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环境和地理环境决定论概念的重新认识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a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重新认识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概念与基本观点,并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决定论
  一、对地理环境概念的重新认识
  我们以前在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中学习地理环境决定论时,不太重视地理环境的概念、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概念及其基本观点,一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机械地加以辨证式的评判,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时代性意义反思力度不充分。因此,本文试着重新认识地理环境决定论。
  在哲学界和地理学界,不少同志在何谓地理环境这一基本概念性问题上存有分歧。定义表述不一,内涵不尽相同。通过本人阅览各种定义和观点之后,认为在对各种地理环境的定义的阐述上,曹诗图同志的定义较为全面,在其《地理环境概念辨析》一文中:“地理环境是指环绕并影响人类社会、地球表层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界,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化自然,及与自然环境有着内在联系、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它既具有自然的外在性,又具有社会的属人性,是两种属性的统一,它应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的‘自然’(含人化自然)来理解。总之地理环境必须具有有一定自然属性或地理属性,并是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有形的客观物质实体,地理环境是相对人或人类社会这个主体而言的。”
  这说明,传统的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统领下的地理环境定义是有缺陷的,应该把人、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放在整体性思维、构造性整合思维的框架下来理解。这和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是一样的,是一样不能犯思维上的问题的。真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在《论语》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北宋大儒张载的四句教,首句就是:“为天地立心”,讲的是天人合一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原则、大思维。古人讲的“天”的概念或“天地”的概念,其中有时指的就是地理环境。人与地理环境合一,就是要尊重、保护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是战胜、破坏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人要主动,积极理性的主动不等于消极盲目的主动。
  二、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重新认识
  而说到地理环境决定论,事实上,孟德斯鸠并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因为西方历史发展到了近代,一批优秀的思想家对地理环境决定作用不再只限于生理、心理和精神气质上,而推而广之去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动力。孟德斯鸠所处的地位正是这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等,于人民的性格、感情有关系,法律应该考虑这种因素”。并把地理环境之作用归纳为三种关系: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与人的生理特征关系;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与人的心理素质、情感的关系;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土壤)与地方法律及国家政体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真正概括了孟德斯鸠地理環境决定论思想的合理性。
  同时,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拉采尔(Ratzel,1844—1904)是地缘政治学(gelpolitics)之父,他深受进化论影响,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其代表作《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全面反应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他在《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把国家比作属于土地的有机体,并着手去论证:“一个国家必然和一些简单的有机体一样地生长或者死,而不可能停止不前。当一个国家向别国侵占领土时,这就是内部增长点的反映。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有生长的空间。这种说法离‘生存空间’概念,即优等民族可以侵犯劣等民族来扩展它的生存空间的概念,只是一步之遥了。拉采尔自己从来没有赞成过优等民族与劣等民族的思想。但是后来一些地理学者利用了‘生存空间’概念,来支持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民族政策”。这也造成后来极力批判甚至全盘否定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重要原因。其实,拉采尔时常检讨过自己的结论,并未把地理环境决定论极端化,他仍考虑到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那么,以何种语词来定义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也是学界重大分歧之处,众说纷纭。相比较而言宋正海先生对这一定义的表述较全面、客观,认为所谓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指“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这不仅在生理特征、性格、心理、生产、经济上,而且在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地方法律乃至整体上有着深刻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及其教材中的观点,总是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只强调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强调物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人对物的作用,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仅仅把二者在时间上变化的长短和快慢来衡量二者的差异;又把二者对立化、单一化,未看到人与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复杂作用的关系。地理环境在作用于人类社会之前,已经不是纯自然的地理环境,而是包含有人为、人化成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时无刻不刻有地域性的烙印。本文开头阐述地理环境概念之缘由即在此。
  三、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与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极为重视人与自然这一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只能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效法地、效法道,遵循道的自然法则,进而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维护自然界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首先要确保天地、自然环境的平安。
  在伦理学上,不应只局限于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而应把我们的伦理指向扩大到自然层面,要求我们尊重、爱护自然环境,确立新的伦理观念。就是说爱动物、爱植物、爱空气要和爱人一样重要。伦理学的范围应该扩大,践行素食主义伦理学、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黄帝阴符经》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可见,人与天地可共生、共宜、共安。《太平经》又称:“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只有“相受”、“中和”,才能“共养”、“太平”。
  传统的自然地理环境观念是建立在二元对抗、两军对垒的思维框架上的,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物质生活越提高,就越向自然征伐、获取,进而人类历史与文明程度越发展。由此必然导致人类勘天役物,而放马难收、欲壑难填,最后资源枯竭,生态急剧恶化。事实上,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一个的大系统,人类从来就不是处在此大系统之外而安然无恙。因此,要达到二者和谐相处,我们就应当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甚至敬畏自然。从自然中索取必须保持适度即止、适可而止,节俭生活。
  在工业革命后的人类时代,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激增,在生产者看来,制造“供过于求”的虚假现象可以使之继续扩大生产,进而满足那么“琳琅满目”的消费需求。消费刺激生产的价值观也就在全社会各阶层大行其道。这种价值观把人们的精神需求完全构筑于物质消费之上,如每年双十一网购之“剁手党”现象,实际上消解着人们应有的人文关怀与追求。
  所以,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我们将人生价值奉献到自然地理环境中去,和谐消费、理性消费、节俭生活,践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倡导天人合一、效法天地的生活。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己所教学生学数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疑惑,然后提出要解决这些疑惑必须开设数学实验,接着介绍什么是数学实验、开设数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开设数学实验对教师、学生的好处,数学实验课的基本类型,开设数学实验课面临的问题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实验课类型;数学实验课教学模式  从教十余年,总是听到学生抱怨数学难学,为什么要学这么难而复杂的数学呢?为什么要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而对于文本标题的解读能力则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介绍了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如何开展立足于标题解读的教学活动,以发挥文章标题的最大化功能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阅读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课文标题;读前;读中;读后  一、理论依据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对美术课堂教育的重视,设计理念培养作为一种贯穿美术教育的始终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培养方式对过去那种轻设计、重美术的现象有所改变。设计理念的培养是一种美术教育的新方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本文课题研究通过提出在美术课堂教育中注重设计理念的培养,有利于吸引学生主动感知艺术形象、体验艺术情感、掌握艺术技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摘 要:儿童文学是针对儿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它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童话故事,更是启蒙教育的一部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所以他们对于儿童文学这一类书而言更是看好。  我国人口数量巨大,基数大,作为新鲜血液的儿童更是超越一般国家。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他们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大,对知识阅读的需求更高,这使得社会大众对儿童书籍的质量要求更高。社会希望孩子们可
期刊
摘 要: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没有波折,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成为他们的铺路石,帮助他们尽快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是任何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实践是一所学校,也是一位老师;研究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显得尤为重要,潜心探索教育规律,加强科学研究,与时俱进,提升教育生命质量将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此青年教师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
期刊
摘 要: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融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也由此而成为幼儿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而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中展开的。所以在幼儿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在其日常的吃、喝、拉、撒、睡、玩、等活动中发生着、进行着。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在一日生活中养成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一日生活 培养;自理能力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
期刊
摘 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众多,仅苗族侗族人口占了72%。凯里学院作为该地区的一所地方高校,在推进转型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时,学校提出“师范办精,工科辦实,民族做特”思路,如何将“民族做特”,作者对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初步实施、保障措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做特;措施  引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三万零三百多平方公里,辖一市十五县,人口近四百万。是
期刊
摘 要:课程教学是本科院校中人才培养的最基础单元形式。今年近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发重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进每一次课程教学中,进行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推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共识。加强课程有效性建设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在课程有效性提高上,高校教师需要明确有效性评价指标,并基于这一标准进行课程问题分析和课程教学有效性改革的研究。本
期刊
摘 要:人们常称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孩子们时常用善良的天真、无忌的童言教育着我们这些成年人,使人醒悟,使人灵魂净化。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有人说幼儿教师是爱的使者,当一名教师能永葆童心;有人说幼儿教师是“孩子王”,始终在欢乐和童趣中生活,我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幸福与快乐。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体会  从事幼教工作近20年了,自已到底教过多少孩子,没统计过,自已教给孩子们的歌曲、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S技术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测绘领域中。其中应用最先进的为遥感测绘技术,《遥感测绘技术》课程在高校的教学中也受到广泛的重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完善,提升学生的遥感测绘技术和能力,为测绘领域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遥感测绘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改革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遥感测绘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在各个行业中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