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展示。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努力创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关注每一个孩子,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好成绩,但不是以破坏性的方式给予。”一位家长如是说。
因不满孙子所在学校的教育方式,这位家长曾让孩子退学并自行施教。但半年后,他感觉缺失了同学间的交往,会让孩子变得孤僻,孩子还是应该送到学校里接受教育。
刚把孙子送到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时候,老人心神忐忑,多次跑去学校听课。但一段时间下来,老人心中偌大的问号变成了由衷的叹号。
“是实小改变了我的孙子,我想要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每一次放学,看着孙子蹦蹦跳跳、活泼开朗的样子,老人都会和送孩子离校的校长白莉莉攀谈几句。
现在,温州许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实小。
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对实小的看法,并认同了实小的教育方式?
白莉莉说:“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未来。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改革,从倾听开始
实小创办之初,教师构成非常复杂,有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幼儿园教师,甚至还有工厂工人,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五花八门。
但三年后,这支“杂牌教师团”就在理念、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脱胎换骨了。
对此,白莉莉认为,改变来自倾听。学生和教师的心声是非常宝贵的,实小许多教育改革都是从倾听开始的。
第一年招生,实小各年级总共只招到12个班,400多个学生。
对于那些转学来的学生,她倍加珍惜,也很好奇:实小当时的师资、场地、设施等存在一大堆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转学来实小?
于是,白莉莉找到转学来的每个孩子谈话。童言无忌,白莉莉在谈话中发现:除个别孩子是因父母工作调动而转学外,大部分是因为对原来的学校不满。
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回家,家庭作业很多,这个老师不好。”
还有个孩子说:“听说我们以前的老师是新秀,但从来不跟我们笑,只有有老师听课的时候,她才会笑。”
孩子们的这些话让白莉莉思索了很多:原来,孩子们在学校里这么不快乐。
所以,办学第一年,白莉莉看到跑来跑去的孩子们,总忍不住问:“今天你快乐吗?作业负担重吗?是怎么完成的?”
有一件事情让老师们至今印象深刻。
2002年为庆祝教师节,孩子们纷纷自制祝福卡片,送给老师。为此,学校在一楼大厅里举办了一个卡片展览。
白莉莉注意到:一个孩子跑进展厅后,先围着卡片转了一圈,好像在找什么,然后撅着嘴,低头走出了展厅。
白莉莉追上去问:“小朋友,你为什么不开心啊?”
他说:“老师,我也制作卡片了,为什么没有我的?”说完,悻悻地走了。
白莉莉回到展厅,数了数,只有50多张卡片,而全校有400多名学生,其他孩子的卡片哪儿去了?
她找到大队辅导员了解情况,才知道各班班主任只是挑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几张卡片送去展览。
“都拿出来,不管做得是好是坏,每一张卡片都表达了孩子对老师的美好祝福,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们的爱心?”白莉莉显然有些生气。
很快,所有卡片都展示了出来,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拥进展厅,先找到自己的贺卡观赏一番,然后美滋滋地去欣赏别人的卡片。
现在,实小每次办活动,学生都会全员参加。如果哪个班有一个孩子没能参加,马上就会被当做重大教学事故追查到底。
白莉莉说:“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了解孩子,教育教学方式才会被孩子喜欢。”她特别注意在倾听中抓住有利契机,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一次,白莉莉听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老师教孩子们组词“××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孩子们开动脑筋,描绘着自己印象中的秋天。
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安全的秋天”。
老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说是‘安全的秋天’呢?”
他回答:“因为秋天到了,接下去就是冬天,很多动物都要去冬眠了,小朋友们去山里玩就安全了。”
“嗯,有道理。”这位老师肯定了他的解释。那个孩子开心地坐下来,笑容一直保持到下课。
白莉莉心里一阵喜悦,她将这堂课默默地记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白莉莉听另一位老师的课,恰巧也讲到秋天。老师问大家:秋天有什么瓜果成熟?
“西瓜秋天成熟。”有个小朋友说。
老师摇了摇头:”西瓜可不是秋天成熟的,西瓜是夏天成熟的。”
那个孩子傻傻地、愣愣地坐下来,一个劲儿盯着老师看,而老师觉得自己说得没错,继续有滋有味地讲课。
下课后,白莉莉找这位老师谈话:
“教学是点燃智慧,而不只是灌输知识。”
“你应该向认可‘安全的秋天’的那位老师学习,问孩子为什么。那孩子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合理的回答,比如‘因为我秋天能吃到西瓜’。然后,你可以跟他讲高科技发展后,大棚里西瓜也可以反季节成熟。这就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
“但是,你说西瓜是夏天成熟的,他很疑惑,又不敢跟你辩论。长期下去,孩子的好奇心就没有了。”
听了白莉莉的批评,这位老师心服口服。
整理课,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做校长多年,白莉莉一直关注一个现象:不少孩子升入初中后,常常不适应,成绩直线下降。追根溯源,她认为是小学阶段老师包办得太多,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从中,她产生了一个朴实的想法:设立一种课型,让孩子们每天能像整理家务一样,整理自己的学业。一天的学习即将结束时,反思一下当天哪些知识掌握了?上课走神的时候哪个知识点溜过去了?哪个问题还没弄明白?然后带着问题去请教同学或老师。六年下来,一定很不一样。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课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实小硬是于莽莽荒原上开辟出一条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路。
平白多出一节课来,课堂时间哪里来?2002年开学前夕,白莉莉跟老师们商量将课程表上每堂课的时间由40分钟“瘦身”为35分钟,挤出时间匀给“整理课”。
“整理课”虽然登上了实小的课程表,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整理课走了很多弯路。
最初,一到整理课,各科老师就到课上布置作业,或把没完成的教学任务拿到这里来“扫尾巴”,整理课上成了“作业课”“补充课”,甚至出现了三科老师抢时间的“闹剧”。
白莉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把老师们召集起来,问:“这节课不是你的,是学生的。如果没有这节课,你的尾巴怎么扫?”
白莉莉常到班上听整理课,发现哪个班有问题,就找当班老师谈。慢慢地,老师们的思想转变了。
观念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
既然这门课是孩子的,怎么上?孩子要有绝对发言权。语文教师周小平开始跟孩子们一起商量如何上整理课。
有一次,周小平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整理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如果一遇到问题就去求助,一方面扰乱了整理课的气氛,影响了别的同学整理,另一方面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跟孩子们研讨了几次后,“信息传递栏”的雏形在周小平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在黑板右下角打36个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学生,谁遇到问题就写到自己对应的格子里,“Y”代表语文,“E”代表英语,“S”代表数学,“Q”代表其他。已整理好的同学,可据此帮助伙伴。问题得到解决的在格子里贴“笑脸”,没得到解决的贴个“苦脸”;当学生贴上“苦脸”时,就是老师出手的时候了。
后来,杨显攀小组对“信息传递栏”进行了改进。“YESQ”只说明是个问题,不能说明到底是什么问题。他们建议把问题写在小纸片上,贴到格子里去,整理好的同学上去看看,明确了问题后再帮助。把小纸贴收集起来,对提问题者就是很好的“问题集”、复习资料;老师则可以从中发现,并弄清哪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提醒自己教学时注意这些问题。
整理课就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仅带给孩子终身受用的财富,也带给老师反思的空间。
36个孩子36种作业
当一些老师还在为怎样把作业布置得适合每个孩子而苦恼时,实小英语老师陈录叶用“一种作业”就破解了这个难题。
陈老师说:“2004年来到实小时,整理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整理课已经上得这么到位了,何不让整理课的成果落实到平时的作业中去?”酝酿两年后,陈录叶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
2009年6月,她在校园网“每日必阅”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作业》的千字文。白莉莉发现后,非常激动,立即转载力荐。在很短时间内,该文引发近千次点击量、30多人跟帖,实小200多名教师将目光一致投向了陈录叶和她的“一种作业”。
如果只是看看陈录叶在黑板上布置的作业,每天不过就是“听、说、读、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而当记者随机翻开孩子们同一天的作业本,却发现大有文章:
第一份,只有一句话:听英语小故事(父与子)。
第二份,听、说、读、写四部分都有内容,另外在作业的最后写了一篇百字左右的英语心情作文。
第三份,没有任何内容。
……
对此,陈录叶说:“理想中的作业,是针对每个孩子的学情的,是孩子自己主动要做的。”
要让孩子们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并非易事。
陈录叶首先将想法说给孩子们听,在观点上达成一致:既然要做作业,就做对自己有效的作业。
有了做作业的欲望,接下来就是授予孩子们一套“自主选择作业”的方法:英语不外乎听说读写,而这些都是从单词、句型入手的。如句型作业,有三个层次:一、可以整理出重点句型,抄写;二、默会重点句型;三、用句型造句子或写一段话。
在布置作业前,陈录叶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业;学生也会在作业中向老师说明选择这种作业的原因。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尤为重要。
刚开始,陈录叶课前须占用几分钟时间,让大家欣赏优秀的个人“调整”作业,与此同时,学会分析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有效的作业“调整”。既肯定了做得好的孩子,也为没“进门”的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由于对孩子们的学情了如指掌,对于“进门”比较晚,或者想偷懒的孩子,陈录叶会不时地帮扶和提醒。
渐渐地,每一次作业都成了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生长点,成了孩子学习的一种自觉需要。
从分层到不分层,不断放开,到了高年段,陈录叶甚至不再布置作业,因为孩子们已清楚为什么做作业、做哪些作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更改作业了。
“36个孩子36种作业”的理想状态,慢慢呈现出来。孩子们做出来的东西常常超乎陈录叶的想象。
人人亲历科学过程
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有让学生经历科学实验,在过程中才能感受、体验并内化这种素养。
2006年,科学老师陈耀经历了一次思想的飞跃。
那一天,实小又有几个学生在全省科学比赛中获奖,陈耀很得意,便激动地跑去给白莉莉报喜。
白莉莉却给他泼了冷水,她说:“得奖当然是好事,我很高兴,但学校这么大,有这么多学生,个别孩子得奖没什么奇怪的,这并不是我最看重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我想看到的是,所有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你应该考虑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校长的“不欣赏”,让陈耀非常沮丧。
过了一段时间,陈耀突然跑到白莉莉面前,兴冲冲地说:“我想到了,我想到了。白老师,是不是可以搞‘家庭实验室’?”
他一说,白莉莉立刻就明白了:她在当班主任时,曾倡导全班48个孩子,人人建立“家庭小书库”。有的孩子没有书架,就用鞋架代替,孩子们给书分类、编号、贴标签,阅读兴趣大增。
她当即拍板:“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实验角落。”
爱迪生的母亲为了11岁的儿子,在自家地窖建造的“实验室”,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家庭实验室”,但温州市实验小学的科学老师们,却为孩子们建起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家庭实验室”。现在,实小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将近2 000名小学生,拥有了1 700多个固定的“家庭实验室”。
“家庭实验室”的建立过程非常简单:在家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摆上喜欢研究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这就建成了最简单的“家庭实验室”。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这些实验室里,孩子们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有板有眼、真刀真枪地做实验:从提取植物汁液制作洗发水、为玫瑰花保鲜,到制作廊桥主体结构、探索风水球在水面上缓缓滚动的秘密,再到制作太阳能烧烤炉……从易到难,孩子们在小小的家庭实验室里实打实地探索各种奥秘,如鱼得水,如痴如醉。
单凭兴趣还不够,实小还建立了一整套机制,及时互动交流,跟进评价激励:整理成果册、开辟成果墙、举行家庭实验成果大奖赛、星级家庭实验室评比、少年诺贝尔奖评比等,并将家庭实验成绩记入期末科学成绩中。(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插图:泽忠)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 jxjyzyy@163.com
“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好成绩,但不是以破坏性的方式给予。”一位家长如是说。
因不满孙子所在学校的教育方式,这位家长曾让孩子退学并自行施教。但半年后,他感觉缺失了同学间的交往,会让孩子变得孤僻,孩子还是应该送到学校里接受教育。
刚把孙子送到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时候,老人心神忐忑,多次跑去学校听课。但一段时间下来,老人心中偌大的问号变成了由衷的叹号。
“是实小改变了我的孙子,我想要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每一次放学,看着孙子蹦蹦跳跳、活泼开朗的样子,老人都会和送孩子离校的校长白莉莉攀谈几句。
现在,温州许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实小。
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对实小的看法,并认同了实小的教育方式?
白莉莉说:“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未来。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致力于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改革,从倾听开始
实小创办之初,教师构成非常复杂,有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幼儿园教师,甚至还有工厂工人,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五花八门。
但三年后,这支“杂牌教师团”就在理念、思路和工作方法上脱胎换骨了。
对此,白莉莉认为,改变来自倾听。学生和教师的心声是非常宝贵的,实小许多教育改革都是从倾听开始的。
第一年招生,实小各年级总共只招到12个班,400多个学生。
对于那些转学来的学生,她倍加珍惜,也很好奇:实小当时的师资、场地、设施等存在一大堆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转学来实小?
于是,白莉莉找到转学来的每个孩子谈话。童言无忌,白莉莉在谈话中发现:除个别孩子是因父母工作调动而转学外,大部分是因为对原来的学校不满。
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回家,家庭作业很多,这个老师不好。”
还有个孩子说:“听说我们以前的老师是新秀,但从来不跟我们笑,只有有老师听课的时候,她才会笑。”
孩子们的这些话让白莉莉思索了很多:原来,孩子们在学校里这么不快乐。
所以,办学第一年,白莉莉看到跑来跑去的孩子们,总忍不住问:“今天你快乐吗?作业负担重吗?是怎么完成的?”
有一件事情让老师们至今印象深刻。
2002年为庆祝教师节,孩子们纷纷自制祝福卡片,送给老师。为此,学校在一楼大厅里举办了一个卡片展览。
白莉莉注意到:一个孩子跑进展厅后,先围着卡片转了一圈,好像在找什么,然后撅着嘴,低头走出了展厅。
白莉莉追上去问:“小朋友,你为什么不开心啊?”
他说:“老师,我也制作卡片了,为什么没有我的?”说完,悻悻地走了。
白莉莉回到展厅,数了数,只有50多张卡片,而全校有400多名学生,其他孩子的卡片哪儿去了?
她找到大队辅导员了解情况,才知道各班班主任只是挑出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几张卡片送去展览。
“都拿出来,不管做得是好是坏,每一张卡片都表达了孩子对老师的美好祝福,你们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们的爱心?”白莉莉显然有些生气。
很快,所有卡片都展示了出来,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拥进展厅,先找到自己的贺卡观赏一番,然后美滋滋地去欣赏别人的卡片。
现在,实小每次办活动,学生都会全员参加。如果哪个班有一个孩子没能参加,马上就会被当做重大教学事故追查到底。
白莉莉说:“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会了解孩子,教育教学方式才会被孩子喜欢。”她特别注意在倾听中抓住有利契机,提升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一次,白莉莉听一年级的一堂语文课,老师教孩子们组词“××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孩子们开动脑筋,描绘着自己印象中的秋天。
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安全的秋天”。
老师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说是‘安全的秋天’呢?”
他回答:“因为秋天到了,接下去就是冬天,很多动物都要去冬眠了,小朋友们去山里玩就安全了。”
“嗯,有道理。”这位老师肯定了他的解释。那个孩子开心地坐下来,笑容一直保持到下课。
白莉莉心里一阵喜悦,她将这堂课默默地记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白莉莉听另一位老师的课,恰巧也讲到秋天。老师问大家:秋天有什么瓜果成熟?
“西瓜秋天成熟。”有个小朋友说。
老师摇了摇头:”西瓜可不是秋天成熟的,西瓜是夏天成熟的。”
那个孩子傻傻地、愣愣地坐下来,一个劲儿盯着老师看,而老师觉得自己说得没错,继续有滋有味地讲课。
下课后,白莉莉找这位老师谈话:
“教学是点燃智慧,而不只是灌输知识。”
“你应该向认可‘安全的秋天’的那位老师学习,问孩子为什么。那孩子很可能会给你一个合理的回答,比如‘因为我秋天能吃到西瓜’。然后,你可以跟他讲高科技发展后,大棚里西瓜也可以反季节成熟。这就点燃了他智慧的火花。
“但是,你说西瓜是夏天成熟的,他很疑惑,又不敢跟你辩论。长期下去,孩子的好奇心就没有了。”
听了白莉莉的批评,这位老师心服口服。
整理课,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做校长多年,白莉莉一直关注一个现象:不少孩子升入初中后,常常不适应,成绩直线下降。追根溯源,她认为是小学阶段老师包办得太多,孩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从中,她产生了一个朴实的想法:设立一种课型,让孩子们每天能像整理家务一样,整理自己的学业。一天的学习即将结束时,反思一下当天哪些知识掌握了?上课走神的时候哪个知识点溜过去了?哪个问题还没弄明白?然后带着问题去请教同学或老师。六年下来,一定很不一样。
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新课型,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实小硬是于莽莽荒原上开辟出一条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路。
平白多出一节课来,课堂时间哪里来?2002年开学前夕,白莉莉跟老师们商量将课程表上每堂课的时间由40分钟“瘦身”为35分钟,挤出时间匀给“整理课”。
“整理课”虽然登上了实小的课程表,但真正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整理课走了很多弯路。
最初,一到整理课,各科老师就到课上布置作业,或把没完成的教学任务拿到这里来“扫尾巴”,整理课上成了“作业课”“补充课”,甚至出现了三科老师抢时间的“闹剧”。
白莉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把老师们召集起来,问:“这节课不是你的,是学生的。如果没有这节课,你的尾巴怎么扫?”
白莉莉常到班上听整理课,发现哪个班有问题,就找当班老师谈。慢慢地,老师们的思想转变了。
观念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
既然这门课是孩子的,怎么上?孩子要有绝对发言权。语文教师周小平开始跟孩子们一起商量如何上整理课。
有一次,周小平遇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整理中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如果一遇到问题就去求助,一方面扰乱了整理课的气氛,影响了别的同学整理,另一方面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跟孩子们研讨了几次后,“信息传递栏”的雏形在周小平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
在黑板右下角打36个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学生,谁遇到问题就写到自己对应的格子里,“Y”代表语文,“E”代表英语,“S”代表数学,“Q”代表其他。已整理好的同学,可据此帮助伙伴。问题得到解决的在格子里贴“笑脸”,没得到解决的贴个“苦脸”;当学生贴上“苦脸”时,就是老师出手的时候了。
后来,杨显攀小组对“信息传递栏”进行了改进。“YESQ”只说明是个问题,不能说明到底是什么问题。他们建议把问题写在小纸片上,贴到格子里去,整理好的同学上去看看,明确了问题后再帮助。把小纸贴收集起来,对提问题者就是很好的“问题集”、复习资料;老师则可以从中发现,并弄清哪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提醒自己教学时注意这些问题。
整理课就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不仅带给孩子终身受用的财富,也带给老师反思的空间。
36个孩子36种作业
当一些老师还在为怎样把作业布置得适合每个孩子而苦恼时,实小英语老师陈录叶用“一种作业”就破解了这个难题。
陈老师说:“2004年来到实小时,整理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整理课已经上得这么到位了,何不让整理课的成果落实到平时的作业中去?”酝酿两年后,陈录叶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
2009年6月,她在校园网“每日必阅”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设计适合每一个孩子的作业》的千字文。白莉莉发现后,非常激动,立即转载力荐。在很短时间内,该文引发近千次点击量、30多人跟帖,实小200多名教师将目光一致投向了陈录叶和她的“一种作业”。
如果只是看看陈录叶在黑板上布置的作业,每天不过就是“听、说、读、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而当记者随机翻开孩子们同一天的作业本,却发现大有文章:
第一份,只有一句话:听英语小故事(父与子)。
第二份,听、说、读、写四部分都有内容,另外在作业的最后写了一篇百字左右的英语心情作文。
第三份,没有任何内容。
……
对此,陈录叶说:“理想中的作业,是针对每个孩子的学情的,是孩子自己主动要做的。”
要让孩子们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并非易事。
陈录叶首先将想法说给孩子们听,在观点上达成一致:既然要做作业,就做对自己有效的作业。
有了做作业的欲望,接下来就是授予孩子们一套“自主选择作业”的方法:英语不外乎听说读写,而这些都是从单词、句型入手的。如句型作业,有三个层次:一、可以整理出重点句型,抄写;二、默会重点句型;三、用句型造句子或写一段话。
在布置作业前,陈录叶会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业;学生也会在作业中向老师说明选择这种作业的原因。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过程中的跟踪评价尤为重要。
刚开始,陈录叶课前须占用几分钟时间,让大家欣赏优秀的个人“调整”作业,与此同时,学会分析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有效的作业“调整”。既肯定了做得好的孩子,也为没“进门”的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由于对孩子们的学情了如指掌,对于“进门”比较晚,或者想偷懒的孩子,陈录叶会不时地帮扶和提醒。
渐渐地,每一次作业都成了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生长点,成了孩子学习的一种自觉需要。
从分层到不分层,不断放开,到了高年段,陈录叶甚至不再布置作业,因为孩子们已清楚为什么做作业、做哪些作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更改作业了。
“36个孩子36种作业”的理想状态,慢慢呈现出来。孩子们做出来的东西常常超乎陈录叶的想象。
人人亲历科学过程
科学素养是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的。只有让学生经历科学实验,在过程中才能感受、体验并内化这种素养。
2006年,科学老师陈耀经历了一次思想的飞跃。
那一天,实小又有几个学生在全省科学比赛中获奖,陈耀很得意,便激动地跑去给白莉莉报喜。
白莉莉却给他泼了冷水,她说:“得奖当然是好事,我很高兴,但学校这么大,有这么多学生,个别孩子得奖没什么奇怪的,这并不是我最看重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我想看到的是,所有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你应该考虑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校长的“不欣赏”,让陈耀非常沮丧。
过了一段时间,陈耀突然跑到白莉莉面前,兴冲冲地说:“我想到了,我想到了。白老师,是不是可以搞‘家庭实验室’?”
他一说,白莉莉立刻就明白了:她在当班主任时,曾倡导全班48个孩子,人人建立“家庭小书库”。有的孩子没有书架,就用鞋架代替,孩子们给书分类、编号、贴标签,阅读兴趣大增。
她当即拍板:“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实验角落。”
爱迪生的母亲为了11岁的儿子,在自家地窖建造的“实验室”,也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家庭实验室”,但温州市实验小学的科学老师们,却为孩子们建起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家庭实验室”。现在,实小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将近2 000名小学生,拥有了1 700多个固定的“家庭实验室”。
“家庭实验室”的建立过程非常简单:在家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摆上喜欢研究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研究,这就建成了最简单的“家庭实验室”。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这些实验室里,孩子们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有板有眼、真刀真枪地做实验:从提取植物汁液制作洗发水、为玫瑰花保鲜,到制作廊桥主体结构、探索风水球在水面上缓缓滚动的秘密,再到制作太阳能烧烤炉……从易到难,孩子们在小小的家庭实验室里实打实地探索各种奥秘,如鱼得水,如痴如醉。
单凭兴趣还不够,实小还建立了一整套机制,及时互动交流,跟进评价激励:整理成果册、开辟成果墙、举行家庭实验成果大奖赛、星级家庭实验室评比、少年诺贝尔奖评比等,并将家庭实验成绩记入期末科学成绩中。(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插图:泽忠)
□本栏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 jxjy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