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教训,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与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底在我院分娩的2729例新生儿,用Apɡar评分法,按1mim,5mim分别评定,对已施行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为统计分析对象。
结果:用ABCD程序复苏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显著提高。
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必需分秒必争,严格按照ABCD流程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复苏 问题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42-02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WHO1995年统计)全世界每年近500万新生儿死亡之中有19%为出生的窒息死亡,约有100万新生儿能通过恰当的复苏抢救回来,约有1%的新生儿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1]。所以在新生儿复苏中,撑握熟练的复苏技能和严格按照新的新生儿复苏操作规程,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近三年来发生新生儿窒息复苏的263例,其中重度窒息3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将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在我院分娩2729例新生儿和发生新生儿窒息并已进行复苏的263例,重度窒息43例新生儿为分析对象。
1.2 方法。对在产房或手术室分娩的新生儿,其评分与复苏分别确定标准。评分,采用APɡar评分法,将1分钟及5分钟,五项总和7—10分者为情况良好,出生1分钟内及5分钟内评分7分以下为异常。新生儿窒息复苏标准,依照“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实施,按3个30S评估及处理规程,然后根据不同时限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复苏抢救成功率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教训。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作X2、t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评定按Apgar评分法,1mim评分和5mim评分法,分年度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逐年减少,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3.1.1 从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与孕妇、胎儿自身情况,胎盘,脐带因素及分娩因素有显著关系,原因包括;子宫内窒息、早产、产妇用药、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畸形、分娩期低氧血症、产程延长、胎盘及脐带和胎粪污染,处理不当等多方因素都可引起新生儿窒息。
3.1.2 产前进行预见分析和切实作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充分准备,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新生儿出生时发生窘迫可能,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料的,故在临产前对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的筛查,同时作好抢救新生儿窒息人员的安排和器械的准备,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新生儿瞬间要完成从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过渡,在窘迫儿生命的最初几分钟内对其进行处理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其终生的健康和体质[2]。
3.2 新生儿复苏的流程与标准。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对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流程,按ABCD 4个步骤进行,即:A指气道(摆好体位和通畅气道),B 建立呼吸(提供正压人工呼吸,气襄面罩或气管插管),C 指循环(评价心率和肤色,必要时施行胸外按压),D 指用药(在继续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同时,使用肾上腺素),其中建立充分的正压人工呼吸是复苏成功的关健。步骤见图1[1]。
3.3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3.1 评分不准确,技术不熟练,如评分过高,将会延误复苏时间,因此,准确评分判断窒息程度十分重要,其次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流程顺序也是复苏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因。
3.3.2 医师不仅要有熟练的复苏技术,而且要有团队精神,目前通过专业培训人员少,产、儿科医生协调不好,都会引响效果。要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要求产、儿科医生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协作,促使妇产
科和儿科医师都必需具有和熟练掌握这项技术。
3.4 新法生儿复苏的要点。
3.4.1 注意保温,但要适度,在30-34度为宜,保温措施不当,影响复苏效果,据有关资料报到,低温能够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高温能够加剧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所以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要避免医源性高温,以免加重脑损伤。
3.4.2 重新摆正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卧或侧卧位“鼻吸气”的位置,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可肩下垫2-3cm的软垫,开放气道,过伸或不足会阻碍气道通畅。
3.4.3 清理气道,无胎粪时,先口腔后鼻腔。羊水污染时,则判断“有、无活力[3]”,如“有活力”,继续初步复苏,无活力时采用气管插管吸引,有活力是:强有力的呼吸,肌张力好,心率>100次/分,其中一项不好为无活力。吸引时注意吸引的强度和吸管的深度,否则引起喉痉挛和迷走神经兴奋,使心动过缓,自主呼吸延迟,吸引负压不超过100mmHg,时间<10S。
3.4.4 严密观察,合理使用药物。在复苏中,如心率增加,自主呼吸恢复、肌张力的改善,肤色转红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指征,因此要重点观察,准确进行判断。孕妇在分娩前4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杜冷丁,以免产生对新生儿的呼吸抑制,其次是用药浓度要适中,给药速度及途径适当,肾上腺素为1/万经脐静脉给药,剂量0.1~0.3mg/kg,气管给药0.3~1.0mg/kg,可每隔3-5分钟重复注射相同剂量。如新生儿苍白,有失血的依据及对复苏反应不良,应考虑是否有血容量不足,可考虑扩容。推荐用生理盐水10ml/kg,不超过30ml,静脉给药速度>5-10分。对纳络酮的使用最初一般不推荐,给药条件是;①正压通气后心率和肤色已恢复正常、仍有持续的呼吸抑制,②其母在分娩前4小时内用过麻醉药。一般选用静脉给药,0.1mg/kg。
3.4.5 停止撒销复苏的标准;这也很重要,如把握不当,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目前标准有如下二点,须严格把握,但须向病人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并签好字,①有较高的存活可能、病残率能够接受的情况下,要积极复苏。②对预后不能完全确定,父母希望进行复苏抢救的应该支持。停止标准,持续和充分复苏10分钟以上,如果仍无生命指征(无心跳,无呼吸)则可停止复苏是正当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室息复苏[M]第4版美国卫生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合作项目.2010、1-5
[2] 美.R.S波隆.C.克罗普莱.新生儿复苏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K].2011
[3] 虞人杰.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指南基本论点及新热点,实行儿科临床杂志[J].2011.7.22卷14
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底在我院分娩的2729例新生儿,用Apɡar评分法,按1mim,5mim分别评定,对已施行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为统计分析对象。
结果:用ABCD程序复苏的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显著提高。
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必需分秒必争,严格按照ABCD流程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复苏 问题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042-02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WHO1995年统计)全世界每年近500万新生儿死亡之中有19%为出生的窒息死亡,约有100万新生儿能通过恰当的复苏抢救回来,约有1%的新生儿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1]。所以在新生儿复苏中,撑握熟练的复苏技能和严格按照新的新生儿复苏操作规程,是抢救新生儿窒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近三年来发生新生儿窒息复苏的263例,其中重度窒息3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将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在我院分娩2729例新生儿和发生新生儿窒息并已进行复苏的263例,重度窒息43例新生儿为分析对象。
1.2 方法。对在产房或手术室分娩的新生儿,其评分与复苏分别确定标准。评分,采用APɡar评分法,将1分钟及5分钟,五项总和7—10分者为情况良好,出生1分钟内及5分钟内评分7分以下为异常。新生儿窒息复苏标准,依照“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实施,按3个30S评估及处理规程,然后根据不同时限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复苏抢救成功率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教训。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作X2、t检验。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的评定按Apgar评分法,1mim评分和5mim评分法,分年度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逐年减少,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窒息原因分析及预防。
3.1.1 从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与孕妇、胎儿自身情况,胎盘,脐带因素及分娩因素有显著关系,原因包括;子宫内窒息、早产、产妇用药、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先天性畸形、分娩期低氧血症、产程延长、胎盘及脐带和胎粪污染,处理不当等多方因素都可引起新生儿窒息。
3.1.2 产前进行预见分析和切实作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充分准备,是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新生儿出生时发生窘迫可能,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料的,故在临产前对孕产妇进行高危因素的筛查,同时作好抢救新生儿窒息人员的安排和器械的准备,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新生儿瞬间要完成从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过渡,在窘迫儿生命的最初几分钟内对其进行处理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其终生的健康和体质[2]。
3.2 新生儿复苏的流程与标准。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对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流程,按ABCD 4个步骤进行,即:A指气道(摆好体位和通畅气道),B 建立呼吸(提供正压人工呼吸,气襄面罩或气管插管),C 指循环(评价心率和肤色,必要时施行胸外按压),D 指用药(在继续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同时,使用肾上腺素),其中建立充分的正压人工呼吸是复苏成功的关健。步骤见图1[1]。
3.3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3.1 评分不准确,技术不熟练,如评分过高,将会延误复苏时间,因此,准确评分判断窒息程度十分重要,其次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流程顺序也是复苏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因。
3.3.2 医师不仅要有熟练的复苏技术,而且要有团队精神,目前通过专业培训人员少,产、儿科医生协调不好,都会引响效果。要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要求产、儿科医生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协作,促使妇产
科和儿科医师都必需具有和熟练掌握这项技术。
3.4 新法生儿复苏的要点。
3.4.1 注意保温,但要适度,在30-34度为宜,保温措施不当,影响复苏效果,据有关资料报到,低温能够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高温能够加剧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所以在注意保温的同时要避免医源性高温,以免加重脑损伤。
3.4.2 重新摆正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卧或侧卧位“鼻吸气”的位置,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可肩下垫2-3cm的软垫,开放气道,过伸或不足会阻碍气道通畅。
3.4.3 清理气道,无胎粪时,先口腔后鼻腔。羊水污染时,则判断“有、无活力[3]”,如“有活力”,继续初步复苏,无活力时采用气管插管吸引,有活力是:强有力的呼吸,肌张力好,心率>100次/分,其中一项不好为无活力。吸引时注意吸引的强度和吸管的深度,否则引起喉痉挛和迷走神经兴奋,使心动过缓,自主呼吸延迟,吸引负压不超过100mmHg,时间<10S。
3.4.4 严密观察,合理使用药物。在复苏中,如心率增加,自主呼吸恢复、肌张力的改善,肤色转红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指征,因此要重点观察,准确进行判断。孕妇在分娩前4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杜冷丁,以免产生对新生儿的呼吸抑制,其次是用药浓度要适中,给药速度及途径适当,肾上腺素为1/万经脐静脉给药,剂量0.1~0.3mg/kg,气管给药0.3~1.0mg/kg,可每隔3-5分钟重复注射相同剂量。如新生儿苍白,有失血的依据及对复苏反应不良,应考虑是否有血容量不足,可考虑扩容。推荐用生理盐水10ml/kg,不超过30ml,静脉给药速度>5-10分。对纳络酮的使用最初一般不推荐,给药条件是;①正压通气后心率和肤色已恢复正常、仍有持续的呼吸抑制,②其母在分娩前4小时内用过麻醉药。一般选用静脉给药,0.1mg/kg。
3.4.5 停止撒销复苏的标准;这也很重要,如把握不当,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目前标准有如下二点,须严格把握,但须向病人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并签好字,①有较高的存活可能、病残率能够接受的情况下,要积极复苏。②对预后不能完全确定,父母希望进行复苏抢救的应该支持。停止标准,持续和充分复苏10分钟以上,如果仍无生命指征(无心跳,无呼吸)则可停止复苏是正当的。
参考文献
[1]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室息复苏[M]第4版美国卫生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合作项目.2010、1-5
[2] 美.R.S波隆.C.克罗普莱.新生儿复苏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K].2011
[3] 虞人杰.我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指南基本论点及新热点,实行儿科临床杂志[J].2011.7.22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