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幼儿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合理的创设幼儿园的班级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性,然后针对如何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班级环境;创设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能够用直观的形式将正在实施的课程体现出来,延伸课程的内容。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兒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的内容,对班级环境进行悉心的创设,将幼儿的多个感官同时调动起来,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和发展
幼儿的年龄尚小,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还不是很强。幼儿时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逐渐对外部世界进行接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来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让自身掌握的词汇量不断丰富起来。在创设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1]。这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创设环境。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生活经验等的增加,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使环境丰富起来,使幼儿的游戏需求得到满足。
(二)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游戏是一种带有自主性的活动,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会选择战胜困难,克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内心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设班级环境能够培养幼儿形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策略
(一)展现童趣
幼儿天性天真烂漫,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的时候应该将童趣充分的展现出来,利用幼儿身边的多种材料来吸引幼儿,让幼儿感受自然的魅力,增加幼儿对生活的认知,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积极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更多学习方法,认识更多的事物,发展幼儿的个性,并且获得快乐。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在构建班级环境的时候,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理念的枷锁,让幼儿对不同的事物有更多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教师还要让活动的内容丰富起来,不仅仅局限在已有环境中,还要应用多种活动形式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对幼儿的内心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在游戏过程中展现出童趣。教师还要将活动的标准明确下来,将班级活动的价值挖掘出来,让幼儿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感受生活,并且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草丛生活”活动,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当中,让幼儿去亲眼观察草丛的特点,让幼儿更加了解大自然,认识更多的小动物。在观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在草丛中看到的景象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假设自己就是草丛中的一个小动物,用这样的视角再去画草丛。在这两次绘画中,幼儿的绘画视角是不同的,所展现的场景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将幼儿的这些作品在班级中展示,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童趣,也能让幼儿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呵护童心
为了促进幼儿园活动质量的提高,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的时候,还要对幼儿的童心进行呵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心中的事物。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自身对幼儿的引导,却没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在头脑中可能会产生很多想法,但是却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展示出来,这对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的童心进行呵护,设计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符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在游戏化背景下创设班级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可以采用主题式的活动形式,为活动设定特定的主题,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展现具体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够获得理想的游戏效果。比如,在“盖房子”活动中,每个幼儿对盖房子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最终构建出来的房子也各有特色。通过这种带有开放性的游戏活动,能够呵护幼儿的童心,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促进幼儿今后的发展。
(三)保护童年
幼儿园游戏活动能够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让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的想法更加贴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构建班级环境的时候,应该将保护幼儿的童年作为着手点,对幼儿的想法给予尊重的态度,让幼儿自主选择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释放自己的天性,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在以往的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本身过于重视,却不注重活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使得幼儿虽然参与了活动去没有真正理解活动意义,造成了班级活动的形式化。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应该为班级活动的开展开发更多的资源,通过多种互动来体现班级互动的价值,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体会多种愉悦感。游戏是幼儿融入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用游戏为幼儿构建自然、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的童年生活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创设班级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保护幼儿的童年作为重要的目标。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与幼儿进行沟通,对幼儿的心里想法有更多的了解,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受教师尊重和喜爱的[3]。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通过捉迷藏、剪纸等活动来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热爱,让幼儿能够善于观察生活,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在开展“糖果”这个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糖果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将糖果的口味、热量、包装等出发,让幼儿对糖果有更多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心糖果店”活动,让幼儿扮演售货员、操作员等角色练习包裹糖果,对糖果进行计数。这样的班级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将幼儿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四)体现童真
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幼儿园教师还要将幼儿的童真体现出来。教师不要用成人的角度去策划活动,以免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创设班级环境。传统的班级活动往往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幼儿只有很小的活动范围,活动的形式也有限制[4]。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对幼儿班级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带领幼儿到教室之外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去写生,去听虫鸣、去看鸟儿翩翩起舞。这样能够将幼儿的童真体现出来,达到班级活动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呼吁家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与家长进行配合,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班级环境,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让幼儿在班级活动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之手,并且达到班级环境的创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洁.幼儿园绘本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实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50.
[2]卓玛.幼儿园阳光体育游戏的创新玩法及整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99-200.
[3]马兴博.问题与对策: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28-29.
[4]聂颖.推动自由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25):68-69.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班级环境;创设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能够用直观的形式将正在实施的课程体现出来,延伸课程的内容。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兒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的内容,对班级环境进行悉心的创设,将幼儿的多个感官同时调动起来,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和发展
幼儿的年龄尚小,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还不是很强。幼儿时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逐渐对外部世界进行接触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来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加深对语言的理解,让自身掌握的词汇量不断丰富起来。在创设班级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1]。这时,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创设环境。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生活经验等的增加,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使环境丰富起来,使幼儿的游戏需求得到满足。
(二)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游戏是一种带有自主性的活动,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会选择战胜困难,克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内心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创设班级环境能够培养幼儿形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策略
(一)展现童趣
幼儿天性天真烂漫,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的时候应该将童趣充分的展现出来,利用幼儿身边的多种材料来吸引幼儿,让幼儿感受自然的魅力,增加幼儿对生活的认知,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品质,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积极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更多学习方法,认识更多的事物,发展幼儿的个性,并且获得快乐。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在构建班级环境的时候,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理念的枷锁,让幼儿对不同的事物有更多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幼儿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教师还要让活动的内容丰富起来,不仅仅局限在已有环境中,还要应用多种活动形式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对幼儿的内心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在游戏过程中展现出童趣。教师还要将活动的标准明确下来,将班级活动的价值挖掘出来,让幼儿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感受生活,并且提高幼儿的活动参与度,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草丛生活”活动,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当中,让幼儿去亲眼观察草丛的特点,让幼儿更加了解大自然,认识更多的小动物。在观察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在草丛中看到的景象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假设自己就是草丛中的一个小动物,用这样的视角再去画草丛。在这两次绘画中,幼儿的绘画视角是不同的,所展现的场景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将幼儿的这些作品在班级中展示,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这样不仅能够体现出童趣,也能让幼儿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呵护童心
为了促进幼儿园活动质量的提高,教师在创设班级环境的时候,还要对幼儿的童心进行呵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心中的事物。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自身对幼儿的引导,却没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在头脑中可能会产生很多想法,但是却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展示出来,这对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2]。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的童心进行呵护,设计与幼儿的成长规律相符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在游戏化背景下创设班级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可以采用主题式的活动形式,为活动设定特定的主题,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展现具体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还能够获得理想的游戏效果。比如,在“盖房子”活动中,每个幼儿对盖房子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最终构建出来的房子也各有特色。通过这种带有开放性的游戏活动,能够呵护幼儿的童心,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促进幼儿今后的发展。
(三)保护童年
幼儿园游戏活动能够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让活动的内容与幼儿的想法更加贴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构建班级环境的时候,应该将保护幼儿的童年作为着手点,对幼儿的想法给予尊重的态度,让幼儿自主选择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释放自己的天性,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在以往的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本身过于重视,却不注重活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使得幼儿虽然参与了活动去没有真正理解活动意义,造成了班级活动的形式化。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应该为班级活动的开展开发更多的资源,通过多种互动来体现班级互动的价值,让幼儿在多种活动中体会多种愉悦感。游戏是幼儿融入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用游戏为幼儿构建自然、真实的生活环境,让幼儿的童年生活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创设班级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将保护幼儿的童年作为重要的目标。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与幼儿进行沟通,对幼儿的心里想法有更多的了解,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受教师尊重和喜爱的[3]。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感受生活,通过捉迷藏、剪纸等活动来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热爱,让幼儿能够善于观察生活,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在开展“糖果”这个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根据糖果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将糖果的口味、热量、包装等出发,让幼儿对糖果有更多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心糖果店”活动,让幼儿扮演售货员、操作员等角色练习包裹糖果,对糖果进行计数。这样的班级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将幼儿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四)体现童真
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幼儿园教师还要将幼儿的童真体现出来。教师不要用成人的角度去策划活动,以免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创设班级环境。传统的班级活动往往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幼儿只有很小的活动范围,活动的形式也有限制[4]。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会对幼儿班级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带领幼儿到教室之外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去写生,去听虫鸣、去看鸟儿翩翩起舞。这样能够将幼儿的童真体现出来,达到班级活动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呼吁家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与家长进行配合,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种方式来创设班级环境,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让幼儿在班级活动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之手,并且达到班级环境的创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洁.幼儿园绘本游戏课程的目标与实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150.
[2]卓玛.幼儿园阳光体育游戏的创新玩法及整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99-200.
[3]马兴博.问题与对策:幼儿园亲子游戏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28-29.
[4]聂颖.推动自由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2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