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的实践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人格,它涵盖积极的兴趣、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思想、稳定的动机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环节,教师应利用教材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格;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1.092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在于其多样性、多质性、潜在性,蕴含的知识面也包罗万象,这有利于在整体层面丰富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眼界。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为学生构建体系化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也应尊重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秉承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这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进而确保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同时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做好铺垫。
   一、以身作则,凸显楷模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而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就是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尤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去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农村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虽然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相对较弱,但农村教师更应用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去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短板,以自身过硬的道德素养品质,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做学生的道德楷模,让学生懂得只要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就是最大的收获,同样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以此帮助学生养成健全完整的人格。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这种影响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塑造学生的人格素养。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学习充电,完善自我,从而达到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去感化学生的目的。
   二、改变关系,促进师生平等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自主思维意识,对任何事情也会在自身层面做出分析和理解。尤其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其中一些学生是留守儿童,所以他们的心思相对更细腻和敏感。因此,教师更应秉承生本教学理念,在对学生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导。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居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模式,构建新型和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感到平等与尊重,这样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为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教师应对每一名学生都有所重视,且做到一碗水端平,尤其不应对学困生有所偏见,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并不代表道德素养差。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进而为学生良好人格素养的形成做好铺垫。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说话的权利,并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同时应营造和谐、宽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并非课堂的独裁者,而是与学生进行共同学习的教育引导者,这会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对其中存在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自然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此外,教师也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有一部分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无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导致他们心理会缺乏自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无法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即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也应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并逐渐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以此在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的同时,也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从而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
   三、传授方法,实行启发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盲”的定义并非不认识汉字的人。没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学习能力弱的人。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传授给学生学习课程的方法,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确保教材内容更具真实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思考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并逐步完善自身的思考意识,将自我的思想、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形成自身的道德与法治价值观念。同时,也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能力。此外,由于每名学生的个性特征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自行寻找一个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养成一种责任意识,懂得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这种思想理念的引导下,学生的人格素养自然会得以有效提升和完善。
   四、构建模式,培养健全人格
   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心理特征都不尽相同,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起伏较大。尤其农村学生,受环境和条件的局限,接触的事物相对较少,因此思想相对闭塞。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环节,教师更应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內容。教师应从心理品质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方面入手,并逐步向更多层面进行拓展,以层层递进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行。此外,教师也应明确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并非朝夕之功,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教学内容的开展不应禁锢在某一个封闭的体系内,而是要为学生拓展环境,使学生认知一个更加全面的世界,开启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新篇章。由于农村学习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让学生学习更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为学生解开心理疑惑,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能力,使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加趋向于完善,也可以进一步确保完善学生的人格素养。    五、恰当引导,自觉接受塑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但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活力。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享受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应是多姿多彩的。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课程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这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确保学生能够自发自觉地接受教师的人格塑造。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自主意识。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发言,并通过辩论的方式对某一时事热点话题进行探讨,这种方式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学习相关知识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制定辩论规则,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懂得是非,而这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六、深入实践,完善人格塑造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除了在理论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引导之外,也应在实践层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体系化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更加完整、高效理解其中的内涵。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社会实践,以此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锻炼自身的修养,完善人格素养。社会实践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可与社区进行合作,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论知识的概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状态。同时,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培养,让学生多参加一些活动,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亲力亲为地帮助一些身体存在缺陷的人,从而能够深切体会这部分人群的难处,也可以对不同的社会行为进行了解。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体会到的感触和想法以文字、视频、声音的形式进行记录,在回到学校后,应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剪辑,尽量让视频内容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以此将视频的录制内容成为学校教学的辅助性材料,可以在后续学习环节进行利用,补充性学习。此外,学校也应长期开展这种社会活动活动,坚持制作活动视频,并以每年为单位对视频进行归纳整理,然后通过视频内容定期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总结、反思,然后将一些创意性的想法进行融合,让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再将实践中的内容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进行共同提升的目的,进而也可以突显出社会实践教学的真正价值,从而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学习的长效机制,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也可以对人格素养的形成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让学生认知到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从多元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并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引导,提高学生思政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格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19).
  [2]李雪.淺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律概念的理解和记忆[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
  [3]吕冬旭.论教师人格魅力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
  [4]姜正军.“案例教学”下的初中思想品德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1).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新课改政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注重文化课教学工作的同时,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创新意识,而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达成这一教學目标,为了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构建趣味课堂,让学生主动融入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本文围绕初中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提出促进初中美术趣味课堂构建的可行性对策,以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
期刊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而阅读能力又是小学生发展必备的一项技能,所以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1-0137-02  DOI:
期刊
摘 要:当前,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新高考的推动下不断深入,对于高中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美术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学科,是落实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特别是新高考的逐步实施,对于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美术教师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做出相应调整。实际上受高考影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对此需要结合新課改的新要求,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中学班级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逐渐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转变,这种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又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有效解决矛盾和冲突。当然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理念等进行针对性应用,才能切实提升管理成效。本文首先探究了班级自主管理的内涵及实施意义,分析了目前中学班级管理的实施现状,
期刊
摘 要:在当今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探索和思考。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幼儿园阶段,利用各种新奇、有趣的教育形式开展教育工作,能够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本篇文章就主题背景下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策略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主题背景;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幼儿也在认识世界,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引导幼儿,让他们利用美术表达对大自然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挖掘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在美术教学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满足他们的主体性,本文主要针对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艺术想象力的策略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艺术想
期刊
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走进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启迪了学生的心灵,很大程度上还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作为学生素质培养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必须及时捕捉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和创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新课标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对具体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深入,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幼儿文化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其综合能力以及素养的培养,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幼儿园阶段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了推动素质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策略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核心素养;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
期刊
摘 要:少先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属于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因此,小学各科教师需要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重视,利用少先队改革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及发展。而且,少先队德育工作主要是教师通过指导少先队员,让少先队员能够自行开展与自行组织活动,并对自己开展自我评价,这样既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同时也能够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德育教育的更新
期刊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质,提升幼儿劳动素养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过分强调幼儿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在百般呵护下成长,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种植活动在提升幼儿劳动素养中的重要性进行论述,进而探讨如何通过种植活动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种植活动;劳动素养;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