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回顾关于大量面向儿童报道的精神病描述的研究,并明确在这一重要领域进一步的研究要求。方法:找出关于儿童媒介中精神病描述的研究,并分析指出这些研究优缺点。结果:发现只有四项相关研究和一本儿童读物评论集。其中三项研究着重于描述电影中的精神疾病,另外一项研究侧重于描述电视中的精神疾病。虽然一些描述引起同情,但更多的是可怕的和诋毁的。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研究人员是如何描述精神病患者及其形象的。结论:精神病描述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需要特别指出的地方是,面向儿童的有意义的精神病描述迫切被需要。
成人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描述与暴力或危险相关联,并传达了精神疾病构成威胁的印象。很显然,精神疾病危险性的描述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样的描述仍然很普遍。精神疾病描述中其他的常见负面属性包括不可预测性和社会无能性。一个合理的假设是,类似的侮辱性描绘主导着儿童媒体,因为这些描写是由成年人创造的,关于精神疾病耻辱价值观也就自然的由成人传递给儿童。如果是这样,那么儿童媒体的精神病可能与暴力,不可预测性和无能力有关,导致儿童在生活中排斥精神病患者。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出现精神病患者,负面的观念甚至会抵消家人朋友之间积极的关爱观念,从而打破平衡。这种不平衡可能会鼓励儿童甚至成年人拒绝,欺负或害怕被视为精神上或行为上不同的儿童。为了防止事情恶性循环,我们需要纠正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态度,并且要从幼儿开始做起。
1.研究背景
大众媒体是公众了解精神病的重要信息来源。假设大众媒体的描述与公众对待精神病的态度具有一对一的相对关系,显然,关于媒体对精神病描述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于学者而已,无疑是诱惑力十足的。当然,假设必须通过研究进行证实,尽管儿童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与成人的相似。例如,德罗萨让不同年龄的意大利孩子画“疯子”和“正常人”。孩子关于“疯子”的绘制形象中,一种的常见的形象是快乐的或者小丑似的,给人自由的感觉,使人感到很有创意;而另外一种常见的形象像怪物,能引起人们的恐惧。虽然研究似乎偏向于要求绘制“疯子”的图像,但却发现与“疯子”作为社会偏见对象的历史定型观念相一致。一项全面调查儿童对精神疾病知识和态度的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甚至在小学时期已经对精神疾病采取负面态度。
然而,我们对儿童在形成精神疾病认知时可能使用的各种信息来源的了解是较少的。与成年人相比,年幼的孩子对印刷媒体的使用相对较少,这似乎是直观合理的。因此,重要的是需要了解,电子媒体是如何影响孩子对精神病认知的。一般而言,电子媒体包括电视和广播,以及电脑游戏和万维网。最近,对1500名平均年龄为5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电话调查,调查显示儿童每天使用电视时间接近1.5小时,同时,看电脑视频与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分别达到1.1小时和0.5小时。一项针对6个月至6岁儿童约1 000名父母的家庭电话调查(答复率为40%)发现,许多儿童是活跃的电脑用户,甚至最小的孩子也高度接触电视和其他屏幕媒体。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选择,参与,对待媒体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感兴趣的媒体。比如,文本的意思往往和字典中单独的一个词语的意思有差别。相反,我们假设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言语和文字经验来解读媒体。这与成人媒体研究中使用的话语分析是一致的。在话语分析中,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之间的语言,图像,故事情节,布局和相互关系之中。
在分析儿童媒介的时候,成人读者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儿童认知能力及了解世界的方法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儿童通过倾听、参与以及模仿,来学习语言,描述世界。例如,根据皮亚杰,直到11岁左右,孩子们展现出我靠问题的能力。
2.扩展研究
我们发现了四个相关的研究和一套与我们的研究目标相关的书集。其中三个相关研究出现在电影里面,而另外一个研究出现在电视中。儿童媒介中精神病描述集中在电影描述里面,而成人中,关于精神病描述的研究相对分散,电视、电影、印刷媒体都有。关于精神病描述最初的研究,出现在四部迪士尼电影中:《小飞象》,1941年;《爱丽丝梦游仙境》,1950年;《欢乐人间》,1964年和《美女与野兽》,1992年。贝弗里奇发现,以上四部电影中有三部电影里面的人物特征,当他们被丑化的极致的时候,反而是他们理智的时刻。
瓦尔等人通过美国电影协会网站进行了检索,分析了前一年公开发行的电影。被瓦尔搜索的电影,其数目我们并不清楚,但其中49部电影可以在当地的影像商品购买。三个受过专门训练能够指认精神病特征的人对这些电影进行了分类。虽然分类人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精神病判断依据仍然不清楚。分类者还评估了人口特征、身体特征,暴力行为,对他人的反应,治疗,正面或者负面的整体形象。十二部电影(24%)至少包含一个标签为精神病的角色(比如,《如何偷走圣诞节》中的格里芬;《小美人鱼》中的玛格丽娜和《102个达尔马提亚人》中的卡如拉)。这些角色中有许多是正面,引人同情,虽然这些的角色也倾向于威胁或吓倒别人。
紧接着,劳森等人从40部1937年至2001年期间由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全长动画片中,挑选了34部,进行内容分析。其中6部被排除的电影,要么没有完成的故事情节,要么无法获得影视视频,要么用于教育目的。绝大多数电影(85%)包含对精神病患者的引用,平均參考人数为5。作者没有已有行为和外观寻求一套诊断标准。相反,对自己或其他人的性格所造成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统计。与精神病联系最紧密的三个词语分别是“crazy,” “mad” or “madness,” 和 “nut”or “nutty.” 按照这种标准,21%的动画人物被认为具有精神疾病。作者的结论是,那些在动画里面被诋毁、嘲笑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也受到诋毁和嘲笑。
3. 未来研究的建议
考虑到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媒介中精神病描述的研究,尤其是面向儿童的电视节目。精神病描述的定义是这类研究的核心问题。儿童媒体专家建议,面向儿童的精神病描述与精神病专家对于精神病的表述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建议不能把一个简单的标签扣在精神病人的头上。我们需要把看来奇怪的行为自有其道理与精神疾病区分开来。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儿童媒介中关于精神疾病与暴力行为,精神疾病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参照劳森等人的研究,我们强调需要评估行为,包括针对被标记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口头和身体侵略,作为精神病人遭受歧视的指标。另一个方面,明确精神疾病描述的积极意义也特别重要,目前为止,这一项,还没有充分的研究。最后,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因为评估的故事和人物,是从行动,外观,和其他技术方面生产创造出来的。
4. 结论
研究表明,儿童媒介中精神疾病的描述偏向负面。本文研究发现,用于描述精神疾病的词语一般是带有贬义的,精神疾病患者一般容易受到诋毁。当前,关于精神疾病描述的方法受到限制,相关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我们需要研究儿童如何理解现有的资料。正如沃尔所说,我们必须面对我们下一代从我们身上灌输的关于精神疾病的负面形象和观念,因此,我们需要修正我们自己对待精神病人的观念。最后的这个考虑,增加了儿童媒介中精神疾病描述研究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周红梅. 和谐视域下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1,(29):85-87.
[2]苏林雁. 儿童期经历和精神疾病[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10):577-579.
作者简介:冯中欣(197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单位:略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当前职务:略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当前职称:助理编辑,学历:大专,研究方向:新闻学。
成人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描述与暴力或危险相关联,并传达了精神疾病构成威胁的印象。很显然,精神疾病危险性的描述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这样的描述仍然很普遍。精神疾病描述中其他的常见负面属性包括不可预测性和社会无能性。一个合理的假设是,类似的侮辱性描绘主导着儿童媒体,因为这些描写是由成年人创造的,关于精神疾病耻辱价值观也就自然的由成人传递给儿童。如果是这样,那么儿童媒体的精神病可能与暴力,不可预测性和无能力有关,导致儿童在生活中排斥精神病患者。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出现精神病患者,负面的观念甚至会抵消家人朋友之间积极的关爱观念,从而打破平衡。这种不平衡可能会鼓励儿童甚至成年人拒绝,欺负或害怕被视为精神上或行为上不同的儿童。为了防止事情恶性循环,我们需要纠正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态度,并且要从幼儿开始做起。
1.研究背景
大众媒体是公众了解精神病的重要信息来源。假设大众媒体的描述与公众对待精神病的态度具有一对一的相对关系,显然,关于媒体对精神病描述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于学者而已,无疑是诱惑力十足的。当然,假设必须通过研究进行证实,尽管儿童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与成人的相似。例如,德罗萨让不同年龄的意大利孩子画“疯子”和“正常人”。孩子关于“疯子”的绘制形象中,一种的常见的形象是快乐的或者小丑似的,给人自由的感觉,使人感到很有创意;而另外一种常见的形象像怪物,能引起人们的恐惧。虽然研究似乎偏向于要求绘制“疯子”的图像,但却发现与“疯子”作为社会偏见对象的历史定型观念相一致。一项全面调查儿童对精神疾病知识和态度的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甚至在小学时期已经对精神疾病采取负面态度。
然而,我们对儿童在形成精神疾病认知时可能使用的各种信息来源的了解是较少的。与成年人相比,年幼的孩子对印刷媒体的使用相对较少,这似乎是直观合理的。因此,重要的是需要了解,电子媒体是如何影响孩子对精神病认知的。一般而言,电子媒体包括电视和广播,以及电脑游戏和万维网。最近,对1500名平均年龄为5岁儿童的父母进行了电话调查,调查显示儿童每天使用电视时间接近1.5小时,同时,看电脑视频与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分别达到1.1小时和0.5小时。一项针对6个月至6岁儿童约1 000名父母的家庭电话调查(答复率为40%)发现,许多儿童是活跃的电脑用户,甚至最小的孩子也高度接触电视和其他屏幕媒体。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选择,参与,对待媒体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感兴趣的媒体。比如,文本的意思往往和字典中单独的一个词语的意思有差别。相反,我们假设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言语和文字经验来解读媒体。这与成人媒体研究中使用的话语分析是一致的。在话语分析中,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之间的语言,图像,故事情节,布局和相互关系之中。
在分析儿童媒介的时候,成人读者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儿童认知能力及了解世界的方法在不停的发生变化。儿童通过倾听、参与以及模仿,来学习语言,描述世界。例如,根据皮亚杰,直到11岁左右,孩子们展现出我靠问题的能力。
2.扩展研究
我们发现了四个相关的研究和一套与我们的研究目标相关的书集。其中三个相关研究出现在电影里面,而另外一个研究出现在电视中。儿童媒介中精神病描述集中在电影描述里面,而成人中,关于精神病描述的研究相对分散,电视、电影、印刷媒体都有。关于精神病描述最初的研究,出现在四部迪士尼电影中:《小飞象》,1941年;《爱丽丝梦游仙境》,1950年;《欢乐人间》,1964年和《美女与野兽》,1992年。贝弗里奇发现,以上四部电影中有三部电影里面的人物特征,当他们被丑化的极致的时候,反而是他们理智的时刻。
瓦尔等人通过美国电影协会网站进行了检索,分析了前一年公开发行的电影。被瓦尔搜索的电影,其数目我们并不清楚,但其中49部电影可以在当地的影像商品购买。三个受过专门训练能够指认精神病特征的人对这些电影进行了分类。虽然分类人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精神病判断依据仍然不清楚。分类者还评估了人口特征、身体特征,暴力行为,对他人的反应,治疗,正面或者负面的整体形象。十二部电影(24%)至少包含一个标签为精神病的角色(比如,《如何偷走圣诞节》中的格里芬;《小美人鱼》中的玛格丽娜和《102个达尔马提亚人》中的卡如拉)。这些角色中有许多是正面,引人同情,虽然这些的角色也倾向于威胁或吓倒别人。
紧接着,劳森等人从40部1937年至2001年期间由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全长动画片中,挑选了34部,进行内容分析。其中6部被排除的电影,要么没有完成的故事情节,要么无法获得影视视频,要么用于教育目的。绝大多数电影(85%)包含对精神病患者的引用,平均參考人数为5。作者没有已有行为和外观寻求一套诊断标准。相反,对自己或其他人的性格所造成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统计。与精神病联系最紧密的三个词语分别是“crazy,” “mad” or “madness,” 和 “nut”or “nutty.” 按照这种标准,21%的动画人物被认为具有精神疾病。作者的结论是,那些在动画里面被诋毁、嘲笑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也受到诋毁和嘲笑。
3. 未来研究的建议
考虑到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媒介中精神病描述的研究,尤其是面向儿童的电视节目。精神病描述的定义是这类研究的核心问题。儿童媒体专家建议,面向儿童的精神病描述与精神病专家对于精神病的表述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建议不能把一个简单的标签扣在精神病人的头上。我们需要把看来奇怪的行为自有其道理与精神疾病区分开来。
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儿童媒介中关于精神疾病与暴力行为,精神疾病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参照劳森等人的研究,我们强调需要评估行为,包括针对被标记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的口头和身体侵略,作为精神病人遭受歧视的指标。另一个方面,明确精神疾病描述的积极意义也特别重要,目前为止,这一项,还没有充分的研究。最后,分析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因为评估的故事和人物,是从行动,外观,和其他技术方面生产创造出来的。
4. 结论
研究表明,儿童媒介中精神疾病的描述偏向负面。本文研究发现,用于描述精神疾病的词语一般是带有贬义的,精神疾病患者一般容易受到诋毁。当前,关于精神疾病描述的方法受到限制,相关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我们需要研究儿童如何理解现有的资料。正如沃尔所说,我们必须面对我们下一代从我们身上灌输的关于精神疾病的负面形象和观念,因此,我们需要修正我们自己对待精神病人的观念。最后的这个考虑,增加了儿童媒介中精神疾病描述研究的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周红梅. 和谐视域下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1,(29):85-87.
[2]苏林雁. 儿童期经历和精神疾病[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10):577-579.
作者简介:冯中欣(197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省菏泽市;单位:略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当前职务:略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副主任,当前职称:助理编辑,学历:大专,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