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得诗词一缕香争得作文满园春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诗词的积累是做好化用的前提基础。先将掌握的诗词进行分类整理与记忆,离别的诗句、思乡怀人、寄情山水、表现亲情的诗句每一种要有几十首乃至上百首的诗歌供选择。“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简短的语言中多处用到了诗句,把乐观的心态通过白鹭、白帆、芳草、落红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平时的积累,是不会达到下笔千言境界的。
   二、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直接引用成为了化用诗词的第一种境界。
  秋披着薄如蝉翼的纱款款而来。且不说那“霜叶红于二月花”,也不必说那“秋水共长天一色”,单是那“枯藤老树昏鸦”的肠断天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离愁别绪,还有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悠悠思念,“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丝丝无奈,便将你我带入了秋的怀抱。和着秋风萧瑟,弹一曲古筝,高歌离殇一曲,永寂天涯。感悟秋色,无尽缱绻。这是学生在《感悟四季》中对诗词的直接引用,让诗句与自己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秋的离别、无奈在“欲说还休”中缱绻,于美妙中彰显智慧,使得自己的感悟与古人相通,打造自己作文在时间上的共鸣,文短情长,隽永而意蕴十足。
  用锋利的刀剑挥舞出的豪迈,在不遂人意的现实面前,只能像陆游般“铁马冰河入梦来”,曾经的磅礴豪放,却只能化作忧愁“欲说还休”。这是学生在《我读辛弃疾》的活学活用,把辛弃疾理想在现实面前支离破碎的情态,淋漓尽致地显现了出来。
  三、诗歌中作者是通过意象来展现自己感情的,所以化用意象,成为第二层。
  那滋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鹦鹉洲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牵起了一片撩拨愁绪的朦胧。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
  把意象化为自己文中语言的一部分,给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用一个意象全诗都跃然纸上,达到了着一意象而尽得全诗风流之感,把诗中的意象和文章中心紧密结合起来,
   当年的金戈铁马,转眼已成回忆;当年的气吞万里,却只能顾影自怜;当年的斜阳草树,已物是人非。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斜阳草树”融入文本,把辛弃疾内心的壮志难酬物化了出来。
   你的酒中还有那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的弦中还有五十弦翻出的塞外之声,你的梦中还有秋点兵的沙场,你的眼中还有郁孤台下的行人泪,你的心中还有血洒大漠的马革裹尸的一腔热血。
   独立的郁孤台上,留下的是辛弃疾的两行泪,危栏上载下了辛弃疾孤单而绝望的身影,灯影斑斓的马路上,留下了辛弃疾那暮然的回首。萧瑟的秋风还在,铁板铜琶还在,稼轩你的英魂何处安歇。
   把辛弃疾中诗句的常见意象,融入到文本中,用自己的语言串连起来,让辛弃疾笔下的一草一木重新复活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化用意境,是化用诗句的最高境界。
   一弯残月悬于高大的梧桐树上方,夜深人静,秋霜初下,小院内一片凄清,偶尔有鸿雁掠过,声断长空。这里化用“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意,如一幅写意画,流泻出一个冷寂凄清的世界,一个被贬黄州的虽旷达而不免落寞的苏学士跃然纸上。
   遥想当年,辛家少年初长成,英姿飒爽意气风发,伴着卢的的飞奔弓弦的霹雳,你挥着一柄泛着清冷光泽的长剑奋勇杀敌,奏出五十弦翻出的塞外之声,照亮了郁孤台滚滚东去的江水。
  化用意境,选取诗文的精华部分,并加以着色补充。借助想象,再现情景。
   化用诗句,让你的文章亮起来,让诗句扮靓你的作文。
其他文献
如何使你的记叙文具有很高的感情浓度呢?   关键要用真实写出感情的饱和度。记叙文需要真情实感。但感情的隐秘性和复杂性又消隐了它的透明性。面对生活的繁复驳杂,写作应该有一个去粗取精的提炼过程,要尽可能发掘生活的原生意蕴,从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去感悟和生发有意义的东西。人在生活事件中的行动,往往带着个人的鲜明印迹,也会含着一个人的深厚感情在内。    请看下面的文章:   人生的路曲折坎坷,心
期刊
口头作文是进行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还能与学习课文紧密结合,借以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口头作文灵活而简便,既不需要事前充分准备,也不需要纸笔文具,只要课堂上安排时间,就可以进行练习。    口头作文还便于与讲读课文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表达,常常是从模仿开始的,讲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向古圣今贤学习表达的方法。口头作文正好给这种学习创
期刊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语文教改势
期刊
古诗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期刊
近几年来,河南省中考古诗阅读题都会重点考查诗歌的意象、语言.因为古典诗歌用字精练,内涵丰富,含蓄隽水。要赏析诗歌,必须品其意象和语言。那么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捕捉意象,进入意境,进而去品味其特有的思想美、语言美和形式美呢?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把握意象,感知形象   古代文艺美学家认为,任何文艺作品,总是以某种隐喻或象征等艺术方式来表达作者对宇宙、社会和人
期刊
如何使所写文章的语言充满激情呢?怎样让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根据我多年辅导学生写作文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巧用修辞方法,感受艺术的熏陶    首先是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有时又同比喻或反问结合在一起使用效果更佳。在文章适的地方适当的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地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排比这种修辞
期刊
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热爱班级”,却从来没让他们具体知道热爱班级的什么,更没有让他们知道该怎样热爱班级。这是因为,我们都忽视了那个存在于教室里的文化。专家们把它称之为“班级文化”。   一、什么是班级文化   (一)班级文化是方向   班级文化是全班同学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着全体同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一个班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应
期刊
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他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问”。在当前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鼓励学生培养与锻炼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创新的灵感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
期刊
在苏轼的词中,多次谈到“隐”“还”“逝”等词, 其中又以谪居黄州时期最为突出。然而无论是不得意的贬谪期,还是较为得意的元祐时期,“归去”始终是他难以挥去的情结。但苏轼为何没能像陶渊明那样真正地归隐呢?  这就要先从苏轼归隐情结的原因开始谈起。  首先是受到宋儒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宋儒讲究的是“修己”之后方能“治人”,修己是出世,治人是入世。这样,宋代儒家思想本身就包含了出世的思想。
期刊
一、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设计深入文本的问题,丰富学生的语言结累  如教学《小巷深处》,设计两个品味语言的问题:“竹棒”一词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竹棒”在文中到底有什么作用。既然“我”对母亲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么是怎样深的母爱让“我”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