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教育,好习惯先行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家现在大多数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因此,出现了很多对孩子娇生惯养的现象。由于娇生惯养,孩子容易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从而影响他们成人成才。这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忧患。特别要指出的是,目前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在初中三年级的后期放弃了对他们管理和教育,因此,使这问题变的更加突出。这不仅是一般的家庭问题,而且俨然成了一大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学校提出“改造一个后进生比抓一个尖子生更有意义”的口号。我们坚信,这些孩子的智商没有问题,根本问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只要我们能够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相信定能帮助那些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成为独立成长、愿意学习的好孩子。
  一、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造
  (1)习惯内涵
  习惯是什么?是存在于人身上不易改变的行方式和思维模式。人的习惯可以分为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卫生习惯、待人处事的习惯、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等等。各种习惯的综合就是一个人的素质。
  有人说习惯是天生的,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科学研究证明习惯不是天生的,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多次重复的结果。习惯就是人们不用思索的第一反射或思维上的第一反应,也可称行为定式和思维定式。如:见老师来了马上起立,这就是一个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听见洪水来了,先跑去敲钟。告诉村民躲避,这是集体主义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也就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或称为观念。人的行为也是如此,人们一般情况下能看到的习惯,多数表现在行为方面。如勤奋整洁的习惯、按时起床的习惯、准时守信的习惯、干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学习一日事一日毕的习惯、背书习惯、听课记笔记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的综合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有好的习惯,就会有好的前途。一个人有的习惯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2)习惯养成
  有的人认为,只要我们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他就会如何如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习惯的形成主要靠多次长时间的重复。而坚持重复,必须有外力的支持。我们平时对学生的管理,如按时起床、洗漱、整理床铺、摆鞋子、擦窗台、上早操、站队、呼号、列队行走、上课不准迟到、课堂上不准趴桌子睡觉、不准说话、不准思想溜号等,下课后在走廊里不准打闹、不准高声喧哗、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保持良好自习状态、出入校门要下车、见了老师要问好、不乱扔、乱吐、不损坏公物、按时熄灯、按时就寝、不影响妨碍他人等等。这些行为只要长期坚持重复下去,最后就能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或行为习惯。习惯的培养不是靠教、训、劝,而是长时间的重复。如果没有坏习惯的干扰,好习惯很容易形成。
  那么,如何排除坏习惯的干扰呢?必须有老师或家长的坚持不懈的重复,不给坏习惯出现的机会。一般说,习惯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形成,一年到两年就会稳固。习惯是人们不用思索的第一反射。一般在学校三年、四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其实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管理,课堂上的训练,在思维学习和做人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和政治方法
  孩子到十五六岁,精力充沛,各种欲念开始形成,有极强的好奇心,而且又非常容易痴迷,网吧、电视、录像、电影和他周围的朋友,是他满足好奇心的主要帮手,他们很难掌控自己,跟着感觉走是他们的突出特点,管不住自己是他们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
  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不好,绝不是脑子笨。而结论恰恰相反,脑子笨一点,学习反倒很认真。就是一些小机灵鬼学习不好,不是他学不会,而是他不学。
  其二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主要是在五、六岁甚至三、四岁时没有刻意培养成他们的好习惯,小学期间又有所忽视。一入学没有把握住,拖欠越来越多,积重难返,最后丧失了学习信心所致。三就是结交了一些不愿学习的朋友,相互影响造成的。
  管不住自己是他们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管不住自己的毛病,不是用教和训能改造过来的,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和学校的看护。有些行为坚决制止、有些行为要限制、有些行为要规范、有些行为要鼓励,这就是学校和家长的责任。
  我们学校每个班配置一名专职的班主任,不讲课专门跟班陪读(陪上课、陪自习、陪活动),实行24小时跟踪管理,帮助孩子自己管住自己。这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一是当天的事,必须当天完,不拖欠,不积压,做到学习任务不过夜,当日事当日毕。二是让学生每天都有学习的成功感,让他感到“我能行”。三是,控制孩子花钱,每月生活费不准超过300元,不能什么时候要钱都给,钱多了就是祸害。四是,不准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孩子交往。如果孩子结成帮伙,两个人难舍难离的情况下,就要学古人”孟母三迁”,搬家换地方,否则就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一个家长和一名班主任,对于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单靠训斥和说教是改变不了的,最重要的是,下决心改变他的周围的环境(包括他的朋友),培养他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让他离开那些不愿学习的朋友,限制他的花钱,规范他的行为,限时定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布置的学习任务要量力而行,让他有成功感,让他每天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只要三个月就会见效。
  三、怎么培养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和爱好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固然和一个人的生理条件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人身上潜在的能力是巨大的。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实际上就是在纷纭复杂的万千事物中,能使他产生愉悦感的事物。一个人对一件事感不感兴趣,根源于这件事能否引起他愉快的感觉。一般地说,能引起人们愉快感的,如成功、驾驭、胜利等等。打牌如果把把都输,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从来没有赢过,他就不会对打牌感兴趣。成功感是人们建立兴趣的基础。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上时时都有成功感,这是我们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成功感呢?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把他教会,从不会到会,就是一次成功,从不会到会,付出越多,他的成功喜悦感就越强。一位老师,一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这是建立学生兴趣的基础。有的孩子不愿学习物理、有的孩子不愿学习英语、不愿学习数学等等,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学生学不好这门课,心理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老师讲课囫囵吞枣,经过几堂的懵懂,学生就会丧失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换一个老师或许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和老师第一堂课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设计,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成功感,是建立学习兴趣的关键。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因人而异,因此,作为班主任,为了改造后进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兴趣。首先是建立信心。信心从哪里来?也是从成功的感受中产生的。怎样才能建立信心?基本方法和培养兴趣的方法是一样的。那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布置适量的学习任务,让他稍加努力就能完成。量要适当,这点十分重要,多了完不成会挫伤兴趣,太少了不用费劲就能完成,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因此,布置任务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完成之后再表示欣赏,给以鼓励,一次一次量上适当的增加,每完成一次都给点奖励,经过几次成功,他就会感到“我能行”。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信心,由信心转变为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不在学生身上,而是在班主任教师和家长的身上。家长和班主任的耐心、爱心及适量的布置任务和长时间地不懈关注是最关键的。不能一见“好”就收,必须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坚持不懈,最少半年或者是一年才行。家长和班主任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像医生治疗慢性病一样,必须坚持一段时间,持之以恒。除了在用布置学习任务,检查完成情况的办法之外,还要伴随着克服和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人手,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往往都需要夸赞和鼓励。在帮他建立学习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总之,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特别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孩子。根据在几十所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在初中、高中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是孩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或者是单亲子女,有许多家长以不能让孩子”受屈”为由,拒绝一切苦和累的教育,使孩子形成养尊处优的习惯,以个人为中心,不知道什么叫服从,什么叫谦让,有的甚至不知道廉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苦差事,不可能节节课都生动愉快的。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家长和学校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孩子的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了,就不会有什么苦和累的感觉了,就不存在什么孩子“受屈”的问题了。习惯不是教会的,也不是训斥、说教、劝诫能办到的。习惯的改造必须有外力,习惯的形成也必须有外力。习惯是养成的、逼成的、练会的,最重要的必须有一段时间的坚持重复,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家长和班主任对一些孩子必须敢说“不”,不能一切都顺从孩子,该“受屈”时,必须让他“受屈”,否则形成坏的习惯,后悔晚矣!每师一失
  锦州市锦阳高中就是依据我国独生子女社会的特点,办起来的全国第一所军事化高级中学。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改造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而创办的特色高中,施行军事化管理,贯彻执行军人条令,把弟子规和军人条令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各班配备由退役军官组成的专职班主任,规范学生行为,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主要任务,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有适合于他自己的事干,学校规定周1—周5五天校服制,早7:00一一晚8:30必须穿军装(校服),周1—周6全校学生任何人不准玩手机和用手机,学生升旗,间操列队必须像军人一样,步伐整齐,口号响亮。中午一律在校内就餐,并午睡。每个人每天必须规定学习任务。对于完不成任务和学不会的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帮教,做到包教包会。全校提出消灭“250”的口号,要求每一个学生,月考,日考,周考,任何时候都不准出现250分以下的学生。确保全校所有的学生100%考上专科以上普通大学。对于能考上一本、二本的学生实行重奖的办法。鼓励学生好上加好。锦阳高中虽然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是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差生,但是经过在锦阳高中三年的教育和训练,全校800多学生,每年一、二本升学率保持在20一30%,其余所有毕业生100%的升入大学。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坚持我们一贯的办学原则,由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多方位、多层次的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其他文献
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心小学由中心校阳坊小学和完小校后白虎涧小学、四家庄小学组成,学校有三分之一的生源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阳坊中心小学校长王孟如说:“很多父母忙于生意疏于照顾孩子,缺少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光凭学校教育提升育人质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两条腿走路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学校历来都很注重和家长的沟通。”   主管德育的主任胡亚丽告诉记者:“我经常听到家长说‘现在把孩子全权托给学校,我们就省
期刊
几年来,我校致力打造儒家文化育人特色,辅以关注学生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以儒家传统教育思想为核心,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形成“育人为本”的“情志教育”教学运行系统。与此同时,我校六门毕业检测学科的A生均率和B生均率从2008年的全市最低水平连续四年攀升,到2012年,A生均率上升到12.63%,B生均率上升到35.86%,D等级居全区第一,其中有三科D等级为零,一举跨入本区初中先进行列
期刊
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口号响彻全国,一些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了,但也有教师无动于衷,甚至还出现“不愿发展”的情况,为何会这样呢?  反思一下我们周边教师的生存状态:教育竞争激烈,社会、学校对中考、高考升学的压力,使得老师不得不为分数提心吊胆;为了提高升学率,许多老师不得不赶着学生在题海中挣扎;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但似乎总有改不完的作业,总有处理不完的杂事;由于工作的强压力和超负荷,教师身心实已疲惫到极
期刊
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大到足以写出一部甚至多部专著。我这里只想试图解答“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但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解答另一个难题一“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西方?我认为,只有解答了“李约瑟难题”才能真正找到解开“钱学森之问”的钥匙。本文试图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什么是儒家思想?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在中国?三、儒家
期刊
学校秉承“爱港爱生,激发教育活力,教师快乐工作;厚德载物,力图成效卓越,学生全面成长”的学校精神,相约东港,成就梦想,积极构建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一、全面完成目标  (一)相约东港,成就梦想。根据校情,制定各类切实可行的规划和计划。召开首届教代会,完善和通过各类方案和实施方案。并根据区局要求和工作实际,适时修改推进计划目标实施。依据师资和生源状况开发校本课程。我校的涂鸦社团也因其丰厚的校本研发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我校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不断探索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长期性、实效性,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诚信、感恩、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指南,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我校着重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以主题活动为重点,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质。  (一)以德为本,以心为本,建设高素
期刊
开学以来,曹庙中学的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泗洪县委书记徐德同志的《全力打赢教育三年振兴中盘攻坚战》的讲话精神和县长徐勤忠同志的《全力夺取教育三年振兴中盘攻坚新胜利》的讲话稿以及教育局长张涛涛同志的《点燃教育激情》的会议精神。我们认真学习,广泛探讨,深入思考,因地制宜,长远规划,科学落实,体会深刻,总结三条,阐述如下:  强化责任,点燃教干的服务激情  众所周知,教干是学校教师或学生的先锋人物,是师生
期刊
从学生的发展来说,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主生疑;掌握了探究质疑,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启思解疑,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切实领会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以趣激疑,以思激学。为此,我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应用“四步疑趣”教学法,即:自主生疑、探究质疑、启思解疑、拓展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设问题情境—自主生疑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南宋哲
期刊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在多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而不是静静听讲或背条条,或做少数优生表演的旁观者。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养成也提出了整体推进、反复实践、长期积累、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很显然,这强调了听话要认真、耐心、专注。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听话主动性,学会听话的技巧,把外界的信息输入大脑,并有效地进行分类加工,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以下从几个方面
期刊
“搞职业教育是真辛苦,我每天都在思考各种各样的‘如何’命题,尤其是学校的内涵建设来不得半点马虎”,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张建林的语气中透露着些许无奈。时至今日,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在他的手上已经渐成气候,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成为当务之急。  健康教育化戾气  “社会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专长的人才,但无一例外都需要健康、阳光、自信的人才”,认识到这一点,张建林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健康教育”。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