、“德”、“智”“信”,几千年来,逐渐成为治理国家的战略方针,也是国家制定律法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成为人们相互遵从和效仿的道德标准。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部分比较腐朽的思想已经逐渐被淘汰,但是其主要精髓思想一直被代代传承和发扬,人们依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和加工改造,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不断丰富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快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可以说,学习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培养学生道德思想观念的核心内容之一,能让我们体验到中华民族博大的思想和璀璨的文化,内心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继而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抱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力量。
2.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教师肩负着极其伟大的使命,不仅要承担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重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祖国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比较强烈,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比较强,正是培养正确道德观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
(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有国才有家,国家与每个公民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一个家庭想要安居乐业、一个民族想要繁荣发展,都离不开背后强大昌盛的国家作支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无论面对自然灾害,还是帝国列强的侵略,我们的中华民族都展示出强大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一起用血和肉去捍卫我们的国家领土,去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支撑下,我们的国家才得以生存,在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我们的国家才得以迅速发展,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由此可见,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是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与光辉历史,了解中国百年惨遭荼炭的屈辱历史,去瞻仰那些为了人类解放而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的英勇壮举,帮助学生重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增强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突破技术的封锁和层层壁垒去抢占科技的巅峰,自主研发出属于我们拥有自主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世界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拥有世界最多专利的5G技术,自主研发的919國产大飞机,深海开发、宇宙探索……而这些伟大的创新、创造,是无数爱国科学家共同奋斗的智慧结晶。电影通过全方位视角的播放,让学生们看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对强大祖国的自豪感、自信心油然而生,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积极实施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宣传道德风尚和道德标准,借助典型案例和模范事迹的感化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通过分析一些校园和社会中的不文明现象,利用这些反面教材开展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和文明礼仪意识,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在内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班小阳同学性格孤傲、自私自利,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长此以往,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针对此现象,关爱就是打开彼此心锁的一把钥匙,我始终带着一颗关爱的心去尊重和爱护这位学生,坦诚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多角度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以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彼此敞开心扉,用温情去触动他的心弦。久而久之,小阳同学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互敬互爱,在与同学交流和沟通中,感受到同学给他的帮助和带给他的快乐,进一步增强了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帮助小阳同学养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资越来越充足和富裕,生活水平和质量越来越高,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逐渐泛滥,很多人只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一味索取而缺乏责任和付出,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逐渐迷失自我,其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样的社会腐败思想侵蚀下,多数小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在被毒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逐渐养成了依赖心理,对该属于自己的责任缺乏担当;有些同学缺乏进取心,不以学业为重,整天相互之间进行攀比,从小养成高消费、贪图坐享其成,学生心理逐渐被扭曲,不能沿着健康轨道发展。因此,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我们要积极开展道德教育,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去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开展道德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保障,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教师要通过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以史为鉴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课堂教学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了解道德文化和道德标准,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教师要积极通过道德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8)
[2]郭淑豪,程亮.从义务的道德到超义务的道德—重审学校德育的层次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