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好比一个温馨的“家”,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这个家的家长,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个大家庭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班级管理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下面结合我具体工作中的一些做法,谈谈我是如何创建这个大家庭的。
一、班委和小组的建立
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学生推荐和毛遂自荐的方式选出七位班长,根据班级的各项工作,设立常务班长、学习班长、纪律班长、卫生班长、礼仪班长、板书班长、宣传班长。相应的小组内设立常务组长、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礼仪组长、板书组长、宣传组长。这样班主任监督指导常务班长,常务班长监督其他分工班长,各班长监督各位常务组长,组长监督组员,组员又互相监督形成了一整套监督管理体系。
二、班级活动的管理
为充分发挥班委及小组的管理职能,增强班级和小组凝聚力,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班级管理工作科学,实现学习高效和自主管理,将班内事务和活动细化分工,明确了班委及组内成员的职责及评价标准。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卫生分工,班委会把卫生区分到小组,并明确打扫的标准和要求,小组长再把具体的任务分到个人。这样,在卫生打扫方面,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对于班级的一天的各项活动,比如晨读、晨会、两操、路队、写字、唱诗课外活动、暮思等,班委也明确了责任人,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做到了班级各项事务都有人管。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是一个“家”,要有家的温馨,班委会经过商讨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对班级教室环境进行布置,充分利用空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开辟“好书推荐”“读书吧朋友”、“我们的故事”、“老师,我想对你说”“书法秀”等栏目,展示班級活动剪影、學生日记佳作、书画作品,读书心得等。
这些栏目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增添了学习生活的乐趣,消除了学习后的疲劳,养成了文明行为习惯,增强了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这些是班级的显性文化,对学生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建设好班级的环境文化,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班名、班徽、口号、班规、班训、班歌等。这些作为班级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小组文化的建立正如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团结、凝聚小组力量的作用。小组文化以班级文化为依据,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机会,定能还我们一份惊喜。
四、评价与奖励
对于班级的每项活动,都有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由班委对每个小组的得分进行汇总,并将一天来各个学习小组的得分情况公布上墙。同时,小组内也将每位成员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作为表彰的依据。
(1)每天一小记:每天值日班长记录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于下午暮思时间统计并将得分情况公布在“小组评价pk台”上,每天一汇总,并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展示之星”“质疑之星”
(1)每周一汇总:评选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板书之星、宣传之星,并进行表彰。
(3)每月一总结:评选出一个“校级优秀小组”及两个“优秀个人”参与学校的表彰,并按照小组升级奖励机制,满100分晋一次级。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很重要。我自己有一个小总结:教、导、帮、放。一开始,班主任要事无巨细的教,手把手的教,讲清方法,讲清要求,有时甚至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都得要领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班级。在他们有困难时,班主任要暗暗地帮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最重要的一点,要敢于放手,把班主任的权力下放,让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大胆工作。
一、班委和小组的建立
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学生推荐和毛遂自荐的方式选出七位班长,根据班级的各项工作,设立常务班长、学习班长、纪律班长、卫生班长、礼仪班长、板书班长、宣传班长。相应的小组内设立常务组长、学习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礼仪组长、板书组长、宣传组长。这样班主任监督指导常务班长,常务班长监督其他分工班长,各班长监督各位常务组长,组长监督组员,组员又互相监督形成了一整套监督管理体系。
二、班级活动的管理
为充分发挥班委及小组的管理职能,增强班级和小组凝聚力,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班级管理工作科学,实现学习高效和自主管理,将班内事务和活动细化分工,明确了班委及组内成员的职责及评价标准。开学初,根据学校的卫生分工,班委会把卫生区分到小组,并明确打扫的标准和要求,小组长再把具体的任务分到个人。这样,在卫生打扫方面,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对于班级的一天的各项活动,比如晨读、晨会、两操、路队、写字、唱诗课外活动、暮思等,班委也明确了责任人,制定了班级一日常规,做到了班级各项事务都有人管。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是一个“家”,要有家的温馨,班委会经过商讨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对班级教室环境进行布置,充分利用空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开辟“好书推荐”“读书吧朋友”、“我们的故事”、“老师,我想对你说”“书法秀”等栏目,展示班級活动剪影、學生日记佳作、书画作品,读书心得等。
这些栏目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增添了学习生活的乐趣,消除了学习后的疲劳,养成了文明行为习惯,增强了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这些是班级的显性文化,对学生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建设好班级的环境文化,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班名、班徽、口号、班规、班训、班歌等。这些作为班级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小组文化的建立正如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团结、凝聚小组力量的作用。小组文化以班级文化为依据,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机会,定能还我们一份惊喜。
四、评价与奖励
对于班级的每项活动,都有评价标准和评分细则。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由班委对每个小组的得分进行汇总,并将一天来各个学习小组的得分情况公布上墙。同时,小组内也将每位成员的得分情况进行汇总,作为表彰的依据。
(1)每天一小记:每天值日班长记录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于下午暮思时间统计并将得分情况公布在“小组评价pk台”上,每天一汇总,并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展示之星”“质疑之星”
(1)每周一汇总:评选学习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礼仪之星、板书之星、宣传之星,并进行表彰。
(3)每月一总结:评选出一个“校级优秀小组”及两个“优秀个人”参与学校的表彰,并按照小组升级奖励机制,满100分晋一次级。
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很重要。我自己有一个小总结:教、导、帮、放。一开始,班主任要事无巨细的教,手把手的教,讲清方法,讲清要求,有时甚至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都得要领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班级。在他们有困难时,班主任要暗暗地帮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最重要的一点,要敢于放手,把班主任的权力下放,让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大胆工作。