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得失因寓言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侯咏的《茉莉花开》是一部女性电影。在影片中,他刻画了不同年代的三个女性形象,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当今女性的生存困境,借此呼吁女性应有独立意识:这体现了其“寓言性”电影的主张。然而,正因为过分强调影片的“寓意”,使得第三个人物形象“花”,本应拥有自主意识的成熟女性不够真实丰满,流于传统女性的单薄与肤浅:这是影片的遗憾。本文从影片的“寓言性”入手,探讨了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寓言性女性形象自我意识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正如歌曲中所唱的,“又怕来年不发芽”,一个“怕”,一个“来年不发芽”,即使满怀“有心”都无法改变它悲凉的命运。这首贯穿影片《茉莉花开》的江苏民歌,隐约暗示了剧中女性的悲凉命运。一首有象征意味的歌曲,正体现了侯咏“寓言性”电影的主张。
  《茉莉花开腥一本讲述女性的电影。近年来,女性题材电影并不少见,如《恋爱中的宝贝》、《美人依旧》、《美丽上海》等等。但如此虚化男性形象(男性只是某种符号),如此大的时间跨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如此浓重的笔墨描摹三个女性形象,在近年电影中是少见的。茉、莉和花,性格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这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形象,每一个都可以在一本电影中撑起整个故事,而不会有单薄之感。也许是为了符合原《妇女生活》(苏童)的叙事脉络“娴的故事——芝的故事——箫的故事”,侯咏虽将三位女性的名字分别改为茉、莉、花,但依旧选择和原作一致的叙事结构。但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侯咏将电影定位为寓言式电影:通过对三位均处于婚恋中的不同年代的女性故事的描述,让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在联系与比较中有所思有所得。
  因为是寓言式电影,所以侯咏反对将女性作为“调侃或者怜悯的对象,再赋予一些同情”,而以真诚善良的心态塑造了三位女性形象,较为真实展现了当今女性在家庭中的生存困境。
  
  1.逃不出的宿命意识
  
  影片监制田壮壮在剧本修改意见中说:女人始终是在寻回女性自己自身的。因为男人不承当繁衍的任务,所以男人不牵扯到轮回女人才有轮回。
  轮回,即宿命意识。女性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女性往往有很强的宿命感,另一方面也有很强烈的逃离宿命的意识。因为母亲不幸的婚姻与生活,女儿往往会千方百计地逃离母亲般的命运,但生活似乎是一张很大的网,无论怎样逃,似乎还是逃不出宿命。
  电影《茉莉花开》在对三个女性婚恋故事的“寓言式”叙述中,淡化了时代背景,虚化了男性形象,从而强化了女人的宿命意识。所处的时代不同,追求的理想、爱情和家庭也各不相同,但是茉、莉、花的遭遇却是相似的,都为男性所抛弃。三十年代,茉被电影商孟先生抛弃;九十年代,花被留学生小杜遗弃。五十年代,花的形象复杂些,遭遇也特殊些,但却是影片中最鲜明的最丰满的形象。这是一个最终走向疯狂的女人形象。她矛盾,分裂,疯狂,焦虑,这些正源于自我意识的成长。她反对茉的被动爱情,主动追求爱情;她渴望幸福的家庭生活,毅然走出小资产家庭走入工人家庭:这些也都源于自我意识的成长。然而她始终没逃出“怕”的阴影,当竭力希望有一个孩子可以维系家庭关系时,她却被告知没有怀孕的天分,她崩溃了。虽然后来领养了女儿花,但还是精神分裂了,时而怀疑母亲,时而怀疑丈夫,时而怀疑女儿。尽管她竭力想逃离母亲的宿命,但她还是未能逃脱。虽然她竭力企图掌握丈夫,掌握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她还是被丈夫抛弃了——邹杰的自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她的抛弃。
  
  2.孤独的行路人
  
  在影片中,虽然出现三个主要男性形象,但那都只是个符号。这是一个男性社会,女性的命运大多被男性抛弃,或者被男性玩弄。如茉、莉、花三人的悲惨遭遇,另外加上茉的母亲,一个精明能干的上海小业主,也被理发店的王先生骗去了一块金表两个戒指,发现上当之后,投黄浦江自尽了。
  在电影中,三个女性一直是男性社会孤独的行路人,导演也经常有意无意地拍她们的背影,或独自凭窗或独自行路,背影孤立凄凉。在影片中,最煽情的也是最能体现女性孤独的是花独自生女的情景。深夜,瓢泼大雨。路上没有一个行人,没有一辆车子,花挺着大肚子,艰难地行走在狂风暴雨中,摔倒,抓紧消防栓,嘴咬毛巾,在剧痛与风雨中终于生下了女儿。众所周知,在90年代的不夜城上海不会有这样一条冷清之极的大街。很明显,这是导演的又一寓意所在:女性在男性社会中孤独的困境。
  寓言式的叙事风格,将三个女性从不同层面描述且逐个加深,煞费苦心,道出今天女性的生存困境,的确“给人一种震撼和而后的思考”。这样近距离关注女性生活且出自男性导演手笔的影片并不不多见。这得益于侯咏长期来对女性生活的思考。
  在《茉莉花开时》的电影手记中,侯咏说:未来的影片应该能让观众对人生有一点启悟,特别是女性。所以他想借助于寓言式的影片,道出“女性的独立意识实际上是对自己命运的把握”的主题,“女性只有明确这种意识,摆脱依赖心理,才能掌握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为了宣扬主题,他改编了原作的部分内容,尤其是第三部分的内容。小说《妇女生活》通过重复的婚恋悲剧故事,更多体现的是人生的平淡、无奈与伤感,尽显人生悲剧及人在命运前普遍的无助意识。侯咏认为影片应该“多一点温暖,让人物多一点自信、自立与自强”。于是在影片中,不仅将邹杰改动成一个对妻子忠心的好丈夫,而且为了“表现女性对自己命运的努力”的主题,第三部分就更来了一个大逆转:尽管也被丈夫抛弃,花却因此成了一位成熟独立的女性。她聪明,理智;她感情纯粹,行为洒脱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有坚定的自我意识,有强烈的把握自身命运的主动意识。她是影片全力塑造的理想女性,也是侯咏极力赞美的女性。所以对“花”,侯咏一反前两章中客观冷静的叙事笔调而开始全力讴歌,并在“花”雨中独自生女的描摹中达到极致。然而,“花”真的是个“独立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成熟女性吗?这样的改动真能体现侯咏所说的“希望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吗?
  不可否认,从“茉”到“莉”,的确较为真实地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而“花”,侯咏认为是自我意识的飞跃与成熟,她没有因为小杜的抛弃而丧失自我,她没有“将一生的期望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所以她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但需要质疑的是,一个曾经如此痴迷于小杜钟情于小杜且为小杜浪费了自己青春的女性,当得知小杜背叛自己另有所欢时,是如何从阴影中走出来的。难道真如侯咏所说的“从外婆和母亲过去的生活中看清了自己,因此她绝不会采取前辈那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重蹈她们的覆辙”?如果是这样,电影在第三部分中对此的刻画恰是非常少的。在第三部分的前半部,我们看到一个完全倾心于小杜的痴情女性形象,在后半部,我们看到一个完全投身于生育的伟大母亲形象。这二者如何统一?影片如此简单地形象处理,是欠缺考虑的。这样的所谓大逆转的处理,也许会让观众感动于局部,但却会对“花”形象的真实性与丰满性表示疑惑,甚至很容易让人认为花对小杜依旧有潜意识的依恋,只是依恋的对象由小杜换成了小杜的骨肉,自己肚中的孩子。这样,花可并不是“自我意识成熟”女性,而是一个丝毫没有自我意识的女性——这样,侯咏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实际上也没有跳出自己的“轮回”。
  在探讨剧本时,张艺谋曾说“是否必须说到在新时代她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也提出“到最后是因为什么原因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而田壮壮也认为第三部分“实际上是最难写的”,而又要“结在第三部分”,所以会“变得很严峻”。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侯咏为了突出影片的寓意——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才会幸福,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使得“花”只是一个普通的传统女性形象,而不是一个具有成熟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无怪乎有人看后评价“故事单薄”“没有逃出‘张爱玲模式””‘对女性婚育的思考过于陈旧”等等。
  真是成也寓言,败也寓言啊。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问:“影视同期书”现象,对于当下像您这样从事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人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目前对同期书的定义是:在电影、电视剧刚刚上映或热播的时候,推出的同名书籍。您认为“影视同期书”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小说呢?  葛:小说和剧本其实有严格的区分。小说是语言艺术,描写很重要。影视剧本是视觉艺术,对话是视觉工具。影视同期书严格说来不算纯文学小说,因为它的文学性是有疑问的。但是,这种体式的小说,
期刊
[摘要]文章以英语电影名称为探讨对象,以大量译名为实例,探讨了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以及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策略方法  电影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国际交流日渐深入的今天,电影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其巨大的影响力为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电影要吸引中国观众,必须有一个精彩贴切的中文片名。翻译的片名必须经过精心构思,对作品内容进
期刊
[摘要]摄影新闻以视觉语言讲述故事,以镜头展现事件中的毒丈.作为视觉文本,摄影新闻可凝结时空的瞬间而具有当下感、固其丰富的色彩和图形呈现的具体可感的影像而具有视觉冲击力,构图布局的取舍与色杉的明暗可以使读者产生意向性联想;而“图像化”的信息呈现方式适合读者的阅读思维和习惯。因此,媒体应充分应重视根影新闻的价值。  [关键词] 摄影新闻 视觉文本 当下感 意向性关联  新闻的视觉文本包括报纸、杂志
期刊
在电影史上,一般认为电影中声音的出现要比画面晚30余年。但在观众看来,剧院放映的电影一开始就是有声音的。意大利导演卡瓦尔康蒂在《电影中的声音》(1939)一文写道:“电影中的声音的历史并不是像许多历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有声片开始的,而是和电影本身的发明一起出现的。在电影史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时期,在公开放映影片时是没有某种声音伴奏的,无声的电影从来没有存在过。”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为着放
期刊
[摘要]香港服装设计师张叔平用他对服装和电影的特殊理解,将服装与电影完美结合。本文探讨了张叔平关于电影服饰中美的表现、服饰设计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进而认为他的服饰美学观是在不和谐中体现和谐,在“艺术丑”中体现服装的审美价值,“打乱”一些顺序,排出一个新的形式来让人感受这种“美”的结论,作者认为,张叔平的服饰美学观是在吸收传统的同时也颠覆它,是电影服饰设计中的另类。  [关键词] 美 丑打
期刊
一、引言    伴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出现,人类社会早已开始了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过渡。目前,电影、电视已经普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已在全球逐步渗透,孕育着巨大潜力和动力的信息时代已经降临。信息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要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因此,电影电视文化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林杏光先生1937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市。曾
期刊
“有了电影《情人》和《印度支那》的越南就成为熟烂的地方,轮渡、三轮车,法国白人、越南下等人、汗水与精液、占有与遗弃。这个亚热带暖流经过的地方,仿佛天生就让人欲望沉醉,不知其所。”  《印度支那》一部史诗般的影片。三个小时的时光在爱情、战争与革命、军人、殖民地中,从混乱走向消亡。  有些电影真的可以让你没完没了的看,难以描述的美。凯瑟琳·德纳芙和凡尚·佩雷的精巧组合。初见佩雷是在《芳芳》里面,没什么
期刊
[摘要]语言是生活的反映。语言的变迁,反映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本文拟以“x客”的词语演化为分析路径,探索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E时代的语言模仿和变迁。  [关键词]X客 模仿 词语类化    最近,笔者在《三联生活周刊》上接连读到了三篇文章:《维客:知识共享者与第二个博客》(2004年第7期)、《移动博客:从聪明暴民到神经漫游者》(2004年第24期)、《赌客》(2004年第24期)
期刊
1、前段时间,炒得风风火火的韩国电影配额缩减问题,您作为业内人士,一定也关注到了。您可以先给我们解释一下关于电影配额的相关概念吗?  答:银幕配额制度(Screen Quota)也被称作国产电影义务上映制度,强制规定所有影院的每一个影厅,每年都必须放映一定天数以上的国产电影。其目的是为了阻止外国影片(主要是指好莱坞大片)蚕食本国电影市场,为国产片的发展保留一定空间。英国最早出台了该制度,目前韩国、
期刊
[摘要] 由马基麦吉迪导演、侯赛因阿贝迪尼和佐拉巴拉米主演的伊朗影片《巴伦》折射出以下几个问题: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下人应该怎么办?在绝望的谷底上帝在哪里?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又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一些有益的东西值得借鉴。  [关键词] 《巴伦》影片 大学生 布望  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的找工作连连碰壁,有的考研落榜,有的为毕业前即将各奔东西的爱情陷入迷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